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匈帝国 编辑

欧洲共主邦联制国家

奥匈帝国德语:Österreich-Ungarn;匈牙利语:Osztrák–Magyar Monarchia),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立宪制二元君主国。

1867奥地利帝国为防止匈牙利再次独立,签订《奥地利-匈牙利折中方案》改组为奥匈帝国,匈牙利获得度的自治权,但奥地利君主仍然兼任匈牙利国王,成为政合国。奥匈帝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占据50%以上的人口,故奥匈的各种国家级事务常需要国内12个民族代共同决定。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属同盟国一方,于1918年因战败而解体。奥地利共和国和匈牙利王国成为奥匈帝国的法理继承国,而在奥匈帝国故土上建立起来的独立民族国家还包括捷克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国;亦有部分领土被波兰第二共和国和罗尼亚继承。

奥匈帝国是欧洲传统的五大强国和当时世界列强之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版图地跨东欧中欧和南欧,面积为欧洲第二,仅次于俄罗斯帝国;人口稍逊于俄罗斯和德意志帝国,位于欧洲第三。

奥匈帝国由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奥匈两国在其国内被法律规定为平等而独立的两个国家,国际会普遍看待奥匈为同一个政治实体。奥匈两国在立法、行政、司法、税收、海关、铸币等领域分别享有自主权,总体财政、外交和国防这三项需交由帝国的中央政府管理。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奥匈帝国

外文名:Austro-HungarianEmpire

简称:奥匈

所属洲:欧洲

首都:双首都:奥地利的维也纳、匈牙利的布达佩斯

主要城市:布拉格,布尔诺,克拉科夫,的里斯特,利沃夫,格拉茨等

国歌:《帝皇颂》

国家代码:AHE

官方语言:德语、匈牙利语、克罗地亚语

货币:莱茵盾、奥匈帝国克朗(1892年起)

时区:UTC+1

政治体制: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国家领袖: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卡尔一世

人口数量:约5135万(1910年)

人口密度:78人/km²

主要民族:奥地利人、匈牙利人、捷克人、波兰人、乌克兰人、罗马尼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伐克人、塞尔维亚人、斯洛文尼亚人、意大利

主要宗教天主教

国土面积:本土676,615平方公里(1914年)

国家格言:牢不可破/不离不弃

存在时间:1867年—1918年

前身:奥地利帝国(1804年-1867年)

历史

编辑

早期发展

帝国国徽帝国国徽

1282年起,哈布斯堡王朝开始统治奥地利,并在不久后被选举成为帝国皇帝,其后二百年,奥地利逐步吞并了斯提里亚,蒂罗尔等公国,使国土面积增加了三倍,成为神罗马帝国境内首一指的大邦国。

18世纪初期,西班牙王位继承权战争爆发,奥地利联合英国,击败法国-西班牙联军,占领了阿拉贡王国、那不勒斯王国等地。但英国不愿看到一个同时统治西班牙-奥地利的强大国家再次出现在欧洲大陆,因而和路易十四单独和谈,并将海军从地中海撤离,奥地利被迫放弃了西班牙继承权,换来对兰、比利时和那不勒斯的继承权,路易十四本已遭到削弱的霸权在此战之后彻底丧失。

特蕾莎王以惊人的毅力带领奥地利走出困境,她继承大公,开创了哈布斯堡-洛林王朝,为古的哈布斯堡帝国续命200年。欧洲学者一致同意,特蕾莎女王是现今欧洲所有王室的共同祖先,因此被称为“欧洲老祖母,也被南德意志人称为“国母”。但是,随着民族主思潮的觉,奥地利国内非日耳曼人开始希求自治权甚至独立,勃兰登堡-普鲁士的崛起让奥地利在帝国内部的地位受到挑战

七年战争中,奥地利联合法国、俄罗斯、瑞典等国,发动了对普鲁士的战争,但这场战争却意外的以俄罗斯的倒戈而结束,作为结果,奥地利被迫承认西里西亚受普鲁士统治。而在波兰王位继承战争中,那不勒斯和西里西也脱离维也纳的统治。尽管特蕾莎女王重振了奥地利,但此时的奥地利已非霸权,仅是列强之一,从此欧洲进入大陆均势时代

奥地利帝国

第二次反法同盟中,趁拿破仑被困于黎凡特之际,奥地利联合奥斯曼帝国、俄罗斯、英国,并组织神圣罗马帝国联军,大举进攻法国。拿破仑只身返国,大败反法同盟军队,于1806年取缔了神圣罗马帝国,将德意志西部各邦国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

1806年10拿破仑再次攻克柏林,夺得普鲁士一半多的领土。但在接下来的三年里,奥地利名将卡尔大公主导的军事改革逐见成效,渐渐取得了与法军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抗衡的实力。

1809年,卡尔大公主导了奥地利对法战争,与法军多次交战,并在阿斯佩恩-艾斯林会战首次挫败拿破仑,一度阻挠其强渡多瑙河的企图,并导致法军拉纳元帅、圣希莱尔将军等战死。为纪念卡尔大公,维也纳广场为他铸造了雕像,与欧根亲王像相对而立。

1815年,拿破仑帝国灭亡,奥地利将比利时割让给荷兰,换取威尼斯共和国和拉古萨共和国的统治权。拿破仑帝国对奥地利的打击最终被证明是是全方位和难以承受的,拿破仑战争期间,奥地利遭到极大削弱,瓜分勃艮第获得的法国东北领土在此时丧失殆尽,号称天主之盾,曾抵御突厥人二百余年的维也纳被数度攻破,更加灾难性的影响是民族主义思潮的扩散。而在拿破仑战争期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于1805年将奥地利大公国升格为帝国,即奥地利帝国。

