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伦 编辑

诞生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古国

巴比伦指的是古巴比伦(约公元前1894-约公元前1595年),位于美索不达亚平原,距今约4000年,在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出现了王国。是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原本是一个阿卡德人的城市。历史可以追溯到约四千三百年前的阿卡德帝国。“美索不达米亚”在《经》中称为“示拿地”,是意为“两河之间的土地”,故而又称为两河流域。两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这平原上发展出了世界上首个城市,颁布了第一部法典,有流传最早的史神话、药典、农人历书,被誉为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巴比伦

外文名:Babylon

建立时间:公元前1894年

覆灭时间:公元前1595年

历史起源

编辑

百科x混知:图解巴比伦百科x混知:图解巴比伦

波斯夺取巴比伦

在公元前五百三十九年,新巴比伦帝国在俄庇斯之战(Battle of Opis)中被波斯国王居鲁士大帝击败。巴比伦著名的城墙确实是刀枪不入,只有通过城通过幼发拉底河才能进入。幼发拉底河在厚实的城墙下面退潮。河流流入和流出处都配有金属大门,防止有能力潜水且能够游到大门的入侵者。居鲁士(或者他的将军)制订了一个利用幼发拉底河进入城市的计划,命多批部队停留原地,等候指令。一直等到巴比伦人全国性节日的夜晚(普遍认为是《但以理书》第五章里伯沙撒王的宴会),居鲁士部队改幼发拉底河上游的河,导致幼发拉底河水位下降到男人大腿中部或者全干。士兵通过河道在墙下方行进。波斯军队占领了城市内部的外围区域,因此市中心就很容易拿下了。

希罗多德详尽地描述了这一历史事件。《希伯来圣经》里的文章也提到了。后来,居鲁士下达法令,允许俘虏回家,包括犹太人,允许俘虏在耶路撒冷重建神庙。

在居鲁士和后来的波斯王大流士大帝统治下,巴比伦成为了第九辖区的首府(南方是巴比伦尼亚,北方是亚述)。它同样也是学习和科技进步的中心。在波斯阿契美尼德期间,古巴比伦的天文和数学的艺术重获新生,繁荣发展。巴比伦的学者完成了星座图。这个城市是波斯帝国——当时已知世界最强大的势力的行政首都。它在这个地区扮演了长达两个多世纪的重要角色。许多已经做出的重要的考古发现让人对那个年代有了更好的理解。

早期波斯国王尝试去维持杜克(Marduk)的宗教仪式。但是到了大流士三世时期,过高的税和频繁战争的制约导致巴比伦主要圣地和运河的破败,也导致了周围区域的分裂。叛变频繁地发生。在公元前五百二十二年(尼布甲尼撒三世),公元前五百二十一年(尼布甲尼撒四世)和公元前四百八十二年(贝尔-史玛尼(Bel-shimani)和沙玛什-俄日巴(Shamash-eriba))土著巴比伦人国王短暂地恢复了独立。可是这些叛乱相对很快地被镇压下去。巴比伦的城市和领土被波斯人稳固地统治了两个世纪,一直到公元前三百三十一年亚历山大大帝的到来。

希腊化时期

在公元前三百三十一年,最后一个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国王——大流士三世在高加米拉战役中被古马其顿希腊统治者亚历山大大帝击败。当年十月,巴比伦沦陷于年轻的征服者。这次侵略的土著记述指出亚历山大的统治不扰民。

巴比伦在亚历山大的统治下恢复了作为学习和贸易中心的辉。但是亚历山大在公元前三百二十三年死于尼布甲尼撒的宫殿,随后,他的将军们——继业者瓜分了他的帝国。然后持续数十年的战争马上就打响了,巴比伦又处在纷争的中心。

持续的动荡实质上掏空了巴比伦城。一块年份为公元前二百七十五年的泥板记载:巴比伦的居民被运送到塞琉西亚(Seleucia)。这里在建造一座宫殿和以古代名字埃萨吉拉(Esagila)命名的庙宇。随着这次驱逐出境,巴比伦的历史实际上结束了,尽管在超过一个世纪后,人们发现在它的圣殿里仍然举行献祭仪式。到了公元前一百四十一年,在帕提亚帝国接管这片地区时,巴比伦城已经彻底荒芜、无人知晓了。

