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 编辑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波斯语: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 ایران,英语:Islamic Republic of Iran,Iran),简称伊朗,位于亚洲西南部,同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土耳其、伊拉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相邻,南濒波斯湾和阿曼湾,北隔里海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相望,素有“欧亚陆桥和“东西方空中走廊”之称。海岸线长2700千。境内多原,东部为盆地和沙漠。属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大部分地区干燥少,国土面积164.5万平方千米。伊朗全国共有31个,首都为德黑兰。截至20226,伊朗人口8502万。

伊朗是具有四、五千年历史文明古国,史称波斯。公元前6世纪,古波斯帝国盛极一时。公元7世纪以后,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阿富汗人先后入侵并统治伊朗。18世纪后期,伊朗东北部的土库曼人恺伽部落统一伊朗,建立恺伽王朝。19世纪以后,伊朗沦为英、俄的半殖民地。1925年,巴列维王朝建立。1978~1979年,霍梅尼领导伊斯兰革命,推翻巴列维王朝。1979年2月11日,霍梅尼正式掌权,并于4月1日建立伊斯兰共和国,霍梅尼成为伊朗革命领袖

伊朗盛产石油,石油产业是经济支柱和外汇收入主要来源之一,石油收入占外汇收入一半以上。近年来,美国制裁因素对伊朗经济增长构成较大影响。2021年,伊朗国内生产总值估算值约6503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653美元。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外文名:TheIslamicRepublicofIranIran

简称:伊朗

所属洲:亚洲

首都:德黑兰

主要城市:什哈德,伊斯法罕,大不里士,阿巴丹,设拉子等

国庆日:1979年2月11日

国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国歌》

国家代码:IRN

官方语言:波斯语

货币:土曼

时区:UTC+3:30

政治体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阿亚图拉·赛德·阿里·哈梅内伊(最高领袖)、易卜拉欣·莱希(总统)

人口数量:8502万(截至2022年6月)

人口密度:51.68人/平方公里(截至2022年6月)

主要民族:波斯人、阿塞拜疆人、库尔德人

主要宗教伊斯兰教(什叶派)

国土面积:1645000km²

水域率:7.07%

GDP总计:6503亿美元(2021年)

人均GDP:7653美元(2021年)

国际话区号:98

国际域名缩写:.ir

路通行:靠右驾驶

法律体系:伊斯兰教法

政治制度:政教合一

国家格言:“独立、自由、伊斯兰共和国”

国花:蔷薇

最大城市:德黑兰

中央银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中央银行

人类发展指数:0.797(第65名)-高(2019年)

主要学府:德黑兰大学、伊斯法罕大学

历史沿革

编辑

早期文明

时间:前3200年—前550年

波斯波利斯石柱群波斯波利斯石柱群

埃兰(前3200年—前639年)是波斯地区最古的文明,位于现今伊朗的西南部,公元前三千二百年左右在底格里斯河东岸建国。他们和达罗毗荼人的关系十分密切,以善战的人民著称,在公元前27世纪至前六世纪期间屡次被灭及复国,最后于前639年被亚述所灭。

米底王国版图米底王国版图

米底(前678年—前550年)是一个以古波斯地区为中心的王国,公元前两千年,中亚的印欧人种利安人的一支南迁至伊朗高原,并逐渐与土著居民融合、同化,形成了伊朗人的主体。公元前7世纪中叶,米底击败周围其它部落,建立了伊朗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

公元前6世纪初,米底征服伊朗西南部的波斯部落,并攻灭新亚述帝国,领土面积最大时包括今伊朗全境及土耳其西部。他们隶属印欧语系,是雅利安人,也是第一批在伊朗高原地区定居的民族。亚述帝国曾入侵伊朗高原,试图征服。但是亚述的入侵,促使米底各部落走向联合,从而形成了米底国家。公元前553年居鲁士大帝起兵反叛米底,并于公元前550年推翻米底王国。

阿契美尼德王朝

时间:公元前550年—公元前330年

波斯部落最初居住在伊朗高原西南部,后经过数十年扩充疆土,公元前550年,居鲁士大帝推翻米底王国的统治,建立了第一个波斯帝国,开创阿契美尼德王朝。在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2年至公元前486年)统治时期,波斯帝国国力达到鼎盛,其疆土东起葱岭、西至巴尔干半、北逾高加索山脉、南抵埃塞俄比亚,国土面积约达70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包括70个民族共1800万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帝国。波斯帝国在公元前492年希波战争后逐渐由鼎盛走向衰落。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东侵,征服波斯全境。

希腊化时期

时间:公元前330年—公元前247年

亚历山大大帝在波斯积极推行“希腊化”的殖民统治。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死后,他所建的帝国分裂,其部将塞琉古夺得帝国东部广大地区,并于公元前312年称王,以叙利亚为中心建立塞琉西王国,中国古称条支。塞琉西王国全盛时,疆域包括小亚细亚、叙利亚、两河流域、波斯和中亚的部分地区。

百科x混知:图解塞琉古王朝 百科x混知:图解塞琉古王朝

阿萨息斯王朝

时间:公元前247年—公元224年

阿萨息斯王朝又称帕提亚帝国、安息帝国等,发源于现今的伊朗东北的当时叫帕提亚的地区,在米特里达梯一世(前177—前138年)统治的极盛时期包括现今小亚细亚东部、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伊朗高原、阿富汗、阿姆河以南的大呼罗珊和今印度河以西的巴基斯坦,与古罗马帝国隔幼发拉底河为界,首都泰西封位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塞琉西亚附近。两个帝国之间经常战争。同时帕提亚帝国与一世纪之后建立的霜帝国也是战事频传。帝国的美索不达米亚和都城泰西封分别在116年、164年—165年、197年—198年屡次被罗马军团攻占而国力衰竭,造成了三世纪初期的诸侯割据。

百科x混知:图解帕提亚帝国 百科x混知:图解帕提亚帝国

萨珊王朝

时间:公元224年—公元651年

萨珊波斯极盛版图萨珊波斯极盛版图

公元224年安息帝国的一个地方总督的儿子阿尔达希尔一世由于扩地方势力而和帝国开始战争。经过两年的战争,推翻安息帝国并杀死国王,于226年正式建立萨珊王朝(依兰沙赫尔),首都泰西封。

萨珊王朝因阿达希尔的祖父而命名。波斯自古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之后再次统一,被认为是第二个波斯帝国。萨珊王朝多次与罗马帝国开战,曾在260年俘虏过罗马皇帝瓦勒良。但是萨珊王朝所属的美索不达米亚及其底格里斯河畔右岸的都城泰西封也在283年、297年、361年三次被罗马军队攻占。

萨珊王朝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帝国,以琐罗亚斯德教为国教,全体人民分为教士、军人、文人、和平民四个等级。基督教天主教一度被迫害,景教则得以发展。

由于对东罗马帝国的连年征战,萨珊王朝对臣民的税额较重,同时加强对宗教的控制,造成暴乱迭起,在629年和642年,两任皇帝遇刺,又同时受到崛起中的阿拉伯帝国的军队的攻击,帝国终于崩溃。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和波斯间的友好往来较频繁,《魏书》记载,波斯使臣来中国交聘达数十次之多,给北魏皇帝带来的各种礼品,有珍物、驯象等。1970年,在甘肃张掖大佛寺出土了六枚波斯萨珊王朝银币。帝国在632年起始被阿拉伯军队攻击,在651年灭亡后,萨珊王朝末代皇帝的儿子俾路斯曾逃到唐朝中国,求唐高宗派兵抗击阿拉伯入侵,唐朝护送其返回今阿富汗斯坦一带于661年建立波斯都督府,但到663年终为阿拉伯所灭。

阿拉伯时期

时间:公元651年—公元874年

混乱的萨珊王朝迅速被新兴的伊斯兰教指引下的阿拉伯帝国击溃(伊斯兰对波斯的征服)波斯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阿拉伯语成了通行的语言,伊斯兰教迅速取代了拜火教,各地大量兴建清真寺。

750年后,阿拔斯王朝统治阿拉伯帝国,而波斯人则在地方首府中取得了支配地位。在这期间波斯人的文化得到巨大的发展。马蒙之后,阿拔斯王朝因军事实力衰落而国势日衰,割据局面形成;期间波斯土地上先后出现塔希尔王朝、萨法尔王朝、萨曼王朝、齐亚尔王朝、阿拉菲德王朝、白益王朝、伽色尼王朝、古尔王朝、塞尔柱帝国、花剌子模;塞尔柱帝国的建筑师于1042年在伊斯法汗城兴建了人难以置信的礼拜五清真寺。著名的波斯数学家及诗人奥马尔·海亚姆(Omar Khayyám)在塞尔柱时期写下了他的集《鲁拜集》(Rubaiyat)。

