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 编辑

中国历史上由南向北的大规模战略攻击

北伐,泛指中国历史上由南向北的大规模战略攻击,现代史中常特指1926至1928年间发生的北伐战争,由国民革命军北进讨伐北洋政府的战争。1926-1927年间,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合作,领导国民革命军挥师北伐,基本消灭了军阀吴佩孚、孙传的军队,重创了军阀张作霖的军队。由于1927年4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7月汪精卫在武实行“分共,公开背叛孙中山的国共合作政策,随即与蒋介石合流,使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中途夭折。1928年4-9月,以蒋介石、冯祥、阎锡山李宗仁四派联合组成的南京国民政府北伐军,进行第二期北伐,讨伐系军阀作霖取得胜利,从此北洋军阀覆灭,使得中国大陆地区统一在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之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旗下。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北伐

外文名:TheNorthernExpedition

中国历史上由南向北的大规模攻击

相关战争:封居胥、燕然勒功、谢安北伐、岳飞北伐

相关朝代:东汉、东晋、南宋、民国

秦汉北伐匈奴

编辑

战国时期,匈奴逐渐强大起来,侵占了河套地区,并不断南下侵扰。秦统一六国后,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将军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很快收复了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地区)、阳山(内蒙古乌加河以北)直抵阴山一带的广大区域,并设九原郡统辖(今内蒙古包头西北孟家湾),史称秦攻匈奴之战。此后,秦始皇命蒙恬将秦、燕、赵三国原筑的长城加以增修。蒙恬修筑的长城,主要由三大段组成。西北段,西南起临祧(今甘肃氓县),东北至九原(郡治九原,今内蒙包头市西北);北段,由阙至代郡(治代县,今河北蔚县)以北;东北段,由代郡东行,抵辽东碣石。

西汉

汉武帝时期连续发动了多次北伐匈奴的战役。元朔年间(前128一前123年)汉军连续发动了河南、漠南战役,匈奴不仅丧失自秦末以来占据百余年之久的河南地,而且位于漠南的匈奴伊稚斜单于部也因遭受汉军的打击而撤往漠北。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遣霍去病发动河西之战,收复河西地区并陆续设置敦煌四郡,从而揭开经营西域之序幕。两年之后,即元狩四年(前119年),汉武帝发动自汉匈战争爆发以来规模最大的决战——漠北之战。在卫青与霍去病两路汉军的打击下,匈奴伊稚斜单于与左王远遁,从此漠南无王庭。经过长期战争的消耗,汉匈双方的损失都十分严重,汉匈和亲重新被提上日程。

东汉

章和二年(88年)十月,东汉朝廷命窦宪为车骑将军,向北匈奴展开进攻。和帝永元元年(89年)六月,窦宪、耿秉率兵出鸣鹿塞,南匈奴也派万余骑在单于率领下出满谷,在稽落山(今漠北西北部的额布根山)大破北匈奴,北单于逃遁。次年(永元二年,90年)窦宪又派副校尉阎普率三千余骑击败伊吾之匈奴,这一仗不仅取得伊吾,而且使车师震慑。永元三年(91年)二月,窦宪又遣左校尉耿夔、司任尚出居延塞,围北匈奴于金微山(即阿尔泰山,史称金微山之战)俘获单于母阏氏以下五千余人,汉军出塞五千余里。自汉出师以来从未达到如此远的地方。此后,北匈奴被彻底击溃,漠北出现大混乱的局面。匈奴主力离开了中国边境走上了遥远的西迁路程。北匈奴的西迁,是世界史上的件大事,由这一行动而引起古代世界出现的大变化影响欧洲和全世界历史的发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编辑

三国伐魏

汉末天下三分之势形成后,魏为最强,吴、蜀二国,常合力以与之抗。 较为著名的有东吴陆逊北伐、蜀汉诸葛亮北伐(228年-234年)、姜维北伐,但均未取得重大胜利。直至263年,蜀亡于魏。280年,司马炎派兵攻下建业,灭掉吴,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几十年分裂割据的局面,出现了短期的统一。

