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晓 编辑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

孙云晓,男,中国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研究员,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家庭教育指导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曾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青少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孙云晓

国籍:中国

民族

出生日期:1955年28日

毕业院校:北京中央团校

职业:教育家

出生地:山东

作品:《夏营中的较量》(报告文学集)、习惯决定孩子一生、《习惯养成有方法》、《拯救男孩》(后改为《男孩危机》)

照片

编辑

人物经历

编辑

1962年入青岛鞍山路小学1969年入青岛16中学;

1972年进入青岛师范学校学习;1973年担任青岛四方区少年宫教师、区总辅导员;

1975年起任共青团青岛市四方区委副书记兼区总辅导员;

1976年至1977年任山东招远县毕郭公党委常委、知识青年总带队;

1978年调北京中央团校学习(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结业后调中国少年报社担任记者至1987年,其中1983年至1985年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首届大专班学员;

1987年12月调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研究所(1991年并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先后担任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主编 、研究中心副主任 ;1999年晋升编审职称(后转为研究员)

2014年10月,任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

2015年4月正式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岗位上退休,同时被聘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研究员;

2016年10月,被聘为首都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特聘教授

2016年12月2日,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17年1月,被聘为国务院妇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儿童工作智库专家;

孙云晓研究员是当代中国具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曾以一篇《夏令营中的较量》震撼全国,他的一系列教育观点影响重大,如“教育的秘诀是真爱关系好坏决定教育成败”、“好习惯成就幸福人生”、“儿童友好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根本原则”、“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让家庭教育回归美好生活。传播广泛的教育著作有《夏令营中的较量》(报告文学集)、《习惯决定孩子一生》、《习惯养成有方法》、《亲子关系-----决定孩子一生幸福的密码》、《五元家教法-----好父母的必修课》、《成功智力----比智商更重要的潜能》、《向孩子学习:一种睿智的教育视角》、《用心教养-----孙云晓与中外心理学名家的对话》、《拯救男孩》(后改为《男孩危机》)、《藏在书包里的玫瑰》、《好好做父亲》等。

1993年,孙云晓发表报告文学《夏令营中的较量》(最初文章题为《夏令营史上的一场革》),经《读者》转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羊城晚报》和《时代》等有影响力媒体的报对这篇文章进行了转载或报道,引发全国对教育的大讨论

《中国教育报》和《读者》杂志的报道《中国教育报》和《读者》杂志的报道

2011年,由于日本大地震,孙云晓1993的文章《夏令营中的较量》重新被网友翻出,再次引发讨和争议。有些网友认为中国青少年素质于日本青少年,甚至质疑夏令营活动本身的真实性

对此孙云晓先生在博客上重新刊登1994年发表于《中国教育报》上的文章(《并非杜撰,也并非神话-----<夏令营中的较量>作者证言》),此文对有关事实细节也给予澄清。孙云晓强调写《夏令营中的较量》,意在揭示中国教育的隐患,而非对中国孩子的贬低。

1997年至1998年,孙云晓主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向孩子学习”课题研究,出版《向孩子学习:一种睿智的教育视角》一书,表明了他对中国青少年的积极评价。对于一段时期内论坛和微博中的质疑声音,孙云晓在网上进行了回应,他认为勇于质疑的年轻人,本身就是一种自信的表现,作为80年代孩子的共同记忆这种宣泄的情绪可以理解。

《中国政协》杂志2018年第12期发表孙云晓长篇文章:《25年后再说<夏令营中的较量>》

成就荣誉

编辑

1999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2000年被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授予“全国优秀儿童工作标兵”称号。

2008年被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新闻网和中青网等评选为“中国教育风云人物”。

2017年被中国青少年研究会授予“中国青少年研究事业突出贡献”。

自1972年起从事青少年教育与研究。1993年7月,他采写的报告文学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震撼全国,引发一场各界参与的大讨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中央电视台播出12集专题片《改革开放20年》,其中介绍《夏令营中的较量》,并称此文推动了中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1995年以来,他先后主持了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与教育、中国城市独生子女教育模式、杰出青年的童年与教育、向孩子学习、21世纪教育四大支柱的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等多项课题研究。他正在主持国家级课题--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关系的研究。

代表性教育著作

编辑

代表性教育著作代表性教育著作

他出版的个人专著20余部,较有代表性的教育著作有《习惯养成有方法》 ;《习惯决定孩子一生》 ;《亲子关系——决定孩子一生幸福的密码》 ;《发现童年的秘密 、《成功智力——比智商更重要的潜能》 、《五元家教法——好父母的必修课》 、《向孩子学习——一种睿智的教育视角》 、《孩子,你有无限可能》 、《用心教养---孙云晓与中外心理学名家的对话》 等。合著图书有《藏在书包里的玫瑰》 、《男孩危机》 (原名《拯救男孩》)、《好好做父亲》 等。

主要文学代表作

编辑

报告文学集《16岁的思索》、《夏令营中的较量》、《青阶梯》、《唤巨人-----成功教育启示录》;长篇小说金猴小队》(曾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拍成8集同名电视连续剧,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握手在16岁》、《少年探险家》、《解放孩子》、《孩子,抬起头》等。

主要音频代表作

编辑

《孙云晓:9个好习惯成就孩子一生》(48集)、《孙云晓36堂家庭教育通识课》(配套图书《好习惯》、《学习力》、《亲子关系》)、《别叫父爱缺席:做孩子一生的定海神针》(27集,与李文道合作)等。

主编作品

编辑

《百年中国儿童》、《跨世纪的一代-------中国少年“五自”丛书》(5册)、《走进学习时代》丛书(5册)、《当代未成年人法律译丛》(6册)、《五个好习惯丛书》、《这样爱你刚刚好》(20册)、《中国家庭教育蓝皮书》等。

作品奖项

编辑

作品曾获:中国图书奖 、全国“五个一”优秀图书奖 、全国优秀儿童文学 、全国优秀畅销书 、入选中国家庭教育影响力图书榜 等。

90年代以来,中央多个部委和几百个城市邀他做数千场教育报告,引起强烈的反响。

作品明细

编辑

教育类书

1.《痛苦-快乐之》(专著)11.7万字,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年3月出版;

2.《孩子,抬起头》(专著)23万字,海燕出版社1990年12月出版;修订版2020年1月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3.《当代中学生隐秘解析》(与贺利娟合著)22.5万字,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8月出版;

4.《大众传媒与儿童发展》(副主编)9.2万字,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年11月出版;

5--9.《跨世纪的一代——中国少年“五自”丛书》(5册)(主编)未来出版社1994年12月出版,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10.《独生子女与心理健康》(主编)19.7万字,1995年2月重庆出版社出版;

11.《较量备忘录》(主编3和作者之一)38万字,1995年5月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12.《怎样教育孩子》(主编)22万字,1996年3月京华出版社出版;

13.《培养独生子女的健康人格》(主编5和作者之一)21万字,1997年5月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获全国共青团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09年12月改名为《独生子女教育启示录》(修订版)由新世纪出版社出版;修订版《如何培养儿童的健康人格》2016年6月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14.《儿童教育忧思录》(与卜卫合著)16万字,1997年8月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15.《新人类的呼唤--中国独生子女教育纪实》(与孙宏艳合著)27万字,1997年12月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16.《杰出青年的童年与教育》(主编6和作者之一)15.5万字,1998年6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17.《孙云晓少年儿童教育报告》(专著3)23万字,1998年10月接力出版社出版,2002年4月修订再版;

