坚硬的稀粥 编辑

王蒙创作短篇小说

坚硬的稀粥》是王蒙1989在《中国作家杂志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讲述的是一家四代(80多岁的爷爷奶奶是一代;60多岁的父亲母亲是第二代;小说中的主人公—“我40岁,是第三代;16岁的曾孙是第四代)围绕着早餐的革问题衍化出来的故事

1989年《坚硬的稀粥》获第四届《百花》。

基本信息

编辑

作品名称:坚硬的稀粥

作者:王蒙

创作年代:20世纪

文学体裁短篇小说

首版字数:约14000字

首版时间:1989年

内容简介

编辑

《坚硬的稀粥》用第一人称写法,大约一万四千字。讲述了全家大小事情一律由爷爷做主,一律听爷爷的。全家饭食由保姆具体操作,但吃什么,怎么吃,由爷爷拍板定案。几十年来,早餐总是:烤馒头片,大稀粥,腌大头菜。这几年情况突变,新风新潮不断涌来。由爷爷提出改元首制为行政内阁制,于是权力下放,由第二代的爸爸主持家政。但爸爸无大事小事都要先去示爷爷,爷爷说了,再吩咐老保姆去具体操作。爷爷有所察觉,对儿子说,下放权力是大趋势,叫他不要再用他的名行事。于是,第二代的爸爸将部分权力下放给了老保姆。

第三代和第四代对伙食状况表示不满(表示不满的还有主人公的堂妹夫妇,也属于第三代),便由第四代的曾孙首先发难,他说:“我们的饭食是四十年一贯制,快成文物啦!”“因循守旧,墨守陈规,凝固僵化,不思进取!”“我们家的生活是落后于时代的典型”于是乃由第四代曾孙主持伙食改革。早餐改成了面包摊生鸡蛋牛奶咖啡。改革三天后,老保姆得了急性中毒性肠胃炎,奶奶得了肝硬化;爷爷吃了西餐后便泌,拉不出屎来;堂妹得了肠梗阻、堂妹夫烂嘴角。这还不说,三天下来,一的伙食费全花了。于是又召集家庭会议商议,爷爷说自己年力衰,无意独揽大权,会议决定全家自由搭配,各人爱怎么吃就怎么吃。但又出现了新间题,吃饭时间发生了冲突,石化气不够用,又闲言四起。堂妹夫出过洋,于是要求他提出改革方案。堂妹夫发表了一通政见,根据堂妹夫的论,进行了民主选举。选举结果,爷爷得票最多(三票),虽未过半数,仍决定爷爷当选。爷爷不赞成,也发表了一通俩见。结果是:曾孙子到介企业,西餐之余,仍想吃稀饭、大头菜。叔叔一家搬出去后,仍然经常吃稀饭、烤馒头片、大头菜。堂妹两口子出国去了,写信回来说,仍常吃稀饭、大头菜。至于爷爷、爸爸、我这一家,由妈妈主持家务,但仍事事请示爷爷,每天吃的仍是稀饭、大头菜爷爷一再表示,家务事不要问他,但妈妈知他的意思。结局有一位英国朋友来家做客,吃过稀饭咸菜,赞叹稀饭咸菜多么朴素、多么温柔、多么舒服、多么文,只有古老的东方才有这样神秘的膳食。

创作背景

编辑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正受到西方很多新鲜思想与生活习惯的影响,不加选择的引进西方的生活方式和理念的“改革”与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起了不小的冲突。小说《坚硬的稀粥》这篇文章所具有的象征意义。 1986年8月,王蒙与文化部一位同志出差拉萨。这位同志每天早餐只吃稀粥、馒头、咸菜,拒绝西式藏式食品西藏自治区文化局的一位局长同志(藏族)对此开玩说:“族同志身体素质差,就是稀粥、成菜造成的,作一定要设法消灭稀粥咸菜。”他的这个玩笑话引起了王蒙的思索:从营养学的观点看,正确的态度应是随着生活的提高和眼界的开阔而逐渐予以补充和提高。而这又是与王蒙一贯的提倡建设、提倡渐进、反对偏激、反对清谈的思想相一致。这就是小说《坚硬的稀粥》的题材和主题的由来。1988年冬、1989年初,极少数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鼓吹根本制度的改革,台港有的报刊也鼓噪“老当家可以退休了”。这就是当时的一种“会舆论”。而对于这种“社会舆论”,《坚硬的稀粥》在客观上是有所支持有所呼应的。

