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 编辑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英语:World War I、First World War或Great War,简称WWI或WW1,1914728日-1918年11月11日),简称“一战,是在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其终极阶段,即帝国主义过渡时产生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新旧殖民主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属于同盟国阵营;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王国、美利坚合众国、塞尔维亚王国、比利时王国、罗尼亚王国和希腊王国等则属于协约国阵营。战场主要在欧洲,分为西线和东线战场。非洲、亚洲部分地区也受到波及。战争始于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以1918年11月德国投降作为结束标志。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参战国家达33个,投入军队超过7000万人,15亿人被卷入战争,有1000多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700亿美元。但在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种新式武器,如飞机、毒气、坦克、远程大炮相继投入战争,是武器发展史的重要阶段。

基本信息

编辑

名称:第一次世界大战(英语:WorldWarI)

发生时间: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

地点:欧洲、太平洋、中东、地中海与非洲、亚洲部分地区

参战方:同盟国、协约国

结果英国法国为首的协约国获胜

参战方兵力:约6500万人

伤亡情况:协约国总士兵阵亡:5497600人同盟国总士兵阵亡:3382500人交战双方受伤总数:约1000万人平民死亡总数:6493000人

主要指挥官:威廉二世、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穆罕默德五世、斐迪南一世、乔治五世、雷蒙·普恩加莱、尼古拉二世、维克托·伊曼纽尔三世、伍德罗·威尔逊、彼得一世、阿尔贝一世、斐迪南一世、康斯坦丁一世

同盟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

协约国: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王国、美利坚合众国、塞尔维亚王国、比利时王国、罗马尼亚王国、希腊王国、中华民国、大日本帝国等

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的萨拉热窝事件

开始标志: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结束标志:1918年11月11日德国投降

性质:帝国主义战争侵略性、非正义

战后影响:欧洲四大帝国被摧毁;欧洲列强国力下降,美日兴起等

战后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战争背景

编辑

四对矛盾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这些帝国主义国家围绕着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而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使其实力对比发生重大的变化,列强之间的矛盾也得更加繁复。其中,基本的矛盾有四对,即英德矛盾、俄德矛盾、法德矛盾和俄奥矛盾。 四对矛盾大致内容如下:

  • 英德矛盾:英国从它传统的外交政策上出发,力求维持欧洲大陆势力的均衡,既不愿意后起的德国过分强大,也不愿意看到俄国的势力在巴尔干半过于膨胀。20世纪初,德国工业地位超过英国,将英国视为“日益衰落的国家”。德国的商品在各地排挤英国。德国企图对已经取得世界霸权的英帝国发起挑战希望建立一个从东非到西南非洲的“赤非洲帝国”,与英国制定的“三C”计划(开普敦到开罗加尔各答)发生冲突。在中近东,德国修建从君士坦丁堡柏林到巴格达、波斯湾的巴格达铁路,公开鼓吹这一铁道是替德国开辟到伊朗、阿富汗的道路。这直接损害了英国在中东的利益,威胁着英属印度。德国扩的主要目标很明显是夺取英国的海外殖民地,德国大规模地扩大海军更使英国感到德国已是它的最主要的敌人 随着在殖民地问题上的冲突的加剧,英德矛盾开始激化,一些研究视之为当时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 俄德矛盾:德国禁止俄国牲畜输入,又限制俄国粮食进口。俄国也对德国报复,限制德国工业品进口。 两国因这种不断的贸易摩擦,关系持续恶化。

  • 法德矛盾:普法战争战败的法国,失去了原来在西欧中欧的霸主地位,且此战后,法国的洛林东部和阿尔萨斯被割让给德国,国内各个阶层一致要求报仇雪恨。德国为了防止法国东山再起,极力扩充军备。此外,法德为争夺北非殖民地,亦关系紧张。

  • 俄奥矛盾:俄奥矛盾的现是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多年来,俄罗斯帝国打着大斯拉夫主义的旗号,向巴尔干半岛上南方斯拉夫人的居住地区进行扩张,地处中欧的政合国奥匈帝国也持续向巴尔干半岛西北部扩张,又担忧在自己统治下的南方斯拉夫人受到俄国的煽动而独立。

    两大集团

  • 三国同盟

    1879年,在德意志帝国首相奥托·冯·俾斯麦的推动下,德国与奥匈帝国签署了“同盟条约”,这个条约具有明显的反俄性质。后来,由于意大利在同法国争夺突尼斯的斗争中失败,俾斯麦趁机拉拢意大利,共同对付法国。1882年,德、奥、意三国签署了《同盟条约》,三国同盟正式建立。德国成为三国同盟的核心。

