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大夫 编辑

汉语词语

士大夫,是一个语,拼音是shì dà fū,古时指当官有职位的人,也指没有做官但有声望的读书人。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士大夫

类别:称谓

始于:战国

泛指:古代中国对于官吏和士人的统称

词语解释

编辑

【拼音】shì dà fū

【引证释

  1. 中国古代对于官吏和士人的统称晋书·夏侯湛传》:“仆也承户之业,受过庭之训,是以得接冠带之末,充乎士大夫之列。陈继儒《大司节寰袁公家庙记》:“里中士大夫往来祠下皆伏轼下舆,礼公(袁可立一瓣香而退。”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十一:“宋世士大夫最讲礼法,然有不可解者二:仕宦卒葬,终身不归其乡,一也;阀阅名家,不以再嫁为耻。”

  2. 将佐;将士。《吴子·励士》:“於是武侯设坐庙廷,为三行飨士大夫……行之三秦人兴师,临於西河,魏士闻之,不待吏介胄而奋击之者以万数。”明 柯维骐 《考要》卷八:“《周礼》师帅皆中大夫,旅帅皆下大夫,卒长皆上士,两司马皆中士,而皆统於军将,故曰士大夫。”

  3. 士族;士族中的人。南史·江斅传》:“﹝纪僧真﹞谓帝曰:‘臣小人,出自本县武吏,邀逢时,阶荣至此。为儿昏,得荀昭,即时无复所须,唯就陛下乞作士大夫。’” 、北齐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羞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纔记姓名。”范文澜 《唐代佛教·引言》:“南朝士大夫有谈玄(玄学也是一种麻醉剂)的习惯。”

  4. 军中的将士。

  5. 旧时军职中有大夫、士,故以士大夫泛指将士。

  6. 史记.卷一○九.将军传.太史公曰》:「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

历史背景

编辑

形成

相关研究书籍相关研究书籍

“士”的阶层很早就出现了,泛指具有一定才能的民间人才。他们往往出身于贫寒之家,靠自己的才能依附于族,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春秋战国群雄割据,战乱频繁。各国有名有钱的诸侯贵族,如申君、孟尝君,都以“养士”为时尚,最多时可达数千人,还互相攀比炫耀。“毛遂自荐”的典故说明,当时的“士”并没有特别的标准,甚至是自称有才,也可以说服贵族,成为“士族”之列。

只要严于律己、忠君爱国的人就能称为“士”。“士”和“君子”的概念有时基本上是重叠的,若细分,则“士”的德行修养要比“君子”略低,也可以说“士”是有志于成为“君子”的人。如刺杀秦王嬴政失败的荆轲,在出发前就立下豪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种为了君王托付的使命,不惜付出生命代价的豪气概和洁品质被作为一种精神典范。也有隐居深山,关心朝政但并不插手,“坐山观斗”的“隐士”,隐士在百姓眼里是值得尊但又是神秘的。

汉代的官员选拔制度主要是王室贵族推荐一些品德高尚的人进入政府。比如,以“孝”出名,被选拔为官员就很常见。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著名的“竹林七”。他们既有很高的文学艺术造诣,又有高洁的德操守,但一方面又狂放不羁,放浪形骸。他们中的许多人情愿醉酒而死,也不在腐败的朝廷中工作。这种精神气质对“士”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即如果政治黑暗,那么因为不愿同流合污而远离政治,醉心于文学艺术,也是符合“士”的操守的。

发展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文人画”,由于宋徽宗个人的爱好而大力提倡士大夫投入绘画创作。这进一步提高了绘画的文化品位和艺术性。

宋代以后,一般历代的大诗人、大画家、大书法家,绝大多数也都是曾在政府中担任要职的官员,如苏轼米芾蔡京等等。像唐朝李白那样,没有太多政治经历,全凭文著名的“自由知识分子”几乎绝迹。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清末。