1988年7月底,作者去北戴河休假,除写了《球星奇遇记》以外,还写了《坚硬的稀粥》,回北京后觉得后者有些粗糙,便放了一段时间。后逢《中国作家编辑催稿,对《坚》润色后于1988年12月给出。这碗《粥》,就发表在一九八九年第二期《中国作家》上。

人物介绍

编辑

人物

介绍

爷爷

全家大小事都由爷爷主持家政,他始终居于“权力”中心。改革是“由他提名”的,爸爸将权力下放徐姐,是他点拨的;儿子推行西餐,是他默许的,分开吃饭,是因他引起的;后来竞选受挫,是他来收拾残局、开辟新思路的。这场“改革”皆有他幕前幕后的导演,而“改革”的失败,爷爷难辞其咎。爷爷出在这个四世同堂、论资排辈的家庭,爷爷居于封建家长的位置,爷爷维护着这个家庭论资排辈的秩序。爷爷是小说集中批判的对象。

奶奶

奶奶习惯盲从和依赖爷爷,是知足常乐哲学的身体力行者与现今体制的实支持者。

父亲

64岁的父亲,缺乏主见无所作为。一辈子在家吃现成饭,做现成活,长期依赖盲从而缺乏独立思考,养成奴性,当由他负责主持做饭大业;他很不好意思,也很为难。生在当家做主的时代,享有当家傲主的权力和地位,但却硬是做不起主人当不起家来,于是无论大事小事;一概去问爷爷,并且说话行事都习惯于打出爷爷的旗号,只会请示,没有主见,成了“爷爷”的传声筒,弄得爷爷都烦了。

堂妹夫

堂妹夫是全家唯一留过学的人,见多识广。因为知道自己属于外姓,深知自己的身份,一贯不争不论、不骄不躁、随遇而安。所以很深受重。当“我们”家陷入困难的怪圈,他便提出了改革。实行改革时堂妹患肠梗阻,堂妹夫牙疼烂嘴角,改革失败后堂妹夫出国留学、接走堂妹堂妹出国去了,写信回来说,仍常吃稀饭、大头菜。

儿子

十六岁的儿子,是一个涉世末深,只会纸上谈兵,还未养成奴性的人。把稀粥咸菜看成是东亚病夫的象征。认为稀粥,只能供给人体碳水化合物,而不能供给充足的蛋白质,倡导全家改吃西餐。而改革失败后儿子到中外合资企业工作时吃的是西餐之余,仍想吃稀饭。

徐姐

徐姐在“我们”家操扯家务已经40年,全家人一律称她为“姐”,是家长制最忠实的卫道者。当爷爷把权力下放到她时她全力讨好爷爷,不顾全家其他人。小说结局徐姐无疾而终。

以上内容整理于:

作品鉴赏

编辑

主题思想

《坚硬的稀粥》描述的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搞家政,体制改革,推动“膳食维新”,的故事。说是膳食维新”,其实不过是早餐的稀饭咸菜,想变变花样。小说的思想内容正是这个过程中展现出来的。

