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 编辑

殿试第一名

状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状元

外文名:Thechampion

制度:科举考试

开始时期:唐

注音:ㄓㄨㄤˋㄩㄢˊ

制度

编辑

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从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以来,从中经历唐、宋、元、明、清各代,直到清绪31(1905年)废除,历经近1300年。在“学而优则仕”的年代,封建会的儒客文人都把科举作为跻身仕途的唯一途径。“十年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书中自有颜如,书中自有金屋…”这些千古名言不知激励多少学子卧薪尝胆、悬梁刺股、死钻八股、勇跳龙。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为科名中最荣誉。因其为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亦别称殿元。又因居三鼎甲之首,亦别称鼎元。但古时的状元也不是全部是殿试第一名。唐郑谷及第后,作《宿平康里》“好是五更残酒,耳边闻唤状元声。”但是郑谷当年是第八名,而不是第一。五代时南《十国秋》云“刘龑(yǎn)定例,作状元者,必先受宫刑。故罗履先《南汉》曰:“莫怪宫人夸对食,尚衣多半状元郎。”

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格之前,经过第一次童子试后都称为童生或儒童。之后以童生身份参加第二次考试—院试,通过院试的童生都被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算是有了“功名”,进入士大夫阶层;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特权。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廪生”,由公家按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廪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第三次考试叫乡试,只有获得秀才资格才可以参加,所有通过乡试的叫举人,被荐举之人。其中乡试里边的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第四次考试叫会试,由有举人功名的人参加,通过会试的称为贡士,进贡给天子的士子。贡生里边的第一名叫会元;到皇帝那儿的考试叫殿试,通过殿试的叫进士,进士里边的第三名探花,第二名榜眼,第一名状元。

解析

编辑

状元-历史状元-历史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一个响亮的名字“状元”。一千三百年来,这个名字曾经风靡过整个中国大地。使千百万士子追逐着这顶桂观,通过金榜挂名,步入政坛,获得升官晋级的机会。中国的百姓他们作文曲星下凡,全国震动。“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状元成为当时荣耀和显赫的代名词。

中国科举的产生,是时代的骄傲,科举意在选才,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状元在中国历史上的政坛、文坛上都有深远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奇特现象。

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出现了,朝廷任命吏部考功员外郎申世宁主持贡举,取进士四人,第一名是孙伏伽,贝州武城(今河北南宫)人。在隋末曾考取秀才,入唐以后担任万年县法曹,是低级小官。前后1300年的科举制为历代王朝选拔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进士。今天可知的有姓有名的状元共有599人,其中唐代141人,五代十国16人,两宋118人,辽代54人,金代31人,元代32人,明代89人,清代114人,张献忠大西国1人,太平天国3人。科举史上唯一的状元是太平天国三年(公元1853年)的傅善祥。虽然那时开科取士不是唯一的入仕之路,但也是选拔人才的主要通,使大批天下寒士俱欢颜,浩浩荡荡的进军京都。它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权的垄断,使官场知识结构产生极大的变化,它是一大进步。

唐代实行科举制度还是初级阶段,考试科目繁琐,有常科、制科两大类90多科,同时采取分级考试制度。清朝的科举程序是:不身份和年龄,一律都得经过童试(含县级的童试、州府的府试、级的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的科考程序。参加乡试之前必须经过童试,取得生员资格,才能去省里参加乡试。乡试中合格者为举人。凡是经过考生所在县的县试的,就算童生,童生不算功名,但是是一种社会荣誉,往往会得到社会相应的尊重和资助。童生都具备了进入府试的资格;经过了府试的童生就取得参加省级院试的资格,省级院试过关,就取得了秀才的功名了,国家要给秀才免掉他家庭中的税,还要给予资助。

乡试三年举行一次,大多在秋天考试,所以又称之为“秋闱科考”,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这样的考试,经过了乡试考试的合格者就叫做举人。会考三年举行一次,举人才有资格参加科考,经过了会试考试的合格者,就叫做贡士。贡士的名额很少,一年只有300名左右。取得了贡士功名的,其实已经获得了进士的功名,但是,他们还要参加殿试才能够最后得到这个功名,所谓的殿试,就是皇帝要在太和殿再进行一次御前考试。殿试在宋朝之前属于科考程序之一,殿试要产生重新排名,第一名就是状元、第二名叫做榜眼,第三名叫做探花,总称"鼎甲"。取得进士功名的人,国家可以直接放官,也就是可以直接选他上任做官,但还要国家派官要根据国家职官的空缺情况来定,所以,也有一些进士一生并没有做过朝廷官员。同时,也有许多8品以外的官员可以参加这样的科举考试,以获取功名去求取仕途宽广。