衰落

科举消亡

清末以来,会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士大夫”也渐渐变成了一个历史名词。

清末(19世纪末,20世纪初)政治在内忧外患中已经面临全面崩溃。科举在西学东渐的风潮中也发显得落后,成了束缚人才的瓶颈。而开放,却让中国的知识分子看到了新的知识和新的获得知识的方式。

1905年92日,慈禧上谕明告:“著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这不仅标志着科举制度的千年绝唱,更对中国的教育、文化产生了重大改变。“士大夫”从此也成了一个历史名词了。“士大夫”对知识、文化、艺术的垄断也不复存在。

主要内容

编辑

内涵上考察,士大夫主要包含如下两方面的内容:

其一

指居官的人

《周礼·考工记》云:“坐而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用现代话说,士大夫是职能官。

《墨子·三辩》批评“士大夫倦于听治”。这里泛指一切官吏。

《战国策·秦策二》载:“诸士大夫皆贺。”这里的士大夫指楚朝廷之臣与王之左右。

荀子·王霸》云:“农分田而耕,贾分货而贩,百工分事而劝,士大夫分职而听。”这里的士大夫指一切居官在职之人。

《君道》又讲:“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人载其事而各行其所宜。上贤使之为三公,次贤使之为诸侯,下贤使之为士大夫,是所以显设之也。”士大夫指诸侯以下的官吏。文官称士大夫,武官也称士大夫,《荀子·议兵》载:“将死鼓,御死辔,百吏死职,士大夫死行列。”

《吴子·励士》:“于是(魏)武侯设座庙廷,为三行,飨士大夫。”

《荀子·君子》讲:“圣王在上,分义行乎下,则士大夫无流淫之行,百吏官人无怠之事,众庶百姓无奸怪之俗。”这里把士大夫置于百吏官人之上。

《君道》把士大夫列于“官师”之前。官师,百吏之长。

《强国》篇讲:“大功已立,则君享其成,群臣享其功,士大夫益爵,官人益秩,庶人益禄。”

《正论》讲:“爵列尊,贡禄厚,形势胜,上为天子诸侯,下为卿相士大夫。”以上材料都说明士大夫在官僚层次中是比较高的。因士大夫是比较高级的官吏,所以享有不同的田邑。

《荀子·荣辱》说:“志行修,临官治,上则能顺上,下则能保其职,是士大夫之所以取田邑也。”

《礼论》中记载士大夫占有的田邑多寡不同,“有五乘之地者”,“有三乘之地者”。有些士大夫似乎还有私兵。

《战国策·齐策五》:“甲兵之具,官之所私也,士大夫之所匿……”

其二

指社会上的文人。齐孟尝君失势之后,门客纷纷离去,这些门客在《史记·孟尝君列传》中称为“士”,在《战国策·齐策四》记述同一事件时则称之为“士大夫”。

韩非子·诡使》载:“今士大夫不羞污泥丑辱而宦。”意思是士大夫无德行而任官。在这里,士大夫与官宦是两个含义,士大夫指文化人。可见,士大夫可以指在位的官僚,可以指不在位的文人,也可兼指。士大夫从此时起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一个特殊的集团。他们是知识分子与官僚相结合的产物,是两者的胶着体。

精神

编辑

历史上“士大夫”很多,如宋代的范仲淹司马光文天祥,清初的顾炎武等。他们身上体现的士大夫精神,大致有以下六个方面:

有学识。学问与知识是力量,是软实力。毛泽东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列宁也说过:“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在中国古代,人们同样懂得知识是服务于社会的重要工具。古人定义“士”,不仅仅要有知识,而且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闻一知十为士”,要能够举一反三,标准很高。古代中国是士、农、工、商四民社会,士不种地、不做工、不经商,是靠学问立足于社会的,所以《汉书》说:“学以居位曰士。”士是靠学问居于官位的。《礼记》说士“夙夜强学以待问”,夙夜强学,是指刻苦学习的态度;待,是等待明君的顾问,而不是用知识换取官爵。真正的士,淡泊名利,清高以待问。