第一是小说在题材与主题之间的强烈反差,小说题材是一个家庭想对早餐的稀饭咸菜变变花样,这是一件极其寻常、极其琐细、本来也极其容易的事情,可以说原本细小、浅淡而轻微,不至于闹到“气也喘不出,尿也尿不出,走路也走不动”的地步。然而,作家却偏偏兴起“杯中风波”,驾驭“新风新潮”,诉诸“体制改革”,问鼎于“权柄”,冲击于“秩序”。这个主题又似乎极其巨大、极其深奥而极其沉重。由于这种强烈的反差,所以,主题愈是推向庄重,骨子里便愈是泛出戏谑的冷笑,从而构成了对于这场“改革”的强烈的讽刺、冷嘲意味。

第二是家庭闹剧与“改革”悲剧两种效果的对比与协调。小说对于这场“家政改革”,整个就是作为一场闹剧复悲剧来表现的。本来“‘我们’一直生活得很平稳,很团结”,可“改革”一起,全家人就不得安生了。为了强化这种闹而悲的效果,作家极尽夸胡侃之能事。如所谓吃牛奶面包的事,本来也不带什么尖锐性,可是被说成“改革”,作家似乎就非让它闹起来、悲起来不可。作者写道:“‘吾儿’励精图治,第二天,果然,黄油面包摊生鸡蛋牛奶咖啡。徐姐与奶奶不吃咖啡牛奶,叔叔给她们出主意用葱花沧锅,加花椒、桂皮、茵香、姜皮、胡椒、紫菜、干辣椒,加热冒后放广东老抽—虾子酱油,然后用这些湘子加到牛奶咖啡里,压服牛奶咖啡的洋气腥气。‘我’尝了一口,果然易于接受多了。‘我’也想加沸子,看到了儿子的杀人犯似的眼神,才为子牺牲口味,硬灌洋腥热饮。”在作家笔下,三天牛奶面包带来如此严重的灾难性后果:“徐姐患急性中毒性肠胃炎,住院并疑有并发肠胃癌症。奶奶患非甲非乙型神经性肝硬化。爷爷自吃西餐后便秘,爸爸与叔叔两位孝子轮流侍候,用竹筷子粉碎捅导,收效甚微。堂妹患肠梗阻,腹痛如绞,紧急外科手术。堂妹夫牙疼烂嘴角。我妻每饭后必呕吐……”有时作者又给闹剧抹上点喜色,以通过对比来强化悲剧效果。如写选举,先是渲染“节日气氛”:“又是扫除,又是擦玻璃,又挂字画,又摆花瓶和插入新产品塑料绢花。堂妹夫穿上访问欧美时穿过的瓦灰色西服,戴上黑领结,像个交响乐队的指挥,主持这一盛事。”但是,竞选演讲的仪程一开始,却“无人响应。一派沉寂。听得见厨房里的苍蝇声。”于是,众人“全都泄了气”,而且不约而同地暗想:“搞啥子民主选举哟:几十年没有民主选举我们也照旧吃稀饭、咸菜、炸酱面l几十年没有民主选举我们也没有饿死,没有撑死,没有吃砖头喝狗尿,也没有把面条吃到鼻子眼屁股眼里吃饱了撑的闹他爷爷的民主,最后闹他个拉稀的拉稀,饿肚的饿肚完事中国人就是这样,不折腾浮肿了决不踏实。”正是在这种夸张胡侃、跌宕顿挫、闹悲交织之中,突出了这场“家政改革”胡折腾、而且“不折腾浮肿了决不踏实”的实质。

