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木 编辑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歌词作者

公木(1910-1998年1030日),原名永年,又名张松甫、张松如,笔名有公木、木农河北辛集市人,是中国著名诗人学者教育家。抗战初期到达晋西北,在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从事抗战宣传工作,任《动员》编辑。抗战期间公木创作诗歌有很大影响,组八路军大合唱》中的《八路军军歌》《八路军进行曲》等尤为著名。《八路军进行曲》1965年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7月25日,被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1998年10月30日,公木病逝于吉林

概述图来源: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公木

别名:原名张永年、张松甫,又名张松如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10年

逝世日期:1998年10月30日

毕业院校:北平大学第一师范学院国文

职业:诗人

出生地:直隶束鹿(今辛集市)北孟家庄村

人物简介

编辑

公木,我国著名诗人、学教育家、《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作者。1910年生,河北辛集人,1998年10月去世,享年89岁。1930年1月在北京参加革命一生坎坷曲折,经历丰富传奇诗歌创作臧克家艾青齐名,诗作有《父与子》《枪的故事》《哈喽,胡子!》等。长期在大学任教,培养了大批学子,科研著述丰富,在诗论子研究、毛泽东诗词研究等方面成果丰硕,首创“第三自然界范畴。由其作词、郑律成作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气势磅礴,威武雄壮,还创作有《英雄赞歌》(影《英雄儿女主题歌)、电影白毛女》《豹子湾战斗》等插曲,整理定型《东方》歌词。这些歌在我国几代人中广为传唱,产生重大会影响。

公木的一生是追逐理想、坚守信仰、追求真理的一生,是青少年时代就投身革命洪流、为祖国繁荣富强和民族解放事业奋斗的一生,是“以诗歌为生命”为人民勤奋创作文艺精品的一生,是以极大热情投入教学科研、“甘化泥土润花根”为国家建设事业培养大批栋梁人才的一生。

详细生平

编辑

公木,原名张永年、张松甫,又名张松如,笔名公木、龚棘木、席外恩、四名、魂等,男,1910年生,河北省辛集市人。1932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著名词作家

少年时考入直隶正定省立第七中学(即现河北正定中学)。I930年在北平师大读书时参加左翼作家联盟、并秘密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2年冬与同学一起拜访了在北平探亲的鲁迅先生,聆听了教诲。并为他们正准备筹办的《文学杂志》向鲁迅先生组稿,鲁迅对他们的《文学杂志》给予了支持和指导,并为创刊号写了一篇新作《听梦说》。学生时代,公木积极投身革命活动,因搞暴动和参加抗日教亡运动,曾两次被捕入狱。

1933年至1937年,先后在山东滋阳省立第四乡村师范和河北正定中学任教。1937年七七事变后,投笔从、经林伯渠介绍奔赴晋绥前线,参加由程子华任司员的敌后游击队,任宣传股长,开始用“公木”笔名。1938年8月,受党组织委派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秋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宣传科任时事政策教育干事时,与同科的朝鲜音乐指导郑律成一起,两人决定合作谱写一部由8首歌曲组成的《八路军大合唱》。那硝弥漫的战场,那冲锋陷阵的号角,那威武雄壮的队伍,使诗人的灵感之火化作撼人心魄的诗句。公木带着激情,一气呵成,写出了《八路军进行曲》《快乐的八路军》《八路军与新四军》《炮兵歌》《骑兵歌》《军民一家》等8首歌的歌词。《八路军进行曲》坚毅豪,热情奔放,音律和谐,朗朗上口,有着一往无前,无坚不摧,排山倒海的革命气概。同年冬,这首歌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油印出版,首演于延安中央大礼堂。1940年该歌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后,在各抗日根据地广泛流传、深受喜爱,成为激励广大军民团结抗战,英勇杀敌的精神力量。1941年8月,该政获延安五四青年金委员会评定的音乐类甲等奖。解放战争中,各部队根据当时的形势和任务,对歌词作了修改,更名为《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49年此曲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曲目。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统一修订歌词,刊于《部队歌曲选集》第一集。1965年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1941年5月公木调军委直属队政治部文艺室任主任。1942年9月调鲁迅艺术学院任教。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参加文艺工作团到东北开展革命工作,被任命为中共本溪巿委宣传部长。1946年1月参加筹办东北公学任党委书记、教育长。1947年4月任东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新中国成立后,公木曾在鞍钢教育处任处长。1954年10月调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任副所长、所长,在此期间代表作协赴匈牙利、罗尼亚交流访问。1958年被错划“右派”,被开除党籍,安排到吉林图书馆任馆员。1962年,被分配到吉林大学中文系教员,开始转入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公木的冤案得以昭雪,恢复了党籍。他先后担任吉林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副校长,吉林大学文学院名誉院长,吉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暨文学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暨吉林分会主席、中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会长、中国诗经学会名誉会长等职。

