痖弦 编辑

中国台湾诗人

痖弦中国台湾著名诗人,本名王庆麟,河南南阳人,在舞台剧《孙中山传》中饰演孙中山,海内外巡演70多场,极一时。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痖弦

国籍:中国

民族

出生日期:1932

毕业院校:豫衡联合中学

职业:著名

主要成就:曾任华欣文化事业中心总编辑曾任幼狮文化公司期刊总编辑1977年任《联合报副刊主编创世纪诗刊创办人之一

出生地:河南南阳市

作品:《痖弦诗抄》、《深渊》、《盐》诗集

生平简介

编辑

痖弦痖弦

痖弦1932年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县(今南阳市卧龙区)杨庄营村东庄 的一个农民家庭。六岁入本地杨庄营小学,九岁入南阳私立南都中学,十六岁入豫衡联合中学,1949年8,在湖南参加了国民党军队,并随之去台。到台湾后进国民党政工干校的影剧系学习,1953年3月毕业后分配到国民党海军工作。1961年任晨广播台台长。

1966年12月,以少校军衔退伍。1969年任台湾“中国青年写作协会总干事。1974年兼任华欣文化事业中心总编辑及《中华文艺》总编辑。1975年任幼狮文化公司期刊总编辑。1977年10月起担任台湾《联合报》副刊主编至今。其间曾应邀参加爱荷华大学国际创作中心,并入威斯康辛大学学习。

主要成就

编辑

新民族诗型

诗人痖弦诗人痖弦

在痖弦写作生涯的早期,痖弦提出了“新民族诗型”的观点(1956),主追求形象第一,意境至上;强调中国风与东方味。一再地回响着汉语古典诗歌的声音的《秋歌》可看作对这一观点的实践。

痖弦是台湾《创世纪》诗刊的三驾车之一,他以诗之开创和拓植知名,民谣写实与心灵探索的风格体会,二十年来蔚为台湾现代诗大家,从之既众,影响最为深远。

诗的真理

他的诗作,追寻青年时代的梦想,呼应内心深处的一种召唤,并尝试在时间的河流里逆泳而上。早年他崇拜奥地利诗人里尔克,早期影响痖弦最大的是30年代诗人何其何其芳曾是他年轻时候的诗神,《预言》里的重要作品他能背诵。对于他后来长久停笔写诗的空白,他解释说是因为他一任很多可写的东西仅止于可写的境界,思想钝了,笔锈了,时代更迭,风潮止息。他在努力尝试体认生命的本质之余,自甘于另一种形式的、心灵的淡泊,承认并安于生活即是诗的真理。

回归东方

关于台湾诗坛争不休的传统与西化问题,痖弦有很好的看法,而这些看法也成为他写诗的指导思想:“在历史的纵方向线上首先要摆脱本位积习禁锢,并从旧有的城府中大步地走出来,承认事实并接受它的挑战,而在国际的横断面上,我们希望有更多现代文学艺术的朝香人,走向西方回归东方。”关于诗的懂与不懂的问题,痖弦有很深刻的见解:“历来每次提出诗歌大众化的问题,并不是一般百姓,甚至也不是一般的读者,而是自己本身读诗的写诗人。唐代的元白就是例子。当诗人所写的诗连自己的同行都无法欣赏了解的时候,那应当检讨的是诗人本身,而非读者。”症弦还对台湾诗坛作过这样的批评:“从徒然的修辞上的拗句伪装深刻,用闪烁的模棱两可的语意故示神秘,用汇的偶然安排造成意外效果。只是一种空架的花拳绣腿,一种感性的偷工减料,一种诗意的堕落。”读痖弦的诗,最大的感触就是,他的诗以质取胜,不追求创作数量。他的诗所写的都是他的体验和体会,诚如他自己所说,是内心深处的召唤和梦想,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是对于生命本质的体认,如果一时还没有这种体认,他自甘于淡泊。

相关报道

编辑

著名诗人痖弦著名诗人痖弦

十六岁她的名字便流落在城里一种凄然的韵律

那杏仁色的双臂应由宦官来守卫

小小的髻儿啊清朝人为他心碎

(夜夜满园子嗑瓜子儿的脸!)