奥匈合并

1867年2月建立奥匈帝国的原因是一种折衷方案。

帝国徽章帝国徽章

19世纪,奥地利的国力被大幅削弱:1859年的意大利独立战争使它丧失了在意大利的所有非奥地利历史领土;1866年的普奥战争使它被排除德意志邦联之外;同时匈牙利对维也纳的统治也非常不满。在帝国的其它许多地区民族主义思想也不断加强、造成了空前的叛乱。匈牙利对奥地利的不满出于多种原因,其中之一是奥地利在俄罗斯帝国的支持下对1848年匈牙利革命的镇压。

匈牙利民族是奥地利帝国中第二大民族,为了保障奥地利皇帝在匈牙利的地位,弗朗茨与匈牙利的族举行安抚性质的谈判,寻求一个可以使他们支持他的折衷方案。但匈牙利贵族只肯接受与奥地利传统贵族之间的二元体,结果成立了由日耳曼人和匈牙利人主导的二元帝国。

匈牙利贵族尤其要求皇帝特地在匈牙利加冕为匈牙利国王来证明匈牙利在帝国内的特权。他们还要求在布达佩斯设立一个有立法权的议会,这个议会设立的法律在历史上归属匈牙利王国的地区有效,保证匈牙利人在其中占多数,罗马尼亚人和斯拉夫人等基本无权。

三皇同盟

1872年9月,奥皇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及首相安德拉希·居拉伯爵、俄皇亚历山大二世及首相A.M.戈尔恰科夫访问柏林,与德皇威廉一世及首相俾斯麦会晤。三国首相最后议定:维持欧洲现状;协同解决东南欧的纠纷。

1873年5月6日,德皇威廉一世和俾斯麦、毛奇访问圣彼得堡,德、俄签订共同防御协约。约同年6月6日,俄皇亚历山大二世和戈尔恰科夫访问维也纳,俄、奥两皇又签订《兴勃隆协定》,约定:遇有第三国侵略危及欧洲和平时,两国应立即商讨共同的行动方针。德皇也加入这一协定,协定至1875年有效,史称第一次三皇同盟。

1875年,黑塞哥维那地区发生反抗土耳其的起义。同盟的态度是:寻求避免大规模暴乱、催促苏丹进行多项改革,包括基督徒宗教自由。另外组建基督徒及穆斯林混合委员会,以监督苏丹的改革。这一态度体现于安德雷西文件中。英法对此赞同,安德雷西文件递交予苏丹,苏丹于1876年1月31日同意文件的建议。然而,黑塞哥维那的反抗军领袖,却拒绝接受这份文件,指出苏丹曾经承诺进行改革,不过从未有履行。

当起事被大规模镇压后,谣言指奥斯曼帝国对反抗份居民施以暴行,谣言冲击了欧洲人的感情。俄国这时发动战争,于1877年4月24日对奥斯曼帝国宣战。俄国成功争取到奥匈帝国的中立,透过许诺战后与奥匈瓜分战时夺取的土地,即奥匈将取得波斯尼亚及黑塞哥维那。但是,英国催促德国及奥匈帝国向俄国发出警告。于是俄国与土耳其媾和,签订了《圣斯特凡诺条约》。借着条约俄国可以操控新独立的多个国家,她在东南欧的影响力将会大幅提升。

1878年柏林会议召开,7月13日签订《柏林条约》,波斯尼亚及黑塞哥维那交由奥匈帝国管治,但名义上属于奥斯曼帝国。

柏林会议后,德奥与俄关系恶化。俾斯麦为了防止俄、法联合,使自己两面受敌;而俄国也想联合德国在近东和两海峡与英国抗衡,因而在1881年6月18日俾斯麦与俄、奥两国大使在柏林又签订了三国协定。为期3年。1884年续订,1887年废除。史称第二次三皇同盟。

协定规定:缔约国之一与第四国作战时其他两国应守善意的中立,并尽力使冲突局部化;对土耳其欧洲领土的任何改须经三国共同协议:三国承认封闭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海峡的原则,务使土耳其不得将海峡供任何交战国作军事活动之用。另外,三国又签订一项附加的协议书,规定:奥国对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省保留随时吞并之权;三国不反对保加利亚和东鲁米利亚的合并。

协定和协议书是秘密的,1920年才被披露。1887年协定期满,因俄、奥在巴尔干冲突加剧而未再续订。同年,俾斯麦另与俄国订《再保险条约》,此约维持到1890年。

柏林会议后,俄德关系迅速恶化。俾斯麦为对付俄国并防止俄法接近,决定先发制人,谋求与奥匈缔结反俄同盟。

1883年,罗马尼亚与奥匈在维也纳订立了同盟条约,主旨在反对俄国对巴尔干的扩。同日,德国声明加入。这样又形成了一个新的三国同盟。

1908年,帝国宣布正式吞并波黑,最终导致了萨拉热窝暗杀事件。

参与一战

萨拉热窝暗杀事件在1914年6月28日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发生,此日为塞尔维亚之国庆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在从军演结束后在市区访问途中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一名隶属塞尔维亚的恐怖组织“黑手社”的波斯尼亚学生)枪杀。这次事件使奥匈帝国于7月向塞尔维亚宣战,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奥匈皇储斐迪南大公之所以要去波黑阅兵,并非蓄意挑衅,实质上是因为他的夫人索非亚大公妃出身低微,每年大公妃生日庆典均十分尴尬,庆典招待会不办不行,办了又要招来维也纳贵妇们闲话。大公为讨夫人欢心,索性向皇帝讨了阅兵任务,借这个名头带老婆躲到波黑去。

暗杀的策划来自塞尔维亚军方中的极端民族主义势力“黑影”,塞政府于1913年暗中通知奥匈边境海关戒备。1916年,塞军节节败退,奥匈军队占领塞尔维亚全境和希腊北部,“黑影”在军中势力大不如前。塞政府为平息民众怒火,宣布“黑影”为非法组织。