18.《向孩子学习》(主编7和作者之一)20万字,1998年12月晨出版社出版,获全国共青团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九五科研成果奖;

19.《中国青少年自我保护手册》(主编8)15万字,1999年8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20--24.《走进学习时代》丛书5册(与周南照主编)北京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其中与孙宏艳合写的《学会做事》(合著4)一书中的《失败是成功的“垫脚石”》《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两篇文章,被收入《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2003年6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年1月,《走进学习时代》丛书改名为《我相信我能》丛书出版;

25.《让孩子互相学习--独生子女教育成功之路》(主编)19.5万字,1999年12月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26.《新发现--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报告》(主编)40万字,2000年1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获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九五科研成果一等奖;

27.《解放孩子》(专著)30万字,北京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获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优秀科研成果特别奖;修订版2021年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28.《百年中国儿童》(总主编)130万字,1900幅照片,2000年10月新世纪出版社出版,获全国共青团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29.《成功父母必读》(主编)20万字,2001年4月华艺出版社出版;

30.《孙云晓谈少年儿童成功教育》(VCD主讲人)中国青年教育音像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

31.《打开想像力之门》(主编)15.4万字,21世纪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

32.《父教力度决定孩子高度》(专著)25万字,新世纪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该书收入两本旧作:原名《我要做个好父亲》(著)12万字,华艺出版社2001年8月出版;原名《我的教育自述: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著)28万字,2005年6月新世界出版社出版;

33.《体验成长——青少年民宿地球村报告》(主编)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

34.《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孙云晓与您网上聊天》(与孙宏艳编著)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

35.《真爱决定健康成长》(专著)26万字,新世纪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原名《教育的秘诀是真爱——孙云晓教育建议》(专著)30万字,新华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2003年获第七届共青团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奖。2003年6月和7月,该书分为《教育的秘诀是真爱》和《世上没有天生的坏小孩》两册,由妇女与生活社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在中国台湾出版;

36.《新焦点——当代中国少年儿童人身伤害研究报告》(与劳凯声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出版;

37.《培养一个真正的人》(专著)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2004年7月由同心出版社再版;

38.《青少年抗挫折教育》(VCD主讲人)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

39.五元家教丛书(10册)(主编)40余万字,2003年9月现代出版社出版;2005年8月以《家教金点子丛书》名由北京出版社出版;2007年6月以《五元家教法》书名再版增至55万字;

40.《“较量”背后的沉思——中日儿童教育比较》(与胡霞合著)海燕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2007年1月收入《孙云晓教育作品集》中的《两种爱心两种命运》,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修订版《“夏令营中的较量”的背后》,2016年6月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41.《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当代少年儿童行为习惯研究报告》(与梅玲主编,)北京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

42.《藏在书包里的玫瑰——校园性问题访谈实录》(与张引墨合著,)22万字,北京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2007年1月收入《孙云晓教育作品集》中的《阳光法性教育》,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升级版2009年1月由漓江出版社出版;该书十年跟踪对比探究典藏本2014年4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最新版本2018年7月由新星出版社出版;

43.《唤醒巨人——成功教育启示录》(专著)20万字,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获中国图书奖。2007年1月收入《孙云晓教育作品集》中的《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修订版《成功智力----比智商更重要的潜能》,2016年5月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44.《习惯决定孩子命运——孙云晓儿童教育12讲》(专著)16万字,新世纪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2008年9月,出版升级版,38万字(带光盘);修订版《习惯决定孩子一生》,2013年9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再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

45.《小学生的21个好习惯》(与孙宏艳主编),2005年1月北京出版社出版;

46.《五元家教实用教程》(主编)28.5万字,2005年3月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

47.《好习惯好人生---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好习惯》(与邹泓主编)12万字,2005年7月北京出版社出版;

48.《告诉孩子自救自护119招》(主编)20万字,2005年7月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49.《孙云晓家长告》(专著)8.7万字,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

50.《让世界充满爱——同心共建和谐社会》(中学生读本)(专著)9万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

51.《好父母好方法》(专著)24.7万字,漓江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52.《好孩子好习惯》(专著)22.5万字,漓江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53.英文版《转型时期的中国青少年》(副主编)16万字,2006年3月英国阿盖希特出版社出版;

54--59.《当代未成年人法律译丛》(美、英、德、澳、挪、日6国各一卷)(与张美英教授主编)148.3万字,2006年5月中国检察出版社出版;

60.《好习惯是怎么培养出来的---400所学校习惯活动案例精选》(与孙宏艳主编)17万字,2006年5月北京出版社出版;

61.《关爱明天---中小学生自我保护安全手册》(主编)10万字,2006年5月新华出版社出版;

62.《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读本》(与孙宏艳、王丽霞合著)25万字,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顾秀莲作序,2006年9月北京出版社出版;

63.《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与邹泓主编)32万字,2006年5月北京出版社出版,2006年11月获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优秀科研著作一等奖;

64.《父母的“上岗执照”》(孙云晓家庭教育12讲光盘)2006年8月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出版,同名书15万字,(专著12)2007年2月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

65.《习惯决定孩子命运》(孙云晓家庭教育12讲光盘)2006年8月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出版;

66.《关系好坏决定教育成败》(专著)24万字,新世纪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原名《我的家怎么了》(著)20万字;2006年12月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67.《16岁的思索》,(专著)14万字,1990年6月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修订版2006年12月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入选《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

68.《孙云晓教育作品集》之一《捍卫童年》,(专著)19.1万字,2007年1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009年9月第2版;

69.《孙云晓教育作品集》之二《教育从尊重开始》,(专著)19.4万字,2007年1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009年9月第2版

70.《孙云晓教育作品集》之三《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专著)20.4万字,2007年1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009年9月第2版;

71.《孙云晓教育作品集》之四《与孩子一起成长》,(专著)19万字,2007年1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009年9月第2版;

72.《孙云晓教育作品集》之五《阳光法性教育》,(与张引墨合著)20.5万字,2007年1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009年9月第2版;

73.《孙云晓教育作品集》之六《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专著)18.3万字,2007年1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009年9月第2版;

74.《孙云晓教育作品集》之七《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专著)17.8万字,2007年1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009年9月第2版;

75.《孙云晓教育作品集》之八《两种爱心两种命运》,(与胡霞合著)18.9万字,2007年1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009年9月第2版;

76.《忠告天下父母》之一《和孩子一起成长》(与王珑玲合著)15.6万字,2007年2月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77.《忠告天下父母》之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与方奕合著)16万字,2007年2月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78.《忠告天下父母》之三《警惕童年恐慌》(与弓立新合著)15.4万字,2007年2月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79.《忠告天下父母》之四《好习惯是一生的资本》(与孙宏艳合著)15.6万字,2007年2月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80.《忠告天下父母》之五《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与张纯颖合著)15万字,2007年2月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81.《尊重,从心开始》(与陶西平主编)11万字,2007年6月中信出版社出版;

82.《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教材》(主编)100余万字,2007年8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出版;

83.《儿童的名字是今天---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蓝皮书》(与孙宏艳主编)35万字,2007年11月科学出版社出版;

84.《习惯培养有方法丛书》之《十几岁,决定孩子的一生》(与文道合著)19万字,2007年12月漓江出版社出版;2011年1月改名为《5个习惯成就一生》丛书的《教孩子做自己的主人》,由广东新世纪出版社出版;

85.《习惯培养有方法丛书》之《爱心决定成长》(与孙宏艳合著)22万字,2008年4月漓江出版社出版;2011年1月改名为《5个习惯成就一生》丛书的《学会分享学会爱》,由广东新世纪出版社出版;