塞尔柱乌古思人在12世纪末期失去波斯的控制权,并由来自咸海的阿姆河下游三角洲的另一伊朗语民族所建的花剌子模沙王朝所取代。1194年,花剌子模沙王朝的阿拉乌丁摩诃末攻灭塞尔柱帝国,继而攻占伊朗高原。1205年,阿拉乌丁摩诃末最终攻占波西斯。1212年,阿拉乌丁摩诃末攻灭喀喇汗王朝,继而统治全部中亚河中地区。1215年,阿拉乌丁摩诃末攻灭古尔王朝。

萨曼王朝

时间:公元874年—公元999年

公元874年,古波斯人萨曼家族的成员伊斯玛仪·本·艾哈德(892—907在位)以布哈拉为首都,正式称“埃米尔”,创立了萨曼王朝,名义上仍承认阿巴斯王朝哈里发的宗主权,但实际仅向哈里发献贡物,报告军务。他效法古波斯与哈里发宫廷建立了统一的行政和军事制度,确立了王朝与辖地的隶属关系。萨曼家族原本信奉拜火教,此时已经皈依了伊斯兰教。萨曼王朝的几代君主励精图治,一度把疆域扩张到费尔干纳以及更远的地方。由于萨曼王朝强大的影响力,中亚许多突厥人游牧部落纷纷进入波斯帝国内定居生活,此外伊斯兰教在中亚广泛流行,从而开启了中亚突厥人伊斯兰化的进程。萨曼王朝疆域最大时包括中亚、波斯大部分、阿富汗斯坦等地。

突厥王朝

时间:公元999年—公元1231年

公元962年,萨曼王朝的一名突厥近卫军将领在国内建立了伽色尼王朝,公元999年,伽色尼王朝联合中亚另一个突厥帝国——喀喇汗王朝灭了萨曼王朝。伽色尼王朝取而代之,继承了萨曼王朝的大部分领土。11世纪中期,另外一个突厥部落——乌古思人由中亚兴起,推翻了伽色尼王朝统治,并先后征服巴格达、叙利亚、拜占庭帝国,建立起一个东起中亚、西至博斯普鲁斯海峡,包括波斯在内的塞尔柱帝国,但帝国不久即告分裂。12世纪末,花剌子模夺取波斯东北部,13世纪初占领波斯全境。它统治的疆域还包括伊拉克、阿富汗斯坦等地区。

伊尔汗国时期

时间:公元1231年—公元1380年

成吉思汗于1219年率军西侵,先后征服了花剌子模、中亚细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等地,杀死花剌子模皇帝,掠夺大量财物后撤回蒙古本土。

1229年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二次侵略花剌子模,杀死皇帝后返朝。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再次率兵占据波斯并建立以波斯为中心的伊利汗国。此后,蒙古人逐渐接受了伊斯兰教,并任用波斯人为行政官吏。

帖木儿帝国

时间:公元1380年—公元1405年

帖木儿帝国帖木儿帝国

随着伊尔汗国的逐渐衰落,当时的波斯又陷入地方封建王朝割据之中。西察合台汗国(今乌兹别克境内)的突厥族皇帝帖木儿(1370年至1405年在位)在夺取中亚地区后于1380年至1393年征服波斯全境,继而侵占伊拉克,并攻打印度。1405年帖木儿死后,他的帝国迅速瓦解,统治范围只限于中亚河中地区和波斯东部,但15世纪帖木儿帝国的文化艺术相当繁荣。

黑羊王朝与白羊王朝

时间:公元1467—公元1502年

随着帖木儿王朝在波斯统治的衰落,两个由土库曼人建立的王朝开始强大,他们分别是黑羊王朝与白羊王朝,两个王朝发源于土耳其东部、阿塞拜疆以及波斯西北部地区。其中黑羊王朝在30、40年代实力较强,但随后被更为强大的白羊王朝击败,白羊王朝在乌宗·哈桑的带领下,一度统一了波斯的大部分地区。

萨非王朝

时间:公元1501年—公元1722年

白羊王朝时期,一个名为萨菲社团的什叶派团在波斯西北十分活跃,这个社团的成员多为土库曼人与阿塞拜疆人。他们的首领有着古波斯贵族的头衔,趁白羊王朝动乱之际于1502年推翻其统治,建立了萨非帝国。此后国力逐步强大,极盛时版图包括阿富汗斯坦的坎大哈、赫拉特。萨非帝国与奥斯曼帝国曾长期进行战争。萨非帝国是伊朗历史上第一个以什叶派伊斯兰教为国教的朝代,对什叶派在波斯的发挥壮大起了重要作用。17世纪末,萨非帝国日渐衰落。1722年,阿富汗人吉尔扎伊部落在马赫穆德的领导下,攻占萨非帝国首都伊斯法汗,并自立为波斯皇帝。

阿夫沙尔王朝

时间:公元1736年—公元1796年

1736年,来自波斯霍拉桑地区的突厥部落首领纳迪尔率军把阿富汗人逐出波斯,并以马什哈德为首都建立阿夫沙尔王朝。经过数年战争,阿夫沙尔王朝版图一度东至阿富汗斯坦和印度北部,西至巴格达,北接里海,南濒波斯湾。1747年,纳迪尔皇帝死后,其儿孙为争夺王位而爆发内战,各路诸侯纷纷称王,其中卡里姆汗(1749年至1779年在位)以设拉子为首都建立了赞德王朝。经过多年战争,赞德王朝占据了除霍拉桑及以东地区以外的阿夫沙尔王朝的土地。1779年卡里姆汗死后,赞德王朝分裂。1792年和1796年,赞德王朝和阿夫沙尔王朝先后被恺加王朝所灭。

恺加王朝

时间:公元1779年—公元1921年

英俄在伊朗的势力范围英俄在伊朗的势力范围

恺加王朝建于1779年,由突厥人建立,首次定都德黑兰。恺加王朝初期,西方列强加紧在伊朗的争夺。1801年俄国兼并格鲁吉亚;英国同伊朗三次战争导致伊朗割地赔款及承认阿富汗斯坦独立。此后法国奥地利、美国等相继强迫伊朗订立了不平等条约。19世纪下半叶,英、俄攫取了在伊采矿、筑路、设立银行、训练军队等特权。1907年,英、俄两国相互勾结划分了在伊的势力范围:北部属俄国,南部属英国,中部为缓冲区。之后,法国、奥地利、美国等相继强迫伊朗签订不平等条约。伊朗虽然名义上仍是"独立"国家,但实际上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往昔波斯帝国的辉煌与如今的耻辱形成鲜明对照,伊朗在追求复兴强国的路上必然产生强烈的民族主义,而强烈的民族主义又很容易导致极端主义和盲目的排外思潮。”

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随着欧洲列强的侵入,伊朗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社会经济衰落,封建统治专横残暴,多次发生人民起义。1921年2月,军官礼萨汗·巴列维发动政,夺取政权,建立巴列维王朝。

巴列维王朝

时间:公元1925年—公元1979年

1921年2月21日,礼萨·汗上校发动军事政变,占据德黑兰,1925年取得王位,建立巴列维王朝,于1935年改国名为伊朗。1941年礼萨·汗逊位,由其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继位。巴列维执政时期,美国为了获得伊朗的石油及保持在中东的利益,大力扶持巴列维王朝,伊朗强大的军力俨然成为波斯湾地区的警察

在1951年4月28日,伊朗伊斯兰议会以79票赞成、12票反对提名摩萨台为首相,穆罕默德·摩萨台1951年至1953年间出任民选的伊朗首相,但在1953年被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动的政变推翻。摩萨台是一位作家、行政官员、律师、议员和政治家,具有王室和贵族背景。他在任伊朗首相期间实施渐进式的社会改革,包括推行失业补偿金制度、立例规定雇主向患病或受伤的员工提供福利、以及解放佃农,令他们不再受地主强制劳役。此外,他又规定地主贡献租金收益的20%到一个基金,用以助一些比如兴建公共浴堂、农村住房和害虫防治等的市政发展项目。其为在首相任内最瞩目的举动:把被美国与英国占有的石油资源,实现了国有化,归伊朗人民所有。例:在国有化以前,伊朗石油业自1913年起一直由英伊石油公司(后称英国石油,简称BP)掌控,而英伊石油公司背后则由英国政府操控。

伊朗独立纪念碑伊朗独立纪念碑

在英国军情六处要求下,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动了一场阿贾克斯行动,成功在1953年8月19日推翻时任总统摩萨台,让巴列维国王重新上台,导致部分伊朗人不满。