公木

公木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1988年7月25日,时任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命令:“经党中央批准,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公木曾当选中国作协第五届顾问,吉林省文联名誉主席,吉林省作协名誉主席等。

1998年10月公木因病在吉林长春逝世,终年88岁。

主要作品

编辑

公木著有诗集《哈喽 胡子》《十里盐湾》《公木诗选》《中华人民共和国颂歌》《崩溃》《我爱——自选诗集》,专著《漫谈诗歌创作》《毛泽东诗词鉴赏》《第三自然界概说》《中国文字学概论》,歌词《八路军进行曲》《八路军军歌》《中华人民共和国颂歌》和电影《英雄儿》插曲《英雄赞歌》等。最有影响的作品是歌词《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老子校读》获吉林省社科哲学成果特等奖和国家教委二等奖,《中国诗歌史论》获国家教委优秀奖,其作品还获《长白山》文艺特别成就奖等。

201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入选中宣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

主要影响

编辑

公木把自己作诗、治学、为人之,归纳为:理论(文艺)建设意识,学术(创作)自由心态,真理(审美)追求精神,道德(纲纪)遵守观念。不拜神,不拜金;不崇古,不崇洋;不媚时,不媚俗;不唯书,不唯上。

对于上述归纳,公木曾在不同场合做过阐释,还写成文字赠送亲友。他自己则奉其为座右铭,严以律己地遵循之。这个“道”是其一生作诗、治学、为人的经验总结,遵循这一原则前行,公木取得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

公木的学术研究起步很早,到晚年老树著华,更是硕果累累,为繁荣发展社会科学一些领域的学术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1935年,公木《原研究》一文署名章涛,刊于《东方文化》3月号上,同年还由北平震中印书局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专著《中国文字学概论》。1954年,他与杨公骥合写《中国原始文学》,并共同拟定《中国文学史纲目》。1958年与朱靖华合著的《先秦寓言选释》,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1979年1月,公木进入人生新时期,学术研究也进入金阶段,“御风与时间同步”,抓紧一分一秒著述写作,相继出版了《诗要用形象思维》《老子校读》《老子说解》《诗论》《商颂研究》《历代寓言选》等专著。还担任全国重点科研项目《中国诗歌史论》的学术带头人,主编中国诗史》《中国诗歌史论》等多卷本专著。皇皇六卷《公木文集》,其中大部分是这一时期完成的。

特别引起学界关注的,是公木在晚年出版《第三自然界概说》,提出“第三自然界”的理论范畴。他对《老子》等古代典籍的研究,将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献相结合,开拓出学术研究的新境界,受到海内外学界的度重视。

与《中国诗歌史论》研究的社会环境不同,公木的老子研究始于“文革”期间,身处逆境,他珍惜寸阴,利用机会,写出了《老子校读》的初稿。1973年12月,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本和乙本面世。公木以帛书《老子》甲本和乙本为底本,参照晋王弼,唐傅奕,宋司马苏辙、明清之际王夫之,清焦竑,近人奚侗、马叙伦、朱谦之诸家的注本与考证本,就《道德经》上、下篇八十一章逐段、逐句、逐字地作了今译和解说,通过校勘与注释,就历史上存在的有关《老子》书在文字上与句读上的歧,作了新的明确的论断与阐释,通过今译和解说,对老子的思想及其理论体系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陈鼓应先生见到《校读》《说解》之后来到吉林大学访学,并就老子哲学有关问题与公木交换意见。随后,双方商定在老子哲学和庄子哲学研究方面进行合作,并共同出版了《老庄论集》 。

日本东京大学池田知久教授和日本中央大学斋藤道彦教授在了解到公木关于老子研究的成果后,给公木来信,要求前来访问。公木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与之进行座谈,就老子哲学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日本金森道尚先生有志于研究老子哲学,曾先后两次来到吉林大学与公木晤面,并就老子哲学有关问题向公木教。聆听了公木耐心细致的说明和解答,金森道尚十分满意,选择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刊行的日本版《老子》书十几种,作为礼物赠送给公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