东晋收复故土

西晋南渡后,司马睿在公元317年称帝,即晋元帝,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市)。在东晋的高级官员中,祖逖坚持北伐以收复中原(参考祖逖北伐)。但他得不到朝廷有力的支持,在十分不利的条件下,经过七八年的艰苦奋斗,收复了一些地方。公元321年,祖逖病死,北伐也就停止。 此后,穆帝永和五年(349),石死后,后赵国内大乱,录尚书事褚裒上北伐,二月至八月兴师伐赵,结果大败,不久忧愤而死。(参考褚裒北伐) 桓温在公元347年灭成汉;公元354年伐前秦,进军顺利,直达长安附近的灞上;公元369年伐前燕,直达枋头(今河南省浚县西南),史称桓温北伐。 (此间还有一次殷浩北伐,时间为穆帝永和八年(352)九月至永和九年十一月,历时一年两个月。此时取代后赵的冉魏已灭,主要是同前秦苻健争夺许洛。彼时桓温率众北伐,朝廷不许,简文帝认为殷浩有盛名,便任用殷浩抗拒桓温。 )桓温取得了东晋在军事上从未有过的胜利,但在伐秦伐燕胜利后都受到了挫折,而桓温本人又有篡晋的野心,东晋统治集团内部滋长了尖锐的矛盾和斗争。373年,桓温死,谢安执政,东晋政局转向安定,但前秦对晋的威胁却又趋于严重了。

淝水之战后,北方局势一度陷于混乱,东晋乘胜北伐,收复了一些地方。晋将刘牢之一直进军到后赵、前燕所曾经建都的邺。但这时东晋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公元404年,桓玄废晋安帝,自立为帝。但他称帝不过三四个月,就被刘牢之的部将刘裕赶出建康。接着,刘裕迎回晋安帝,恢复了他的皇帝名义,并出兵北伐南燕和后秦,平定了江陵、成都襄阳等地的分裂势力,逐渐树起了自已的威信(参考刘裕北伐)。公元420年,刘裕认为他作皇帝的时机已经成熟,就废掉晋帝而建立宋朝。东晋亡。

南朝伐魏

南北朝的对立,起于公元420年宋之代晋,终于公元589年隋之灭陈,共170年。其间南北的强弱,以宋文帝的北伐失败及侯景的乱梁为两个重要关键。宋武帝死后,魏人乘丧南伐,取青、兖、司、豫四州。此时的魏人,还是游牧民族性质,其文化殊不足观,然其新兴的剽悍之气,却亦未可轻视,而文帝失之于轻敌。430年,遣将北伐,魏人敛兵河北以避之,宋朝得了虎牢、滑台而不能继续进取,兵力并不足坚守。至冬,魏人大举南下,所得之地复失。文帝经营累年,至450年,又大举北伐。然兵皆白丁,将非材勇,甫进即退。魏太武帝反乘机南伐,至于瓜步。所过之处,赤地无余,至于燕归巢于林木,元嘉之世,本来称为南朝富庶的时代的,经此一役,就元气大伤了,而北强南弱之势,亦于是乎形成。(参考元嘉北伐)

梁武帝萧衍得位后,早年政治颇为清明。自宋明帝时和北魏交兵,尽失淮北之地。齐明帝时又失沔北。东昏侯时,因豫州刺史裴叔业降魏,并失淮南。梁武帝时,大破魏兵于锺离,恢复了豫州之地。对外的形势,也总算稳定。

北魏东西二分后,南北方政治势力都逐渐衰弱。陈宣帝太建初,北方王朝周、齐争战,高齐国势益衰。于是,陈相机实施太建北伐。然始胜终败,终结了东晋南朝的北伐史。

隋唐时期

编辑

隋统一后,威胁主要来自周边少数民族。文帝时期,突厥狃于南北朝末年的积习,求索无厌。中国不能满其欲,则拥护高齐的遗族和中国为难。文帝决然定计征伐,大破其兵。炀帝即为后,又于611、613、614年,三次发兵北伐高句丽,均失败耳返。天下骚动,乱四起。

突厥因隋末之乱,复强盛,控弦之士至百万。北边崛起的群雄,都尊奉它,唐高祖初起时亦然,突厥益骄。天下既定,赠遗不能满其欲,就连年入寇,甚至一年三四入,北边几千里,无处不被其患。太宗因其饥馑和属部的离叛,于630年,发兵袭击,擒其颉利可汗。突厥的强盛,本来是靠铁勒归附的,此时铁勒诸部,以薛延陀、回纥为最强。突厥既亡,薛延陀继居其地。644年,太宗又乘其内乱加以翦灭。回纥徙居其地,事中国颇谨。(可参考唐灭东突厥之战)

五代十国与契丹侵入

编辑

唐末乱世,契丹逐渐崛起。石瑭夺位,割燕云十六州,称臣于契丹。后周世宗时,政治清明,于是国势骤张。先伐败后蜀,又伐南唐,尽取江北之地。959年,遂举兵伐辽。恢复了瀛、莫、易三州,直逼幽州。此时正值契丹中衰之际,倘使周世宗不死,燕、云十六州,是很有恢复的希望的。惜乎世宗在途中遇疾,只得还军,未几就死了。嗣子幼弱,明年,遂为宋太祖所篡。(参考后周攻辽河北之战)