1963年巴列维国王宣布施行白色革命,依照美国的蓝图来进行伊朗的农业与工业改革,例如土地改革、给予妇选举权、森林水源收归国有、工人参加分并限制宗教势力等措施。另外,还签下了在伊朗的美国军事人员可以享受治外法权,犯罪不受伊朗法庭审判,而是交给美国处理。伊斯兰教宗教领袖赛义德·鲁霍拉·霍梅尼大力反对,巴列维国王逮捕了霍梅尼,最后于1964年11月4日将霍梅尼强行驱逐出境。1979年,宗教领袖阿亚图拉霍梅尼发动伊斯兰革命,礼萨汗的儿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被迫流亡,巴列维王朝覆亡。

伊斯兰共和国

时间:1979年至今

1977年起,伊朗爆发大规模的反对国王的群众运动。1978年,各地游行示威不断升级,群众抬着霍梅尼的画像,高呼“打倒国王,建立伊斯兰教国家”的口号。1978年8月,国王巴列维更换内阁,宣布对首都德黑兰等12个大城市实行军事管制,并出动大批军警镇压反对。在德黑兰,有数万示威者被打死,由白色革命累积的不满情绪至此达到了巅峰,最终引发了伊朗伊斯兰革命。全国各地大规模的示威和罢工造成石油工业停产,交通中断。伊朗军方宣布中立,令政局更加失控,伊朗陷入全国性的动乱。

1979年1月16日,国王礼萨·巴列维被迫出国“长期度假”,委任沙普尔·巴赫蒂亚尔组织内阁。2月1日,霍梅尼结束长达15年的流亡生活,由巴黎回到德黑兰,宣布废除君主立宪制度,成立伊斯兰临时革命政府。2月11日霍梅尼任命马赫迪·巴扎尔甘为伊朗总理正式接管政权,巴列维王朝覆亡。4月1日霍梅尼宣布改国名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举行公民投票,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制度。10月,伊朗流亡国王巴列维前往美国治疗淋巴瘤,德黑兰穆斯林群众愤而占领美国使馆,扣留使馆人员,史称伊朗人质危机,自此美国与伊朗断交。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在美国与苏联支援大量武器下与伊朗进行两伊战争,直到1988年8月20日停火,伊朗受损不少,但伊拉克更被这场战争拖得民穷财尽。战争期间,1988年美军护卫舰在波斯湾被伊朗封锁海峡的水雷炸伤,即派企业号航母战斗群报复,炸毁伊朗的锡里石油钻井平台,击沉伊朗乔森号导弹巡逻艇。

1997年当选的温和派哈塔米总统致力于改革,同时向西方释放出和解讯号。可惜由于美国入侵阿富汗与伊拉克,从东西两面威胁伊朗的国家安全,并用邪恶轴心这样的字眼攻讦伊朗,哈塔米的和解政策在伊朗国内渐渐不受欢迎,受到保守派抨击。和解进程在2005年内贾德当选之后戛然而止

2003年伊拉克被美英为主的联合部队占领。由于美军与伊朗相邻,加深双方矛盾,伊朗为了防范美军入侵而大举备战。

2020年5月4日,伊朗官方货币变更为土曼。

2021年8月11日,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阿里·沙姆哈尼示,“伊朗加入上合组织的政治障碍已经扫除,在走完技术程序之后,伊朗将成为上合组织的正式成员”。

当地时间2022年6月27日,伊朗塔斯尼姆通讯社报道,伊朗外交部发言人赛义德·哈提卜扎德(Saeed Khatibzadeh)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伊朗已正式提交加入金砖国家的申请。

2022年12月,据联合国新闻,由54个成员组成的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12月14日以29票赞成、8票反对、16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一份由美国提出的决议草案,决定撤销伊朗在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的成员资格。

地理环境

编辑

区域位置

伊朗位于亚洲西南部,北邻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西与土耳其和伊拉克接壤,东面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相连,另与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隔海相望。南面濒临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和阿曼湾,国土面积164.5万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伊朗风光伊朗风光

伊朗国土绝大部分在伊朗高原上,是高原国家,海拔一般在900~1500米之间。西南部为厄尔布尔士山与科彼特山,东部为加恩-比尔兼德高地,北部有厄尔布兹山脉,德马万德峰海拔5670米,为伊朗最高峰。西部和西南部是宽阔的扎格罗斯山山系,约占国土面积一半。中部为干燥的盆地,形成许多沙漠,有卡维尔荒漠与卢特荒漠,平均海拔1000余米。仅西南部波斯湾沿岸与北部里海沿岸有小面积的冲积平原。西南部扎格罗斯山麓至波斯湾头的平原称胡齐斯坦。

气候特征

伊朗气候四季分明。北部秋季较为凉,冬季较为寒冷,南部夏季炎热、冬季温暖。伊朗大部分地区的冬季温暖和湿润,降水也往往形成于此,这和北下的冷空气有关系。这就是伊朗1—4月(即冬季)降水较多的原因。而夏天的时候,伊朗由于处于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气温很高,且降水不多。德黑兰最高的气温是7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气温分别是22℃和37℃,最低气温是1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温度是3℃和7℃。

伊朗主要有三种气候类型:

沙漠性气候和半沙漠性气候。伊朗国内大部分地区和南部沿海地区属这种气候,其特点是干热季节长,可持续7个月,年平均降雨量30~250毫米。

山区气候。山区气候分为寒冷山区气候和一般山区气候二种,寒冷山区气候地区有40000平方千米,都在有高山的地区,包括阿尔卑斯山脉和扎格罗斯山脉、萨哈德高峰和萨巴朗高峰,该地区年平均降雨量500多毫米。一般山区气候地区30万平方千米,年平均降雨量250~600毫米。

里海气候。里海地区是一狭长地带,地处里海与大高加索山脉之间,年平均降雨量600~2000毫米。

时差

伊朗实行冬令时和夏令时。冬令时比北京时间晚4小时30分,夏令时比北京时间晚3小时30分。

自然资源

编辑

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蕴藏丰富。截至2019年底,已探明石油储量1580亿桶,居世界第四位,天然气已探明储量33.9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二位。2018年,伊朗石油日产量471.5万桶,天然气年产量2395亿立方米。

其它矿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可采量巨大。已探明矿山3800处,矿藏储量270亿吨;其中,铁矿储量47亿吨;铜矿储量30亿吨(矿石平均品位0.8%),约占世界总储量的5%,居世界第三位;锌矿储量2.3亿吨(平均品位20%),居世界第一位;铬矿储量2000万吨;金矿储量150吨。此外,还有大量的锰、锑、铅、硼、重晶石、大理石等矿产资源。已开采矿种56个,年矿产量1.5亿吨,占总储量的0.55%,占全球矿产品总产量的1.2%。

行政区划

编辑

伊朗行政区划伊朗行政区划

伊朗全国共有31个省、 324个地区、865个郡、982个县、2,378个乡:

编号

名称

编号

名称

1

德黑兰省

16

恰哈马哈勒-巴赫蒂亚里省

2

库姆省

17

科吉卢耶-博韦艾哈迈德省

3

中央省

18

布什尔省

4

加兹温省

19

法尔斯省

5

吉兰省

20

霍尔木兹甘省

6

阿尔达比勒省

21

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

7

赞詹省

22

克尔曼省

8

东阿塞拜疆省

23

亚兹德省

9

西阿塞拜疆省

24

伊斯法汗省

10

库尔德斯坦省

25

塞姆南省

11

哈马丹省

26

马赞达兰省

12

克尔曼沙汗省

27

戈勒斯坦省

13

伊拉姆省

28

北霍拉桑省

14

洛雷斯坦省

29

霍拉桑省

15

胡齐斯坦省

30

南霍拉桑省

主要城市:德黑兰、伊斯法罕、设拉子、马什哈德、克尔曼、大不里士等。

详见:伊朗行政区划

国家象征

编辑

首都

德黑兰(Teheran)位于横亘伊朗北部厄尔布斯山的南麓,有人口1100万。

国花

蔷薇

国旗

伊朗国旗伊朗国旗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7∶4。自上而下由绿、白、红三个平行的横长条组成。白色横条正中,镶嵌着红色的伊朗国徽图案。白色与绿色、红色交接处,分别用阿拉伯文写着“真主伟大”,上下各11句,共22句。这是为纪念伊斯兰革命胜利日——公元1979年2月11日,伊斯兰教太阳历为11月22日。国旗上的绿色代表农业,象征生命希望;白色象征神与纯洁;红色表示伊朗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国徽