86.《我眼里的健康教育》(专著)23.8万字,2008年4月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

87.《习惯培养有方法丛书》之《自主学习决定成功》(与赵霞合著)20.9万字,2008年5月漓江出版社出版;2011年1月改名为《5个习惯成就一生》丛书的《爱学习胜过好成绩》,由广东新世纪出版社出版;

88.《习惯培养有方法丛书》之《学会尊重成功做人》(与闫双合著)22.3万字,2008年5月漓江出版社出版;2011年1月改名为《5个习惯成就一生》丛书的《懂得尊重才有朋友》,由广东新世纪出版社出版;

89.《习惯培养有方法丛书》之《责任感成就未来》(与刘秀英合著)20.2万字,2008年6月漓江出版社出版;2011年1月改名为《5个习惯成就一生》丛书的《负责的孩子才能长大》,由广东新世纪出版社出版;

90.《孙云晓金品---夏令营中的较量》(专著)19万字,2008年10月新世纪出版社出版;2013年以《夏令营中的较量》书名出版;

91.《教育是人的解放---孙云晓教育随笔精粹》(专著)27万字2009年3月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

92.《让人幸福的教育---孙云晓教育随笔精粹》(专著)27万字,2009年1月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

93.《当代未成年人权益状况研究报告》(主编)24万字,2009年6月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

94.《方法决定教育效果》(与张纯颖合著)24万字,2010年1月新世纪出版社出版;

95.《拯救男孩》(与李文道、赵霞合著)20万字,2010年1月作家出版社出版;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0年10月号长篇选载特别推荐;2016年12月改名为《男孩危机》(孙云晓、李文道著),由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

96.《不是孩子的问题》(专著)24.6万字,2010年6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97.《好方法教出好孩子----孙云晓家庭教育16讲》(专著第)37.5万字,2010年10月青岛出版社出版;

98.《孙云晓与你面对面》丛书之《教育就是以爱育爱》(对话录)28万字,2010年11月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

99.《孙云晓与你面对面》丛书之《爱孩子要敢于说不》(对话录)28万字,2010年11月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

100.《孙云晓与你面对面》丛书之《美好习惯决定美丽人生》(对话录)28万字,2010年11月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

101.《孙云晓与你面对面》丛书之《每个孩子都可以成功》(对话录)28万字,2010年11月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

102.《少先队组织与工作状况研究蓝皮书》(与孙宏艳主编)28万字,2010年11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103.《懂方法的父母成就孩子一生》(专著)27万字,2011年1月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104.《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与梅合著)26万字,2011年1月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105.《拯救女孩》(与李文道合著)20万字,2011年5月作家出版社出版;2016年12月改名为《女孩危机》(孙云晓、李文道著),由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

106.《现代家庭教育智慧丛书---初中版》(与刘秀英主编)28.1万字,2011年3月法律出版社出版;

107.《现代家庭教育智慧丛书---高中版》(与弓立新主编)24.8万字,2011年5月法律出版社出版;

108.《好父母教出好孩子》(专著,繁体字版)360页,2012年6月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出版,内容从《好父母好方法》和《好习惯好孩子》精选;

109.《孩子,别慌》(专著)32.5万字,2012年7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总社出版;

110.《现代家庭教育智慧丛书---特殊家庭的家庭教育版》(与孙宏艳主编)23.4万字,2012年7月法律出版社出版;

111.《有自由才有成长》(专著)20万字,2012年8月作家出版社出版;

112.《有尊重才有教育》(专著)20万字,2012年8月作家出版社出版;

113.《赖宁》(与来扬合著,关于赖宁事迹的最新版本)10万字,2012年12月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

114.《好好做父亲》(与李文道合著)19.5万字,2012年12月中信出版社出版;该书繁体字版《父教危机》280页,2013年5月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出版;被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评选为2012-2013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书”;修订版2019年8月由北师大出版社出版;

115.《习惯决定孩子一生》(专著)29.2万字,2013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8年7月做重要修订并13次印刷;

116.《培养仁爱好习惯》(与孙宏艳合著)17.7万字,2014年1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117.《培养学习好习惯》(与赵霞合著)14.4万字,2014年1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118.《培养负责好习惯》(与刘秀英合著)16.6万字,2014年1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119.《培养自理好习惯》(与李文道合著)15.5万字,2014年1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120.《培养尊重好习惯》(与闫玉双合著)16.6万字,2014年1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121.《改变孩子命运的18个好父亲》(与孙宏艳共同编著)30万字,2014年5月青岛出版社出版;

122.《改变孩子命运的18个好母亲》(与弓立新共同编著)29万字,2014年5月青岛出版社出版;

123.《用心教养-----孙云晓与中外心理学名家的对话》(专著)18万字,2014年10月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局2014年度最受读者喜爱的50本好书;

124.《方法对了,父母就省心了》(专著)13.6万字,2015年9月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125.《教育的秘诀是真爱》(与张纯颖合著)24.4万字,2016年3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126.《习惯养成有方法》(专著)20.6万字,2016年3月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127.《亲子关系-----决定孩子一生幸福的密码》(专著)20.6万字,2016年3月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128.《发现童年的秘密》(专著)25万字,2016年5月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129.《五元家教法-----好父母的必修课》(专著)23.7万字,2016年5月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130.《成功智力-------比智商更重要的潜能》(专著)26万字,2016年5月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131.《向孩子学习--------一种睿智的教育视角》(专著)20.6万字,2016年6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132.《好习惯成就好人生》(专著)20.6万字,2016年6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133.《“夏令营中的较量”的背后》(与胡霞合著)20.6万字,2016年6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134.《青春与性:不可忽视的事实》(与张引墨合著)20.6万字,2016年6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135.《如何培养儿童的健康人格》(与卜卫等合著)20.6万字,2016年6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136.《中国家庭教育蓝皮书(2015)》(主编)33.9万字,2016年10月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137.《教育始于家庭---2015家庭教育国际论坛文集》(与朱永新主编)35万字,2016年11月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138.《教育始于家庭---2015家庭教育国际论坛文集》(与朱永新主编)35万字,2016年11月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139.《孩子,你有无限可能》(专著)22.9万字,2017年6月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140. 《中国家庭教育蓝皮书(2016)》(主编)24.3万字,2017年10月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141.新父母教材《这样爱你刚刚好》(自0岁至大学生全20册,与朱永新主编)200万字,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142.《科学,让家庭教育更有魅力》(与朱永新主编)33万字,2018年1月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143. 《中国家庭教育蓝皮书(2017----2018)》(主编)34万字,2018年12月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144. 《中国家庭教育蓝皮书(2018---2019)》(主编)21万字,2017年10月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文学类书籍

1.《少年巨人》(专著)(14万字1986年12月海燕出版社出版);

2.《英雄少年赖宁》(专著)(3万字1989年11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并获1990年中国图书奖);

3.《成功在于选择--当代职业高中生心态录》(专著)(7万字1990年1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4.《一个少女和三千封来信》(专著)(6.5万字1990年1月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5.《赖宁的世界》(专著)(20万字1990年3月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被改编成4集电视剧《赖宁》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拍摄,获飞天奖和大众电视金奖);

6.《16岁的思索》(专著)(13万字1990年6月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获第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2007年由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同名再版,14.5万字入选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

7.长篇教育小说《孩子,抬起头》(专著)(23万字1990年12月海燕出版社出版);