‘苦啊 ’ 双手放在枷里的她

有人说

佳木斯曾跟一个白俄军官混过

一种凄然的韵律

每个妇人诅咒她在每个城里

荣誉所获

编辑

2020年9月8日晚,第28届柔刚诗歌揭晓,台湾诗人痖弦获得特别荣誉奖。

痖弦对整个华语诗歌具有重大贡献。第28届柔刚诗歌奖设立了荣誉奖和校园奖,以表彰对汉语诗歌作出独特贡献的诗人、诗评家。

评价

编辑

飙诗岁月

痖弦本名王庆麟,出生于河南南阳。在他的很多诗作里,都写满了对家乡的怀念:你离家这么多年了/怎么还带着那顶破斗笠/不,那是故乡的屋顶/……1949年他随军队赴台,历任台湾“中国青年写作协会”总干事、幼狮文化公司期刊总编辑、台湾《联合报》副刊主编等,也是台湾“创世纪”诗发起人之一,著有《痖弦诗抄》《深渊》《盐》等诗集。

上世纪50年代初,19岁的痖弦开始发表诗作,1965年停笔。诗歌写作生涯只有十几年,留下的诗作也不到90首。其几部诗集其实都可以看做是《深渊》的“异本”和延伸。但这些数量不多的作品,其原创性和想象力,在新诗界影响深远,这在现代汉诗史上,可以说是个异数。

“我今天是来寻根的。”走进北京大学校园,登上中坤国际诗歌奖颁奖台的痖弦这样说出第一句话:“我认为《创世纪》是拿得出去的台湾经验,我们把从北大烧起来的中国新诗的火燃到了台湾。”

痖弦说:“我的文学事业是与《创世纪》一同成长的。我和洛夫、张默三人合办创世纪诗社,诗社一办就是50余年,至今仍在出刊,明年就整整60年了。白先勇曾形容《创世纪》是九命猫。”痖弦着回忆说,在那段时间里,大家热情很高,每个人都不拿稿费,是“没有薪饷的部队”。“如今的年轻人喜欢‘飙车’,我们那时是‘飙诗’,每天在宿舍里头对头、脚对脚地写诗,很多诗都在那时候写成。我曾经创下一天最多写6首诗的纪录。”

北大教授洪子诚评价说,在50年代台湾诗坛,痖弦虽然属于创世纪诗派,却不为某一思潮、套路所拘束。痖弦的诗呈现多样的风貌。有抒情、有白描、有反讽、有淳朴的歌谣,有浓郁的乡愁,有对现代文明的批判,也有存在主式的自剖。他的文字浑然天成,自成一格。关切底层小人物的悲苦,但不施以廉价的感伤、怜悯。以现实政治和日常生活为写作重心,但融入时间的维度而增加历史厚重感和沧桑感。

诗评家张汉良早期对痖弦创作的评语现在看来仍然也有效:痖弦的诗具有其戏剧性,也有其思想性,有其乡土性,也有其世界性,有其生之为生的诠释,也有其死之为死之哲学。甜是他的语言,苦是他的精神,他是既矛盾又和谐的统一体。他透过美而独特的意象,把诗转化为一支温柔且具震撼力的恋歌。

“诗人是一辈子的”

30多年来,台湾选过三次“十大诗人”,痖弦每次都当选。在接受采访时,痖弦多次这样说:“诗人是一辈子的”、“一日诗人,一世诗人”、“诗是信仰,如同宗教家殉道,诗人终生殉美”。