伊朗国徽伊朗国徽

由四弯新月、一把宝剑和一本古兰经组成,组合在一起形成了阿拉伯语中“安拉”(الله)的变体。新月象征宗教——伊斯兰教;古兰经位于顶端,象征伊斯兰教高于一切,是共和国行为准则的依据;宝剑象征坚定与力量,有如巨刃摩天,力斩“恶魔”。四弯新月和古兰经书本组成阿拉伯文的“安拉”(真主);而整个图案呈圆形,象征地球,表示“安拉”的伊斯兰思想遍及全球。

人口民族

编辑

8165万(2021年8月)。人口比较集中的省份有德黑兰、伊斯法罕、法尔斯、呼罗珊拉扎维和东阿塞拜疆。全国人口中波斯人占66%,阿塞拜疆人占25%,库尔德人占5%,其余为阿拉伯人、土库曼人等少数民族。官方语言为波斯语。伊斯兰教为国教,98.8%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中91%为什叶派,7.8%为逊尼派。

截至2022年6月,伊朗人口8502万。人口比较集中的省份有德黑兰、伊斯法罕、法尔斯、呼罗珊拉扎维和东阿塞拜疆。全国人口中波斯人占66%,阿塞拜疆人占25%,库尔德人占5%,其余为阿拉伯人、土库曼人等少数民族。

政治

编辑

综述

1979年霍梅尼执政后,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1989年6月3日霍病逝,原总统哈梅内伊继任最高领袖。7月28日,原议长拉夫桑贾尼当选总统。1993年6月11日,拉夫桑贾尼连任总统。1997年5月,伊总统文化事务顾问、前文化和伊斯兰指导部长哈塔米当选总统,并于2001年6月大选中获选连任。2005年6月,伊举行第九届总统选举,德黑兰市长艾哈迈迪内贾德当选。2009年6月,艾哈迈迪内贾德在伊第十届总统选举中获得连任。2013年6月,哈桑·鲁哈尼当选伊第十一届总统,并在2017年5月的第十二届总统选举中胜选连任。2021年6月18日,赛义德·易卜拉欣·莱希当选第十三届总统,于8月5日宣誓就职。 2021年6月19日,伊朗内政部宣布,易卜拉欣·莱希(条名:易卜拉欣·莱西) 赢得伊朗第13届总统选举。

2021年8月25日,伊朗议会总统莱希提名的内阁部长人选进行信任投票,19名人选中的18人获得通过。

2022年01月12日,伊朗因未缴纳联合国会费而失去在联合国大会的投票权。

2022年1月23日,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马吉德·塔赫特-拉万希22日宣布,伊朗已恢复此前因未缴纳联合国会费而失去的联合国大会投票权。

宪法

伊斯兰革命后于1979年12月颁布第一部宪法,规定伊实行政教合一制度。1989年4月伊对宪法进行部分修改,突出伊斯兰信仰、体制、教规、共和制及最高领袖的绝对权力不容更改。同年7月,哈梅内伊正式批准经全民投票通过的新宪法。

议会

伊朗伊斯兰议会是伊最高国家立法机构,实行一院制。议会通过的法律须经宪法监护委员会批准方可生效。议员共290名,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4年。议会设有主席团和12个专委员会。主席团由议长、两名副议长、三名干事、六名秘书共12人组成,主要负责制订会议议程、起草会议文件等工作,任期1年,任满后由议员投票改选,可连选连任。第十一届议会选举于2020年2月举行,当选议员于5月宣誓就职,现任议长是穆罕默德·巴盖尔·卡利巴夫(Mohammad Bagher Ghalibaf)。

政府

伊朗第13届总统易卜拉欣·莱希伊朗第13届总统易卜拉欣·莱希

实行总统内阁制。总统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可授权第一副总统掌管内阁日常工作,并有权任命数名副总统,协助主管其他专门事务。

(图片链接:

司法

司法总监是国家司法最高首脑,由最高领袖任命,任期5年。最高法院院长和总检察长由司法总监任命,任期5年。司法部长由司法总监推荐,总统任命,议会批准,负责协调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关系。在司法总监领导下,还设有行政公正法庭和国家监察总局,分别审理民众对政府机关的诉讼和监督国家机关的工作。现任司法总监古拉姆侯赛因·莫赫森尼·埃杰伊(Gholamhossein Mohseni Ejeyi),最高法院院长莫尔特扎维·穆加达姆(MortezAVi Moghadam),总检察长穆罕默德·贾法尔·蒙塔泽里(Mohammad Jafar Montazeri)。

法新社2022年12月4日报道,当地媒体称,在两个多月的抗议活动后,伊朗取缔了道德警察部队。总检察长穆罕默德·贾法尔·蒙塔泽里说,“道德警察与司法机构无关”,并已被废除。

政党

1988年12月,伊颁布政党法,要求所有党派向内务部重新登记,经审查批准后才能开展活动。1998年,伊国内各种政党竞相成立,已获准活动的政党组织主要有:

德黑兰战斗的宗教人士协会:1987年从革命初期成立的“德黑兰战斗的宗教界协会”分化出来,成员大多是宗教界和政界的知名人士。书记迈赫迪·卡鲁比(Mehdi Karubi)。

②伊斯兰指导党:主席大流士·扎格阿里·马兰迪。

③伊朗拜火教协会:主席阿尔达希尔·阿扎尔古沙斯布。

建设公仆:1998年5月21日成立。成员多为政界人士,包括:体育组织主席哈什米·塔巴、中央银行行长努尔巴赫什、前原子能组织主席阿姆鲁拉希、计划与预算组织主席阿里·纳贾菲、德黑兰市长卡尔巴斯齐、伊斯兰文化和指导部长穆哈杰拉尼、执行事务副总统哈什米、石油部副部长阿里·哈什米、德黑兰议员法埃泽·哈什米、克尔曼议员玛尔阿什。

⑤伊斯兰伊朗团结党:1998年1月31日成立。由议员和政府各级负责人组成,有成员30多名。其宗旨是发展自由和文明社会、伊斯兰的尊严与国家的强盛、推进社会公正与共同富裕、民族团结与大众参与。

政要

赛义德·阿里·哈梅内伊:最高领袖。1939年生于伊东部圣城马什哈德。1958年赴库姆神学院学习。1963年后因参加反国王活动多次被捕并被流放。1979年伊斯兰革命胜利后,历任革命委员会成员、国防部副部长、革命卫队司令、德黑兰市教长、伊斯兰共和党书记、最高国防委员会主席、总统等职,1989年6月霍梅尼逝世后继任最高领袖,兼武装力量总司令。曾于1989年5月以总统身份访华。已婚,有六个子女。

赛义德·易卜拉欣·莱希:总统。1960年12月出生。拥有伊斯兰教法学博士学位。长期在司法监察系统工作。先后任德黑兰总检察长、国家监察组织主席、国家总检察长、第一副司法总监、司法总监等职。

穆罕默德·巴盖尔·卡利巴夫:议长。1961年出生。德黑兰大学政治地理学学士、硕士,伊朗师范大学政治地理学博士。历任革命卫队空军司令、治安部队司令、打击走私总部司令等职。2005年至2017年任德黑兰市市长。2020年5月当选议长。

总统:易卜拉欣·莱希(词条名:易卜拉欣·莱西)

外交部长:暂缺

伊朗专家会议主席、宪法监护委员会主席艾哈迈德·贾纳提(Ahmad Janati)。

伊朗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主席穆罕默德·阿里·穆瓦希迪科尔曼尼(Mohammad Ali Movahedi Kermani)。

其他机构

  • 专家会议

    1979年通过的宪法中规定专家会议为常设机构,由公民投票选举86名法学家和宗教学者组成。其职责是选定和罢免最高领袖。每年举行两次会议。第五届专家会议于2016年5月经选举成立,现任主席是艾哈迈德·贾纳提(Ahmad Janati)。

  • 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

    1988年3月17日成立,1989年7月经宪法确认。主要职责是为最高领袖制订国家大政方针出谋划策,协助最高领袖监督、实施各项大政方针,当议会和宪法监护委员会就议案发生分歧时进行仲裁。现任主席是萨迪格·拉里贾尼(Sadegh Larijani)。

  • 宪法监护委员会

    伊朗宪法监护委员会由12人组成,其中6名宗教法学家由最高领袖直接任命,另6名普通法学家由司法总监在法学家中挑选并向议会推荐,议会投票通过后就任,任期6年。主要负责监督专家会议、总统和伊斯兰议会选举及公民投票,批准议员资格书和解释宪法;审议和确认议会通过的议案,裁定是否与伊斯兰教义和宪法相抵触,如有抵触则退回议会重新审议和修改。如与议会就议案发生争议且无法解决,则提交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进行仲裁。该委员会负责人为“宪法监护委员会秘书”,现任秘书是艾哈迈德·贾纳提(Ahmad Janati)。

