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沫沙 编辑

中国现代作家

廖沫沙(1907116日—1990年12月27日),原名廖家权,笔名繁星、埜容、野容、达伍、熊飞、闻璧、怀湘湖南长沙人,中国现代作家杂文家,曾任北京市委委员、宣传部副部长、教育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全国第三、五、六、七届政协委员,北京市第五、六届政协副主席

1928年,前往武任《革命军日报》副刊编辑。1930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随同田汉阳翰笙、袁牧之等到武汉编辑期刊《抗战戏剧》。1938年,参加田汉在南创办的《抗战日报》编辑工作。1939年,参加郭沫若夏衍桂林主办的《救亡日报》编辑工作。1941年“皖南事变后,前往香港任《华商报》晚刊编辑部主任。1942年,前往重庆任《新华日报》编辑部主任。1949年,出版短篇小说集《鹿传》。1961年9月,北京市委刊物前线》为廖沫沙、邓拓吴晗开设《三家村札记》杂文专栏,三人轮流撰稿。“文化大革命”期间,遭林彪、“四人帮”反党反革命集团诬蔑为“三家村反党集团”成员,遭长期关押,后被下放至江西林场进行劳动改造。1979年初,平反昭雪。1986年,出版《廖沫沙文集》。1990年12月2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廖沫沙

别名:廖家权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长沙市

生日期:1907年1月16日

逝世日期:1990年12月27日

毕业院校:上海艺术大学

职业:作家、杂文家

作品:鹿马传、分阴集、三家村礼记

人物经历

编辑

1907年1月16日,出生于江苏省一个军人家庭。后全家迁回湖南。1919年,进入长沙县读书。在湖南省立一师附小完成小学学业。1922年,进入长沙师范学校学习,后求学于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系。1927年,前往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系当旁听生,并在《南国月刊》等杂志发表了《燕子矶的鬼》等戏剧小说作品。

廖沫沙行书七律,1989年手书(原作于1967年)

廖沫沙行书七律,1989年手书(原作于1967年)

1928年,前往武汉任《革命军日报》副刊编辑。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团沪中区书业支部书记、团沪中区委宣传部长。1932年,党组织调廖沫沙到《远东日报》任编辑,并开始杂文创作。1934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从1930年到1934年,廖沫沙曾三次被捕,始终坚贞不1936年夏,经营救出狱。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随同田汉、阳翰笙、袁牧之等到武汉编辑期刊——《抗战戏剧》。1938年,参加田汉在湖南创办的《抗战日报》编辑工作。1939年,参加郭沫若、夏衍在桂林主办的《救亡日报》编辑工作。1941年“皖南事”后,前往香港任《华商报》晚刊编辑部主任,太平洋战争发生后,《华商报》停刊。1942年,前往重庆任《新华日报》编辑部主任。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前往香港,复刊《华商报》,任副总编辑兼主笔,兼任中共港澳工作委员会委员、报委书记。1948年,任香港新民主出版总编辑;同年,与《华商报》记者陈海云结婚。

1979年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廖沫沙(左)

1979年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廖沫沙(左)

1949年6月,廖沫沙调来北平,先后任市委委员、宣传部长、教育部长、统战部长、市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务;同年,由三联书店出版抗日战争时期所写的历史小说集《鹿马传》。

1961年9月,北京市委刊物《前线》为廖沫沙、邓拓和吴晗开设《三家村札记》杂文专栏,三人轮流撰稿,吴晗出“吴”字,邓拓出“南”字(笔名“马南邨”),廖沫沙出“星”(笔名“繁星”),统一署名“吴南星”。1962年5月4日,《人民日报》为廖沫沙和夏衍等人开辟《长短录》杂文专栏;10月,出版杂文集《分阴集》;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廖沫沙出庭作证江青的第五次庭审特别法庭现场(右)

廖沫沙出庭作证江青的第五次庭审特别法庭现场(右)

1966年5月,廖沫沙与邓拓、吴晗三人被林彪、“四人帮”反党反革命集团诬蔑为“三家村反党集团”,遭到残酷迫害,连续遭受批斗。1968年初至1975年,被关押8年,关押期间,在狱中用盒作纸、火柴当笔写,后结集出版,名《余烬集》。1975年6月1日,被押往江西分宜县山林场劳动改造。

1979年初,平反昭雪,后继续潜心创作,整理大量旧作;同年11月13日,在《北京日报》上发表《重看〈海瑞罢官〉杂感一文。1980年12月12日,以证人身份出席江青的第五次庭审特别法庭,指证江青伙同康生、谢富治等人在“文革”期间诬陷迫害干部的犯罪事实。1986年,出版《廖沫沙文集》。

1990年12月2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1994年,出版记录廖沫沙在“文革”期间检查交代材料的文集《瓮中杂俎》

主要作品

编辑

作品名称

时间

作品类型

《燕子矶的鬼》

1927年

戏剧小说

《鹿马传》

1949年

历史小说集

《分阴集》

1962年10月

杂文集

《余烬集》

1979年

诗集

《三家村札记》(与邓拓、吴晗合著)