8.《成功者的秘诀》(专著)(5.6万字1991年6月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9.长篇青春小说《握手在16岁》(专著)(34万字1992年6月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修订本2018年4月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10.《青春社会场》(专著)(6.6万字1992年8月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11.《青春阶梯--孙云晓获奖报告文学选》(专著)(20万字1992年12月州人民出版社出版,获1993年第七届中国图书奖);

12.《跨世纪的一代•中国少年"五自"丛书》(主编80万字其中自律卷为孙云晓所著)1994年12月未来出版社出版,获1994年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13.长篇儿童小说《金猴小队》(专著)(17万字1994年12月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改成8集同名电视剧剧本,获全国评比一等奖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拍摄并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修订版2017年3月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14.长篇传记《解放孩子》(专著)(30万字2000年6月北京出版社出版,获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九五科研成果奖);修订版2021年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15.长篇报告文学《唤醒巨人---成功教育启示录》(专著)(20万字2003年12月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2004年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

16.报告文学集《孙云晓金品---<夏令营中的较量>》(专著)(19万字2008年10月新世纪出版社出版入选改革开放30年中国儿童文学金品30部);2013年后进入畅销名家经典系列,以《夏令营中的较量》为书名继续出版发行。

其它书籍和VCD

1.《怎样做小记者》(专著)(14.8万字,1987年12月海燕出版社出版);

2.《青春的风采》(专著)(10万字,1991年6月海燕出版社出版);

3.报告文学集《少年明星沉浮启示录》(主要作者)(24万字,1994年3月由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4.长篇小说《Hi中学生》(合著)(30万字,1994年6月由接力出版社出版,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拍摄电视剧并获“金鹰奖”儿童剧一等奖);

5.《少男少女内心独白》(合著)(19.5万字,1994年11月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6.《神奇的钥匙》(合著)(10.8万字,1994年12月海燕出版社出版);

7.《雏鹰展翅向未来》(主编)(14.5万字,1995年5月海燕出版社出版);

8.《最新青春大写真》(主编)(19.3万字,1996年2月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9.《化险为》(主编)(10万字,1996年9月海天出版社出版);

10.《青春风铃丛书》(主编之一)(两套8卷约200万字,1997年1月青岛出版社出版);

11.《当代维特之烦恼》(合著)(10万字,1997年5月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12.《我们这一代》(主编)(5册丛书约50万字,1997年8月未来出版社出版);

13.《小学生能力培养丛书》(副主编)(6册70万字,1999年10月晨光出版社出版);

14.《孙云晓谈少年儿童成功教育》(主讲)(2小时VCD,2001年5月中国青年教育音像出版社出版)。

15.《教子成功从培养习惯开始》(主讲)(3小时VCD,2002年4月北京青少年音像出版社出版)。

主要文章

1.《论少年儿童榜样教育的科学性》1985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研究》杂志卷首;

2.《扬起呼啸的鞭子》1991年第1期《少男少女》杂志;

3.《少年报告文学是震撼的艺术》1992年4月4日《文艺报》;

4.《夏令营中的较量》1993年11月《读者》转自同年7月号《黄金时代》杂志,获全国青年报刊协会1993--1994全国好新闻一等奖;入选《新课程小学语文读本六年级下册》2006年2月山东教育出版社第二版;同时入选三年级语文下册的还有散文《大海的品格》;

5.《渴望自然》1995年9月发表于《中华儿女》海外版;

《了解儿童是为儿童写作的前提》1995年11月30日台湾《儿童日报》

6.《中国城市儿童的媒介接触与道德发展》1998年4月在巴黎"明日青少年与媒介"国际论坛的讲演,收入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年鉴《ChildrenMediAViolence》;

7.《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现状及教育研究报告》1998年10月《教育研究》杂志,获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九五科研成果奖;

8.《考试分数可否成为学生的隐私》1999年12月16日《光明日报》;

9.《请将"家长"的称谓改为"父母"》2000年5月30日《中国青年报》;

10.《21世纪是两代人相互学习的世纪》2000年4月在东京中日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讲演,收入2000年7月广东教育出版社《我的教育观》;

11。《改变学校、家庭教育的28个观念》2000年5月北京《中小学管理》杂志,5月31日在河南《教育时报》转载;

11.《千年警世》2000年23期《读者》转自同年9月13日《中国青年报"冰点》;

12.《21世纪:我的教育梦想》2000年12月29日《羊城晚报》;2001年6月28日《中国青年报》;

13.《成功宣言》2001年1、2期合刊《少年儿童研究》;

14.《希望六一节成为儿童的狂欢节》2001年5月30日《中国青年报》;

15.《从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做起》2001年6月《群言》;

16.《好父亲的11条守则》2001年10月31日《中国人口报》;

17.《网络文明从习惯养成开始》2002年1月17日《光明日报》;

18.《你为什么不原谅》(孙云晓专版)2002年6月号上海《少年文艺》,同年8月第16期《读者》转载;

19.《你的孩子快乐吗》2002年6月《今日中国》;

20.《揭开美国教育之谜》2002年6月作家出版社《美国中学生报告》序言

21.《每一份爱都值得珍惜》2002年5月《中国校外教育》;

22.《如今的孩子读书是个啥样》2003年7月23日《中华读书报》两个版;

23.《品德培养从哪里开始》2004年3月25日《人民日报》

24.《德育---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2004年3月30日《中国教育报》;

25.《春天里的喜与忧》2004年4月22日《人民日报》;

26.《德育为何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与赵霞合写)2004年5月5日《中国教育报》;并在2004年7月《探索与争鸣》发表《再谈德育为何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

27.《共同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与赵霞合写)2004年6月16日《中国教育报》;

28.《劝君莫做孩子王》2004年7—8合刊《辅导员》;

29.《中国未成年人留学热的冷思考》(与赵霞合写)2004年9月6日《参考消息》;

30.《让孩子相信自己是个成功者》2004年10月12日《作家文摘》;

31.《童年的发现者与捍卫者》2004年11月27日《文汇报》;

32.《独生子女的父母们联合起来》2005年1月《少年儿童研究》,由此开设长期的孙云晓专栏

33.《港湾抒情曲》(朗诵)2005年5月9日《学习时报》;

34.《领导干部应当警惕教子误区》2005年5月23日《学习时报》;

35.《我们需要怎样的夏令营》2005年7月28日《人民日报》;

36.《“小跳”跳得很精彩》2005年8月5日《中国图书商报》;

37.《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一书自2005年8月21日在《北京晨报》连载20余期;

38.《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为文明中国奠基》2005年9月20日《中国教育报》;

39.《唤醒孩子心中的巨人》2005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

40.《好教师首先是人格之师》2005年11月《河南教育》,孙云晓专栏首篇;

41.《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博客文章)2006年1月21日《北京晨报》;

42.《成人化是孩子的灾难》2006年4月18日《生命时报》;

43.《领导干部必须高度关注“校园暴力”问题》2006年6月《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44.《不要以成年人的思维揣度孩子》2006年6月《福建教育》;

45.《让"身体好"成为教育的起点》2006年5月13日《解放日报》;

46.《龙的子孙岂能无体》2006年6月1日《人民日报》;

47.《孙云晓23年家教精华》2006年8月5日《教育文摘周报家教版》;

48.《破解孩子教育的难题》2005年8月6日《北京晚报》;

49.《"差生"都是冤假错案》2006年8月14日《人民日报》;

50.《无批评的教育是伪教育》2006年9月《中国教师》;

51.《"夏监会",你在哪里》2006年9月《法律与生活》;

52.《教育不能忽视人格培养》2006年10月9日《人民日报》;

53.《应试教育导致“教育荒废”》2007年第6期《瞭望》;