波斯时期

在帕提亚人及后来萨珊波斯人的统治下,巴比伦(和亚述一样)作为波斯帝国的行度过了九个世纪,直到公元六百五十年。它一直拥有着它自己的文化和人民。这里的人说着各式各样的阿拉姆语,一直认为他们的家乡是巴比伦。他们文化产物的例子经常能够在巴比伦的塔木德,诺斯替曼达教(The Gnostic Mandaean Religion),东仪基督教及摩尼教里找到。基督教在公元一、二世纪来到两河流域,巴比伦是景教(Church of the East)的一个主教的所在地直到阿拉伯/伊斯兰征服此地为止。

穆斯林的征服

在公元七世纪中叶,扩中的穆斯林帝国侵略、移民两河流域。伊斯兰化时期随之而来。巴比伦作为一个行省而被同化。尽管阿拉姆语和景教至今尚存(但更多地集中在伊朗北部的亚述人中),但是两者最终被边缘化。曼达主(Mandeanism)的境遇也差不多。人种上土著的两河流域人、说东阿拉姆语的迦勒底天主教和亚述景教成员直至今日仍然认同巴比伦人/两河流域人/亚述人的身份

《圣经》的叙述

创世纪》10:10说:位于希纳(Shinar)的巴别(巴比伦)是乌鲁克(Uruk)、阿卡德和卡耐(Kalneh)的邻居。

巴比伦贯穿整部《圣经》,包括巴比伦之囚。它也在几部预言书里占有突出位置。在巴比伦失去政治中心地位许多个世纪后,《新约启示录》提到了它,一些学者认为天启文献用它来指代罗马帝国。

主要成就

编辑

巴比伦城与建筑成就

古巴比伦城垣雄伟、宫殿壮丽,充分显示了古代两河流域的建筑水平。尼布甲尼撒二世对巴比伦城进行入大规模建设,使巴比伦城成为当时世上最繁华的城市,也是中东最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巴比伦城以两道围墙围绕,外墙以外,还有一道注满了水的壕沟及一道土堤,城内的主干道中央以白色及玫瑰色石板铺成,另城有八个城门,其中的北门就是著名的伊丝达尔门,面用青色琉璃砖装饰,砖上有许多公牛和神话中的怪物等浮雕。巴比伦城被建设得宏伟壮丽,直到100多年后,希腊历史学家,被称为“历史之父”的希罗多德来到巴比伦城时,仍称它为世界上最壮丽的城市。

幼发拉底河自北向南纵贯全城,城内的主要建筑埃萨吉纳大庙及所属的埃特梅兰基塔庙,高达91米,基座每边长91.4米,上有7层,每层都以不同色彩的釉砖砌成,塔顶有一座用釉砖建成、供玛克笃克神金像的神庙。据说,这就是《圣经》中耶和华变乱人们的语言,致使人们未能造成通天的巴别塔。城内古建筑精华之一的“女神门”,高12米、宽近20米,门墙镶嵌着形象生动的釉彩动物图案,还有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的“空中花园”,引人注目的人与狮子搏斗的石刻雕像。

被列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亦称“悬苑”,它依偎在幼发拉底河畔,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公元前604-公元前562年)曾以兴建宏伟的城市和宫殿建筑闻名于世,他在位时主持建造了这座名园。相传,他娶波斯国公主赛米拉米斯为妃。公主日夜思念花木繁茂的故土,郁郁寡欢。国王为取悦爱妃,即下令在都城巴比伦兴建了高达25米的花园。此园采用立体叠园手法,在高高的平台上,分层重叠,层层遍植奇花异草,并埋设了灌溉用的水源和水管,花园由镶嵌着许多彩色狮子的高墙环绕。王妃见后大悦。因从远处望去,此园如悬空中,故又称“空中花园”。

为了发展旅游业,1978年,伊拉克政府制定与实施了一项修建巴比伦遗址的计划,在遗址上仿建了部分城墙和建筑,在城内修建了博物馆,陈列出土的巴比伦文物,其中,犹以一块高逾2米的黑色闪绿岩石碑的复制品最为珍,石碑的上半部是镌刻太阳神将权标授予穆拉比情景的精致浮雕,下半部则为用楔形文字记载的《汉谟拉比法典》全文。这部由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前1750年)领导制定的世界第一部法典的石碑原件现保存在法国的卢浮宫博物馆。此外,伊拉克政府还在巴比伦遗址和巴格达市内仿古重建了宁马克神庙和空中花园,修葺一新古城的淡蓝色城墙高数丈,重现了这座古城昔日的风韵。