1979年

杂文集

《纸上谈兵录》

1984

军事评论

《廖沫沙杂文集》

1984年

杂文集

《廖沫沙文集》四卷

1986年

文集

《瓮中杂俎》

1994年

文集

创作特点

编辑

杂文

批判精神

廖沫沙的杂文取材广泛,思想敏锐,题新颖。在20世纪30年代,廖沫沙的笔锋首先指向国民党反动统治当局,以揭露黑暗,战取明。对于达官人提倡的“救国不忘娱乐,娱乐不忘救国”,以致出现“有的在前方肉搏,有的却在后方嘻嘻地搂着女人跳舞”的丑恶现状,对于权势只顾携带金银古物逃命,却下北平的小学生留在城里“掘地窟”的无耻行径,廖沫沙在《说商品之类》《掘地洞》《闲情救国》等文中作了充分的揭露和尖锐的抨击。对于“生着人类的外貌,穿着人类的衣冠”的反动统治者迫害革命人士的残酷事实,或者在精神上给人以恐怖,或者干脆在肉体上来个“老凳或自来水灌鼻之类”,廖沫沙在《秋梦记》《文明与“人”》等文中愤怒地予以暴露、控诉。同时在他的笔下,也展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人民因不合理社会逼迫而扭曲了的灵魂。一些上海小市民是那样庸俗、自私、吝啬,《广告摘要》《从外国回来的悲哀》讥讽了他们低级的生活和艺术趣味。他们的生活状况又是那样痛苦而辛酸,《“中国人与狗”》一文中,作者以当时报载的一名理发学徒因未捐照会而在租界税警面前惊恐致死的消息,对“租界上,一部分中国人虽已脱离了狗籍,而另一部分人,像理发学徒之类还恐怕与狗为伍”的冷酷现实,发出强烈的谴

针砭时弊

有的放矢,言之有物,循循善诱,主题含蓄而不隐晦,行文宛转而少曲笔,是新中国成立后廖沫沙杂文创作的特点。廖沫沙的作品一部分取材于教育工作,在《〈师说〉解》《“孔之卓”在哪里?》《不叩亦必鸣》《“蒙以养正”说》等杂文中,精辟地论述了有关教学工作和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除了教育工作以外,廖沫沙的杂文还广泛地涉及到许多社会现象,从如何对待新生事物到怎样进行调查研究,从认识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到尊重科学,从表彰忘我的劳动到鼓励勤俭持家。廖沫沙把关切的目光投向新中国成立后革命和建设中遇到的一系列实际问题上。这些文章在对表彰先进,匡正时弊,活跃思想,增加知识,都起到了一定作用。读过后,可以使人们感受到廖沫沙对社会主义热爱,对祖国前途和人民生活的关怀和责任感。廖沫沙虽然对亲眼看到的,亲身体会到的时弊作了嘲讽和解剖,但又都是与人为善和实事求是的,能深切地感到廖沫沙期望切实改正人们思想、工作作风中的缺点错误的拳拳之心。

军事评论

文风诗情

廖沫沙的军事评论在文风上别具一格。为了更加突出地表达国民党的失败、共产党的胜利这一时代的潮流,廖沫沙在选择论据和组织论证过程上,是十分考究的。在每一篇的军事评论里,对一段时间内全国的战场上发生的较大的战斗都给予报道了,但廖沫沙对这些战斗又都作了极大的浓缩与概括,使文章论据充足,气势广阔而又不失紧凑。评论总是通过事实,并在事实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可见事实的取舍与安排,是非常重要的,这里面有着一定的学问和技巧。廖沫沙的每一篇评论,都是经过巧妙而别致的布局和安排之后写成的。他选择的大量论据,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国民党的宣传机构和西方通讯社的材料,他善于从这些战报中发现矛盾,然后举出新华社的论据,整个评论的过程,便成了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最后,即使作者不点题,读者也能从这个过程中认识到时局的发展。

分析本质

廖沫沙并未停留在对已出现的战争局势的评论上,而是把重点放在通过对过去的局势的本质上的分析,指出未来局势发展的趋向。如1948年1月1日的评论《新的战场,新的形势》,分析了目前战争局势的三个特点:一是扩大战场,开辟了五个新解放区;二是国民党的运输优势已被人民解放军破坏了;三是兵力大减而造成国民党的兵力不足,顾此失彼的被动局势。廖沫沙针对这三个特点进而论述了1948年的战局,国民党“将在这种剜空东边东边垮,剜空西边就西边垮”的情势中发展下去。

行文连贯

为了使广大的读者对整个局势的发展有个明确而清晰的思想,以把握战局的方向,廖沫沙的军事评论相当注意战局的连续性和评论的条理性。如1948年1月4日以后所发表的《从东北长江》等十多篇的连续评论,东北和西北两个战场交替出现,而又不失战争的连贯。在《东北局势急转直下》中对人民解放军分割包围国民党占领的重要城市的战略进行了评论之后,在《人关与南渡》中又对国民党军队中发生的变化进行评述;而当人民解放军对这几个据点的外围进行炮击时,又及时地发表了《战场上的迎曲》,预示着人民解放军总反攻的开始。这种夹叙夹议的评论连续性强,内容越充实,评论的时代脉搏的跳动就愈明显。

人物评价

编辑

廖沫沙在党的新闻、思想、文化战线上战斗了半个多世纪,是一位为坚持真理而献身的优秀的共产主义文化战士一生以犀利的笔锋为党战斗的著名杂文作家和马克恩主思想卫士。他所撰写的杂文、散文论文等在社会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廖沫沙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他清正廉洁、克已奉公,不为索取、只求奉献。在晚年,他多次告嘱家属,在他去世后丧事一定从简,不发讣告,不开追悼会,不搞遗体告别,不留存骨灰,体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彻底唯物主义精神。(新华通讯社评)

廖沫沙讴歌社会主义的新人新事,抨击给人民事业造成损害的弊端和积习,赞美民族的优良传统,呼唤和创造滋润万物生长的和风细,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欢迎。(中央财经大学新闻系主任、教授谭云明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