  • 三国协约

    俄德交恶后,工业革命不断发展的俄国需要外资来建筑铁路,而法国正需要资本输出,法国政府就利用贷款发展两国外交关系。1892年,法国和俄国达成了《法俄军事协定》,第二年生效。 协定规定,一旦法国遭到德国或是德国支持的意大利的进攻,俄国将以全部军事力量进攻德国,一旦俄国遭到德国或是德国支持的奥匈帝国的进攻,法国应以全部的军事力量来进攻德国。俄法同盟形成后,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它也是向三国协约方向推进的第一步。

    面对共同的敌人德国,英法的矛盾逐渐缓和。1904年,《英法协约》签订,协调了两国在殖民地的纠纷。法承认英占埃及;英承认法在摩洛哥的利益,并在外交上支持法征服摩洛哥的行动。英、俄在近东和远东的矛盾原来很尖锐,日俄战争后俄国被削弱,使英对俄的畏惧心理消除,而德国的巴格达铁道计划既有对付英国,也有封锁俄国黑海出口的意图,于是,英、俄在近东有了共同的敌手,原有的矛盾退到次要地位。另一方面,俄对英法资本的依赖性加强。这样,1907年英俄两国签订《英俄协约》,协调两国在波斯、中国西藏、阿富汗的争执。

    至此,三国协约正式建立,使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1915年的欧洲(红色为同盟国,绿色为协约国) 1915年的欧洲(色为同盟国,绿色为协约国)

  • 战争起因

    编辑

    局部战争的预演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巴尔干半岛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巴尔干半岛

    条:巴尔干战争摩洛哥危机

    1898年的美西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拉开了帝国主义时代更大规模战争的序幕”。 20世纪初期出现的两次摩洛哥危机使英法协约得以强化,使英德矛盾更加明朗和深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因素之一。

    1912年和1913年,战略位置重要的巴尔干地区接连爆发了两次大规模的战争。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插手巴尔干地区的事务,使之前对抗奥斯曼帝国的巴尔干同盟瓦解并分化为两个集团。 20世纪初的巴尔干地区,是欧洲名副其实的“火药桶”。

    大战导火线

    主词条: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的“国耻日”),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与妻子索菲亚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协约国和同盟国集团利用这一突发事件,推波助澜,导致国际局势迅速恶化 。萨拉热窝事件后来被认为是第一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斐迪南大公夫妇离开萨拉热窝市政厅 斐迪南大公夫妇离开萨拉热窝市政厅

    战争经过

    编辑

    爆发

    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向奥匈帝国开出了“空头支票”,使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于1914年7月23日下午6时 向塞尔维亚提出“最后通牒”(参见词条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最后通牒),塞尔维亚政府接受了除违反自身宪法、损害主权的第五条和第六条外的所有条款,同时开始了战争总动员。奥匈帝国因塞方未接受所有条款,于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交战双方分为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集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战争主要在欧洲战场上进行:英、法、比等国的军队同德军对抗的西线(参见词条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线),俄国军队同奥匈帝国、德国军队对抗的东线(参见词条第一次世界大战东线),是主要战线。其中,西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此外在非洲、亚洲等地也有零星的战斗。

    两大阵营的主要国家与人物

    所属阵营

    国家

    具体人物

    协约国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乔治·克列孟梭、雷蒙·普恩加莱、费迪南·福煦、约瑟夫·霞飞、亨利·菲利浦·贝当、约瑟夫·西蒙·加利埃尼