空中花园

梦幻般的巴比伦空中花园梦幻般的巴比伦空中花园

古巴比伦王国在著名的国王汉谟拉比(公元前1792~1750)的统治下曾经繁荣一时。但是直到新巴比伦王朝,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才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人们相信传说中的空中花园是由尼布甲尼撒二世(公元前604年~562年)建造的。据传,尼布甲尼撒为了取悦于其在米底亚长大并对山景怀有深厚感情的王后或者是妃子而建造了空中花园。

虽然对花园最详尽的记述是出自Berossus和Diodorus Siculus等希腊历史学家笔下,但巴比伦的历史记录却对此事只字未提。尽管在尼布甲尼撒时期存留下的各种书写板上发现了对他的宫殿、巴比伦城以及巴比伦的城墙的种种描述,但这些书写板上却没有一处提到过空中花园。甚至那些对空中花园进行过详细描述的历史学家们也从没有亲眼目睹过它们。

现代历史学家争说:当亚力山大的士兵们到达了富饶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并看到了巴比伦时,他们深为(眼前的美景)所震撼。当他们后来回到崎岖不平的家乡时,带回了有关美索不达米亚的令人惊叹的花园和椰子树……有关尼布甲尼撒的宫殿……以及有关巴别塔和金字型神塔的各种故事。是诗人和古代历史学家的想象力把这所有的元素混合在一起制造出了世界奇观之一。

直到二十世纪,围绕着空中花园的一些不解之谜才被揭示出来。在得到关于花园的地理位置、灌溉系统,和真正面目的最终结论之前,考古学家们仍在努力地收集足够的证据。

与罗得斯巨像一样,考古学家至今都未能找到空中花园的遗迹,事实上,不少在自己著作中提到空中花园的古人也只是从别人口中听回来,并没有真的看过,到底空中花园是否纯粹是传说呢?

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当然从来都不是吊于空中,这个名字的由来纯粹是因为人们把原本除有“吊”之外,还有“突出”之意的希腊文“kremastos”及拉丁文“pensilis”错误翻译所致。

巴比伦空中花园遗址巴比伦空中花园遗址

一般相信空中花园是由尼布甲尼撒(Nebuchadnezzar)王(公元前604-公元前562)为了安慰患上思乡病的王妃安美依迪丝(Amyitis,又译阿米伊斯),仿照王妃在山上的故乡而兴建了空中花园。

空中花园在公元前600年建成,是一个四角椎体的建设,由沥青及砖块建成的建筑物以拱顶石柱支承着,台阶种有全年翠绿的树木,河水从空中花园旁边的人工河流下来,远看就仿似一座小山丘。

巴比伦空中花园最令人称奇的地方是那个供水系统,因为巴比伦水不多,而空中花园的遗址相信亦远离幼发拉底河,所以研究人员认为空中花园应有不少输水设备,奴隶不停地推动连紧着齿轮的把手,把地下水运到最高一层的储水池,再经人工河流返回地面。另一个难题,是在保养方面,因为一般的建筑物,要长年抵受河水的侵蚀而不塌下是不可能的,由于米索不达米亚平原(Mesopotamian plain)没有太多石块,因此研究人员相信空中花园所用的砖块是与别不同的,它们被加入了芦苇、沥青及瓦,更有文献指石块被加入了一层铅,以防止河水渗入地基。

古巴比伦 - 文化成就

流经伊拉克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两河流域,产生过饮誉世界的两河文明,孕育了璀璨夺目的巴比伦文化,曾与古代华夏文明、印度文明和埃及文明比肩齐辉。

古巴比伦时代科学以数学和天文最为发达,计数法采用十进位和六十进位法。六十进位法应用于计算周天的度数和计时,至今为全世界所沿袭。在代数领域,古巴比伦人可解含有三个未知数的方程式。在天文学方面,则已知如何区别恒星与行星,还将已知的星体命名。当时的历法为太阴历,将一年分为12个,一昼夜分为12时,一年分为354日。为适应地球公转的差数,已经知道设置闰月。