    经济

    伊朗货币伊朗货币

    伊朗是亚洲主要经济体之一。伊朗的经济实力位居亚洲第七位(次于中、日、印、韩、印尼、沙特)。2011年伊朗银行经济帐户局的初步数据显示,伊历1389年(2010年3月21日-2011年3月20日),按当年基本价格计算,伊朗名义GDP为43,042,640亿伊朗里亚尔,同比增长20.8%;按伊历1376年可比基本价格计算,实际GDP为5,392,190亿伊朗里亚尔,同比增长5.8%;GDP平减指数为798.24,同比变化14.3%。

    2011年伊朗的名义基本价格GDP折合4163.13亿美元,名义市场价格GDP折合4191.01亿美元,人均名义市场价格GDP约为5610美元。经济以石油开采业为主,伊朗的石油化工、钢铁、汽车制造业也比较发达,电子工业、核工业、计算机硬件业发展很快。伊朗的机械制造业有了长足的进步。胡齐斯坦为石油工业区与重要出海门户。

    伊朗盛产石油,石油产业是经济支柱和外汇收入主要来源之一,石油收入占外汇收入一半以上。近年来,美国制裁等因素对伊朗经济增长构成较大影响。2021年,伊朗国内生产总值估算值约6503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653美元。

    工业

    伊朗以石油开采业为主,另外还有炼油、钢铁、电力、纺织、汽车制造、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建材、地毯、家用电器、化工、冶金、造纸、水泥和制糖等,但基础相对薄弱,大部分工业原材料和零配件依赖进口。

    截至2001年,全国共有13家公营及私营汽车制造商。其中两家,Iran Khodro和Saipa共占据本地生产的94%。Iran Khodro生产伊朗最流行的品牌Paykan,后来被Samand于2005年取代。Iran Khodro于2001年依然占全国市场最大地位,占61%,Saipa 则占33%。其他汽车生产商,如Bahman Group、Kerman Motors、Kish Khodro、Raniran、Traktorsazi、Shahab Khodroh等,只占其余的6%。这些汽车制造商制造多类型的汽车,包括电自行车、客车(如Saipa 的 Tiba)、及各类型的货车、小巴、大巴及其他重型车辆,以供国内商业及私人用途。2010年,伊朗为全球第十二大汽车生产国,产量1150万辆。汽车产量于2005年突破一百万辆,预计于2009年3月汽车出口可达10亿美元。

    制造业

    1920年起伊朗开始逐渐发展大规生产机房。在两伊战争中,伊拉克轰炸伊朗石油化工工厂以及阿巴丹油田,导致石油生产速度减。1988年开始重建炼油厂,1993年才开始正常。但是在战争期间亦出现多个小型工厂为军队生产军需品。

    国家主要生产石油化工产品、钢及铜制品。其他主要生产品包括汽车、家用电器、通讯设备、水泥、工业机械(伊朗拥有西亚最大的机械工业)、纸张、橡胶制品、农产品、加工食品、毛制品以及药物。纺织业由当地提供棉花及羊毛,有40万人就业,当中2000人处于德黑兰、伊斯法罕以及在里海治岸地区一带。

    根据经济学人指出,伊朗在全球工业排行排第38,生产总值占230亿美元。由2008至09年伊朗的工业生产成长值由69位跃升至28位。

    2003年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报告指伊朗中小型企业发展障碍,包括缺乏监督、没有有效的银行系统、缺乏研发、缺乏管理技能、贪污、税制不良、文化恐惧、教育限制、未能国际化、劳工技能不足、缺乏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不足、社会学习不足、以及传统文化影响。但于最近的研究亦指数伊朗在各方面领域亦有急速的发展,包括科技、医疗、航天、国防以及重工业。在受到美国的经济制裁下,国家急速成为工业化国家。

    农副业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伊朗农耕资源丰富,全国可耕地面积超过5200万公顷,占其国土面积的30%以上,已耕面积1800万公顷,其中可灌溉耕地830万公顷,旱田940万公顷。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3%,农民人均耕地5.1公顷。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其综合收割机与拖拉机保有量分别为1.3万台和36万台。伊政府高度重视、大力发展农业,粮食生产已实现90%自给自足。

    农业主产区集中在里海和波斯湾沿岸平原地带,大部分地区干旱缺水。自2003年以来,伊朗政府逐年加大农业扶持力度,重点支持水利灌溉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业科研、信贷与自然环境保护,以便改良农耕环境,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力争实现政府第四个五年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制定的13.5%的行业增长目标。

    能源

    伊朗拥有全球10%的石油资源。伊朗亦拥有全球第二大天然气的资源,主要在南帕斯,大多数天然气用于国内。自1913年伊朗成为主要产油国。主要油田位于中部以及伊朗西部的Zagros山脉。石油亦可在伊朗北部以及沿波斯湾一带的陆地。当地石油及天然气以及水力发电设施提供国家的能源。2010年伊朗建造首个价值10亿美元的布什尔核电站

    1970年后期伊朗成为第四大产油国,当时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第二大产油国以及第二采油国由于1979年的革命,政府将产油量减少,因为国家需要储存石油。油产量曾在两伊战争期间减少。1980年代油产量再次增加,修理损害的油管以及开采波斯湾沿岸的油田。

    主要油田位于阿巴丹(建于1913年,是国家首个油田)、克尔曼沙赫及德黑兰,但是未能符合当地对石油气的需要。炼油业需要150亿美元投资,在五年内发展到自给自足以及中止入口。油管连接炼油厂以及阿巴丹、Bandar-e Mashur及Kharg Island等岸边城市。1990年伊朗国营石油及天然气企业在接受外资下探索更多油田。

    设法子的肥料厂,以及salouye世界最大乙烯设施是伊朗国药的计划,石油制品收益2007年达55亿美元,2008年达到接近90亿美元。

    2004年度伊朗油产量达14亿,纯利达500亿美元。官方估计如果计划顺利,2015年的收益达2500亿美元。伊朗生产60-70%工业设备给当地使用,包括炼油厂、油轮、钻油台、油井以及探索设备。

    2008年伊朗油价在Kish Island开始进行交易交易以伊朗里亚尔及以其他主要货币(美元除外)进行。

    2008年伊朗的能源消耗达60至70亿美元。国家能源消耗量高于国际标准。伊朗回收28%的石油及天然气,是达到回收率60%。伊朗在2008年补贴石油、电费及天然气达840亿美元。伊朗的天然气消耗量仅次于美国以及俄罗斯,是全球第三。

    服务业

    受到经济自由以及政府支出影响,包括政府所设立的基金已耗尽。估计服务行业的收益超25%GDP的支出主要来自政府日常开支,包括军事、薪金以及社会服务。

    市区化对于服务业带来了刺激。重要服务行业为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商业、个人服务及旅游业。伊朗科学的收益达9亿美元(2005年),但过去15年未有显著的增长。2000年代早期伊朗将研发的国民生产总值调至0.4%,落后于已发展国家的平均值1.4%。2009年将会占国民生经总值0.87%以及将会达到2.5%。

    交通及通讯的GDP总值预计在2013年提升至460亿美元,占全国6.8%。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在1996年建议伊朗在交通及通讯雇用340万人,在2008年增至20.5%的劳动人口。

    旅游业

    伊朗拥有数千年文明史,自然地理和古代文明遗产丰富。伊斯兰革命前,每年到伊旅游都有数百万人。两伊战争后,旅游业遭到极大破坏。1979~1994年,到伊旅游人数年均不足10万。从1991年起,政府开始致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业逐渐复苏,2011年游客人数达300万,旅游收入20亿美元。伊全国有各类旅游组织、旅行社约3000个。德黑兰、伊斯法汗、设拉子、亚兹德、克尔曼、马什哈德是伊主要旅游地区。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前往伊朗旅游及朝圣的外国人达400万,旅游收入50亿美元。伊全国有各类旅游组织、旅行社约3000个。

    卫生防疫

    伊朗2月19日确诊两例新冠病毒(COVID-19)肺炎病例,然而两名患者在确诊几个小时后都死亡。这是中东地区首次出现新冠肺炎死亡病例

    财政金融

    截至2011年底,伊朗外债总额为179亿美元,外汇储备为1046亿美元。

    对外贸易

    伊朗主要出口商品为油气、金属矿石、皮革、地毯、水果、干果及子酱等,主要进口产品有粮油食品、药品、运输工具、机械设备、牲畜、化工原料、饮料及草等。2012年,伊进出口总额约1787亿美元,其中出口额1117亿美元、同比下降21%,进口额670亿美元、同比下降7%。受制裁因素影响,2011年底以来,伊朗原油出口大幅下降。