宋辽金元时期

编辑

北宋

宋太祖得位后,契丹又兴盛起来。宋朝若要以力服契丹,非有几十万大兵,能够连年出征,攻下了城能够守,对于契丹地方,还要能加以破坏扰乱不可。的事,所以宋太祖不肯轻举。而太宗失之轻敌,灭北汉后,不顾兵力的疲敝,立刻进攻。于是有高梁河之败。至公元985年,太宗又命将分北伐,亦不利。(参考雍熙北伐)而契丹反频岁南侵。自燕、云割弃后,山西方面,还有雁关可守,河北方面,徒恃塘泺以限马,是可以御小敌,而不足以御大军的。契丹大举深人,便可直达汴梁对岸的大名,宋朝受威胁殊甚。1004年,辽宗奉其母入寇,至澶州。真宗听了宰相寇准的话御驾亲征,才算把契丹吓退。然毕竟以岁币成和。

南宋

1127年靖康之变,金兵攻破开封,北宋覆亡。自此宋室为收复失地多次北伐,包括岳飞北伐、隆兴北伐、开禧北伐等,均以和议而终。此后,宋、金皆已势成弩末。与此同时,北方蒙古崛起。1210年,成吉思汗伐夏,夏人降。1234年,复又灭金。南宋联合蒙古,乘机收复了三京(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和南京应天府),史称端平入洛。然宋军入汴、洛而不能守。蒙古反因此南侵,江、淮之地多陷。至1276年,临安不守。

元朝

蒙古强大以后,南征北伐,所征服之地,几乎包含整个亚洲,而且还有跨欧洲的一部分。元自世祖之后逐渐衰颓,到顺帝时,政治既乱,而又时有水旱偏灾,草泽英雄,乘机而起。其中较大的是:台州方国珍,徐州湖北的徐寿辉,濠州的郭子兴,高邮的张士诚。而刘福通以白莲教徒,起于安丰,奉其教主之子韩林儿为主。1358年,刘福通分兵三道:一军入山、陕,一军入山东,自奉韩林儿复开封。此时元朝方面,亦有两个人出来替其挣扎,那便是察罕帖木儿和李思齐。他们是在河南起兵帮助元朝的。此时因陕西行省的求援,先入陕解围。又移兵山东,把刘福通所派的兵,围困起来。刘福通的将遣人把察罕刺死。其子库库帖木儿代总其兵,才把刘福通军打败,刘福通和韩林儿,走回安丰,后为张士诚所灭。然其打山西的一支兵,还从上都直打到辽东,然后被消灭。军行数千里,如人无人之境,亦可谓虽败犹荣了。(参考巾军北伐)

明朝伐蒙古

编辑

元末北方大乱,1368年,明太祖命徐达、常遇两道北伐。徐达平河南,常遇春下山东,会师德州,北扼直沽。顺帝走上都。(参考徐达北伐)太祖使徐达下太原,乘胜定秦、陇,库库帖木儿奔和林。常遇春攻上都,顺帝再奔应昌。1370年,顺帝死,明兵再出,爱猷识理达腊亦奔和林。不久便死,子脱古思帖木儿嗣。1387年,太祖使蓝玉平辽东,乘胜袭破脱古思帖木儿于捕海(今达里泊)。脱古思帖木儿北走,为其下所杀。其后五传皆被弑,蒙古大汗的统系遂绝。(参考明太祖北征)元宗室分封在内地的亦多降,唯梁王把匝刺瓦尔密据云南不服。1381年,亦为太祖所灭。

成祖既篡建文帝,即移都北京。对于北方的控制,本可更形便利。他亦曾屡次出征,打破鞑靼和瓦刺。 (明成祖于1410年-1424年五次亲征漠北,史称明成祖远征漠北之战,又称永乐北伐) 至英宗立,年幼,宠太监王振。其时瓦刺强,杀鞑靼酋长,又胁服兀良哈。1449年,其酋长也先入寇。王振贸然怂恿英宗亲征。至大同,知兵势不敌,还师。为敌军追及于土木堡,英宗北狩。(可参考明英宗北伐)

清末太平军北伐

编辑

清末内忧外患。洪秀全以1850年,起事于桂平的金田村。明年,下永安,始建国号。又明年,自湖南北,沿江东下。1853年,遂破江宁,建都其地,称为天京。随之派兵北伐,直逼天津。然其北上之军,因孤立无援,遂被清军所灭。(可参考太平军北伐)