古巴比伦人在天象观测方面的长期积累,使后来的新巴比伦人能预测日月蚀和行星会冲现象,并进一步推算出一年是365天6时15分41秒,比近代的计算只多了26分55秒。乘法表在古代并非中国一家独有,古巴比伦的泥版书上也有乘法表。但汉字(包括数目字)单音节发声的特点,使之读起来朗朗上口;后来发展起来的珠算口诀也承继了这一特点,对于运算速度的提高和算法的改进起到一定作用。

及至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朝汉谟拉比统治时期(公元前1792—前1750年)编纂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这部被认为是人类会有史以来的第一部法典,将楔形文字和人像浮雕刻在一个2.25米高的石柱上。这部法典详细规范了国王、奴隶主与自由民、奴隶之间的阶级关系,还规定保护孤寡等。这不仅具有进步性的历史意义,而且堪称人类社会法典领域的开先河之作。

在巴格达以南约90公里的希拉市附近的幼发拉底河河畔,有古巴比伦城的遗址。从公元前19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统一两河流域到公元前6世纪前后,巴比伦一直是西亚最繁华、最壮观的都市。特别是在新巴比伦王国尼布甲尼撒二世(公元前604—前562年)王朝,新巴比伦城进入鼎盛时期。据史书记载,尼布甲尼撒二世扩建的新巴比伦城呈正方形,每边长约20公里,外面有护城河和高大的城墙,主墙每隔44米有一座塔楼,全城有300多座塔楼,100个青铜大门。城内有石板铺筑的宽阔通衢,还有90多米高的马都克神庙,兼有幼发拉底河穿过城区,上有石墩架设的桥梁,两边有道路和码头,其恢弘壮阔可见一斑。国王宫殿奢华至极,宫墙用彩色瓷砖和精美狮像装饰,宫中还以“空中花园”装点,古称“悬苑”。这座方正的“空中花园”周长500多米,建在23米高的人造山上,园中遍植珍奇花木,宛如人间仙境。新巴比伦王宫的“空中花园”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历史上,文明的发祥总是和河流密切相关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就像两条生命之藤,伸展在荒凉和干旱的沙漠地区,在今天伊拉克一代联袂合作,塑造了肥沃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在这里,孕育了人类历史上最古的两河流域文明,也就是人们习惯所说的“巴比伦文明”。

考古发掘已经证明,巴比伦文明是距今6000年到公元前500年两河流域一系列城市文明的总称。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岸,风格类似或迥异的城市如繁星点点,点缀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在这个历史舞台上,苏美尔人和后来各支闪米族入侵者像走马灯一般依次扮演着创造文明的主角,共同奏响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辉煌的乐章。当我们重新翻开历史,那一幕幕历史的悲剧便浮现在眼前。

政治体制

编辑

政治制度

古巴比伦时代各城邦的政治制度与苏美尔阿卡德时代及乌尔第三王朝不同。汉穆拉比统一后,建立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国王独揽政治、军事、外交、司法和宗教等权力,直接任命中央和地方官吏。

大行政区设总督,在较大城市中任命被称为“沙卡那库”的官员,小城市任命被称为“拉比亚努姆”的官员治理。有些城市(如西帕尔等)获得一定自治权,城市商人鉴督从富裕商人家族中选出,任期1年,负责税收、运河开凿、城墙修筑、公共仓库和码头的管理等。

汉穆拉比的对内政策基本是伊新拉尔沙时期城邦政策的延续。统一过程中,汉穆拉比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是远交近攻,灵活变动结盟关系,为统一两河流域总目标服务。

阶级关系

古巴比伦社会分为三个等级:

1.阿维鲁,为全权自由民,上层是统治阶级,下层多是纳税、服兵役和徭役的自耕农和士兵。

2.穆什钦努,为依附于王室土地的无权自由民,古巴比伦时代还存在其他类似穆什钦努的依附阶层。

3.瓦尔都(男奴)和阿姆图(奴)是奴隶阶级。

土地制度

汉穆拉比时期王室占有的土地分为三类:

1.“供养(维持)宫廷之田”;以供职为条件所授份地;以纳赋税(纳贡)为条件所授份地。以供职为条件领有份地者包括士兵、官吏、塔木卡(商业代理人、高利贷者)等。士兵列都、巴依鲁以服军役而领有王室份地。其份地可由其成年儿子?承,但仍以服军役为条件;拒?或雇人代其服军役者处死刑。

2.“纳贡人”:指领有大部分王室土地是以纳赋税(纳贡)为条件的份地的人,受王室的剥削和控制,其份地亦不得买卖、抵押或传于女继承人

3.除王室土地外,古巴比伦社会还存在神庙土地、城市土地及私人土地。汉穆拉比法典和考古发现的契约文书及其他文献材料证明:私有土地占相当数量,土地租佃和雇佣关系已普遍流行。地租一般是收成的1/2或1/3。果园、菜园的地租为收成的2/3。

土地价值随灌溉用水的供应情况而异,有的供应灌溉用水的园圃地租高达收成的3/4。高利贷业甚为活跃,神庙和酒店同时经营高利贷业。高利贷业的活跃促进债务奴役制的发展。债奴被称为基萨图。在家庭婚姻关系方面,还保存父权和夫权的家长制残余。父家长可将其妻或子女卖为奴隶或使之变为债奴,子女须为其父家长杀害的他人子女抵命。债务奴役制的发展导致债务人的反抗。汉穆拉比之后即爆发了反债务奴役的斗争,导致国王发表解负令。这也是古巴比伦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祭司阶级

祭司是神庙的侍奉人员,负责主持祭祀活动、节庆典礼,念咒祈祷,占卜等。他们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国家一个最特殊的阶层。美索不达米亚大部分的神,都供在庙里。因此,美索不达米亚地的庙宇也多得数不清。据统计,考古学家仅在苏美尔遗址就发掘出了3500座庙宇!

美索不达米亚人注重现世的祈福和享乐,建造神庙是为了祭祀诸神,保持和神的良好关系,以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所以,一国之中,庙宇往往是仅次于王宫的最好建筑。对修建神庙,各民族都舍得花大本钱。希罗多德在他著作中描述的巴比通天塔,就是最有代表性的神庙。既然神庙多得数不清,祭司作为神庙的侍奉人员,数量自然惊人。他们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权势显赫。

在美索不达米亚,国家的王权受到三种限制:法律贵族和祭司。其中以祭司最有势力。国王是神的代言人,其权力由神授予,而神的代表是祭司。在老百姓眼里,人君如果不从祭司手中获得权杖,就不能称之为名正言顺。祭司代表神授权给君王时,一般都有庄严隆重的仪式。在这种神权政治下,祭司拥有极大的特权。而且,祭司是国家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他们控制和管理着神庙里的财富

由于宗教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美索不达米亚的神庙聚敛的财富无以数计。国王一般划拨一部分土地作为庙产,并指定区域献租纳税。对外战争如果获胜,战俘和战利品优先送达的地方就是神庙。加上国民竞相献的各类供品,神庙里不仅充满了食品、蔬菜、水果,而且拥有大量的金银财宝。祭司作为财富的管理者,他们出租土地、经营钱庄、参与商业活动,使神庙的财产不断增值。因此,祭司因神得财,因财得势,成为社会的特权阶级。

祭司多出于名门望族,职业是世袭的,其称号也代代相传。他们还往往是国家少数垄断了文化知识的人。在神庙开设的学校中,祭司既是校董,又是教师,通过教育学生灌输宗教思想,因而也是垄断思想的阶层。

祭司也分不同的等级,高级祭司负责主持重大的祭祀活动,普通祭司按等级各司其责。比如卡鲁、那努负责领唱圣歌,尼撒库负责主持奠酒,那姆克负责清扫,巴努负责驱魔仪式。另外还有专门从事占卜和解释预兆的祭司,他们负责求神问吉、解梦看相、占星预卜等。