54.《生活似水而思想如阳光》2007年第三期《中国校园文学·花季绘本》;

55.《拯救危机少年》2007年4月22日《人民日报》;

56.《为青少年插上飞翔的翅膀》2007年第13期《求是》;

57.《易子而教让孩子终身受益》2007年7月26日《中国教育报》;

58.《教育=培养良好习惯》2007年8月8日和15日河南《教育时报》第一版;

59.《儿童权益不容忽视》2007年8月22日《中国教育报》第四版;

60.《教育始终是夏令营的灵魂》2007年10月25日《中国教育报》第6版;

61.《在相互理解与尊重中化解冲突》2008年第二期《半月谈》;

62.《能用钱买到的东西都是便宜的》2008年第六期《半月谈》;

63.《学生就是要学会生存》2008年4月24日《中国教育报》第六版和《少年儿童研究》杂志2008年第7期;

64.《写给灾区孩子的心理救援诗》2008年5月22日《文艺报》第八版和《少年儿童研究》杂志2008年第6期;

65.《我印象中的新世纪家庭教育读物》2008年5月28日《中华读书报》第版;

66.《警惕成功标签制造“童年恐慌”》(与赵霞合作)2008年6月5日《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

67.《父母是预防“童年恐慌”的主角》2008年6月5日《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

68.《捍卫童年就是捍卫自由》2008年6期《中华儿女》海外版;

69.《从90后学生特征看学校管理工作的改进》(与孙宏艳等人合作)2008年7期和9期《中小学管理》杂志;

70.《地震中的英雄少年与90后一代》上篇2008年8期《中小学管理》杂志;

71.《三进中央团校与三次人生飞跃》2008年9月10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校报报》;

72.《巢一代塑造中国新公民形象》2008年9月16日《中国教育报》视点整版;

73.《少先队是一把魔椅》《“童年恐慌”与快乐生活》2009年第1期《少先队研究》杂志少先队教育家专栏;

74.《夫妻关系融洽最有利于孩子成长》2009年第2期《家庭》杂志;

75.《应当培养青少年热心公益的习惯》(与刘秀英合作)2009年2月《河南教育》,孙云晓话题新专栏首篇;

76.《从儿童教育的使命看“减负”》2009年2月23日《中国教育报》第一版;

77.《少先队是一把魔椅》《“童年恐慌”与快乐生活》2009年第1期《少先队研究》杂志少先队教育家专栏;

78.《性教育首先是一种态度》2009年4月9日《中国教育报》,新阅读整版评介了新版的《藏在书包里的玫瑰》;

79.《别让孩子的情感“荒漠化”》2009年4月16日《人民日报》文化新闻版新语头条;

80.《中国大学生国家奖学金获奖者的性别差异研究》(与李文道、赵霞合作)2009年第6期《青年研究》;

81.《相信青年才能相信未来》2009年6月13日《文汇报》每周讲演版;

82.《每个人身上都有英雄基因》2009年7月2日《中国教育报》暑期阅读特刊;

83.《未成年人上网应有法律保护》2009年7月20日《中国教育报》新闻版;

84.《仰望星空才会充满希望----中国儿童想象力危机报告》(与赵霞合作)2009年8月14日《科学时报》科普论坛版头条;

85.《道德智能低下的孩子难以生存》2009年8月20日《中国青年报》青春热线版头条;

86.《生命在游戏中扎根发芽》2009年8月27日《中国教育报》家教书屋版;

87.《父教缺失对儿童成长的危害及预防》(与李文道合作)2009年11月4日《光明日报》;

88.《“男孩危机”:一个亟需关注的教育现象》(与李文道合作)2009年12月9日《光明日报》;

89.《将以人为本落实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2010年3月17日《中国教育报》综合版;

90.《我为什么要写<拯救男孩>》2010年3月24日《文艺报》书香中国版人物志专栏;

91.《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2010年5月31日《中国教育报》新闻版头条;

92.《男孩危机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对<男孩危机:一个危言耸听的伪命题>一文的回应》(与李文道、赵霞合作)2010年第3期《青年研究》;

93.《在日本女高中生“援助交际”现象的背后-----日本女高中生井上路望<十七岁>读后》2010年8月8日《日本新华侨报》华童教育专版;

94.《能带来快乐的梦想才妙不可言》2010年10月21日《中国教育报》新阅读版;

95.《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因性施教》2010年11期《中国青年研究》特别企划头篇,该期封面主题为《“拯救男孩”之辩》;

96.《信息时代,我们该怎样做父母》2010年12月7日《人民日报》文化版头条;

97.《失败是成功的“垫脚石”》和《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与孙宏艳合作)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标六年级教参,使用期为2010---2013年;

98.《需要拯救的不仅仅是男孩》2011年1月13日《中国教育报》读书特刊版;

99.《放任式家庭的孩子成材率最低》2011年2月15日《光明日报》

100.《“妈”是魔鬼也是天使》2011年3月3日《中国教育报》读书特刊版;

101.《“想当政治家”的阳光少年胡俊豪》2011年4月7日《光明日报》人物版整版,一版有报道;

102.《梦想创造奇迹》2011年6月1日《人民日报》国际版头条;

103.《“贵族式生活”是儿童成长的陷阱》2011年9月26日新华网网评;

104.《家庭教育的法律依据和基本原则》2011年9月《百科知识---父母课堂》;10月《现代父母需要现代的教育理念》;11月《好方法教出好孩子》;12月《心理健康决定孩子一生的幸福》;2012年1--2月合刊《良好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习惯》;3月《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105.《中华家教》学前版下半月刊开设《大家晓话:孙云晓专栏》,陆续刊登孙云晓教育感悟;《中国妇女》杂志也开类似栏目;

106.《三个好习惯成就了我》2012年第一期《中小学德育》卷首;

107.《榜样---儿童成长不可缺少的营养和路标》2012年第6期《中国德育》首篇;

108.2012年9月3日《文艺报》书香中国版整版发表《自然、自由、自主是孩子成长的理想状态》和《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两篇文章,推荐《有自由才有成长》和《有尊重才有教育》两本书;

109.《我国男生“学业落后”的现状、成因与思考》(与李文道合作)2012年第9期《教育研究》;

110.《把儿童节交还给儿童吧》2013年5月31日《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专栏;

111.《特别的意》2013年6月22日《中国教育报》第一版;

112.《乐观的孩子才会充满希望》2013年6月24日《参考消息-北京参考》阅读视界版;

113.《黑姬山探险的启示》2013年9月9日《参考消息-北京参考》阅读视界版;

114.《11岁的梦想拯救了我》2013年10月19日《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第版;

115.《再忙的父亲都可以成为好父亲》2014年1月9日《中国教育报》第3版;

116.《告密是人格之癌-----简评<三月艳阳天>》2014年2月号《儿童文学》;

117.《以抓铁有痕的决心破解青少年体质危机》2014年3月15日《中国教育报》第2版;

118.《运动是培养健康人格的最佳途径》2014年3月25日《光明日报》第15版;

119.《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中国学者孙云晓对话美国神经科学家约翰-梅迪纳》2014年4月2日《中国教育报》环球周刊整版;

120.《“习得性无助”学业失败的元凶》2014年4月17日《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版;

121.《父亲更有责任培养孩子独立性》2014年5月13日《中国教育报》第一版;

122.《良好习惯塑造健康人格》2014年第6期《中国德育》杂志;

123.《60岁,一个多么年轻的年龄!》2014年07-08月上旬刊《今日教育》杂志;