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万人挑一的状元,可谓是人中之龙、天之骄子,其荣耀、其显赫、其尊,简直登峰造极。然而,真正称得上一流人物的却又指可数、凤毛麟角了。状元中有真才实学、卓有建树、众所周知的有王维柳公权、陈亮、吕蒙正、王十朋文天祥张孝祥、翁同合等十来个人。他们是中华民族骄傲的人杰。然而,状元整体来说,却是名不符实的,其中的大多数虚有其,相当平庸,甚至是只识几个字的白痴状元、草包状元,考试也未必能把一个人的学识水平测验出来,诗写得好,八股文做的好,未必就会做官。状元不如进士,进士不如落第举子的现象常常发生,何况状元大多是钦点的,皇帝老儿的学识水平与爱好,直接影响被点状元的素质。他们录取状元多凭自己的爱好和心情,没有一个客观标准去衡量,或以貌取人,或以名字好而被看中,不少真才实学的人被排除在外。士子争名求禄的习性却也形成了社会的阴暗面。科场作弊现象司空见惯,如夹带、冒名顶替、买枪手、窃取或买试题等层出不穷。有钱的高中,没钱的名落孙山。可见状元的录取,并非全是秉公取才。从总体上看,状元的素质低的根本原因,要归结于科举制度的弊端和官场的腐败。

中国科举制度的产生、发展、没落,有它的客观规律。科举制度的功绩是不可抹杀的,但它的弊端却是明显的,到了明清时期,它已经阻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1903年,由袁世凯领头的一批有识之士奏皇帝废止这种制度,进士张之洞上书:"科举一日不废,即学校一日不能大兴,士子永远无实在之学问,国家永无救时之人才,中国永远不能进于富强,即永远不能争衡各国"。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进行了最后一届之后正式废除。从此状元、进士在历史博物馆中找到了应有的位置。

状元之最

编辑

1.历代状元中,最为后世崇民族英雄,是南宋宝祐四年(1256年)丙辰科状元文天祥。他以崇高的爱国精神民族气节,被誉为“状元中的状元”。这也是文天祥的家乡吉安市也被誉为“文章节义之邦”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一个原因是吉安考出了3000名进士,是中国出进士最多的地方)

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

3.历代状元中,对中国政治局势起过重大影响和作用的,是清咸丰六年(1856年)丙辰科状元翁同龢。他一生两次为帝师,在晚清帝、后两党之争中为帝党首领。甲午中日战争后,积极支持康有为法主,并密荐之于光绪皇帝,最终促成“戊戌变法”,使当时政局发生重大变化。

4.历代状元中,唯一由状元而成为皇帝的,是西夏天庆十年(1203年)癸亥科状元遵顼。他是夏宗室齐王李彦宗之子,于天庆十年(1203年)参加西夏科举考试,廷试得中第一,成为状元。袭封齐王,又擢升大都督府主。后于西夏皇建二年(1211年)发动宫廷政变,废夏襄宗自立,成为皇帝,是为夏神宗。

5.历代状元中,有据可考最早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的状元,是唐建中二年(781年)辛酉科状元崔元翰。他先后考中京兆府解头(解元)、进士状头(状元)、博学宏词科敕头、制科三等敕头。

6.历代状元中,唯一由武状元而位至宰相者,是唐代开元初年武举高等(状元)郭子仪。他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曾两度担任宰相。同时,他也是历代武状元中军功最为显著者。

7.历代科举考试中,考中“三元”人数最多的是北宋,共有孙何、王曾、宋庠(xiáng,即宋郊)、杨寘(zhì,同‘置’)、冯京、王岩叟等6人。

8.历代状元中,官至宰相(含相当宰相的官职,如内阁首辅、大学士等)人数最多的是明朝,共有胡广、陈盾、彭时、商辂等17人。

9.历代状元中,诗、画成就最高的,是唐开元十九年(731年)辛未科状元王维。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杰出代表之一,其诗歌艺术被认为“自李(白)杜(甫)而下,当为第一”。其绘画被推为“南宗绘画之祖”,古代文人画亦自他而始。