国内学校

巴比伦的学校产生于何时,尚无定论。20世纪30年代,考古学家在幼发拉底河畔南部的马里城(Mari)挖掘出一所约公元前2100年的学校遗址,被认为是根据考古发掘所知的最古老的学校。“它包括一条通道和两间房屋,大间房屋长44英尺,宽25英尺;小间面积为大间的三分之一。大间排列着四排石凳,每条可坐1人、2人或4人,共容45人;小房排着三排石凳,共可容23人;很似学校课室。两房四壁无,从房顶射入光线。房中没有讲课的讲台或讲桌,却放着许多学生的作业泥板。墙壁四周的底部安放着盛有泥土的浅浅水槽,好似是准备制作书写用的泥板的。附近摆着一个椭圆形的陶盆,可能是储放清水以便和泥制造泥板的,或则是放置书写用具的。地面上装点有很多亮壳,好似是教授计算的教具。这所房舍靠近皇宫,不靠近寺庙;刚好别处发掘的泥板书的储存场所也是近宫而不邻寺的;有人推断这是古时的学校。”

两河流域的学校以培养文士为目的。文士分为高级文士和低级文士。前者充任官员,后者则从事各种职业,如公证人、掌印员、土地测量及登记员、军情记录员、缮写员、计算人员、秘书,等等。

在古代两河流域,考古发掘了大量泥板书。这些泥板书标明的最早日期是大约公元前3000年,是用苏美尔人的象形文字书写的。在此后的1000年间,象形文字发展成为楔形文字,广泛流行于中东地区,巴比伦人、亚述人、赫梯人和波斯人均使用它。这些考古发现的料大多是宗教方面的文章或是与实际生活有关的文献,如契约、记录、文职人员的报告、法律、条例、公告等。还有一些资料是关于数学的,虽然当时两河流域的数学比古埃及的数学水平高得多,但这些数学问题和古埃及一样,涉及的都是一些实际问题。在晚些时期的数学记载中(即波斯和塞琉西时代),就有了一些天文图表以及关于日历和占星术的计算步骤了。很明显,两河流域学校存在的目的是给不同类型的未来官员提供高级教学。

约公元前2000年的一篇苏美尔文描述了当时学校的生活。该文后来被多次抄写,所以可以推断出它的描述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从此文多次使用阿得语来看,可判断是由一名阿得族的学生所写的,但全文还是用苏美尔文写成的,因为当时苏美尔文是学术语言,其地位相当于后来欧洲的拉丁文。学生早上来到学校,自带午饭。校长是“学校之父”(school father),有一名教苏美尔文的教师和一名教算术的教师。上课的形式是抄写已有的泥板书。学习的科目有苏美尔文、算术和簿记。学校实行严格的纪律,执行纪律的人有一名勤杂工、一名教师和操场监管人。学生常常在一天内由于不同的过错要遭受几次鞭打,这些过错包括早上迟到、上课讲话、未经许可就起立或离开校园等。直到晚上,疲惫不堪的学生才能走回家,向父亲汇报自己一天的情况(父亲一般都是官员)。晚饭后早早上床睡觉,以保证第二天早上精力充沛。有时候,教师还会被到家里,通常是由于做父亲的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最杰出的书写者和有知识的人,希望他比其他同学甚至比那些贵族出身的同学更优秀。

公元前2000年的智慧之家(the House of Wisdom)是两河流域实施高水平教学的场所,入学者是已毕业的文士,这里从事的研究也是高水平的。然而,两河流域的学校不同于后来古希腊的学校,其所谓高深知识也是侧重应用价值,而不是面向理论探索。以数学为例,理论推测并没有获得充分发展,大批巴比伦数学论文涉及的是具体问题。

巴比伦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明,其教育也是早于其他国家的。“甚至可以说,它早于埃及,至少是与埃及约在同时而有了学校。这是人类最初的学校教育摇篮,也是人类正式教育的起点。”当然,其高等教育还是相当模糊的。

传说故事

编辑

相关传说

每年天,高原地区的积雪融化,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就在两河流域泛滥成灾。特别是下游一带,地势低凹,几乎全被淹没。一个流传到今天的巴比伦神话,生动地反映了这种情形:一位巴比伦国王的祖先梦见他遇到了神仙。神告诉他,洪水就要淹没大地,来惩罚人类的罪恶。因为他一向对神十分虔诚,所以神要搭救他。这个人听从神的吩咐,造了一只方舟,把全家人都搬到舟上,还带了几只动物和一些种子。