帝国解体

1918年夏,战事对同盟国来越不利,帝国已经无法将这众多民族联合在一起了。其它成员也对帝国丧失了信心:经济发展已经停止,新的经济发展的希望也消失了,战时许多战前在奥地利部分引入的开放政策被取消,这使民族主义非常气愤。在这些条件下民族主义者获得了许多支持者。1918年9月和10月,一系列地区宣布独立。

1918年11月3日奥匈帝国与协约国达成停火协议。战争的结束也是奥匈帝国的终止。1918年10月28日捷克首先宣布独立,匈牙利其次。特兰西瓦尼亚大多数地区加入罗马尼亚,其中还包括了很多匈牙利少数民族。南部的斯拉夫地区联合组成了后来的南斯拉夫。战后战胜国承认这些新的边界,大大地改变了当地的政治地图。一系列条约保障这些边界的合法性。

奥地利和匈牙利成为共和国,哈布斯堡王朝被驱逐。在匈牙利首先成立了一个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但1919年罗马尼亚入侵后保皇势力又开始抬头。1920年匈牙利恢复为一个王国,但没有国王。卡尔一世企图占据这个王位没有成功(1921年3月至10月),他被放逐到葡萄牙属马德拉群岛,后来在那里逝世。霍尔蒂·米克洛什成为执政者。

从奥匈帝国分裂出的国家有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共和国等,此外波兰、罗马尼亚、意大利也获得部分前奥匈帝国的领土。

遗留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匈帝国四分五裂。对战胜国来说,按照美国总统伍德鲁·威尔逊宣布的十四点和平原则,奥匈帝国被肢解为多个民族国家是必然发生的事。值得注意的是,肢解奥匈帝国并非协约国的最初目的,这个建议一直到战争后期才获得支持。因为当初不少人认为奥匈帝国的解体,不但无助解决当地的民族问题、反而只会使这个地区的局势更不稳定,实际上,这些不稳定的局势成为了法西斯主义渗入的源头。

虽然奥匈分裂出的国家表面上遵从民族自决,但实际民族疆界的划分极其混乱不堪(例如匈牙利、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而且有些直到战前都拥有过完整历史疆界国家(例如匈牙利)惨遭肢解,而有些组成民族不同、本不应草率合并的国家(例如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却占有了很多原本不属于他们领土。这些民族和历史疆域的划分非但没有使得东欧和巴尔干人民过上自给自足的新生活,反而招致这些小国在互相攻击,以至于很多国家走上法西斯主义的路,给了东欧人民带来了重大灾难。

这些国家中大部份的基础工农建设、财政贸易结构、教育军事体系基本沿用奥匈的老路,却又因为国内市场迅速萎缩、原料人力严重不足而不能像在原奥匈时代那样各司其职的进行产业分工。虽有相同的交通和通讯设施这些便利条件,但因为政治上的敌对和高额的关税壁垒而不能发挥原本的作用。事实上,很多国家虽然从奥匈帝国获得了独立,但无从国际地位、经济状况(这一点除捷克以外)、和军队实力都无法再与之前的奥匈相提并论,有些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甚至远远低于奥匈还存在时候。加之很多国家刚独立,民族主义的气焰正浓,为本争取利益而不惜手段,结果让21世纪初的东欧和巴尔干问题埋下更多祸根

疆域

编辑

领土构成

一般将奥匈帝国的领土分为两个部分:内莱塔尼亚(Cislethania)和外莱塔尼亚(Translethania)。

狭义的内莱塔尼亚仅指莱塔河以西的部分,即奥地利,但广义的内莱塔尼亚还包括斯洛文尼亚、波希米亚、摩拉维亚、加里西亚和达尔马提亚等地区。这部分被统称为“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与领地”。

外莱塔尼亚,即莱塔河以东的部分,也不只包括匈牙利,而且还包括斯洛伐克、特兰西瓦尼亚、克罗地亚。这部分领土被统称为“圣史蒂芬的王冠领地”。圣史蒂芬一世是匈牙利的第一位基督教国王,他后来被尊为圣人

奥匈帝国版图,匈牙利就占了1/3以上 奥匈帝国版图,匈牙利就占了1/3以上

行政区划

内莱塔尼亚的王国和领地:分为3个王国、7个公国、1个侯国、1个地区和1个省份。

  1. 波希米亚王国(Königreich Böhmen)

  2. 达尔马提亚王国(Königreich Dalmatien)

  3. 加里西亚-洛多梅里亚王国(Königreich Galizienund Lodomerien)

  4. 奥地利公国(Erzherzogtumen Österreich Österreichobder Ennsundunterder Enns)

  5. 布科维纳公国(Herzogtum Bukowina)

  6. 卡林西亚公国(Herzogtum Kärnten)

  7. 卡尼鄂拉公国(Herzogtum Krain)

  8. 萨尔茨堡公国(Herzogtum Salzburg)

  9. 西里西亚公国(Herzogtum Ober-und Niederschlesien)

  10. 施蒂利亚公国(Herzogtum Steiermark)

  11. 摩拉维亚侯国(Markgrafschaft Mähren)

  12. 蒂罗尔和前阿尔卑斯地区(Gefurstete Grafschaft Tirolund Land Vorarlberg)

  13. 滨海省份(Österreichisches Kustenland)

外莱塔尼亚:分为2个王国、1个自由市和1个直辖省份。

  1. 匈牙利王国(Königreich Ungarn)

  2. 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王国(Königreich Kroatienund Slawonien)

  3. 阜姆(里耶卡)自由市(Stadt Fiume)

  4.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Bosnien und Herzegowina):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属于独立的帝国直辖省份,由匈牙利和奥地利共同管理。

政治

编辑

奥匈帝国有三个不同的政府:匈牙利政府、奥地利政府和一个位于皇帝之下的中央政府。匈牙利和奥地利各有各自的议会和自己的首相。皇帝的权力理论上是至高的,但实际上是有限的。皇帝的中央政府负责陆军、海军、外交和对外贸易。奥匈帝国内的一些地区如加利西亚和克罗埃西亚享受特别地位,它们拥有特殊的政府形式。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奥匈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奥匈帝国