第三是人物的符号化、情节的程式化与主题的政治化,构成了小说强烈的政论性。《坚硬的稀粥》“人物性格没有任何发展变化,也不丰满全面”。其实,这是一般短篇小说所允许的,也是一般短篇小说的特点之一;但是,这并不一定会导致人物的符号化。这篇小说之所以造成人物符号化,直接来自于人物的类型化和抽象化,深层的原因则是其主题先行、要以人物形象来图解政治主题。他们完全遵循作家设置的情节程式,盲目地燃起希望,然后折腾,然后起哄,然后大闹,然后碰壁,然后大悲,如此循环往复,终而归于沉寂,“幸福”地过着老日子。所以,这篇小说,看似人物众多,实则淡化了人物,看似情节曲折,实则淡化了情节,而唯有作家,合灵的自由驰骋”,表演着充满讽刺性、批判性的政治跨栏野跑。这篇小说为了“稀饭咸菜”的事儿,“调动了各种各色的政治性大汇大字眼”。这一点不假,谈不上什么“捏造”“谣言”。事实上,小说所调动的诸如“元首制”、“内阁制”、“内阁人选”、“列席代表”、“轮流执政”、“膳食维新”、“做饭大业”、“有职有权妙、“权力就是腐蚀”是与“稀饭咸菜”并不相称的政治性词汇。而且,小说到处可见或短约而密集、或长篇而恢宏的政论,堂妹夫论体制论民主就是这种政论的一种代表。例:当爷爷在选举中仅得3票,不是半数、也不足三分之一时,“堂妹说既然爷爷得票最多自然是爷爷当选,这已经不是也绝对不可能是封建家长意识而是现代民主意识。堂妹进一步发挥说,在我们家,封建家长意识的间题其实并不存在,更不是主要危险,主要矛盾。需要警惕的倒是在反封建的幌子下的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自我中心、唯我主义、超前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美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主义、洋教条主义。”在这种情境之下,让堂妹发这一通政论,显然是把堂妹及其议论当作暴露与批判对象的。所有这些,都是为了突出小说的政治性主题。而且,小说的点睛之笔,也是一段政论:“理论名称方法常新,而秩序,是永恒的”,而“既然秩序守恒,理论名称方法的研讨与实验便会自动降温”。这正是小说主要的理念,可以说,整篇小说都是由此演绎出来、派生出来的。综上所述《坚硬的稀粥》是表现一个家庭的“家政改革”由兴起到失败的一篇讽刺性、政论性小说。

艺术手法

传统句式

我国传统句式中最常用的是四字格,对偶句,三字句、六字句也不少见。王蒙信手拈来,妙语连珠颇多警句。作品中初步统计有四字格一百四十多句。其中成语四十多,对偶句十名处,另有歇后语等等。例如:“众人惊惶,唉声叹气。”“牢骚满腹,闻言四起。”“一贯不争不论不骄不躁,知白守黑,随遇而安。”“忽而一团混乱,各行其是。轻举妄动,”“急功近利”,“短期行为”,“以邻为壑。”“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凝固僵化,”“不思进取。”“新风日劲,新潮日猛,万物动观皆自得,人间正道是沧桑。”等成语和其他四字格分布在文中语义与节奏需要之处。例:“言者为之动火,听者为之动容。我一则以惊,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惊喜的是不知不觉之中儿子不但不再穿开档裤不再叫我去给他擦屁股而且积累了这么多学间,更新了观念,提出了见解,抓住了要害。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吸收传统句式的优美旋律则是至关重要的原因。

妙用语气词

汉语的特点之一是语气词十分丰富,便于表达各种复杂的细微的情趣。汉语句子成立的要素,不是属于语法结构,而是属于语气和语调、语气词在标明句子类型上的作用,特别显著。王蒙深得语气词的奥秘,不用则己,用则传神。例如作品开头部分,写一个四代同堂的十口之家,家中大小事情一律听从爷爷安排。几十年来三餐食谱都是老一套,而爷爷妈仍与徐姐却每天兴致勃勃地研究这不变的成规,文中写道:“今晚上么,就吃米饭吧。菜吗,一荤一半荤半素、两素吧。汤呢,就不做了吧。就做一回吧。”这段话由四个口语短句组成,句尾用了四个语气词,“吧”,表肯定略带商量口吻。“吧”灼反复吟咏,把轻淡悠缓的生活节奏,单调枯燥的氛围,主持家政者墨守成规而又乐在其中的情态都牵系在一起,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旋律。妙就妙在作者没有喊“单调、枯燥、烦恼呀,”却更是品郁之味意犹无穷。此外其中有三个表提示多于疑问的疑问语气词,作者分别用了“么”,“吗”,“呢”,后面都用逗号,显得不呆板而又语气变化不大,与整段话的气氛配合恰钊好处。最后部分写膳食改革热过后,一切都回到永恒的秩序之中,每顿饭以前,妈妈照例要去问爷爷妈妈。“汤呢,就做了吧,就不做了吧。肉呢?切成肉片还是肉丝?三个口语短句,用了两个“吧,”两个“呢,”用法与第一部分相同,加之句式亦与前同。读至此,作品中第一部分那种古老的曲调又回到了耳畔,只是此时此地,新增加了莫名的忧伤。所以说首尾部分这儿个语气词的运用对烘托整篇作品的—快一慢的节奏起了重要作用。

