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周颐 编辑

晚清官员、词人

况周颐(1859—1926年),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湖南宝庆。原名况周仪,因避宣统帝溥仪讳,改名况周颐。字夔笙,一字揆孙,别号人、玉梅词隐,晚号蕙风词隐,人称况古,况古人,室名兰云梦楼,西庐晚清官员、词人。

况周颐9岁补弟子员,11岁中秀才,18岁中拔贡21岁以优贡生中绪五年(1879年)乡试举人。民国十五年(1926年)七月十八日,况周颐去世,享年六十八岁。

况周颐一生致力于词的创作,为晚清四大家之一。早年词作或为艳语,或伤时事。辛亥革命后,多抒发眷恋清室之情。有《蕙风词》。在词学理方面,主词应注重思想内容。讲究寄托,并于常州词派的主张有所发展。有《蕙风词话》。

(概述图参考

基本信息

编辑

本名:况周颐

字:夔笙、揆孙

号:玉梅词人、玉梅词隐、蕙风词隐

所处时代:晚清

民族族群:

出生地:广西临桂(今桂林)

生日期:1859年

逝世日期:1926年

主要作品:《蕙风词》、《蕙风词话

主要成就:“清末四大家之一

人物生平

编辑

咸丰九年(1859年)九初一日,况周颐出生。

同治七年(1868年),补博士弟子员。

同治十一年(1872年),开始学习填词

光绪二年(1876年),充优贡生。

光绪五年(1879年),以优贡生中乡试举人。

光绪十一年(1885年),况周颐入四川游历,先后前往夔州、蓉城、万县。收集万县西南山石刻、留心川中风物掌故。

光绪十四年(1888年)二月,由四川入北京, 与王鹏运结识。

光绪十五年(1889年),应礼部试,未中,任内阁中书。与王鹏运、 端木埰、许玉琢唱和,时称四中书词人。

援例授内阁中书,任会典馆绘图处协修、国史馆校对。叙劳以知府用,分发浙江。在京师为官期间,与同乡王鹏运友善,结词朝夕唱和,钻研词学,人称“王况”,共创临桂词派。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入两江总督张之洞府,领衔江楚编译官书局总纂。

戊戌变法后,离京南下,掌教常州龙城书院,讲学南京师范学堂,受聘端方幕中,治理金石文字。后充任安徽宁国府盐厘督办。其间,复执教于武进龙城书院和南京师范学堂。

民国年间寓居上海,卖文为生,穷困潦倒,以至无下锅。曾为刘承干嘉业堂校书。

民国十五年(1926年)七月十八日,况周颐去世,享年六十八岁,葬于湖州场山。

主要影响

编辑

词作特色

况周颐词话五种况周颐词话五种

况周颐以词为专业,20岁前,词作主“性灵”,“好为侧艳语”,“固无所谓感事”(赵尊岳《蕙风词史》)。光绪十四年(1888)入京后,与当时词坛名家同里前辈王鹏运同官,以词学相益,得所谓重、拙、大之说,词格为之一。稍尚体格,词情也较沉郁,如〔齐天乐〕《秋》等作品。

中日甲午(1894年)战争时,愤于外敌入侵,写下一些伤时感事、声情激的篇什,如〔唐多〕《甲午生日感》、〔苏武〕《寒夜闻角》、〔水龙吟〕《二月十八日大雪中作》、〔摸儿〕《咏虫》、〔水龙吟〕“声声只在南”等,反映“嘶骑还骄,栖鸦难稳”的现实和“壮怀空付,龙沙万里”的感慨。有一些作品则是对清室的兴衰、君臣的酣嬉、深致忧思,如〔三姝媚〕的“楼依然,玉容歌舞”、〔莺啼序〕的“有恨江山,那能禁泪”等。

辛亥革命后,况周颐与朱孝臧唱和,受朱影响,严于守律,于词益工,但大都是“故国”之思,抒写封建情绪。如〔倾杯〕《丙辰自寿》,以“老圃寒花”自比;〔水调歌头〕《壬戌六月十一日集海日楼为寐叟金婚贺》中,更明显地露出“指顾光华复旦,仙仗御香深处,比翼更朝天”的复辟幻想。

词学主张

况周颐《蕙风词话》况周颐《蕙风词话》

况周颐的词学理论,本于常州词派而又有所发挥。他强调常州词派推尊词体的“意内言外”之说,乃“词家之恒言”(《蕙风词话》卷四),指出“意内为先,言外为后,尤毋庸以小疵累大醇”(《蕙风词话》卷一),即词必须注重思想内容,讲究寄托。

后又吸收了王鹏运之说,标明“作词有三要,曰:重、拙、大”。他论词突出性灵,以为作词应当“有万不得已在”,即“词心”,“以吾言写吾心,即吾词”,“此万不得已者,由吾心酝酿而出,即吾词之真”。强调“真字是词骨,情真、景真,所以必佳”。但亦不废学力,讲求“性灵流露”与“书卷酝酿”。有其自具特色的词论体系。此外,论词境、词笔、词与及曲之区别、 词律、 学词途径、读词之法、词之代变以及评论历代词人及其名篇警句都剖析入微,往往发前人所未发。朱孝臧曾称誉这部词话、认为它是“自有词话以来,无此有功词学之作”。

历史评价

编辑

清末民初诗人陈锐:况葵笙词,手眼不必甚,字字铢两求合,其涉猎之精,非余子之可及。

中国近代学者王国维:蕙风词,小令似叔原(晏几道),长调亦在清真(周邦彦)、梅溪(史达祖)间,而沈痛过之。彊村(朱孝臧)虽富丽精工,犹逊其真挚也。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果何为哉?(《人间词话》下)