民国北伐战争

编辑

中华民国自民国十五年(1926年)至十七年(1928年),由国民革命军北进讨伐北洋政府的战争。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北伐战争的直接打击目标是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从表面上看,北洋军阀依然是一个庞然大物:他们控制着受到各国承认的中央政府,拥有巨大的财力物力:他们直接掌握的军队有70万人,而国民政府所辖的国民革命军只有10万人左右。但是北洋军阀有两个致命的弱点:第一,全国人民对他们的统治早已深恶痛绝,而把来越多的希望寄托南方的国民政府方面。第二,他们内部处在四分五裂的状态中,主要分为三支势力:直系军阀首领吴佩孚控制着湖南、湖北、河南三省和直隶保定一带,大约有兵力20万人:原属直系的孙传芳,盘踞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五省,有军队20万人左右,此时已形成一支独立势力:实力最雄厚的奉系军阀张作霖,控制着东北三省、热河、察哈尔、京津地区和山东,兵力有30多万人。这三支势力之间存在着深刻矛盾,难以一致行动,便于北伐军对他们各个击破。

国民革命军在以加伦为首的苏联军事顾问的建议下,制定了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战略方针:首先向湖南、湖北进军,长驱直进,迅速消灭北洋军阀中最薄弱的一环一吴佩孚部的主力,争取张作霖、孙传芳两部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中立:待两湖战场取得胜利后,再引兵东向,消灭孙传芳部:最后,北上解决实力最为雄厚的张作霖部。这个战略方针是正确的。

根据这个方针,1926年5月,李宗仁统率的桂军组成的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一部和第四军叶挺独立团等作为先头部队,先行出兵湖南,援助刚归顺国民革命军而正被吴佩孚部击败退守湘南衡阳的第八军唐生智部。北伐正式开始后,从广东出发的国民革命军第四、第七军主力进入湖南同原在湖南的第八军会合后,于7月11日胜利进入长沙,8月22日占领岳州,随后进入湖北境内。

当北伐军直逼武汉时,吴佩孚匆忙将他的主力部队从北方调到沿铁路线的汀泗桥、贺胜桥凭险要地势设防固守。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七军主力和第八军一部,经过浴血苦战,在8月下旬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击溃吴佩孚部主力。叶挺独立团在这场恶战中英勇搏杀,建立了重大功勋。接着,第八军主力渡过长江,在9月6日、7日分别占领汉阳和汉口。10月10日,第四军主力和第八军一部攻克已被围困月余的武昌,叶挺独立团首先攀登城头,其他各部相继入城,全歼吴佩孚部主力。独立团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因此赢得“铁军”的称号。

当北伐军在两湖战场取得重大胜利后,原来抱中立态度的孙传芳部改变态度,在8月底派重兵从江西向两湖侧翼进攻,企图切断北伐军的后路。9月间,原来担负监视孙部任务的国民革命军第二、第三、第六军和第一军第一师进入江西作战,一度占领南昌。孙传芳调集主力反扑,重新夺回南昌。蒋介石亲自指挥的第一军第一师遭受惨重损失。于是,第四、第七军先后转入江西,汇合其他各军,于11月初在南浔铁路带发动猛烈进攻,终于歼灭孙传芳部主力,占领九江、南昌。原来留驻粤闽边境的第一军两个师也乘势向福建发动进攻,在12月不战而下福州。随即,北伐军制定夺取浙江、上海,会师南京的计划,并首先开辟浙江战场,于1927年2月进占杭州,平定浙江全省:3月,北伐军相继占领安庆、南京等地,并开进上海。至此,长江以南地区完全为北伐军占领。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北伐战争所取得的胜利果实被以蒋介石、汪精卫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窃取。

在北伐军取得巨大胜利的同时,原来从南口退守绥远一带的冯玉祥国民军,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于9月17日在绥远五原誓师,挥军南下。刚从苏联回国并加入国民党的冯玉祥就任国民军联军总司,共产党员刘伯坚任国民军联军政治部副部长。到11月间,国民军联军已控制陕西、甘肃等省,准备东出潼关,响应北伐军。

南方风云变幻之际,北方仍然处于北洋军阀的统治之中。1928年4-9月,以蒋介石、冯玉祥、阎山、李宗仁四派联合组成的南京国民政府北伐军,进行第二期北伐,讨伐奉系军阀张作霖及孙传芳、吴佩孚残部,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东北易帜,从此北洋军阀覆灭。从此,南京国民政府便名义上统一了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