没过多久,乌云布满天空,黑暗笼罩了大地,狂风暴雨袭来,滔滔洪水淹没了一切生命,只有那只方舟在茫茫无边的水面上漂行。到了第七天,风住了,河水平静下来。这时候,方舟漂到一座山旁。舟上的人把动物放出方舟,将种子撒在山上,大地的生命重新开始了。这个传说很有可能是影响了圣经里记载的诺亚方舟的故事:一个叫诺亚的人按照上帝的命令造了一只方舟,全家人坐上去,躲过了水灾。当洪水退落的时候,诺亚放出一只鸽子。不久,鸽子衔着一片新拧下的橄榄叶子飞回来,使诺亚知道洪水已经退去,万物又恢复了生命。后来,西方人就把鸽子和橄榄枝作为和平的象征

犹太人的《旧约圣经》在创世记这卷书中详细记载了洪水毁灭世界的情况。

相关神话

古巴比伦神话即古巴比伦时代的神话,其中包括世界上最早的叙事长诗就是《吉尔伽美什史诗》,神话人物有:伊休坦、女神伊什干塔尔等。其中也有大洪水传说的出现。

巴比伦文化多继承苏美尔—阿卡德文化,神话则更是如此。由于两河流域国家的统一,宗教信仰也逐步趋于一致。在阿卡德王国时,天神安启改称安努,都姆兹改称坦姆兹,埃阿神与安启共用。巴比伦王国时,宗教表现为多神崇拜和一神崇拜。天神安努、地神埃阿、大气神恩里尔等仍为主神,此外也有月神辛、太阳神沙玛什,农神坦姆兹和伊什塔尔(即印娜娜),其它的神统称为安努那基。但是,由于巴比伦王国统一两河流域,巴比伦城成为王国首都,为表现王国的统一,这时出现了许多表现巴比伦保护神玛尔都克和反映帝王业绩的颂歌,其主要代表作品即是《埃努玛·埃立什》和《咏吉尔伽美什》。

相关历史

“巴比伦之囚”缘起于公元前601年。这一年尼布甲尼撒再度与埃及交战,结果折翼而返。从公元前601年到公元前604年一直臣服于尼布甲尼撒的犹太国王约敬,便趁机脱离新巴比伦,投向了埃及的怀抱。尼布甲尼撒在听到犹太国王投降的消息之后,大发雷霆,发誓要踏平耶路撒冷。公元前598年底,投降埃及的犹太国王约雅敬死去,他的儿子约雅斤即位。尼布甲尼撒认为进攻犹太王国的时机已到,亲自率领大军攻向耶路撒冷。经过两个多月的围攻,在犹太内部亲巴比伦派的推动下,犹太国王带着所有的大臣一起出城投降。尼布甲尼撒废黜了约雅斤,封约雅斤的叔叔为犹太王,并为其改名西底家,让他宣誓效新巴比伦王国,不得反叛。然后下令将犹太王室的大部分成员和犹太的能工巧匠一起押往巴比伦。临行前,又下令部下对耶路撒冷的圣殿进行洗劫。

公元前588年,埃及向巴勒斯坦地区发动了进攻。犹太国王西底家和这一地区其他臣服于新巴比伦的小国,这时纷纷起来响应埃及人。不久,尼布甲尼撒又一次率新巴比伦军队对耶路撒冷发动了第二次围攻。这次围攻历时18个月。由于饥荒和内部分裂,耶路撒冷终于在公元前586年陷落。尼布甲尼撒对一反再反的犹太国王无比的痛恨,下令在犹太国王西底家的面前杀死他的几个儿子,然后又剜去了西底家的眼睛。当已经双目失明的西底家押到尼布甲尼撒面前时,尼布甲尼撒对他说:“这就是你们背叛我的下场!”然后下令用铜链锁着西底家把他带到巴比伦去示众。耶路撒冷全城被洗劫一空。城墙被拆毁,圣殿、王宫和许多民宅被焚烧。全城活着的居民几乎全被掳到巴比伦。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巴比伦之囚”。

对犹太人来讲,沦为“巴比伦之囚”是一次惨痛的经历。犹太的先知文学,对尼布甲尼撒对耶路撒冷的围攻和“巴比伦之囚”的记述,都保存在《圣经·旧约全书》中,尼布甲尼撒在那里被说成是上帝惩罚犹太人罪恶的工具。