124.《治理夏令营呼唤规范化行业组织》2014年8月8日《中国教育报》第二版新闻评论头条;

125.《高情商是训练出来的》2014年9月4日《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版;

126.《成功的教育:主动性和自制力两颗种子都发达》2014年10月31日《文汇报》文汇教育版;

127.《缺乏安全感可能影响孩子一生》2014年12月1日《中国青年报》成长版;

2015以来主要文章

1. 《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永远爱你们的妈妈》2015年第10期《家庭》家-关注专栏;

2. 《辣蒜头:成长的激情很迷人》2015年6月1日《中国教育报》读书特刊头条;

3. 《弘扬家训文化需要与时俱进》2015年6月5日《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版

4. 《家庭崩溃痛在孩子祸及社会》2015年8月2日《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暑期特刊;

5. 《孙云晓:家庭教育有政府撑腰了》2015年10月22日《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专刊,21日教育部网站以《家庭教育工作的新格局与新举措》为题发表此文;

6. 在上海图书馆的教育讲演稿《平衡教育与习惯养成》收入杨雄主编的《家庭教育十人谈》一书,2015年6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7. 《无字家训》收入《中国家风》一书,2015年9月由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

8. 《孙云晓与文龙麟对话》在2015年11月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专刊发表;

9. 教育感悟自2010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少年儿童研究》杂志连载5年零两个月,共发1260条,在2015年12期以《儿童最需要对其内心的关怀》为题结束。

10. 《历史与现代的家规家风》收入《家风》一书,2015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11. 《教育让个人和社会变得更加强大----兼谈出席2015年世界教育创新峰会的四个没想到》2016年第一期《今日教育》特稿;

12. 《孙云晓谈家教》专栏继2015年开办一年后,2016年1---3月在《中国妇女报》家教周刊刊出,依然是每周一期;

13. 《站在心理学前沿的中美教育对话》作为中美旅游年---人文交流故事会征文在2016年2月19日中国青年报及网站发表;收入《中美旅游年---人文交流故事汇》一书,2017年9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14. 孙云晓与加德纳对话《重新认识“多元智能”》在2016年2月25日中国教育报教育科学专刊发表;

15. 《隐性留守社会发展的潜在危机》在2016年2月25日中国教育报关注留守儿童特别报道专刊发表;

16. 《平衡教育与和谐成长》在2016年第5期《中国德育》杂志发表;

17. 孙云晓与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兰格教授对话《“专念”让这一切充满乐趣》在2016年5月5日中国教育报教育科学专刊头条发表;

18.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是家校合作共育新人的指导标准》2016年第5期《今日教育》特稿发表;

19. 《培养好习惯的奥秘在哪里?》在2016年第6期《环境教育》杂志发表;

20. 《莫小瞧“好孩子”的坏毛病》在2016年8月4日中国教育报中教评论专刊发表;

21. 《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个习惯》在2016年8月4日青岛晚报教育周刊刊发表;

22. 《继母是我的家庭教育导师》在2016年9月6日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周刊头条发表;

23. 《阅读成就了我的一生》在2016年第8期《环境教育》杂志发表;

24. 《我们需要新家庭教育观》在2016年10月31日中国教育报中教评论版头条发表;

25. 《好习惯如何养成》在2016年11月22日光明日报教育周刊发表;

26. 《新家庭教育宣言》在2016年12月29日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周刊头条发表;

27. 《与孩子一起成长需要向孩子学习》2016年第12期《今日教育》特稿发表;

28. 《中西家庭教育比较与文化自信》2017年第1期《今日教育》特稿发表;

29. 《家庭教育指导须实现五个转变》在2017年第1期《百科知识--父母课堂》发表;

30. 《改善家庭微环境预防童年恐慌》在2017年3月9日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周刊头条发表;

31. 《新家庭教育的十大愿景》在2017年4月27日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周刊头条发表;

32. 《新家庭教育新在哪里》在2017年7月29日光明日报教育思想版头条发表;

33. 《孙云晓:珍惜假期创造个性化发展》在2017年7月31日中国教育报发表;

34. 《没有孝心的孩子很难有爱心》在2017年2月26日中国妇女报中国家庭教育周刊发表;

35. 《孩子总擅自拿家里的钱怎么办》在2017年2月26日中国妇女报中国家庭教育周刊头条发表;

36. 《教育的有效方法是让孩子不断体验成功》在2017年1月1日中国妇女报中国家庭教育周刊头条发表;

37. 《面对师的批评,父母需要智慧处理》在2017年1月15日中国妇女报中国家庭教育周刊发表;

38. 《怎样面对青春期不听话的孩子》在2017年2月19日中国妇女报中国家庭教育周刊发表;

39. 《离异家庭在教育孩子时不妨“结合”》在2017年6月11日中国妇女报中国家庭教育周刊头条发表;

40. 《改变不专注的习惯用“减法”》在2017年6月18日中国妇女报中国家庭教育周刊头条发表;

41. 《良好的亲子关系能有效预防童年恐慌》在2017年6月25日中国妇女报中国家庭教育周刊头条发表;

42. 《让新家庭教育观为现代父母导航》在2017年7月2日中国妇女报中国家庭周刊头条发表;

43. 《我为什么会写<金猴小队>》在2017年8月上旬刊《辅导员》杂志发表;

44. 《点燃生命的火把》在2017年10月9日中国教育报家庭读书周刊头条发表,此文是2017年7月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父母孕育新世界》一书的序言;

45. 《狂野童年成就丰盛人生》在2017年10月19日中国教育报家教周刊头条发表;

46. 《新家庭.智慧爱的五个教育特征》在2017年10月15日光明日报社《教育家》杂志发表;

47. 《家校合作新视角:推进新家庭教育》在2017年10月22日光明日报社《教育家》杂志发表;

48. 《改变一生的文学梦》在2017年12期《青岛文学》杂志发表;

49. 《童年恐慌呼唤捍卫童年》(与卢宇合作)在2018年2月22日光明日报社《教育家》杂志发表;

50. 《家教指导专业化教师群体需优先》在2018年3月24日中国教育报家教周刊头条发表;

51. 《家庭教育要有“妈妈的味道”》在2018年6月21日中国教育报家教周刊头条发表;

52. 《25年后再说<夏令营中的较量>》在2018年第12期《中国政协》杂志人物专栏发表;

53. 《儿童友好是家校社协同的根本原则》在2019年6月13日《中国教育报》家教周刊杂志头条发表;

54. 《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访中国教育学会孙云晓研究员》长篇访谈在2019年第9期《生活教育》杂志特稿发表;

55. 《一个自强女孩的留守-----隔代教养中的孩子访谈之一》(与宿金金合作)在2019年第10期《中华家教》杂志发表;

56. 《永远的伤疤-----隔代教养中的孩子访谈之二》(与宿金金合作)在2019年第11期《中华家教》杂志发表;

57. 《快乐老人伴我成长-----隔代教养中的孩子访谈之三》(与宿金金合作)在2019年第12期《中华家教》杂志发表;

58. 《我是被“放养”大的-----隔代教养中的孩子访谈之四》(与宿金金合作)在2020年第1期《中华家教》杂志发表;

59. 《家庭教育:带领孩子回归与创造美好的生活》在2020年第1期《教育家》杂志卷首语发表;

60. 《回归生活教育是化解“成绩焦虑”的长线思维》(长篇访谈)在2020年6月9日《文汇报》焦点版发表;

61.《孙云晓谈生活教育》专栏(与梁丹合作)在2020年《婚姻与家庭》杂志连载一年;