    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

    乔治五世、大卫·劳合·乔治、道格拉斯·黑格

    俄罗斯帝国

    尼古拉二世、阿列克谢·阿列克谢耶维奇·布鲁西洛夫

    美利坚合众国

    伍德罗·威尔逊、约翰·约瑟夫·潘兴

    塞尔维亚王国

    彼得一世

    比利时王国

    阿尔贝一世

    罗马尼亚王国

    斐迪南一世

    希腊王国

    康斯坦丁一世

    意大利王国(原为同盟国)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维托里奥·埃曼努尔·奥兰

    中华民国(北洋政府

    冯国璋、段祺瑞

    大日本帝国

    大正天皇

    黑山王国

    尼古拉一世

    同盟国

    德意志帝国

    威廉二世、赫尔穆特·约翰内斯·路德维希·冯·毛奇、埃里希·冯·法金、保罗·冯·兴登堡、埃里希·冯·鲁登道夫

    奥匈帝国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卡尔一世、弗兰茨·康拉德·冯·赫岑多夫

    奥斯曼帝国

    穆罕默德五世、恩维尔帕夏、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

    保加利亚王国

    斐迪南一世

    其余如葡萄牙共和国、马力诺共和国等与战争关联不大(但属于协约国)的国家则不再展示。

    (表格

    一战各国军队

    进攻

    1914年是战争的第一阶段。

    施里芬计划

施里芬计划

    1914年7月30日,俄国和奥匈帝国开始战争动员。7月31日,德国向法国和俄国发出“双重最后通牒”。8月1日,法国、德国开始战争动员,德国宣布与俄国进入战争状态。8月2日,德军进入卢森堡大公国。8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英国开始战争动员。8月4日,德国向比利时王国宣战,英国向德国宣战。奥匈帝国于8月5日向俄国宣战。

    自8月开始,德军根据战前制定并经过修改的施里芬计划,意图首先在西线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但受到英、法、比三国军队在第一次马恩河战役(9月5日至12日)的奋力抵抗,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第一次马恩河战役后,德军退守埃纳河一线,英法联军于9月15日至18日,向德军防线发起进攻,但被击退(参见词条埃纳河战役)。自此,作战双方在瓦兹河至瑞士边界地段,自运动战开始转入阵地战。 9至10月,英法联军与德军在瓦兹河和加来海峡之间的广阔地区进行“奔向大海”战役,双方都试图迂回对方翼侧,但没有成功。10月底,德军发起第一次伊普尔战役,双方互有胜负,最后陷入僵持。从此,西线从瑞士边境至加来海峡形成一条绵亘的战线,进入阵地战阶段。

    一战时的东线形势

一战时的东线形势

    在东线,俄国第一和第二集团军于8月16日率先进攻东普鲁士,但第二集团军却在德军的包围下被歼灭(参见词条坦能堡战役)。9月,俄西北方面军对德第8集团军实施进攻,反被击败,伤亡惨重(参见词条马祖里战役)。俄军的进攻虽遭受失败,但也分散了德国的兵力,影响了西线的战事。与此同时,俄军将奥匈军队驱逐出莱姆堡,迫使其撤至喀尔巴阡山脉。 10月29日,奥斯曼帝国加入同盟国。此后与英国在中近东地区进行一定规模的战争。11月初,奥匈帝国入侵塞尔维亚。

    此外,东亚的日本为了在东亚扩张势力和侵略中国,以1902年缔结的“英日同盟”为借口,在1914年对德国宣战,并迅速占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势力范围(参见词条青岛之战)。

    僵持

    1915年至1916年为战争的第二阶段

    加里波利之战期间,澳新军团在安扎克湾登陆

加里波利之战期间,澳新军团在安扎克湾登陆

    1915年2月19日,英法为实现强行闯入由奥斯曼帝国控制的达达尼尔海峡,以达到打通博斯普鲁斯海峡,占领其首都伊斯坦布尔的目的,发动了加里波利之战。结果,英法虽投入大量军队进攻,却终未成功,被迫于同年11月至1916年1月进行大撤退。

    1915年4月26日,原属同盟国阵营的意大利在获得协约国承诺的领土补偿后决定倒戈,同协约国阵营签订《伦敦条约》。5月,意大利对奥匈帝国宣战,与德国断交,正式加入了协约国。 10月,保加利亚王国在见证了俄军于东线的溃败及英法在加里波利之战中的困境之后,加入同盟国,联合德国、奥斯曼帝国占领塞尔维亚全境。1916年8月,罗马尼亚王国加入协约国,但同盟国军队很快打败了罗马尼亚军,同年12月占领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

    1916年,法军穿越凡尔登的废墟

1916年,法军穿越凡尔登的废墟

    由于双方都把1916年看作是决定性的一年,所以这一年里出现了三次大型的陆上战役:

    西线为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1916年2月21日至25日,德军猛攻法国东北部凡尔登要塞与法军决战。最初,法军第一道防线被突破。法国政府急速增援19万生力军、25000吨军火和3900辆汽车,并任亨利·菲利浦·贝当为凡尔登地区司。德军虽全力进攻,取得突破,但始终未能占据凡尔登,并自8月底起转入防守。10月21日,法军大举反攻,至12月18日收复全部失地。此战被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就在凡尔登战役进行的同时,为减轻法军在凡尔登地区的压力,英法联军于7月1日在索姆河一带向德军猛烈进攻。战斗延续到11月18日,双方在索姆河两岸的狭窄地带进行拉锯式的阵地战,协约国使用飞机配合作战,英军初次使用新式武器坦克。这场消耗战使英法德损失兵力超过100万,被称为“索姆河地狱”。

    与此同时,东线俄军在1916年6月4日至9月20日发动了被称作“布鲁西洛夫突破”的夏季攻势。这次战役被称为一战中俄国最成功的进攻,奥匈帝国损失了110万人,德国伤亡也达到35万人;但俄国自身亦损失惨重(伤亡50万),这削弱了同盟国持续参战能力

    在海上,英国实行海上封锁政策,准备把波罗的海的德国舰队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德国为扭转不利形势,迫切需要突破海上封锁,企图主动出击,寻机与对方决战。1916年5月31日下午,英德舰队在日德兰半岛西北海面上遭遇,发生战斗(参见词条日德兰海战)。此役是有史以来参战兵力最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的海战。由于英国舰队拥有数量上的优势,仍掌握着制海权,德国打破封锁的尝试失败。

    1916年6月,经英国鼓动,麦加谢里夫侯赛因·伊本·阿里于发起阿拉伯大起义 ,英军中东总司令埃德蒙·艾伦比也在1917年对奥斯曼帝国发起总攻。结果使得阿拉伯半岛、叙利亚等地于1918年彻底脱离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而德属东非殖民地在司令官保罗·冯·莱托-福尔贝克的带领下,在大战之初便与英、比、等国军队作战。英属罗得西亚和印度军队于1916年8月占领了德属东非的行政中心莫罗戈罗,但直到德国投降时,协约国都始终无法占领德属东非全境。

    经过这一阶段的数次战役,大战的战略主动权转移到了协约国一方,整个局面向有利于协约国的方面转化。

    反攻

    1917年至1918年为战争的第三阶段。

    《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签约现场

《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签约现场

    1917年2月,德国宣布施行无限制潜艇战政策。4月,一向倾向于协约国的中立国的美国被德国这一政策激怒,正式对德作战。 早有参战之意的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受美国之邀,也在3月14日宣布对德绝交,8月14日正式对德宣战。 此后,中国以“以工代战”的形式加入协约国阵营对德奥宣战,派出十几万名劳工奔赴欧洲战场。 同年初开始,俄国相继爆发“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经过俄临时政府失败的“克伦斯基攻势”,新成立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宣布退出一战。

    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和平原则”,规定德国接受十四点是一切和谈的前提。 3月至5月,德军在西线开始发动攻势,一度离巴黎仅60公里,但在7月发起的对马恩河地区协约国军的攻势遭遇失败。随后协约国军反攻,至8月6日结束战斗。德军败退至维勒河和埃纳河一带,协约国军占据马恩河突出地带(即第二次马恩河会战,参见词条马恩河会战)。 8月8日,协约国军队在法国元帅斐迪南·福煦的指挥下,开始反攻,把德军驱逐出法国和比利时国境,德军主力已开始迅速瓦解。9月15日,保加利亚的军队被击溃,29日向协约国投降。10月31日奥斯曼帝国投降。11月3日奥匈帝国投降。11月4日,基尔港海军舰队水兵举行起义(参见词条基尔水兵起义),9日,柏林工人和士兵举行总罢工和武装起义(参见词条德国十一月革命)。威廉二世于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被迫宣布退位,在11月10日逃往荷兰

    (图册

    战争结果

    编辑

    1918年11月11日,德国正式宣布投降。德国代表在巴黎北部的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雷道车站的福煦车厢里,签署《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生效时间是上午11点。第一次世界大战至此结束。

    1918年11月11日,一战结束

    (一战结束图册

    战争影响

    编辑
  • 对人类的物质、精神损害

    当时的反战漫画

当时的反战漫画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空前的浩劫,给参战各国带来巨大的灾难。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集团和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集团,在主要战区展开的生死搏斗,这场战争,各方都大量使用现代化战争装备,以给敌人最大的杀伤,战况空前惨烈,人员伤亡惨重。参战国家达33个,投入军队超过7000万人,15亿人被卷入战争,有1000多万人丧生,2000多万人受伤(其中350万人终身残疾 )。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700亿美元,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上损害。