圣经记录

编辑

启示录18章 19章1~9节

18章第2节 他大声喊着说:“巴比伦大城倾倒了!倾倒了!成了鬼魔的住处和各样污秽之灵的巢穴(注:或作“牢狱”。下同),并各样污秽可憎之雀的巢穴。

18章第3节 因为列国都被她邪淫大怒的酒倾倒了。地上的君王与她行淫,地上的客商因她奢华太过就发了财。”

18章第4节 我又听见从天上有声音说:“我的民哪,你们要从那城出来,免得与她一同有罪,受她所受的灾殃;

18章第5节 因她的罪恶滔天,她的不义,神已经想起来了。

18章第6节 她怎样待人,也要怎样待她,按她所行的加倍地报应她,用她调酒的杯加倍地调给她喝。

18章第7节 她怎样荣耀自己,怎样奢华,也当叫她照样痛苦悲哀,因她心里说:‘我坐了皇后的位,并不是寡妇,决不至于悲哀。’

18章第8节 所以在一天之内,她的灾殃要一齐来到,就是死亡、悲哀、饥荒。她又要被火烧尽了,因为审判她的主神大有能力。

18章第9节 地上的君王,素来与她行淫,一同奢华的,看见烧她的,就必为她哭泣哀号。

18章第10节 因怕她的痛苦,就远远地站着说:哀哉!哀哉!巴比伦大城,坚固的城啊!一时之间你的刑罚就来到了。

18章第11节 地上的客商也都为她哭泣悲哀,因为没有人再买他们的货物了;

18章第18节 看见烧她的烟,就喊着说:‘有何城能比这大城呢?’

18章第19节 他们又把尘土撒在头上,哭泣悲哀,喊着说:‘哀哉!哀哉!这大城啊!凡有在海中的,都因她的珍宝成了富足,她在一时之间就成了荒场!

18章第21节 有一位大力的天使举起一块石头,好像大磨石,扔在海里,说:“巴比伦大城也必这样猛力地被扔下去,决不能再见了!

希伯来文的巴别,或希腊文的巴比伦,意思都是混乱。巴别是宁录之父古实所建。按照历史,宁录发明了宗教偶像的敬拜系统。尼布甲尼撒将巴别扩大,巴别就成了旧约圣经中闻名的巴比伦。在尼布甲尼撒王的领导下,巴比伦人毁坏了神的殿,并且夺走了殿中事奉神的圣别器皿,(但一1~2,王下二五8~9,14~15,)。旧约祭司以斯拉将这些器皿带回耶路撒冷,摆在重建的殿中。(拉一7~11,五14,六5。)因此按照圣经的思想,巴比伦是邪恶之地,因为她毁坏了圣殿,掳掠了神的百姓和圣别的器皿。

圣经旧约中多次提到巴比伦与美索不达米亚,在圣经中巴比伦占有重要地位:

1 美索不达米亚北部为巴别塔的建立地

2 亚伯拉罕家族的故乡(迦勒底的吾尔)

3 消灭并掳掠犹大国的国家

4 旧约先知但以理所在的国家

5 被掳掠的以色列民需要脱离的国家

巴比伦的预表

彭伯(G. H. Pember)的著作和希斯录(Alexander Hislop)所著《两个巴比伦》一书都说,每一种异教都渊源于巴比伦宗教,没有一种例外。宁录所发明的宗教已经遍布于全世界,甚至到达印度、中国和日本。因此基督徒将启示录的巴比伦预表作为宗教。也有解经家称作为宗教的天主教为宗教巴比伦。

此外从圣经启示录的描述中,圣经学者认为物质巴比伦是罔顾生命,凡事以商业原则行事的源头。圣经也多次直接将巴比伦隐喻为神的仇敌撒旦。

圣经预言的巴比伦结局

圣经启示录十八章二节说到物质巴比伦的倾倒。这节说,“他用强有力的声音喊着说,大巴比伦倾倒了!倾倒了!成了鬼的居所,和各样污秽之灵的巢穴,并各样污秽可恨之鸟的巢穴。”在十四章八节有一位天使说,“大巴比伦倾倒了!倾倒了!”而在圣经启示录十九章,基督喊出了同样的话。这指明巴比伦有两次倾倒,就是宗教巴比伦的倾倒和物质巴比伦的倾倒。宗教巴比伦的倾倒要发生在大灾难的初期,而物质巴比伦的倾倒要发生在大灾难的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