奥地利和匈牙利两个地区的共同政府由一个共同部长会议组成,这个共同部长会议的成员包括三个部长(财政、军事和外交),两个地区的首相,一些大公和皇帝本人。两个议会各派出一个代表团,各六十人分别对共同部长会议的财政计划及其他议案讨论,这样每个地区政府对共同政府的工作有一定的影响力,不过总括来说,议会的联席是没有甚麼真正的权力,因为它仅能互相提出照会,在奥、匈两代表团两次照会均无法达成共识时,才分别进行表决,由始至终它都不能对中央的事务进行共同辩论及质询。行政上,最终共同政府的部长仅对皇帝负责,而非议会及人民,而皇帝本人有权对外交和军事政策作最后决定。两个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权力交叉往往导致摩擦和低效率。尤其军队在这方面受到阻碍。尽管军事是中央政府的职权范围,但奥地利和匈牙利政府有“徵兵、提供驻扎地、运输和补给,以及负责军队人员民事的和非军事事务的责任“。因此每个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决定有很强的影响力,而每个地方政府都使用每一个机会来扩大它们自己的权力。两个地区之间奥地利部分占总人口的约57%以及主要经济源。从1867年开始两个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最大的争执是关于每个政府向中央政府交纳多少费用的问题。在帝国组成初期,奥地利部份负担帝国总体开支百分之七十,匈牙利部分负担百分之三十。这个问题每十年进行一次协商,而每次协商都造成很大的争议。尤其是从1900年代中开始(1906年4月)匈牙利的议会中民族主义者占多数和组织政府开始,这个争议问题造成了一个持久性的宪法危机。1907年10月和1917年11月,这个问题在一个“始终如旧”的基础上暂时获得解决,匈牙利负担比率仅上升到36.4%。

军事

编辑

1913年在维也纳街头的奥匈帝国士兵1913年在维也纳街头的奥匈帝国士兵

所谓“奥匈帝国”,实质上是古老的哈布斯堡王朝对于民族主义兴起的一种无奈的让步。哈布斯堡统治着一大堆领地,从葡萄牙到西乌克兰,皇室用一大串诸如“国王,亲王,大公,公爵,总督”等称号,统辖这片广袤的土地,和土地上居住着的民族各异的臣民们。

拿破仑战争期间,皇室失去了神圣罗马帝国皇位,改称奥地利皇帝,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随着帝国在意大利对法国和在波希米亚对普鲁士的接连两次战败,一度被压制的民族解放运动又再度汹涌澎湃起来,皇室为了拉拢自特蕾莎女皇时代就一直效皇室的匈牙利贵族,不得不于1867年授予匈牙利自治权,这就是所谓“奥匈二元制君主国”的由来。

博物馆展出的奥匈帝国军官的制服博物馆展出的奥匈帝国军官的制服

随着萨多瓦的战败,帝国恢复在德意志区域的影响力的希望化为泡影之后,帝国开始努力向东南巴尔干方面扩展影响力,企图攫取奥斯曼帝国退出东南欧的巴尔干半岛后的留下的以南方斯拉夫人为主体的前土耳其占领地区,这就使得帝国和俄国矛盾加剧。

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展开,帝国依靠着辽阔的领土(欧洲第二),庞大的人口(欧洲第三)和不弱的工业实力,仍然是世界一大强国。但其统治弗朗茨一世却在私下透露到:“我的帝国是一个纸房子,只要有人使劲踹上一脚,就会轰然坍塌”。正是出于这种担忧,帝国才愈渐将自己绑到同属日耳曼人的德意志战车上。

防卫军

奥匈帝国第九十八步兵团在东波希米亚集结奥匈帝国第九十八步兵团在东波希米亚集结

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KaiserlichKö;niglicheLandwehr,这里的皇,是指奥地利皇帝,王,指的是波希米亚国王,然而波希米亚仅有王国之名,却没有如匈牙利一般的自治权),这是帝国的非匈牙利部分(又称内莱塔尼亚地区)的地方防卫军,虽然被称为地方防卫军,然而却具备野战能力,只是根据法律规定,其部署和作战有一定地域限制,不像帝国国防军可以在帝国任意区域部署和作战。

王家匈牙利地方防卫军(Honvéd),其使命和性质与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一样,是帝国的匈牙利部分(外莱塔尼亚地区)的地方防卫军,也属于正规野战部队。在军事行政管理方面,帝国国防军由维也纳的帝国战争部直接统辖,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由同样设在维也纳的奥地利地方防卫部管辖,王家匈牙利地方防卫军由设在佩斯港(布达佩斯的一部分,港口区域)的匈牙利地方防卫部管辖,而这两个地方防卫部,共同统于维也纳的帝国战争部。在军指挥体系方面,由这三部分共同组成的帝国陆军,由维也纳的帝国总参谋部指挥。

从军政和军令向上引出的两条线,共同指向一个人:理论上的帝国军队最高统帅:奥地利皇帝兼匈牙利国王。然而实质上,由于帝国已经立宪,君主对帝国战争部长的影响力已经不如帝国宰相,更由于君主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已经垂老矣,军令指挥权实质上是由总参谋长在行使,在战争初期灾难性的惨败之后,军令指挥权又落到了德国顾问手中,这种情况,在老皇帝驾崩后有所改变,继位的皇帝卡尔一世年富力强,又是颇有经验成就的野战军官,这使他拿回了部分军令指挥权。

和地方防卫军不同,帝国国防军的各团经常调换驻地,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国防军士兵和当地居民建立过于深厚的友好关系,使得发生叛乱的时候无法放手镇压这一政治考虑,这也是由帝国国防军的角色决定的,和地方防卫军不同,它是直属于皇帝的机动性打击力量,这一点,在总动员前更加明显,由出生于效忠哈布斯堡皇室的贵族的军官们和基本上出生于同样效忠皇室的下级公务员家庭的士官们指挥的帝国国防军,不仅仅是威慑民变的力量,根据从来没有公开表述但是私下心照不宣的官方看法,它更是威慑作为其补充力量使用的地方防卫军的力量,特别是那些处于不稳地区的地方防卫军,这些部队由心怀不满的当地人组成,由具有分离主义倾向乡绅们指挥,被看作是对于帝国政府的一种超过民变的威胁,因为他们拥有组织和武器,而且是合法的。