62、《学校是家校社合作的主导者》在2020年第7期《教育家》杂志卷首语发表;

63、《孩子叛逆,父母怎么办?》在2020年第8期《教育家》杂志发表;

64、《让家庭教育回归美好生活----家庭生活教育探析》(与梁丹合作)在2020年第4期《少年儿童研究》杂志发表;

65、《少先队辅导员的独特魅力在哪里》在2020年第11期《辅导员》杂志卷首语发表;

66、《段镇:把全部身心献给少先队》在2020年第15期《中华儿女》杂志发表;

67、《家庭生活教育的核心、条件和方法》在2021年第2期《中国教师》杂志发表;

68.《青春期的亲子建设:有了“远”才有“近”》在2021年4月10日《文汇报》发表。

育子观

编辑

教育的秘决是真爱。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

关系好坏决定教育成败。

好习惯成就幸福人生。

儿童是研究大人的专家。

向孩子学习,是成年人真正成熟与睿智的标志。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惩罚孩子的前提是尊重。惩罚绝不是体罚,惩罚是一种尊重。

惩罚的艺术是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惩罚的核心是让孩子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儿童参与不是一个选择而是一个原则。

要让家庭教育回归美好生活,因为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生活教育。

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压舱石”。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让人获得自由与幸福。

媒体报道评论精选

编辑

1.1991年8月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蒋风教授主编的《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第458页至461页专门评价孙云晓的少年报告文学;

2.11993年9月26日马来西亚《新通报》发表特约记者爱薇的整版报道《条条小路通世界---访中国少年报告文学作家孙云晓》;

31996年8月7日《人民日报》文化版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童心"不老》;

4.1997年7月30日,《光明日报》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要重视培养独生子女的健康人格》;

5.1998年10月《光明日报》第二次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孙云晓:我要改变……》;

6.1998年12月23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分数应当成为学生的隐私》;

7.1998年6月江西教育出版社《弹出漩涡里的歌--百位名人与中小学生对话》一书中,有孙云晓本人写的《我的文学之路》;

8.1998年6月2日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节目,对孙云晓做专题介绍;

9.1998年10月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蒋风、韩进著的《中国儿童文学史》,第630页至632页专门评价孙云晓的少年儿童报告文学;

10.2000年第3期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月刊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素质教育立国之本》;

11.2000年第11期《中华英才》杂志发表介绍孙云晓的长篇专访;

12.2001年第6期《新周刊》杂志发表介绍孙云晓评价80年代生人的文章《"他们是最优秀的一代"》;

13.2001年3月12日《三联生活周刊》发表介绍孙云晓的文章《说真话的方式》;

14.2001年4月20日,《生活日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与孩子一起成长》;

15.2001年6月4日新华社《嘹望》新闻周刊发表访问孙云晓的文章《对孩子我们了解多少》。

16.2001年11月8日《光明日报》第三次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题为《道德建设从培养儿童良好习惯抓起--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

17.2002年第3期《环球》杂志发表对孙云晓的采访记,题为《性要怎么说》。同年第5期《新华文摘》转载。

18.2002年4月4日,《南方周末》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教育信息时代的孩子》;

19.2002年4月18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对孙云晓父女的教育访谈节目;

20.2002年第6期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杂志发表孙云晓等人谈话文章,题为《为孩子改造成人本身--关于青少年成长道路的探讨》;

21.2002年10月16日《北京青年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孩子为什么来越难懂》;

22.2002年10月28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23.2004年1月26日《联合早报》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走向社会》;

24.2004年3月19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对孙云晓作品的评介《藏在书包里的玫瑰引发性教育思考》;

25.2004年7月8日《南方都市报》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让偶像崇拜更丰富更健康》;

26.2004年9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新华社记者对孙云晓讲演的评介《成功教育从习惯培养开始》;

27.2004年9月19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对孙云晓作品评介《谁来关心青少年中的“弱势群体”》;

28.2004年10月29日《深圳晚报》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学会发现儿童》;

29.2004年11月2日《深圳商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终身受益》(附图);

30.2004年11月2日《深圳晚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独生子女教育要“以群治独”》(附图);

31.2004年11月2日《晶报》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阅读拓展人生的宽度》(附图);

32.2004年12月13日《中国国土源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青少年教育,路该怎么走》;

33.2005年6月3日《现代教育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学会对孩子说“不”》;

34.2005年1月5日《北京晚报》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孩子直呼父母姓名是时尚吗?》;

35.2005年1月10日《长沙晚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介绍《原来孩子应该这样教》;

36.2005年7月27日《光明日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夏令营---不应是学校生活的翻版》;

37.2005年8月28日《北京晨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教育孩子的实质是教育自己》;

38.2005年9月21日《中华读书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孙云晓的教育梦想》;

39.2005年9月26日《新安晚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家长要勇于说“不”》;

40.2005年11月7日深圳《晶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让孩子对自己的错误负责》;

41.2005年12月15日《羊城晚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应试教育是犯罪机器》;

42.2006年1月11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父爱缺失是一种家庭隐患》;

43.2006年1月《中国新书》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

44.2006年1月15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成功标签制造童年恐慌》;

45.2006年1月19日《新京报》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要为孩子补上人格完善课》;

46.2006年4月15日《人物周刊》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在岁月中剥掉层层的壳》;

47.2006年4月26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专家纵论中学生素质教育》;

48.2006年4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春游,孩子心中的春天》;

49.2006年5月16日《钱江晚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和《尊重孩子的未成熟状态》两个版(附图);

50.2006年5月29日《信息日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做好父母要有好方法》(附图);

51.2006年6月5日《信息日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好父母应具备五种元素》(附图);

52.2006年6月7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传统教育流行语:从习惯到批判》;

53.2006年7月4日《中国教育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摔手机反映管理缺乏学生权益意识》;

54.2006年7月24日《海峡都市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习惯》;

55.2006年8月13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父母无为乃大为》;

56.2006年8月28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孩子复杂就复杂在看了大量成人的东西》;

57.2006年9月26日《生命时报》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如何回答孩子的为什么》;

58.2006年12月25日河北《廊房日报晨刊》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习惯》,同时发表孙云晓的长篇讲演实录《和谐家庭与和谐成长》;

59.2007年1月7日黑龙江省《生活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孙云晓:父教缺位会让孩子人格缺“钙”》;

60.2007年1月8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我们的教育总是把目标定在天上》;

61.2007年1月9日《生命时报》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中国孩子和父母关系最僵》;

62.2007年1月30日《人民日报》及《人民日报》海外版同时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农民工子女,七成感到生活幸福》;

63.2007年3月14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孙云晓:家庭教育不能只有医生没有护士》;

64.2007年4月3日《光明日报》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关于追星族家庭悲剧的社会思考》;

65.2007年4月3日《钱江晚报》发表对孙云晓的整版报道《孙云晓忠告天下父母》;

66.2007年5月19日《羊城晚报》发表对孙云晓的报道《先有“问题”家庭才有“问题”孩子》;

67.2007年5月22日《羊城晚报》发表对孙云晓的报道《良好关系胜过反复教育》;

68.2007年6月27日《中国教师报》发表对孙云晓的整版报道《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69.2007年第8\9期合刊《时代教育》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访谈《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70.2007年9月10日《云南广播电视报》发表对孙云晓的报道《好孩子就是与好习惯相伴的孩子》及《孙云晓答家长问》;

71.2007年10月17日《安徽商报》发表对孙云晓讲座的整版报道《孩子没有朋友糟过考试不及格》;同日《安徽市场报》和《江淮晨报》也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报道,题目分别是《今天的孩子为什么难教育》和《“加钙”教育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