    文化

    波斯建筑波斯建筑

    伊朗是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勤劳、勇敢的波斯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特别是在医学、天文学、数学、农业、建筑、音乐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和工艺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大医学家阿维森纳在公元11世纪所著的《医典》,对亚欧各国医学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伊朗人修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观测台、发明了与当今通用的时基本相似的日规盘。伊朗学者的许多数学著作达到了很高水平。波斯诗人菲尔多西的史诗《列王记》、萨迪的《蔷薇园》等不仅是波斯文学珍品,而且也是世界文坛的瑰宝。

    语言

    官方语言为波斯语,波斯语已有超过2500年的使用历史,留下了可观的文献记录。波斯文学举世都予以很高的评价。波斯语诗韵和歌词的优美,也获得全世界的赞叹。

    影视

    在过去的25年中,伊朗电影在全世界影展得到广泛的认同,获得过300项的国际项。阿巴斯奇亚罗斯塔米或许是最著名的导演之一。

    传媒

    伊朗全国发行的各种报刊达1700余种,大部分在德黑兰出版。主要波斯语报纸有《伊朗报》、《消息报》、《世界报》、《市民报》、《东方报》、《太阳报》等,英语报纸有《德黑兰时报》、《伊朗新闻报》、《伊朗日报》国际版等。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是官方通讯社,其前身是1934年建立的波斯通讯社。此外,还有半官方的塔斯尼姆通讯社、学生通讯社等。

    国家广播电视台成立于1966年,1979年改名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声像组织,下属13家电台、13家电视台,使用波斯语、阿拉伯语、中文、英语、法语德语等25种语言对外播放节目。2007年7月开通首家英语电视台PRESS TV。

    节日

    伊朗宗教节日伊朗宗教节日

    节日

    时间

    独立日(伊斯兰共和国日)

    1979年4月1日

    国庆日(伊斯兰革命胜利日)

    1979年2月11日

    开斋节

    3月3日

    军队节

    3月15日

    石油国有化日

    1951年3月20日

    伊朗新年

    3月21日-24日

    革命日

    4月2日

    宰牲节

    5月10日

    阿术拉节

    6月9日

    伊玛目阿里殉教

    7月14日

    穆罕默德诞生日

    8月9日

    穆罕默德升天日

    12月20日

    跳动火节(伊朗最古老的节日)

    伊朗年的最后一个星期三

  • 军事

    编辑

    军制

    伊斯兰革命卫队伊斯兰革命卫队

    伊朗实行义务兵役制,士兵服役期2年。

    武装力量由军队和伊斯兰革命卫队组成。领袖为武装力量总司令。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是最高军事领导和国防政策的制定机构,由总统、两名领袖代表、司法总监、议长、军队总司令、卫队总司令、国家计划和预算组织主席及外交、内务、国防和情报部长组成。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二年。

    伊朗军队伊朗军队

    伊朗宪法规定政教统一,宗教领袖为武装部队总司令。最高国防委员会是领袖领导下的军事决策机构,成员有总统、国防部长、武装部队总参谋长、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以及领袖指定的两名顾问。武装力量由正规军、革命卫队和准军事部队组成。正规军分陆、海、空三个军种。革命卫队由地面部队、海上部队、陆战队和航空部队组成。1989年7月正规军和革命卫队合并,组成松散的联合。伊朗革命以来,为了克服外国禁运,伊朗发展自己的军事工业,生产自己的坦克、装甲运兵车、导弹、潜艇、军舰、导弹驱逐舰、雷达系统、直升机和战斗机。

    宗教领袖、武装部队总司令兼最高国防委员会主席阿亚图拉·赛义德·阿里·哈梅内伊(1989年6月上任)。武装部队司令穆罕默德·萨利米(2000年5月上任)。国防部长阿里·沙姆哈尼(1997年8月上任)。武装部队总参谋长阿卜杜勒-阿里·普尔沙斯卜(2001年2月上任)。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叶海亚·拉希姆·萨非少将(1997年9月上任)。

    兵力

    伊朗现役部队51.3万人。

    陆军

    伊朗军队伊朗军队

    伊朗地面武装力量的机械化程度比较高,除了坦克,伊朗陆军还拥有近百辆装甲侦察车、上千辆步兵战斗车和装甲输送车。其拥有的近600架直升机更非伊拉克、阿富汗可比。此外,伊朗还拥有牵引火炮约2000门、自行火炮约300门,以及数量庞大的火箭炮其中包括中国WS-1火箭炮,尤其是伊朗的导弹部队更是其威慑美以的“杀手锏”武器。约35万人。编有4个军司令部、4个装甲师(每师辖3个装甲旅、1个机械化旅、4~5个炮兵营)、6个步兵师(每师辖4个步兵旅,4~5个炮兵营)、1个空降旅、1个突击师、2个特种部队师、5个炮兵群、若干独立装甲、步兵、突击旅。

    海军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伊朗一直比较注重海军实力建设。在前国王巴列维时期,伊朗就从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购买了大量的海军装备,建立起了当时本地区最为强大的海军。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伊朗霍梅尼政权受到国际社会的制裁,美、英等国对伊朗实行武器禁运,再加上后来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伊朗海军发展受到严重阻碍。自80年代末,伊朗把海军建设重新提上议事日程,海军在每年的国防预算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其中1996年大约为27亿美元,近些年更是大幅上升。

    伊朗海军拥有兵员2万人左右(包括约2000人的海军航空兵和海军陆战队)。主要海军基地有5个,其中在波斯湾有阿巴斯港、布什尔和霍梅尼港,在印度洋有恰赫巴哈尔(潜艇基地),在里海沿岸有恩利泽。主要作战舰艇包括俄制“基洛”级潜艇3艘、驱逐舰3艘、护卫舰3艘和轻型护卫舰12艘。

    空军

    伊朗空军约4.5万人(其中包括1.5万名防空部队)。编有16个攻击/战斗机中队、1个侦察机中队、1个加油/运输机中队、5个运输机中队、5个地空导弹中队和16个地空导弹营。

    预备役

    除正规军外,规模为12万人的伊革命卫队也是伊朗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地面卫队约10万人,编有13个步兵师、两个装甲师及15~20个独立旅;海上卫队约两万人,以5个岛屿为基地,装备有45艘武装小艇;岸防部队编有炮兵和地地导弹连,现统一由海军指挥。此外不可忽视的是,伊朗是一个尚武的民族,拥有庞大的预备役力量。伊朗常设预备役部队有35万人,主要是陆军。其中准军事部队“民众动员军”约20万人,多为青年志愿人员,战时可达100万人,仅有少量武器装备。宪兵15万人中包括边防部队。

    驻外兵力

    伊斯兰革命卫队驻黎巴嫩约400人;在苏丹派有军事顾问。

    交通

    编辑

    公路

    伊朗燃油价格较低(普通92#汽油价格约合1.5元人民币/升,95#汽油价格约合1.75元人民币/升),公路是交通运输业的主力。根据伊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公司(CDTIC)官网数据,伊朗目前已投入使用的公路总里程约4.4万千米,正在建设的约6032千米,有3142千米处于规划研究中。其中,高速公路约2685千米,1185千米正在建设中,1882千米处于规划研究中。高速公路里程约占公路总里程的6.1%。

    伊朗和邻国公路连接情况较好,与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拉克、土耳其、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均有公路相连接,陆路运输便捷。目前,印度在阿富汗境内建设迪拉纳姆—扎兰吉公路,未来将连接至伊朗恰巴哈尔港。

    铁路

    根据伊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公司(CDTIC)官网数据,伊朗铁路已投入使用总里程13954千米,正在建设中的铁路为3276千米,处于规划研究中的铁路为6312千米。据伊朗央行2018/2019财年报告,当年全国铁路网共运输货物5050万吨,发送旅客2810万人次。目前伊朗尚未建成高铁。

    伊朗铁路网以德黑兰为中心,向周边放射,连接主要城市马什哈德、大不里士、伊斯法罕、阿瓦士、阿巴斯港等,并连接土库曼斯坦、巴基斯坦、土耳其等邻国。伊朗铁路轨距主要为1.435米,靠近巴基斯坦边境的94千米铁路为1.676米的宽轨。目前,伊朗与伊拉克正在建设两伊铁路(巴士拉—萨拉姆齐铁路线);帮助阿富汗建设伊朗哈夫至赫拉特的铁路线;与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推动铁路网互联互通。按照伊朗20年发展计划(2005—2025年),2025年伊朗铁路总里程目标为2.5万千米。