奥匈帝国军队中的波兰和乌克兰民族的军人奥匈帝国军队中的波兰和乌克兰民族的军人

这也是奥匈帝国这种中世纪体制应付现代民族国家间战争的一种无奈的折中反应。和中世纪的皇家雇佣兵战争不同,现代民族国家间的战争要求动员大批国民参战,在这种情况下,要是不建立自己的动员体制,奥匈帝国将被敌人潮水般涌来的服普遍义务兵役的部队人海所淹没,所以必须建立自己的动员体制,建立自己的后备和预备部队,可是,这些部队的忠诚却由于没有民族认同感的维系而十分脆弱。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被动员淹没的是帝国国防军而不是被认为不稳,被视为威胁的地方防卫军。总动员令下达后,大批的帝国臣民们被补充进帝国国防军,使帝国国防军从30万膨胀到近200万,然而结果却是灾难性的,那些由于长期培养而效忠皇室的贵族军官和下级士官以及常备军士兵被动员部队的人海所淹没,成为孤岛,大量饱含着来自具有分离情绪的民族的士兵的部队迅速丧失战斗力,拒战,投降和哗变称为家常便饭,只有那些由来自上下奥地利地区和匈牙利马扎尔地区的士兵组成和补充的部队才具备水准之上的战斗力,其他部队不哗变就是谢天谢地了。

与帝国国防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地方防卫军,这些为了保卫本乡本土而战的部队经常死战到底,成为战争后期帝国陆军的支柱,其代表就是蒂罗尔地方射手部队,他们是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的一部分,是蒂罗尔(奥-意)边境地区的地方部队,在战前仅有四个团建制,在意大利对奥宣战后的边境战役中,这只小部队坚守奥意边境,迟滞意大利著名的阿尔卑斯山地步兵和庞大得和自己不成比例(150:1)的意大利主力部队的进攻,为奥匈大部队和德国援兵南调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如若不然,奥匈在1915年就崩溃了,因此,卡尔一世继位后,赐予蒂罗尔射手部队“皇家射手部队”荣誉称号。

然而地方防卫军毕竟不是帝国主力部队,对其部署和使用颇多法律限制,例如上述的蒂罗尔地方射手部队,就被蒂罗尔州议会明确限定只能参加保卫蒂罗尔或者在战略上对保卫蒂罗尔有利的战斗,因此在后来对意大利的进攻作战中,该部队一度袖手旁观,直到帝国战争部曲解引申了法律条文,宣称对意大利的进攻作战是属于“在战略上对保卫蒂罗尔有利的战斗”,才得以调动其参战。

由此可见,虽然地方防卫军具有较强的战斗力,却只能进行防御作战,或者小纵深的进攻作战。

军事部

帝国战争部部长在理论上高于帝国总参谋长,其属下除了总参谋长外,还包含个兵种总监和战地救护部队总指挥,帝国军官团团长(荣誉性职务,荣誉上的全国军官之首),军事建筑总工程师,军医委员会(注意其主任和战地救护部队总指挥不是一个职务,该委员会和战地救护部队总指挥部也不是一个部门),战地宗教军官总监,军事技术委员会以及各行政性部门。

虽然是内阁部门,然而帝国战争部长却必须是现役军人。帝国战争部将帝国划分为数个军管区,每个军管区一般驻扎或者预计总动员后将建立一个辖数个师和辅助部队的作战军,军管区司令由该军军长兼任,军管区司令部由四部分组成:

军事部:由军参谋长担任主任,负责军事事务。

军事建筑部:负责军事建筑事务。

经理部:负责后勤和军事经济事务。

奥匈帝国的军官们奥匈帝国的军官们

辅助部队部:包含军炮兵旅长,军法处长,战地救护主任,军事宗教事务委员会(由于帝国各民族信仰极为庞杂,因此各教会和教派都有自己的随军神职人员,包括随军牧师,随军拉比,随军依玛姆,当然由于帝国没有信佛教的民族,所以没有设立随军和尚。)

帝国国防军的作战团按照其作战指挥语言的不同,分为奥地利(德意志)团和匈牙利团两种。

这种粗疏的划分也是一种不得已而为,帝国民族众多,语言混杂,一个军官不可能通晓帝国所有20余种语言(据说只有皇帝一人能够说全这些语言,不愧为帝国统一象征和联结纽带呀)。

于是,只要是从帝国的非匈牙利部分征来的士兵,一概分入使用德语为指挥语言的奥地利团,而不管他是否是波希米亚人或者意大利人;从帝国匈牙利部分征来的兵一概分入使用匈牙利语为指挥语言的匈牙利团,而不管他是否是罗马尼亚人,波兰人,克罗地亚人或者斯洛文尼亚人。这种情况到总动员后更加恶化,大批操各种语言的农民被填入军队中,发展到最后,甚至到了连排长也无法让他所搜罗来的那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人全部听懂他发令的地步,整个基层作战指挥趋于瓦解,整个帝国国防军,预期中的帝国主力部队变成了一头患有神经末梢麻痹绝症的庞大怪兽,根本无法正常运转,更遑论作战了。

奥匈帝国军队中的捷克和德意志民族的军人奥匈帝国军队中的捷克和德意志民族的军人

这种情况在地方防卫部队中反而要好得多,这些部队士兵大多来自本乡本土,下级指挥官就是当地人,语言问题不严重,因此到了战争后期,地方防卫军的战绩明显好于帝国国防军。战争后期,估计是吸取了这种经验,王家匈牙利地方防卫军又被划分为王家匈牙利地方防卫军和王家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地方防卫军。其实,早在1868年,根据适用于克罗地亚的“小平权法案”(相对于适用于匈牙利的“大平权法案”,根据该法案匈牙利取得了和奥地利同等的地位),克罗地亚语就已经成为匈牙利地方防卫军中的克罗地亚单位的指挥和勤务语言。