    在之前参与战争的国家之中,退伍军人难以重新找到回归正常会,找到顺心的工作;很多伤残退伍军人的生活陷入了异常困难的境地。对数以百万计的战争遗孀与孤儿而言,贫困成了每天都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那些居于社会上层的人担心俄国的共产主义革命会进一步蔓延开来。在德国,右翼人士组建了民兵组织来抵抗社会主义者,而在英国及其他国家,军队在上与罢工者及其他抗议示威者发生许多冲突。“和平主义”“理想主义”等思潮兴起。

  • 各区域势力的重新划分

    主词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奥兰多(左起)、劳合·乔治、克里蒙梭、威尔逊在规划战后的欧洲

奥兰多(左起)、劳合·乔治、克里蒙梭、威尔逊在规划战后的欧洲

    一战结束后,各战胜国于1919年1月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了战后协约会议。经过激烈的较量和彼此的妥协,6月28日,各战胜国在凡尔赛宫厅签订了《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根据《凡尔赛和约》及之后的一系列条约,欧洲的地图被重新勾画。奥匈帝国瓦解,奥地利匈牙利变成独立的两个国家,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宣告成立。罗马尼亚从匈牙利和保加利亚那里接管了部分领土。而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则纷纷独立,其大部分都是从俄罗斯帝国分割出来的。同样获得独立的波兰,其国土包括了之前属于德国的部分领土,并通过位于但泽的“波兰走廊”入海。法国重新获得了在普法战争中丢失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比利时与丹麦也获得了德国的一些领土。总的来说,德国失去了其战前领土的13%,而其殖民地则变成了协约国中此国或彼国的新属地。这些领土的分配并不尽如人意,多数国家都对业已设定的国界线心存不满,这给后来的争端种下了祸根

  • 帝国主义力量削弱,独立运动出现和革命传播

    另一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的重大成果是它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地处欧洲东部的基督教国家俄罗斯帝国、欧洲中部的基督教国家德意志帝国、欧洲中部和巴尔干西北部的基督教二元制君合国奥匈帝国以及昔日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伊斯兰教封建军事帝国的奥斯曼帝国纷纷瓦解,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帝国主义国家被削弱。这一结果促进了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和殖民地人民的觉 战争后期,地处欧洲东部边陲的俄国无产阶级在帝国主义的链条上打开了薄弱的一环,取得了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美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涨的新局面。 世界开始分裂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相互对立又共处的社会体系。

  • 民族仇恨情绪的增长,经济模式的转变

    在战后,德国被迫接受“这场战争完全都是德国的错”(并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这样的观点,还要为战争所带来的伤害与损失支付巨额的经济赔偿。其武装部队被大幅缩减。国内复仇情绪日益增长。

    英、法受各种因素困扰,不愿在和平解决的工作方面扮演主角。在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的敦促下,国际联盟建立。但其作用是相当有限的。

    一战后的几年时间里,德国的纳粹主义与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开始生根发芽。接着,在一段时期的经济繁荣增长与国际关系貌似友善的阶段之后,美国股价于1929年彻底崩盘,从而招致了大萧条时期与另一个政治混乱的时代。战争还加速了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这对现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均有深远影响。

  •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现代军事技术开始大发展的时期,这对于现代武装力量军种兵种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在这场世界大战中,炮兵的作用却发挥到了以往想象不到的极致程度,机关枪也被大量使用。除了大炮发射的炮弹,还添加了用手投、飞机投放、安放在海里的种种炸弹。两大阵营相继开始了致命的毒气战。协约国制造出了铁坦克,坦克安装了汽油发动机,冲倒树木、柱子以及栅栏。飞机也在大战中广泛使用,拍摄与侦察敌军的行动,驱赶敌机,并在敌人战线的战略要点上投放炸弹。

    一战期间,德国士兵在使用马克沁机枪

    (图册

  • 战争评价

    编辑

    1919年《镜报》的漫画《这是我们永远不该再看到的》

1919年《镜报》的漫画《这是我们永远不该再看到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分赃不平衡的帝国主义战争,给全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的灾难。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战争,尽管如塞尔维亚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它所从事的战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的性质,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时也带来了科技上的一大进步,使各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以及军事等许多方面大大加强,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快了人权实现的步伐。战后民族意识的形成、民族观念的勃发,国际秩序得到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