诗于痖弦,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已融于他的血液。或者这样说,不论他早年狂写诗,还是现今慎写诗,他永远都是一个诗人,过着诗的生活,一如他自己所言:“诗是很不容易戒掉的瘾,诗是一种癖性,一种毛病,喜欢上诗,就不容易抛掉它。”他称诗人有两种,一种是写诗的人,一种是写过诗的人—这么说,并非为自己诗写得少狡辩,他自觉一直在诗的光照之下。

痖弦认为诗分三个层界。第一个是小我层界,写的是最自我的感受,这个时候诗人还很年轻;第二个层界是大我,表达的是间接的感受,很具现实性,具有群体广博的精神,这个时候诗人差不多人到中年了,像杜甫的诗,即是抒大我之情;第三个是无我层界,即把我排除出去,超人的现实,表现在创作上是一种哲学的态度。这个时候诗人已到晚年,进入玄学、禅宗的境界了。小我是美学的境界,大我是文化的境界,无我是哲学的或者说是玄学的、宗教的境界。

他认为,一首好诗的标准是“思想要深,情感要真,技巧要新”。他建议诗歌创作“炼字不如炼句;炼句不如炼意;炼意不如炼人”。同时他也认为,诗歌是诗人人格魅力的展现,要做到诗如其人,人如诗,诗如人,这样才好。

“中年后我的兴趣转向诗论,后来又转向编辑工作。但我从未有一天背叛诗神,诗作少一直让我忏悔。”他说。

编辑是一项伟业

痖弦总是谦称自己是“失败的作家,成功的编辑”。主持《联合报》副刊时,他长年从事文学编辑工作。经他扶持,在“联副”露头走上文坛并蔚成大家的,可开列出一个长长的名单。他对有苗头的投稿者,认真复信,对于诗歌作者,他的复信会比那稿件长出很多页。

席慕蓉未出名的时候,投来的诗作常是既有妙句也有陈词的状态,痖弦给她回信耐心地分析说明,哪几句是诗,哪几句是败笔。席慕蓉非常感动,后来就写信给他:“您太费时间了,以后,您退稿时只要在妙句下画红线、败句下画蓝线就行了。”痖弦照此办理,席慕蓉果然有悟性,就依那红蓝线修改,有时画红线的也改,再寄回去,洵为好诗,“联副”刊发出来,读者反响强烈。

痖弦对任何投稿都来稿必复,每天回信20到30封。“我不用那些尺牍套话,简单明白,把要说的话说清楚。”他招编辑,必问应试者“编辑工作最重要的是什么”,若应试者答“校对”,他就肯定要。“为什么‘校对’这么重要呢?虽说从前没电脑,是手写稿、铅活字排版,容易出错,但是有专职校对呀。这里有一个编辑责任心问题,一定不能出错,不然作品发表了也是对作者的不尊重。”

“我对编辑非常着迷,非常醉心,我把编辑的意义看得很庄严,我不太喜欢人家说编辑是为人作嫁衣裳,我认为编辑就是一种事业,简直就是一种伟业。所以在编辑上我花的工夫很大。”痖弦说。

“以中文文学参与人口之多、中文及汉学出版之广泛,以及中文在世界上的热烈交流激荡等现象来看,华人文坛绝对有条件成为全球最大文坛。”痖弦说自己一辈子都在鼓励年轻人,他认为华人文坛大有机会在不久将来成为全世界质量最大最可观的文坛。

第28届柔刚诗歌奖评价

“痖弦先生是一位公认的诗歌大家,他的诗具有天才般的艺术感觉、丰沛的原创精神、独到的语言表达,深深俘获着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灵,已当之无愧地进入中国新诗的经典之列。”(第28届柔刚诗歌奖终审评委、诗人马铃薯兄弟评)

主要作品

编辑

参演电视剧

首播时间 剧名 扮演角色 导演 合作演员
2020-3-19 诗词中国 ---- - -
2016-4-7 春天读诗3 ---- - -

参演电影

上映时间 剧名 扮演角色 导演 合作演员
2014-10-18 他们屿写作:如歌的行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