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吻 编辑

行为学名词

接吻是一种以唇舌达爱、友好、尊重情感的人类行为。从生物学上而言,接吻是触碰(touch)的形式之一;从生理学层面而言,浪漫的接吻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与副交感神经兴奋、唾液交换和内分泌反应有关的生理反应;从情感的角度而言,接吻是发生在积极的关系背景下以传递情感为目的的行为。

广义上的接吻可以分为爱情之吻、友谊之吻、爱怜之吻、重之吻、和平之吻/神之吻等类型,狭义上的接吻指两个人嘴唇相互接触的爱情之吻。在不同的会与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接吻的看法及相关的德与法律要求都存在较大差异。本条主要讨论广义上的“接吻,并将词条中出现的“亲吻”“吻”等语词在广义上与“接吻”同义。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接吻

外文名:Kiss

别名:亲嘴、亲亲

拼音:jiēwěn

定义:一种以唇舌表达爱、友好、尊重等情感的人类行为

社会背景

编辑

接吻的由来

部分进化人类学家和进化心理学家认为,唇对唇接吻可能是一种默认性、适应性的行为,意在测试潜在伴侣的健康状况、基因相容性、浪漫兴趣和社会协调性。这种观点得到灵长类动物行为研究的支持,如舌吻等行为已在对黑猩猩黑猩猩的研究中被发现。其中,Rafael Wlodarski & Robin Dunbar(2015)认为浪漫性接吻在物种进化中颇有益处,能为动物在选择伴侣时提供健康方面的线索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接吻始于人类抚养婴儿时的咀嚼练习,即母亲咀嚼食物,然后将其直接通过嘴唇传递到婴儿的口中。这种口对口的接触后来演为更普遍的情感关怀和表达,并被应用于其他关系中 。还有部分观点认为,接吻的力量之源可以追溯到婴儿时期对母亲乳房的吮吸行为 ,接吻甚至可能是一种人们过了幼期但仍希望得到口腔满足的补偿行为

在人类行为层面,部分接吻学(philematology)学者认为,与接吻相关的亲密接触或许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世纪的印度,在那个时期的吠陀著作(即婆罗门教和现代印度教最重要最根本的经典)中,已有“情侣们用嘴嗅着对方”等描述。虽然吠陀文本中没有“接吻”一词,但文本中“嗅”“触碰”等语词所描述的亲密行为可能与接吻同义。并且,公元前326年亚历山大征服旁遮普之后,这类亲密行为向西传播。然而,远古时期人们以唇触碰的动作是否具有当今接吻行为所承载的情感、文化等含义,这个问题仍旧存疑。

此外,动物也存在类似于人类的接吻行为。例如,大猩猩偶尔将它们的嘴唇压在一起作为欢迎的方式和性生活的前奏;交媾过程中,雄猩猩时常还会强烈吮吸雌猩猩的下唇。再如,一些类接吻的行为在不少动物中存在,鼠会舔舐对方的嘴唇、海狮会用嘴相互摩擦、雄象会将鼻子插入雌象的口中......

接吻的类型

  • 爱情之吻

    当接吻发生于爱情之中并用于表达性与爱的欲望时,可称其为性爱接吻(erotic kiss)。爱人之间轻柔的吻是爱的象征,热烈的吻是激情的体现。男性和性均将亲吻视为浪漫的行为,蕴含着柔情与欲望。青少年的初吻通常被视为一个里程碑、一次成年礼,是成年性生活的开端。

    爱情之吻从接吻方式上可以分为简单接唇吻和深吻。简单接唇吻与其他身体接触相结合,一般而言是亲密爱抚的第一步。简单接唇吻在一些女性中可以引发性唤起(多出于心理因素),在另一些女性中则不然。深吻又被人们称为“销魂之吻”“接舌吻”“法式热吻”,其动作可包括舌与舌的接触,舌与唇的吮吸,舌、唇、齿内面的接触,舌深入触及对方口腔内壁等诸多形式。在不需要其他肉体接触的情况下,深吻时常就可以单独引发性潮。此外,有关性爱接吻的技巧参见“性技巧”词条。

    人们对于性爱接吻的观念与接受度在不同文化、阶层、代际中存在重大差别。文化差别下文有较为详细的阐释,此处不多赘述;关于阶层和教育背景的差别,金赛的抽样调查表明,77%受过高等教育的男性在性活动中会经历深度性爱接吻和长吻,而这类型的接吻在中等教育水平的男性中仅占40%;简单的接吻几乎所有男性(99.4%)都经历过;而关于代际差别,在运用深吻技巧方面,几代女性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根据调查,出生于1990年前的女性只有44%运用过深吻技巧,而这一比例在出生于1910年后的女性中高达74%。

  • 亲情之吻

    在中世纪信仰基督教家庭中,父母会对给予降临于世的孩子三个吻,代表三位一体的上帝会保佑孩子,并且父母给孩子的爱与吻将伴随其一生,父母的吻就像天使般保护孩子不受邪恶的侵袭。在罗,家庭的亲属间亲吻较为盛行;亲情之吻在古希腊早期也经常被提及。