由于战绩不佳,再加经战争检验显得不合时宜,不符合实战需要,到了1915年,帝国战争部取消了所有部队的历史性荣誉称号和附属标志,直接按照编号来称呼部队。

动员

奥匈帝国的动员和整补体制和德国不同,它没有设立和每个团同一编号的补充团来负责该团的兵力补充,而是采用了以预备军,补充营,补充区和“地方后备队”四者相结合的复杂体制。

奥匈帝国军队中的匈牙利民族的军人奥匈帝国军队中的匈牙利民族的军人

奥匈兵役法规定,所有身体健康的男性青年必须服普遍义务兵役,年满21周岁的健康男性经由征兵局挑选和分配,在帝国国防军部队服现役3年,然后在预备军中服预备役7年,然后在地方防卫军中再服现役2年,或者在地方防卫军中服为期10年的“替代性预备役”(每年服役数星期)。在帝国国防军中服现役期满的士兵可以继续服为期一年的志愿兵役,服志愿兵役期间有工资和入读随营初等军校的机会,技术部队和海军鼓励服志愿兵役。其他所有未被征入国防军,预备军和地方防卫军的年满19周岁,不满43周岁的男子,必须在地方后备队服后备役。

和德国的地方防卫军是预备役不同,奥匈的地方防卫军是现役。

奥匈动员计划是,动员令下达后,在预备军中服预备役的男子立即转入帝国国防军现役,服地方防卫军替代性预备役的士兵转入地方防卫军现役,地方后备队的后备人员则集中训练,负责整补战时兵力损失。

动员期间,奥匈帝国国防军建立的新部队较少,主要是使用预备军人员填充各现有部队,主要是各部队不满员部分和某些团下属的补充营。该营拥有全部军官,大部分士官和少量士兵,动员令下达后的兵力展开期,该营被用预备军人员填满后,大部分跟随该团作战,少部分则编成新团。每个团将补充营填满投入战斗后,立刻建立新的补充营,用来接收和训练后方补充来的新兵,这些动员后新建的补充营留驻团的原驻地,由其团所属的补充区所属的地方后备队人员进行补充,通常是完成训练后立刻成建制加入原所属团作战并且再建立新的补充营,战时最高记录是有一个帝国国防军的匈牙利团使用过20个补充营,如果算上它在动员前所拥有的4个营的话,再假设该团在战争结束的时候拥有4个营(就算满员),则该团也整个打过5次了,这说明奥匈军队的战损之巨大简直不可思议。

步兵

一战前,奥匈的帝国国防军总共拥有步兵部队如下:

62个奥地利步兵团

40个匈牙利步兵团

4个波斯尼亚-黑塞哥维纳步兵团(1908年帝国新吞并的地区,为了这个地区,赔上了王储,甚至整个帝国)

28个战地猎兵营(什么是战地猎兵以后介绍)

1个波黑战地猎兵营

4个蒂罗尔猎兵团(注意,这是属于帝国国防军的部队,和上文提到过的,属于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的蒂罗尔射手部队不是一支部队)。

具体步兵团的建制如下:

团部,4个野战步兵营,16个野战步兵连。

团部:

一名上校担任团长,一名校级军官担任参谋长,3到5名尉官担任参谋,一名副团长,一名团工兵主任,一名团主计官,四名主计官助手,一名团军需官,一名团修械主任,一名团营房管理主任,一名团军乐队长,一名团军医主任,四名高级军医,一名团部军士长,四名团部勤务下士。

四名营长(中校或少校),四名副营长,一名团神职军官及其助手,号手,5名一等兵,30名列兵,两名学兵。

团部一共:21名军官,73名士官和士兵。

16个连长都是上尉,同时每连都有一个连军士长,副连长通常是中尉或少尉,排长是准尉。

除去团部的兵力,一共是:64名军官,2488名士官和士兵。

团的补充营建制如下:

1名少校营长,2名补充区征兵官,1名高级军医,一名主计官,3名中士级主计官助手,1名军需官,1名营参谋长,4名中尉(未来的连长),4名中士(未来的连军士长),以及12名士兵(都是老兵,作用是训练新兵)。

中尉以上的步兵军官配发军刀,军刀长82厘米,双面开血槽,单面开锋,用于指挥发令,也可以用于近身搏斗。主计官,参谋长和团军乐队长配发礼仪性M1863式军刀,不开锋,长65.8厘米,不能用来搏斗。

工兵官,号手和司机等配发M1862式工兵刀。

士兵中的神枪手和神枪军官可以佩戴“射手标志”。

各团都拥有自己的团旗,作为本团的标志。

和步兵部队一样,奥匈帝国的炮兵部队也分属于三支军队,帝国国防军炮兵部队,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炮兵部队和王家匈牙利地方防卫军炮兵部队。

炮兵

其中,帝国国防军炮兵部队实力最强,下属兵种最齐全。

帝国国防军炮兵部队又可以划分为:

国防军野战炮兵部队

国防军要塞炮兵部队

国防军山地炮兵部队

国防军炮兵技术支援部队

国防军炮兵训练队

其中,国防炮兵兵力如下:

42个野战加农炮团

14个野战榴弹炮师(营级建制)

11个乘骑炮兵师(营级)

14个重榴弹炮师(营级)

11个山地炮兵团

6个要塞炮兵团

10个独立要塞守备炮兵营

骑兵

奥匈帝国的骑兵们奥匈帝国的骑兵们

奥匈帝国的骑兵部队也是分别隶属帝国国防军,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王家匈牙利防卫军。骑兵团分为三种:骠骑兵,枪骑兵,龙骑兵,然而实质上,到了开战的时候,这三种骑兵的武器装备根本就没有区别,这些名字上的区别仅仅是一种历史遗迹而已,就如同帝国本身就是历史遗迹一般。