    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伊朗正在大力推进城市地铁建设。目前,德黑兰1、2、4号线、德黑兰5号线(德黑兰—卡拉季城铁线)、马什哈德1、2号线、伊斯法罕1号线、大不里士1号线、设拉子1号线已经开始运营;库姆、阿瓦士、卡拉季等城市也在推动地铁线、城郊铁路建设。根据2020年德黑兰市新的总体规划,未来还将新建8、9、10、11号共4条地铁线,开发郊区铁路线,并新建A、B两条快线。该方案的建设将一直持续到伊历1420年(公历2041年)。方案完成后,将把德黑兰的城区和郊区连接起来,形成一体化的城市交通网络。

    水运

    伊朗北接里海,南临波斯湾、印度洋,主要海港集中在波斯湾,如阿巴斯港、霍梅尼港、布什尔港、阿赛卢耶港以及新建的恰巴哈尔港等,伊朗在里海的主要港口为安扎里港。截至2020年,伊朗全国港口吞吐能力达2.5亿吨。阿巴斯港和霍梅尼港吞吐能力分列第一和第二位,吞吐量分别为7624万吨和4293万吨,两个港口的吞吐量约占伊朗港口吞吐总量的85%。2018/2019财年,港口运输货物1.396亿吨,其中石油类货物4400万吨,非油货物9560万吨;当年运送旅客1790万人次。2019/2020财年,运输货物1.47亿吨,其中恰巴哈尔港发展较快,货物装卸量近300万吨,比前一年增加60万吨。

    2018年5月8日,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宣布重启对伊朗制裁,只有伊朗国航(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国家航运)还在承接伊朗海运业务,其他公司都已停止承接。伊朗的霍梅尼港、阿萨卢耶港、布什尔港等与阿巴斯之间没有正式的水路货运,集装箱母船主要挂靠阿巴斯港,伊朗国内小型驳船把货物运往伊朗。

    空运

    伊朗霍梅尼国际机场伊朗霍梅尼国际机场

    伊朗机场公司(IAC)管理伊朗54个机场,其中国际航空港13个(主要在德黑兰、马什哈德、伊斯法罕、设拉子、大不里士、库姆、阿瓦士、阿拉克、阿巴斯港、基什岛和格什姆岛)。伊朗央行2018/19财年报告显示,伊朗机场当年运送旅客2960万人次,国内航空货运量1.26万吨。有关媒体报道,伊朗计划完成29个机场开发项目,进一步提高全国机场的客运能力。其中包括对德黑兰霍梅尼国际机场、德黑兰梅赫拉巴德国际机场、马什哈德国际机场进行扩建,扩建后,梅赫拉巴德国际机场旅客年运送能力将从1400万人次提升至2800万人次。

    因伊核制裁影响,伊朗难以购买西方科技,在运营的客机比较老旧。根据伊朗央行2018/2019财年报告,伊朗共有311架客机,在运营客机144架。在美国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后,美国财政部吊销了之前发放给波音和空客公司对伊朗出售飞机的许可证。

    受制裁影响,部分航空公司停飞伊朗航线。疫情前,中国公民前往伊朗的主要航线为:北京—乌鲁木齐—德黑兰(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北京—迪拜—德黑兰(阿联酋航空公司),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德黑兰(伊朗马航空公司),北京—多哈—德黑兰(卡塔尔航空公司),北京—伊斯坦布尔—德黑兰(土耳其航空)。疫情发生后,仅有广州—德黑兰航线在运行。

    社会

    编辑

    教育

    伊朗政府设教育部,负责管理伊朗幼儿园、小学、中学和部分师范院校。设有部长、第一副部长,以及分别主管规划和发展、小学、中学、法务和议会事务、德育和文化、体育和健康的六个副部长。附属机构有最高教育委员会秘书处、教育研究规划组织、学校创新发展组织、民办学校组织、海外学校中心、教学质量评估中心、信息技术中心等。在全国各省市设有教育局。

    1979年伊斯兰革命之后,伊朗教育全面伊斯兰化。根据霍梅尼的指示,对教育系统与前政权关系密切的教授、学生和职员进行分批清洗,并在全国掀起文化革命运动,大学被迫全部关闭,直到1982年11月才再度开放。《古兰经》成为必修课,一批伊斯兰宗教大学相继建立。近年来,为适应经济建设需要,伊朗的教育方针也有所调整,明确教育的目的是巩固国家文化、经济独立,促进国家经济增长,增强国家抵御外国文化和经济入侵的能力。

    伊朗教育结构大致如下: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含职高)3年,大学4年。国家现有学校约6万所,其中大部分为伊斯兰革命后建立。政府对教育投入较大,实施12年免费教育,教育普及率较高,教育水平在中东国家中位于中高水平。从小学到高中,男生、女生不同校,目前儿童入学率为95%,15~24岁青年人受教育比率为97%,无明显性别差异。

    高等教育:大学预科1年、大学4年(包括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四种学位),国立大学也实行免费教育。伊朗高等院校有300余所。

    为满足中高收入阶层的需要,伊朗允许设立从小学到大学的收费学校,这类学校均属私立学校,收费较高,但学校条件较好,教育质量相对更高。

    医疗

    伊朗宪法规定,国民享有基本医疗保障,通过政府公共医疗体系、民营医院及非政府(NGO)医疗救助实现其目标。虽然伊朗没有实行免费医疗,但政府实施补贴政策,药费低廉,低收入居民就医能够得到基本保障。据维基百科显示,伊朗约90%的民众都有某种类型的医疗保险,2017年伊朗医疗健康领域花费总计约960亿美元。伊朗城市与农村人口比例大致是7:3,95%以上人口可以获得干净的饮用水,免疫覆盖率达95%。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7年伊朗全国医疗卫生总支出占GDP的6%,与2010年最高时期占GDP的7.3%相比有所下降。预计2021年之前,伊朗的医疗保健市场将保持5%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伊朗国内市场90%的药品自产,但药品质量不高。伊朗国内近90%的医疗器械进口,某些特殊设备的进口比例更高。平均每万人拥有药师0.89人,医生7人,护士和接产师1.41人,医院床位17个。据世界时钟网统计,2020年伊朗人均寿命77.3岁,男性76.2岁,女性78.5岁。伊朗人比较讲究卫生,因食品卫生问题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较为罕见。

    宗教

    伊斯兰教(什叶派)为国教,98.8%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中91%为什叶派,7.8%为逊尼派。

    科技

    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于2008年8月15日宣布,伊朗将会于近期发射本国第一颗自行研制的人造卫星。用于发射卫星的火箭和发射架等设施完全由伊朗自行研发。据伊朗通讯社祚8月17日援引军方发表的声明说,军方当天成功发射“信使号”火箭,并将一颗名为“希望号”的自制人造卫星送上太空。此次发射的目的是对卫星运载过程、远程发射系统、地面控制中心、地面信息站和指挥系统等进行全面测试。据报道,卫星已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一切进展顺利,达到了所有预期目标。而艾哈迈迪-内贾德也出席了卫星发射仪式。

    伊朗提炼浓缩铀被认为发展核武计划,欧美威胁制裁其石油出口,伊朗扬言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作为反击。

    根据电子期刊的发展中国家资讯及通讯科技发展,伊朗在2002年占1.1%的GDP,约15万人从事资讯科技行业,当中2万名人员从事软件行业。2002年总共有1200家已注册的资讯科技公司,当中200家从事软件发展,2008年软件出口数目达500亿美元

    网络

    在伊朗境内,所有媒体都受到国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并且必须有伊斯兰教义指导部的批准,才能公开运作。这也包括因特网。伊朗在2005年是世界的网志人口(bloggers)的第4大国家。

    伊朗电信部长雷扎·塔格希普尔(Reza Taghipour)宣布,该国计划在5个月内建成全国性局域网,以打造“清洁网络”。

    塔格希普尔表示,到2012年8月,伊朗所有电信运营商只能为“国家互联网”提供服务。此外,该国将用“伊朗电邮”和“伊朗搜索引擎”等服务,取代谷歌(微博)、Hotmail和雅网站

    伊朗政府已经开始为“伊朗电邮”提供注册服务,用户需要提供全名和地址以供核实。

    外交

    编辑

    外交政策

    伊朗核问题六国外长会议伊朗核问题六国外长会议

    伊朗奉行独立、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单极世界,愿同除以色列以外的所有国家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关系。倡导不同文明进行对话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认为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应得到尊重,各国有权根据自己的历史、文化和宗教传统选择社会发展道路,反对西方国家以民主、自由、人权、裁军等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或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他国。认为以色列是中东地区局势紧张的主要根源,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为解放被占领土而进行的正义斗争,反对阿以和谈,但表示不采取干扰和阻碍中东和平进程的行动。主张波斯湾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应由沿岸各国通过谅解与合作来实现,反对外来干涉,反对外国驻军,表示愿成为波斯湾地区的一个稳定因素。