有德行。士大夫不仅有学问,而且立志追求“道”。“志于道者之谓士。”“朝闻道,夕死可矣。”德行高尚,是他们的重要特征,所以古人说:“言士者,有德行之称。”“士,有道德之称。”就像当下社会,不缺有学问的人,而是缺道德文章都好的人。《礼记》说士“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士所怀抱的不仅是知识,还怀有忠信这样的美德,并且始终在生活中身体力行,他们努力做好自己,等待社会和国家的举荐与任用。

有操守。操,是操持;守,是固守。操守,是指有正确的理念与德目,终身执持,牢牢固守之。士大夫有正确的人生追求与价值判断,无论面对何种艰难困苦,都能保持本真。孔子的弟子颜回过着极端贫困的生活,“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他却能“不改其乐”。士能做到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绝不会为了物质利益而变节。

历史上清廉自守的人很多,如王球是东晋宰相王导的曾孙,司徒长史丹阳尹王劭之孙,司徒王谧之子,太常王的堂兄弟,出身名门望族,家世显赫,但王球没有官宦之家的坏习气,日常生活,“简贵,素不交游”“筵席虚静,门无异客”。当时的尚书仆射殷景仁和领军刘湛“并执重权,倾动内外”,王球与他们是通家姻戚,但极少与之来往,绝不借用私亲关系牟利。王球负责铨选官员,而接客甚希,凡是为求官者说情的书信一律不看,勤于职守,清廉公正,做到“铨衡有序”,所以“朝野称之”。

不营私。“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广泛团结大众,不朋比为奸。《荀子·强国》赞美古代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士大夫在公言公,在朝言朝,出了家门入公门,出了公门回家门,绝不到处串门,拉关系。小人结党营私,搞人身依附关系。

有抱负。士大夫以身许国,或发誓“不破楼兰终不还”,或豪言“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立志为天下万民献终身,诚如曾子所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有担当。士大夫有抱负,更有担当、敢于牺牲,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舍生取义,决不当叛徒。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说,“壁立千仞,无则刚”“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都是掷地有金石声的豪言壮语

贡献

编辑

首先是树立了中华民族的人格标杆。士大夫修身进德,淡泊名利,清廉自守,一心为公,品行高洁,为中国社会大众树立了高尚的人格标杆,引领社会进步。

“学统”成为国家的稳定器。中华文化是独立形成的文明体系,经过历代学者不懈奋斗,不断完善提升,逐步形成了举国认同的“学统”。其后,无论是蒙元、还是满清入主中原,政统易于上,而学统存于下,中国依然是中国,成为维系中华大家庭的稳定器。

天下情怀。士大夫精神最突出的亮点,是将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位置,每当国难临头之际,他们都前赴后继地流血牺牲,激励万民起而救亡图存。中华民族历尽劫难而始终没有被灭亡,这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历史上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都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但是由于外敌入侵等原因,他们的固有文化出现了断裂,他们的文化是在外来文化基础上重新开始的。只有中国文化始终没有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

文化的传承,具有强大的惯性,时至今日,“士”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依然有其特殊地位:大学本科毕业获得的学位叫学士,高一层级的学位叫硕士,最高级别的学位叫博士,最高学衔叫院士,都是“士”。但是不少拿了这些学位的年轻人,很少静心细想:我除了学习专业,还要追求“道”,内心还要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范仲淹、司马光、文天祥、顾炎武等传统士大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今天我们,如何继承他们的伟大胸怀与格局,做无愧于时代的典范,恐怕是每个人都应该扪心自问,认真作答的人生大课题

评价

编辑

士大夫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产物。在专制社会的中国,他们以作官为唯一职业,所以更精确地说,士大夫即担任政府官员的文人,包括现职官员,退休官员,和将来有可能性担任官员的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