  • 友谊之吻

    在一些文化中,亲吻在关系密切的朋友和普通朋友之间都经常发生,大部分以亲吻脸颊的方式进行。例如,古希伯来人在朋友见面时会亲吻对方的头、手或肩膀,在相关的故事中,即使在犹大出卖耶稣前也曾以亲吻耶稣来伪装自己的恶行。在文艺复兴时期,见面吻非常流行;在公元17-18世纪,朋友之间以亲吻表达友谊的现象也十分普遍。在现代的德国南部、奥地利法国意大利国家,人们与朋友告别时依然常采用亲吻的方式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 仁爱之吻

    基督教传说中,圣马丁(拉丁文:Sanctus MartinusTuronensis)在赶往鲁特西亚的途中,路过城看见一位信徒得了麻风病,路人对此避之不及,而圣马丁为了给贫苦大众传播基督的仁慈,上前亲吻那名患并降福于他,结果第二天,那位麻风病患者神奇地康复了。

  • 和平之吻/神圣之吻

    这种类型的吻出现在基督教形成的早期,基督徒象征性地相互亲吻以祈求和平的到来;神圣之吻后来也出现在基督教教会的仪式中,一般用以在浸洗、婚礼、祭坛、神职授任、葬礼等庄严肃穆的场合。在罗马天主教中,献祭仪式开始之前,要先致以和平之吻,由牧师亲吻悔罪者,通过这一吻带给其内心安详。在中世纪的西班牙,费尔兰多被授予骑士封号时,“他拔出腰间的宝剑,用嘴亲吻它,希望能带来和平。”在中世纪的其他文化中,人们还用吻来表示与敌人的和解及保持和平的愿望;骑士在决斗之前,也要互致亲吻,以求对方原谅在决斗中所带来的伤害。公元13世纪以后,和平之吻开始在法国盛行。

  • 敬重之吻

    在一些文化中,人们以亲吻表达敬重之意,诸如人们亲吻神像、教堂、祭坛等与信仰相关的高事物以表达敬重;漂泊多年回乡的游子亲吻大地来表达对故土热爱和崇敬。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人们会亲吻他们所崇拜偶像的手、膝、足甚至唇以表达敬重,西塞罗曾在演讲中称著名大力神赫里克斯铜像的嘴唇和胡须因崇拜者的亲吻和磨损严重。

    在古代一些文化的权力关系中,敬重之吻还被用于表达权力下位者对上位者的谦卑尊敬。诸如在古代的以色列,人们会亲吻统治者在地面上留下的足印;古罗马的的奴隶会亲吻自己的主人,士兵亲吻自己的军官;在中世纪,臣仆以亲吻封建领主的手或足表达尊敬与服从。近代以来,随着制度与主流价值的变化,各种形式的下级对上级之吻逐渐不再存在,而亲吻女性双手以表达赞美的做法流传。此外,同一种接吻形式的具体含义也会随时代而的变迁而有所不同,例如飞吻(blowing kisses)起源于美索不达亚,被当时的人们视为一种能够获得神之关注的方式;飞吻在大多数情境中已不再具有宗教内涵或神圣意味,反而成为一种人们之间表达爱意或礼貌问候的形式。

    不同文化对接吻的观点

    在一个大样本量的跨文化人类学研究中,研究者从涵盖不同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社会结构的168种文化中收集了相关数据,发现浪漫性爱式接吻(romantic–sexual kissing,即唇对唇的接吻)仅存在于少数文化样本中(占总样本量的46%),没有证据表明这种类型的接吻在人类各文化中普遍存在。 此外,浪漫性爱式接吻的频率与社会复杂性(以“社会分层”为指标来衡量)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即社会复杂性高,浪漫性爱式接吻发生的频率就越高。

    接吻在一些文化中是一种沟通亲密关系的方式,在另一些文化中可能是特定的具有性爱性质的活动,甚至在部分文化中还被视为不愉快、不洁或不寻常的行为。例如,莫桑比克的桑伽人(Thonga,原始农耕民族)憎恨西式接吻,认为是“互相吃对方的口水和污垢”。 事实上,有不少文明中的人群很少接受并进行接吻,诸如在一些古老的非洲部落,人们不知吻为何物,在另一些部落吻甚至被视为可怕的事情