    对外关系

    与中国关系

    习近平会见鲁哈尼习近平会见鲁哈尼

    据中国“史书”记载,汉武帝时,张骞派其副使访问安息(即波斯),安息王令两万骑兵迎候,礼仪极为隆重。

    东汉末年,安息王的太子、佛教高僧安世高也曾来汉访问,并在中国待了多年。

    在中国南北朝时代,波斯派使节到中国北魏王朝友好聘问达十多次。随着双方友好往来,汉文化传至西域,西域文化传来中国,中国、伊朗等国的“丝绸之路”也全面畅通,为两国的经济及文化交流开辟了新的纪元。中国的丝绸、瓷器以及打井、炼铁、制漆、缫丝等工艺源源传入伊朗等西亚诸国,伊朗的物产如豆、苜蓿、葡萄、胡桃、石榴等也源源传入中国。

    到了唐代,两国往来曾达到鼎盛时期。后来,波斯遭外来侵略,波斯王亲自到唐帝国访问并请援,唐高宗封他为都督,遣将派兵护送他回国,但回国未成死于长安。其子尼列斯谋策复国未成,于唐中宗景龙年间返华也死于长安。当时,尼列斯率领数千波斯人,其中有些在唐朝当上了将军、外交官、天文学家、医学家和学者。

    在战乱的宋朝,陆上的“丝绸之路”几度中断。这时,造船业开始发达,罗盘针相继使用,许多波斯人经由海路来到中国广州、扬州和泉州等地经商,有的还在那里安家落户。这就是后人称之为的海上“陶瓷之路”。据记载,中国发行钞票的方法元朝传到了波斯,后来,波斯钞票上的图案还保留了中国文字。当时,两国的史学家还合编史书“史集”。波斯等国的西域乐舞也盛行于长安。

    在明代,明成祖和中亚的沙哈鲁王子曾先后互派300人和500人的大型代表团互访;郑和七次航海访问亚非各国时,其中3次访问了波斯湾的忽鲁谟斯(即今霍尔木兹)。当时,随同郑和访问的费信曾写纪行诗句描写当地的风俗及特产。1516年,波斯旅行家阿里·阿克巴尔撰写的《中国纪行》一书,后来,成为中、伊友好交往的珍贵史料和重要见证。据考证,多年来,两国植物的传播和移植就达几十种。波斯的拜火教和摩尼教还曾在中国流行。

    中伊两国在经贸合作上,中国是伊朗在亚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世界第三大贸易伙伴。

    中伊两国在文化上,中国同伊朗成立文化联合委员会并定期举办会议。

    1971年8月16日,中国和伊朗正式建交。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纽约联合国会见伊朗总统鲁哈尼。

    2021年3月27日,中国与伊朗签订《25年全面合作计划》,推动两国关系提质升级

    2022年10月20日新华社消息,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伊朗伊斯兰联合党总书记巴达姆齐安表示,中共二十大将为伊中双边关系新发展提供良好契机,为两个历史悠久的亚洲文明古国在各领域拓展合作带来更多机遇。

    与英国关系

    2011年11月28日,伊朗宪法监护委员会批准了议会前一天通过的要求降低与英国外交关系的议案。根据这项议案,伊朗外交部须在两周内将伊朗与英国的关系从大使级降至代办级。此外,该议案还要求伊朗政府降低两国经贸关系水平。11月30日,英国驱逐所有伊朗外交官,关闭伊朗驻英使馆。此后,德、法、荷、意宣布召回各自驻伊朗大使。

    与埃及关系

    由于埃及在1979年为流亡国外的巴列维国王提供政治庇护,伊朗遂宣布与埃及断交。两国至今没有恢复全面外交关系,但两国在对方均设有利益代表处。

    与也门关系

    2015年10月2日,也门政府宣布从即日起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也门政府指责伊朗支持胡塞武装组织企图颠覆也门政权,伊朗政府对此予以否认。

    与伊拉克关系

    伊朗和伊拉克长期存在着边界、教派和民族争端。进入20世纪80年代两国关系恶化。1980年9月两伊战争爆发。经国际上多方调解于1988年8月宣布接受停火。

    与沙特关系

    2016年1月3日,沙特阿拉伯宣布与伊朗断交。

    摩洛哥关系

    摩洛哥曾于2009年断绝与伊朗的外交关系。2017年1月,摩洛哥与伊朗恢复外交关系。2018年5月1日,摩洛哥外交与国际合作大臣布里达宣布,摩洛哥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

    与科威特关系

    2016年1月,沙特阿拉伯以从事恐怖主义活动罪名处死一批囚犯,包括一名知名什叶派宗教人士,引发伊朗民众抗议并冲击沙特驻伊朗使领馆,两国自此断交。

    2022年8月,科威特时隔6年重新派驻大使到任伊朗,两国关系被提升至大使级。

    乌克兰关系

    当地时间2022年9月23日,乌克兰以伊朗决定为俄罗斯提供无人机为由,宣布将降低与伊朗的外交关系级别,撤销伊朗驻乌大使证件,并大幅减少伊朗驻乌克兰大使馆的外交人员数量。

    当地时间2022年9月24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纳赛尔·卡纳尼回应称,伊朗对乌克兰决定降级两国外交关系表示遗憾,乌政府的这一决定是基于未经证实的报道,伊朗“将做出适当回应”。

    旅游

    编辑

    景点

    伊朗伊斯法罕郝珠大桥夜景伊朗伊斯法罕郝珠大桥夜景

    德黑兰、设拉子、伊斯法汗、大不里士、阿瓦士等城市周边有著名世界遗产以及里海沿岸自然风

    世界遗产(截至2012年,15项)

    恰高·占比尔(神塔和建筑群) Tchogha Zanbil(1979年)(世界文化遗产)

    波斯波利斯 Persepolis(1979年)(世界文化遗产)

    伊斯法罕王侯广场 Meidan Emam, Esfahan(1979年)(世界文化遗产)

    塔赫特苏莱曼 Takht-e Soleyman(2003年)(世界文化遗产)

    帕萨尔加德 Pasargadae(2004年)(世界文化遗产)位于波斯波利斯东北方87千米

    巴姆城堡及其文化景观 Bam and its Cultural Landscape(2004年)(濒危世界文化遗产)

    苏丹尼叶城 Soltaniyeh(2005年)(世界文化遗产)德黑兰西边

    比索通古迹 Bisotun(2006年)(世界文化遗产)

    亚美尼亚庙宇群 Armenian Monastic Ensembles of Iran(2008年)(世界文化遗产)东北部

    舒什塔尔的古代水利系统 Shushtar Historical Hydraulic System(2009年)(世界文化遗产)

    阿尔达比勒的萨菲丁谢赫长老陵园和圣殿建筑群 Sheikh Safi al-din Khānegāh and Shrine Ensemble in Ardabil(2010年)(世界文化遗产)

    大不里士的集市区 Tabriz Historic BAZAAR Complex(2010年)(世界文化遗产)

    波斯花园 The Persian Garden(2011年)(世界文化遗产)(包括分布在9个省份的9座园林。)

    波斯花园波斯花园

    帕萨尔加德花园(Ancient Pardis Garden of Pasargadae)

    设拉子的埃拉姆花园(天堂花园Bagh-e Eram:Shiraz)

    伊斯法罕的四十柱宫(Bagh-e Chehel Sotun:Esfahan)

    卡尚的芬恩花园(Bagh-e Fin:Kashan)

    布什尔市的阿巴斯-阿巴德花园(Bagh-e Abas Abad:Behshahr)

    克尔曼省东南部的王子花园(Bagh-e Shahzadeh:Kerman)

    亚兹德的“杜拉特阿巴德花园”(Bagh-e Dolat Abad:Yazd)

    亚兹德市附近的梅赫里兹地区的帕赫鲁普尔花园(Bagh-e Pahlavanpur :Mehriz)

    比尔詹德地区的阿克巴里耶花园(Bagh-e Akbariyeh:Birjand)

    卡布斯拱北塔 Gonbad-e Qābus(2012年)(世界文化遗产)东北部

    伊斯法罕的礼拜五清真寺 Masjed-e Jāmé of Isfahan(2012年)(世界文化遗产)

    路线

    南方航空,每天北京经停乌鲁木齐到德黑兰;

    伊朗航空公司,每周有两班往返北京德黑兰;

    伊朗马汉航空,往返上海-德黑兰;往返广州-德黑兰;

    阿联酋航空从迪拜转机,也可以选择卡塔尔航空从多哈转机等。

    购物

    波斯地毯;伊朗藏红花;波斯风格手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