72.2007年11月1日《温州日报》发表对孙云晓的整版报道《“菜鸟”如何教育“老鸟”---孙云晓讲座实录》;

73.2007年11月15日《工人日报》科教周刊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惩罚,使孩子在体验中承担责任》;

74.2008年3月26日《光明日报》教育周刊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别给孩子过大的压力》;

75.2008年4月19日《现代教育报》启蒙专刊发表对孙云晓的整版专访《老师的老师学生的学生》;

76.2008年5月29日《文艺报》文学批评版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少年报告文学是成长得支撑性力量》;

77.2008年5月31日《中国经济导报》社会版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捍卫童年》;

78.2008年11期《中国教师》半月刊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儿童的名字是明天更是今天》;

79.2008年6月《现代职业安全》月刊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职场现象背后的童年征兆》;

80.2008年6月16日《深圳晚报》阅读周刊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如何“缝合”孩子的伤口》;

81.2008年8月31日《新京报》12版和13版发表对孙云晓等人的长篇访谈《如果赖宁还活着》;

82.2009年3月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两会特刊基础教育反思与建议专辑,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从80后的职场状况看我国的基础教育”价值独特》,该刊详细介绍了研究的发现与建议;

83.2009年3月27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中国的父教缺失是我们民族很大的隐患》;

84.2009年4月7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后续报道《民调显示60.7%网友认同中国父教缺失》;

85.2009年4月14日《文汇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我们的孩子可能表现更糟》;

86.2009年4月25日《深圳特区报》发表关于孙云晓与谭天弘对话的长篇报道《16年后中国教育的隐患更加严重》;

87.2009年4月28日第527期中国科学院《科学新生活》3个版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父亲你哪里去了》和《我要做个好父亲》;

88.2009年5月8日《解放日报》解放周末发表对孙云晓的整版专访《仅有母爱是不够的》;

89.2009年5月上旬刊《教育》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教育改革不要成为一纸空文》;

90.2009年5月23日《解放日报》观点版发表对孙云晓的头条长篇专访《“富二代”教育:一门关于成长的幸福学》;

91.2009年6月2日《中国青年报》青春热线版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孙云晓:警惕青少年“情感荒漠化”》,同时转发孙云晓博客文章《忘不掉的才是素质》;

92.2009年7月号《中国质量万里行》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不能任奥数产业膨胀》;

93.2009年8月13日《中国青年报》青年调查版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孙云晓:受媒体不良报道影响的青少年更容易犯罪》;

94.2009年8月17日《人民日报》文化版介绍孙云晓在科普作家会议上的发言,题为《中国儿童想象力太差》;

95.2009年8月26日《光明日报》发表新中国60年学者对话之二即对朱永新、朱小蔓、孙云晓的长篇专访《穷国办大教育的奇迹》;

96.2009年9月21日《中国教育报》发表对孙云晓等人访谈的整版报道即新中国60年教育纪事之12《赖宁精神,历久弥新》;

97.2009年9月25日《中国教育报》发表对孙云晓等人访谈的整版报道即新中国60年教育纪事之14《“较量”背后的时代反思》;

98.2009年11月17日《中国青年报》青春热线版头条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别让模式化作文成为集体失语的工具》;

99.2010年1月7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访谈,题为《男孩节节败退是一场教育危机》;

100.2010年1月19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访谈,题为《孙云晓:男孩正在成为一个被遗忘的群体》;

101.2010年2月27日《广州日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访谈,题为《四大危机逼男孩日益女性化》;

102.2010年3月11日《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发表对孙云晓访谈题为《“男孩危机”需要全社会反思》,同时两个整版评价《拯救男孩》,主题文章为《“男孩危机”背后的教育思考》和《教育如何帮助男孩度过危机》,该报送全国人大政协两会代表;

103.2010年3月25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孙云晓:以爱的旗号逼幼儿学知识比三聚氰胺还要毒》;

104.2010年5月25日《中国青年报》青春热线版头条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孩子该早上学还是晚上学》;

105.2010年6月23日《北京日报》教育专刊头条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现行教育让男孩变“弱势”?》;

106.2010年6月26日《三秦都市报》新观察版发表对孙云晓的整版专访《男孩危机促使我写<拯救男孩>》;6月24日新观察版发表整版文章《危机中拿什么拯救我们的男孩》。

107.2010年11月中国社科学院《今日中国论坛》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莫为教育遮望眼》(记者王川);

108.2010年12月11日《中国经济导报》6版头条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让孩子像孩子一样生活》;

109.2011年1月10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孙云晓:爱孩子要敢于说不》;

110.2011年2月12日《新京报》两个版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详细分析“虎妈现象”;

111.2011年3月4日《现代教育报》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孙云晓:好习惯培养孩子的好人格》;

111.2011年3月23日《中国教师报》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心理危机更应警醒》;

112.2011年4月19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家庭教育的本质是教会孩子如何去爱》;

113.2011年4月27日《人民政协报》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孙云晓:失败的家庭教育害死了药家鑫》;

114.2011年5月31日《中国经济导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孙云晓:“儿童教育就是要浪费时间”》;

115.2011年6月2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为何女孩也需拯救》;

116.2011年第6期《中国周刊》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孙云晓:中国父母为什么困惑》;

117.2011年6月3日《解放日报》解放周末第二次发表对孙云晓的整版专访《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爱》;

118.2011年7月17日《中国青年报》声音版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孙云晓:降低应试教育对女孩的过度影响》;

119.2012年4月19日《中国青年报》调查版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中日韩美高中生比较研究显示中国高中生国家意识最强;

120.2012年6月2日《新京报》评论版发表对孙云晓的深度访谈《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孩子》;

121.2012年6月19日《中国青年报》教育科学版发表对孙云晓观点的长篇介绍《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比橄榄球更暴力》;

122.2012年7月13日《中国青年报》旅游周刊发表对孙云晓观点的长篇介绍《游学传统在当代几近中断》;

123.2012年13期《中华儿女》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孙云晓:从共青团走出的青年问题专家》;

124.2012年8月15日天津《城市快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虎妈”是典型的恐慌传递者》;

125。2012年8月15日《中华读书报》网络时代版发表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孙云晓:破解全民教育恐慌》;

126.2012年8月24日《羊城晚报》发表对孙云晓谈童年恐慌的长篇专访;

127.2012年8月号《祝你幸福》最家长版发表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孙云晓:我在努力做一个好父亲》;

128.2012年9月4日香港《明报》教得乐版用4个版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题为《内地教育专家孙云晓:勿用兴趣折磨孩子》、《孙云晓:父母如山海像明灯》,附有6张图片;

129.2014年6期《人民教育》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孙云晓:成功是一条少有人走动路》;

130.2014年4月2日《中国教育报》环球周刊发表孙云晓与美国神经科学家约翰-梅迪纳的长篇对话《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

131.2014年7月22日《光明日报》教育周刊发表题为《“非常”人才要不要“非常”培养》的专题报道,介绍孙云晓与顾明远等参与教育沙龙的观点;

132.2014年8月19日《中国青年报》青年调查版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81.8%受访者赞同对青少年进行吃苦教育----孙云晓:正常的体育锻炼就是青少年日常生活中的吃苦训练》;

133.2014年8月28日《中国青年报》青春热线版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孙云晓:假期越充实,开学后越没有遗憾》;

134.2015年2月6日《解放日报》周末家庭版发表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孩子成长,如何走出“独”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