帝国国防军拥有16个骠骑兵团,按照传统,这些士兵都是来自帝国的匈牙利部分,然而,却并不都是匈牙利人,还包含克罗地亚人,罗马尼亚人和斯洛伐克人。

骠骑兵团标准建制为2营6中队,全团军官27人,士官和士兵925人,乘骑马950匹,挽马16匹。

奥匈骑兵上校的制服奥匈骑兵上校的制服

到了1916年,由于战马的奇缺,所有骠骑兵团改为“骠骑兵射手团”,实质上就是步兵团。

骠骑兵戴硬制圆筒形状军帽,下大上小,帽筒中部挂穗带,帽顶部带有冲天穗,硬质帽檐。

骠骑兵制服称为“阿提拉”制服,据说是为了纪念匈牙利人伟大的祖先阿提拉(匈牙利人是否是匈人后裔还有争论),它的著名特点就是制服的前胸带有5排左右对称的扣子,扣子之间用长穗带呈蝴蝶状缠绕。

各团以制服颜色,军帽冲天穗颜色和制服扣子穗带颜色互相区别,后面详细介绍到团的时候再分别介绍。

骠骑兵装备M1890式连射卡宾枪,军官装备M1870式军用左轮手枪,医护兵没有装备射击武器,但是所有骠骑兵,无论官兵,均装备M1869式骑兵军刀。

帝国国防军拥有10个枪骑兵团,按照传统,这些枪骑兵都是从奥属波兰地区征募来的,其编制和骠骑兵团已经完全没有任何不同之处。

枪骑兵戴顶部带有一个小的波兰四角帽图形装饰的头盔,制服正面带有一大块传统的枪骑兵制服饰布,饰布呈梯形,起于两肩,收于腰部,饰布颜色各团不同。一直到英军中的枪骑兵团尽管已经改作步兵或者机械化步兵团,然而在阅兵的时候仍然穿这种制服。

奥匈帝国骑兵军官的头盔奥匈帝国骑兵军官的头盔

枪骑兵装备M1890式连射卡宾枪,军官装备M1870式军用左轮手枪,医护兵没有装备射击武器,但是所有枪骑兵,无论官兵,均装备M1869式骑兵军刀。

帝国国防军拥有15个龙骑兵团,全部是从上下奥地利区域和波希米亚地区招募,龙骑兵团的编制同骠骑兵和枪骑兵。

龙骑兵头盔的顶饰同古希腊头盔,是一种拱桥状饰物,但是一般不带有流苏。

龙骑兵的制服和步兵制服一样,但是佩戴本团识别标志。

龙骑兵装备M1890式连射卡宾枪,军官装备M1870式军用左轮手枪,医护兵没有装备射击武器,但是所有龙骑兵,无论官兵,均装备M1869式骑兵军刀。

帝国国防军所属的共41个骑兵团,在战时全部集中编成骑兵旅和骑兵师使用,这和地方防卫军所属的骑兵团不同,地方防卫军所属骑兵团都被分拆到步兵师去当师属骑兵使用。

猎兵

所谓战地猎兵部队,和德国将猎兵作为宪兵使用不同,奥匈的战地猎兵部队其实就是轻步兵部队,由于传统上这些部队的士兵都是招募自猎人,所以有此名字。

和普通步兵不同,战地猎兵部队要求具备深入敌后,游击作战,不依赖重火器支援,不参与大兵团作战等任务。

同时,部分战地猎兵部队实际上是山地轻步兵部队,这些部队从传统的山民中招募,爬山涉水习惯成自然地如履平地,由于经常打猎而枪法出色,而且具备一定的野外生存能力,是执行山地渗透,袭扰等任务的不可多得的优秀部队。

帝国国防军总共拥有29个独立战地猎兵营,和4个蒂罗尔猎兵团,这四个团和属于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的蒂罗尔射手部队4个团共同构成帝国的山地部队,不过,当意大利宣战的时候,属于国防军的4个蒂罗尔猎兵团却在巴尔干战线作战。

帝国国防军还拥有4个波黑步兵团,这些团身着蓝色制服,头戴色土耳其无檐帽(所谓菲兹帽),配备随军牧师(针对东正教徒)和随军依玛姆(针对伊斯兰教徒)。

自1878年开始,帝国就占领了波黑,当然,在名义上这两个省仍然是属于昔日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封建神权大帝国——奥斯曼帝国。1882年,奥匈帝国战争部正式将波黑划分为4个补充区(萨拉热窝,巴尼亚卢卡,多伦亚图兹拉和莫斯塔尔),和帝国其他的隶属于各军管区的补充区不同,这四个补充区直属帝国总参谋部。帝国国防军首先在四个补充区各征召了一个基干连,然后于1885年将连扩展成营,1889年又把营扩展成两个营,1892年再度将每个营扩编成两个营,这个时候,四个团所需的16个营就全部构建完成了。1894年,建立团部和补充营后,4个波黑步兵团构建完成。1903年,帝国战争部从整个波黑地区不分补充区征募了一个战地猎兵营。

海军

奥匈帝国海军士兵奥匈帝国海军士兵

奥匈帝国海军存在于1867~1918年间,是奥匈帝国的海上力量,继承自奥地利帝国海军,1867年奥地利帝国改称奥匈帝国时海军也随之改名。1918年奥匈帝国解体,奥地利不再拥有海岸线,于是帝国海军不复存在。