中国近现代画家绰:夔笙先生与幼遐翁(王鹏运)崛起天南,各树旗鼓。半塘气势宏阔,笼罩一切,蔚为词宗;蕙风则寄兴渊微,沉思独往,足称巨匠;各有真价,固无庸为之轩轾也。(《广箧中词》卷二)

中国近现代教育家钱基博:盖周颐之词,细腻熨贴,典丽风华,阔大不及祖谋,而绵密则过之焉。然周颐之词学,实得助於祖谋者不鲜,尝语人曰:“余之为词,二十八岁以后,格调一变,得力於半塘;比岁守律綦严,得力於沤尹。人不可无良师友也。”(《现代中国文学史》)

清末民国词学家蔡桢:蕙风词,才情藻丽,思致渊深。小令得淮海、小山之神,慢词出入片玉、梅溪、白石、玉田间。吐嘱隽妙,为晚清诸家所仅有。(《柯亭词论》)

中国近现代词学家赵尊岳:临桂况周颐先生,词学渊粹,为世宗尚,无俟赘述。

中国近现代古典文学研究龙榆生:(其词)多偏于凄艳一路,而少苍凉激壮之音。(《清季四大词人》)

中国近现代文艺理论家祖保泉:况周颐,生于一八五九年(农历九月初一),卒于一九二六(七月十八)。这时期,在政治上、思想上,有改良维新和封建保守的斗争,有国民革命和保皇复辟以及封建军阀的斗争,“五四”后更有无产阶级革命和一切反动思想、反动势力的斗争。况氏生当这个激烈的斗争时代,作为一个敏感的词人,在作品中不可能不从某一角度对时代作出反映。况在清末曾官内阁中书,又曾入张之洞的湖广总督府和端方的两江总督府为幕僚,过了几年诗酒放荡的生活。辛亥革命后,他一心恋着前朝,以遗民自居。他坚决地自外于前进的时代,前进的时代自然也抛弃了他。

收藏家韦力:总体而言,况周颐早期的词作,年轻阅历少,是作者最为风得意的一个阶段;而入京之后,词风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到晚年,饱经风霜之后,对很多问题有了新的看法与认识。

主要作品

编辑

况周颐像

况周颐像

况周颐的著作,有词9种,合刊为《第一生修梅花馆词》。晚年删定为《蕙风词》2卷。又有《秀道人修梅清课》1卷,与张祥龄、王鹏运联句词作《和珠玉词》1卷。又辑有《薇词抄》11卷,《粤西词见》2卷,《词话丛钞》10卷。此外,尚著有《词学讲》《玉栖述》《餐樱庑词话》《历代词人考略》《宋人词话》《漱玉词笺》《选巷丛谭》《西底丛谈》《兰云菱梦楼笔记》《蕙风簃随笔》《蕙风簃二笔》《香东漫笔》《眉庐丛话》《餐樱庑随笔》等。 况周颐尤精词评,著有《蕙风词话》5卷,325则。1936年,《艺文》月刊又载《续编》2卷,凡136则,系辑自况氏各种杂著。

人际关系

编辑

关系

姓名

简介

先祖

(1383-1443年),明代官员,曾任苏州知府。原是江西靖安县龙岗洲人。

七世祖

况一几

南宝庆(今湖南邵阳)迁广西桂林,为迁桂后的一世祖。

太高祖

况成武

-

高祖

况宏刚

任广西抚标右营把总,升千总,恩荫一子,应授显校尉,敕赠奋武郎、桂林营把总。

曾祖

况世荣

字缨传,荫七品太学生,赐赠中宪大夫。

祖父

况祥麟

(1769年—1848年),字皆知,号花矼。嘉庆五年(1800年)举人,封通议大夫。晚年潜心研究六书。

祖母

朱镇

字静媛,名闺秀,敕封太孺人,诰封太恭人。能诗能词,号称“临桂史”,著有《澹如轩诗草》。

大伯

况澍

(1796年—1865年),字雨人。道光九年(1829年)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刑部官员,官至福建员外郎

二伯

况澄

(1799年—1866年),字少吴。道光二年(1822年)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官至河南按察使,后受牵连罢官。

三伯

况洤

(1799年—1866年),原名清,又名嵩年,字怡卿,廪贡生,候选训导。

父亲

况洵

(1802年—1882年),原名凖,又名步情,字云衢,邑廪贡生,候选训导,历署河池州学正,西林县学训导。

母亲

许氏

敕封孺人,赐封正七品太孺人,诰封太宜人。生母氏,诰封太宜人。

哥哥

况吉生

-

儿子

况维琦

况周颐长子,字又韩,画家。

女儿

况维琚

况周颐长女,字锦初,嫁篆刻名家陈巨来。

(以上)

清·况周颐词《减字浣溪沙》(黄仲金 书)清·况周颐词《减字浣溪沙》(黄仲金 书)

姐姐三,长适灵川周廷揆,诰封正一品夫人;二姊适同邑俊熙,例赠正七品孺人;三姊适同邑周德溥,例封宜人。

况周颐最初娶妻赵氏,赵氏通晓声律,擅雅乐,与况周颐伉俪甚笃。但不幸的是,赵氏与况周颐共同生活不过四五年就去世了。之后,况周颐继娶同邑周氏,没几年,周氏又殁。后纳桐娟,但是桐娟不久即殁。后娶卜娱,共有四子四女,两子两女幼殇失妻丧子,况周颐十分伤感,曾作词怀念亡儿小羊及亡妻桐娟:幸得卜娱与况周颐共同生活了近三十年,卜娱通晓词曲,况周颐撰写、刊印的许多著作都是她校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