巧用辞格

审美个性决定一个人对修辞方式的种种偏爱与谦弃。王蒙喜用排比,这与他的豪放雄辩有关。在作品中人们又看到他喜欢用仿拟,这与他的诙谐幽默不无关系,他主运用前人的话语或成语时总爱在仿照的基础上加以改造,改造成相类似的话或词语。例如:“膳食维新”,“从善如流”,“上意识”,“踌躇意满”,“先饮为快”,“人间正道是儿强”,“万物动观皆自得”,易如掌都不用翻”,“化海无涯”,“望火兴叹”,“望灶兴叹”,“观念易改口胃难移”。

多层面的排列组合

例:“现代化意味着工业的自动化农业的集约化科学的超前化国防的综合化思维的任意化名词的难解化艺术的变态化争论的无边化学者的清淡化和人的硬气功化即特异功能化。”这种多层面沟并列,从上层看是违反逻辑学的划分规则的,然而王蒙将这种表层的无逻辑与深层的严密逻辑很好地统一起来,获得了特殊的修辞效果—丰富、深刻、幽默。作家从人的意识活动方式,从作家或作品人物的主观出发,以握示人物内心活动,多层次地、立体地、真实地表现生活。王蒙正是运用意识流的手法,逼真地再现了人的意识活动轨迹。从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这个角度说,正是人们思维流程的复杂性,呼唤着多层面的语言形式。所以说,“真实地再现生活,”是这种翻统一”的契合点。多层面的排列组合,是一个非线性的整体,结钩功能有放大与创新为作用,因而整体大于部份之和。如例:“我”十六岁的独生子,这个“四二一”综合症下的小皇帝在气盛之下,在家庭膳食改革浒论大叫出来的一串话,维妙维肖地再现了“儿子”的个性心理(能力、兴趣、性洛、气质等),读者字里行间青得见“这一个”的激昂情绪,并深层次地看出形成其个性的有限学识、经历、阅历等。

作品评价

编辑

《坚硬的稀粥》所虚构、所批判、所讽刺的那场“改革”就是用来缩影“过往的一个时期”的现实改革的,就是对“过往的一个时期”的现实改革的缩影。

——云南大学中文教授张志平

作者简介

编辑

王蒙,1934年出生当代作家。河北南皮人,生于北平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创作长篇小说《青万岁》。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由此被错划为右派。1978年调北京市作协工作。后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文化部长、国际笔会中心中国分会副会长等职。

著有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暗杀—3322》、《季节三部曲》(《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中篇小说《布礼》、《蝴蝶》、《杂色》、《相见时难》、《名医梁有志传奇》、《在伊犁》系列小说,小说集《冬》、《坚硬的稀粥》、《加拿大的月亮》,集《旋转的秋千》,作品集《王蒙小说报告文学选》、《王蒙中篇小说集》、《王蒙选集》、《王蒙集》,散文集《轻松与感伤》、《一笑集》、《文学的诱惑》、《风格散记》、《王蒙谈创作》、《王蒙、王干对话录》,专著《楼启示录》,自选集《琴弦与手指》以及10卷本《王蒙文集》等。他的作品多是反映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