经济

编辑

奥匈帝国发行的20克朗纸币奥匈帝国发行的20克朗纸币

在其存在的51年间,奥匈帝国的经济发展很快,技术的改进促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在这51年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传播到整个帝国。旧的封建主义制度不断消失。维也纳附近、奥地利腹地、阿尔卑斯山麓、捷克和布达佩斯是经济发展的中心。19世纪末,匈牙利中心平原和喀尔巴阡山脉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很快。1913年奥匈工业产值占世界4.4%,另七大列强世界占比分别为美35.8%、德15.7%、英13.6%、法6.1%、俄8.2%、意2.4%、日2.0%,奥匈帝国位居世界第六。

整个帝国内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差相当大。总的来说西部的发展比东部高得多。20世纪初整个帝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都很高。从1870年到1913年,国家每人平均生产率每年约提高1.45%。与欧洲其它国家相比(英国1.00%,法国1.06%,德国1.51%),这个发展速度是比较高的。但国家的经济发展的来说还是落后于其它国家,原因是它的起步比较晚。英国的数字约是奥匈帝国的三倍,德国是它的两倍。这个粗的比较还无法体现帝国内部发展的不均衡性。

铁路在奥匈帝国普及很快。1841年奥匈帝国的前身奥地利帝国就已经从维也纳出发在西部建立了一个铁路核心。此时政府认识到铁路的军事意义,因此开始在其建设上大量投资。布拉格、布达佩斯、克拉科夫、威尼斯、格拉茨发、卢布尔雅那和布拉迪斯拉发都被联入铁路网。到1854年为止整个帝国内的铁路网长度达2000千米,其中约60-70%为国有。由于1848年的革命和克里米亚战争帝国政府为解决其经济困难开始将其铁路出售给私人投资者。

从1854年到1879年几乎所有的铁路建设都是由私人投资完成的。在奥地利部分铁路网延长了7952千米,在匈牙利部分铁路网延长了5839千米。许多新的地区被连入铁路网,现有的铁路网被连接到一起。在此之前奥匈帝国的主要运输工具是运,铁路网的发展使整个帝国的经济发展得以协调。

1879年后政府开始慢地重新将铁路网国有化。其主要原因是1870年的经济萧条使私人企业对铁路的投资减缓了,无法满足政府的要求。从1879年到1900年奥匈帝国修建了25000千米铁路,大多数是补充已有的铁路网。在东部也建立了新的铁路。一些地区一直到此时才接通铁路。铁路网大大地降低了帝国内的运输费用,为其内部经济打开了新的市场。

宗教

编辑

地区/宗教

全国

内莱塔尼亚

外莱塔尼亚

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

天主教

76.6%

90.9%

61.8%

22.9%

新教

8.9%

2.1%

19.0%

0%

东正教

8.7%

2.3%

14.3%

43.5%

犹太

4.4%

4.7%

4.9%

0.6%

伊斯兰教

1.3%

0%

0%

32.7%

外交

编辑

奥地利和匈牙利的外交部长经常进行外交关系谈判、磋商。奥地利部分和匈牙利部分地区政府对中央政府的外交政策的态度也稍不相同。布达佩斯的政治家害怕帝国的扩大会使得匈牙利人的比例和影响变小。不过,帝国政府与德国在1879年结成德奥同盟,对付俄国的同盟,则受到两个地区政府的欢迎,因为它们都将俄罗斯看作最大的军事威胁。

按1878年柏林条约,奥匈帝国于1878年8月占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1908年10月它正式被并入帝国。这块地方被作为双方共同管理地区,并被率属于财政部管理。为解决这个不正常的状况一些维也纳的政治家考虑将这块地区与帝国南部的其它一些斯拉夫人占多数的地区合并为帝国的一个第三个地区。当地的克罗地亚人可能较为亲近维也纳,而非布达佩斯。

民族

编辑

在帝国的两个部分起支配作用的两个民族其实不占统治地位:在奥地利部分,日耳曼人人只占36%,而在匈牙利部分,匈牙利人也不到半数。

捷克人、波兰人、乌克兰人、斯洛文尼亚人和意大利人都试图在奥地利部分获得更大的发言权。

同时在匈牙利部分,罗马尼亚人、斯洛伐克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也向匈牙利人的统治挑战。罗马尼亚人和塞尔维亚人还争取与新成立的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王国合并。

相对于在奥地利部分的德意志统治者来说,匈牙利的统治者更不愿交出他们的权利。但1868年,在他们获得自主权一年后,他们授予克罗地亚王国部分自主权。

奥匈帝国内争议最大的一个问题是语言的问题。哪些语言是官方语言或官用语言总是一个问题。少数民族希望使用他们自己的语言以及教育他们自己的语言。比如1897年4月5日奥地利首相下令在波希米亚将捷克语和德语作为同等的内部官方语言,结果受到整个帝国德国民族主义者的抨击,最后这位首相被解雇。

民族占比

日耳曼人

23%

匈牙利人

21%

捷克人

12%

波兰人

11%

乌克兰人

8%

罗马尼亚人

5%

克罗地亚人

7%

斯洛伐克人

3%

塞尔维亚人

6%

斯洛文尼亚人

3%

意大利人

3%

世系

编辑
  •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

    奥匈第一任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奥匈第一任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

    奥地利皇帝兼匈牙利国王(1830年—1916年),奥匈帝国的缔造者和第一位皇帝(1867年—1916年在位)。

  • 卡尔一世

    第二代、也是末代皇帝卡尔一世第二代、也是末代皇帝卡尔一世

    卡尔一世(KarlI,1887年8月17日—1922年4月1日),全名卡尔·弗朗茨·约瑟夫·路德维希·胡伯特·格奥尔格·玛利亚·冯·哈布斯堡-洛林(Karl Franz Josef Ludwig HUbert Georg MariAVon Habsburg-Lothringen)是哈布斯堡王朝与奥匈帝国的末代皇帝(1916年—1918年)。作为奥地利皇帝,称卡尔一世;作为匈牙利国王,称卡洛伊四世(IV.Károly);作为波希米亚国王,称卡莱尔五世(KarelV),是具有600年历史的哈布斯堡王朝与奥匈帝国的末代皇帝(1916年—19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