    接吻的表述与行为在中国的演变

    虽然“接吻”一词在古语中几乎不存在,但实存的接吻行为在中国古已有之。在中国传统社会,接吻基本上是以一种性游戏的形态在私密生活中存在,除了个别少数民族之外,公开接吻是极为罕见的现象。作为性游戏的接吻在诸多与房中术相关的作品中都有所体现,诸如“鸣口嗍舌”“衔口吮舌”“接唇”“亲嘴”“做嘴儿”等用语,其对应的接吻行为被看作人们性交的前奏和欢爱的重要环节。据《素女经》记载:“临御女时,先妇人放平安身,两脚;男人其间,衔其口,吮其舌”。从汉代开始,男女间接吻的形象已普遍出现于各类秘戏图像中;唐代传奇小说《游仙窟》中将“下官”与十娘的调情式接吻称为“输口子”,而“两唇对口,一臂枕头”用以描述二人交欢的情形;元代《西厢记》中用“檀口揾香腮”一语描写君瑞与崔莺莺私会结合的场景,含蓄表达二人“成就了今宵欢爱”,金圣叹赞赏其为“作此五字,真写尽毕也”;相对于传宗接代的“正事”,接吻只是辅助性的“戏道”,这种观点长期存在并在明清时期得到强化。汉学家高罗佩认为,在中国古代房中术中,“用唇和舌接吻在预备阶段起重要作用”,并且“由于中国人认为任何形式的接吻都是性行为,所以不能想象在卧室之外有此举动”;但也有学者认为,接吻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意涵不仅限于性行为,如《红楼梦》中贾宝“吃胭脂”的情节可能与直接的性行为并没有太大关系。

    从词源学角度分析,“吻”在古汉语中一般作名词使用,特指人或动物的口边、唇两边的部位,实际上是“唇”的转注字。而关于“接吻”一词如何出现的问题,有学者(如周作人)认为该“外来词”受到近代日语影响,是源于日语的借词;但也有学者认为,“接吻”一词在1777年(乾隆四十二年)的《西域闻见录》中已经出现,比该词出现于日语早了半个世纪,反而近代日语中的“接吻”可能来源于汉语。无如何,晚清士大夫在描述西方关于吻的礼仪与“异俗”时,更倾向于选择“接吻”一词(描述为“接吻礼”),以淡化“亲嘴”等词在汉语文化中的“情色”意涵。不仅如此,词汇“接吻”在传译西方亲吻文化时的“去色情化”功能还得到外国来华人士的广泛认同,诸如,在《圣经》早期的汉译文本中,西方传教士用“亲”“亲嘴”来描述犹大背叛耶稣时向其行接吻礼的场景,而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尤其太平天国战争后,各译本的《圣经》中将上述文本中的“亲嘴”等表述修订为“接吻”一词。此外,还有《圣经》译本用“对口施礼”等更中性的表述来形容接吻礼,以进一步避免其在汉语语境下产生的误解。

    在行为层面,20世纪初,公开场面的亲吻行为虽然虽然仍无法被中国的公众广泛接受,但欧美文化中的接吻利风俗开始被更多中国人所了解。相比古代中国社会中接吻与房中术、艳词佳话紧密相关的现象,近代以来随着人们对西方接吻礼的认知逐渐丰富,以往隐蔽在私密空间的吻逐渐得以向公共空间释放,但国人对西方接吻礼的态度仍暧昧模糊、褒贬不一。

    在近代文艺作品中,文人们延续了接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浪漫元素,诸如报章杂志上常出现对女子“樱唇”、“点绛唇”等描绘与赞美;与此同时,一些新派文人对接吻进行了更直白热烈的描写,并以此赞颂爱情与自由,其代表作汪静之1922年出版集《蕙的风》,该诗集引起文学界激烈的讨论,“吻”成为那个时代浪漫主义的急先锋。直到新文化运动时期,随着白话文运动的兴起,接吻文化在中国得到了更为普及的传播。

    此外,中国近代性别平等意识渐起,女性追求独立人格与自由爱情,接吻演变为两性之间平等恋爱、表达情意的象征。然而,出于民族主义情绪或对传统文化的保守,部分人群反对在中国行使西方的接吻礼,政府对日益流行的接吻风尚也实施干预,主要体现在影作品的审查中。由此可见,吻不仅仅是情感的表达,其背后还有两性之间、个人与国家之间复杂的权力关系。

  • 相关研究

    编辑

    有关接吻的研究常见于性社会学、人类学、文学、预防医学与卫生学、人口健康学、法学等诸多学科领域

    性教育理念和看法

    编辑

    (1)在不同的社会与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接吻的看法及相关的道德与法律要求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跨文化交流时,需要对相关文化有充分的了解,并作为是否行使、如何合宜地行使接吻行为的重要判断依据(诸如,朋友之间是否行使接吻礼在不同文化中有所差异)。在具体的行动中,需要尊重相关行为人的感受与边界,及时沟通,避免造成误解与冒犯。

    (2)注意接吻中的健康隐患,尤其对于要接触口腔内部、存在唾液交换的深吻。如果自己或伴侣携带可能通过接吻传播的疾病,建议及时积极地接受正规治疗,等到完全康复、没有相关风险之后再进行接吻活动。学习科学的健康知识,定期体检,主动关切和呵护自己与伴侣的健康。

    (3)接吻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官方意识形态和社会公众对接吻的态度逐渐改变,接吻从阶级斗争话语中“资本主义的腐朽堕落行为”变为一种正常的表达情感的方式。在此背景下,深圳大学2003年出台的关于禁学生在校内“牵手、拥抱或亲吻”的规定引起广泛的社会争议。新华网发文质疑该规定的合法性,并呼吁人们具有“在校园内接吻的权利”;新浪网在其社会栏目评论中称“如果你看到别人接吻或拥抱而感到不适,那是你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