10.历代状元中,词作成就最高的,是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甲戌科状元张孝祥,与张元干并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其词追踪苏轼,气概凌云,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色彩,是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先行者。

11.历代状元中,书法成就最高的,是唐元和三年(808年)戊子科状元柳公权。他精于楷书,也擅长行草书,和唐代另一大书法家颜真卿并称“颜柳”,历史上还把他和唐代欧阳询、颜真卿、元代赵孟頫合称为中国“楷书四大家”。

12.历代状元中,史学成就最高的,是五代时后汉乾祐二年(949年)己酉科状元王溥。他在唐代苏冕始创会要体的基础上,据苏冕所编唐九朝《会要》及杨绍复等续修之书,重加整理,撰成《唐会要》一百卷。后又据五代历朝实录撰成《五代会要》三十卷。不仅史料丰富翔实,而且正式建立了会要体分类编纂的体例方法,为后世所仿效。这一贡献被《四库提要》称为“厥功甚伟”。

13.历代状元中,著述最丰的,是明代正德六年(1511年)辛未科状元杨慎。他不仅工诗,而且能文、词和曲,并重视民间文学,是颇有成就的文学家著名学者。其平生著述达四百余种,虽多散佚,仍留存一百多种,现存诗作二千三百首左右,著述之丰,明时推为第一。

14.历代状元中,植物学成就最高的,是清代嘉庆二十年(1817年)丁丑科状元吴其濬(jùn,同‘浚’)。他一生历任多省巡抚,所至注意各地丰瘠与民生的关系,依据耳闻目睹,绘图列说,并辑录古籍中有关植物文献,成《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二十二卷、《植物名实图考》三十八卷,是中国19世纪一部重要的植物学专著。

15.历代状元中,最著名的思想家是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癸丑科状元陈亮。他提倡注重事业功利有补国计民生的“事功之学”。提出“盈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间无非事”的命题,和朱熹多次进行过利、王霸关系的辩论。其学说独具体系,为永康学派的创始人。同时又是著名的文学家。

16.历代状元中,最嗜饮并对中国茶道研究作出贡献的是唐代元和九年(814年)甲午科状元张又新。他所撰《煎茶水记》一卷,评论各种泉水煎茶之优劣,是继陆羽《茶经》之后,中国又一部重要的茶道研究著作。

17.历代状元中,唯一出使过东欧国家的外交使臣,是清同治七年(1868年)戊辰科状元洪钧。他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命出使俄、德、荷、奥诸国,任外交使臣三年。他利用西方资料撰著的《元史译文证补》,开创了利用西方著作、资料研究元史的新纪元。

18.历代状元中,有据可考唯一被皇帝招为驸的,是唐会昌二年(842年)壬戌科状元郑颢。他状元及第后七年,即大中三年(849年),被宰相白敏中作为驸马人选推荐给唐宣宗,尚宣宗之女万寿公主。

19.历代状元中,唯一在刚刚及第后即被皇帝下处死的,是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丁丑科南榜(或称春榜)状元陈䢿。因该科殿试录取的都是南方士人,遭到北方士人不满。明太祖朱元璋怀疑录取有私,大为震怒,竟下令将主考官及陈䢿等人一并处死。

状元的试文状元的试文

20.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是太平天国癸丑三年(清咸丰三年癸丑,1853年)女科状元傅善祥。

2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少数民族文字参加科举考试得中状元的,是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年)癸巳女真进士科(又称策论进士)状元徒单镒,为女真族人。他参加科举考试是用女真文字。

22.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状元刘春霖。他状元及第次年,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慈禧太后即下诏停止科举,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末科状元。

23.历代状元人数最多的是唐朝。自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壬午科,至哀帝天四年(907年)丁卯科,285年间,科举考试几乎每年一次,约产生状元270人。在《登科记考》、《玉芝堂谈荟》等古籍中有名可考者,有140余人。

24.中国历史上,一届科举考试中由同一地区包揽前三名发生在明朝建文二年,来自江西吉安府的胡广、王艮和李贯包揽了一甲前三的状元、榜眼、探花。永乐二年则诞生了一个更加令人瞠目结舌的科举奇迹:同样是来自江西吉安府的才子们包揽了此次科举考试前七名!

25.中国历史上,一朝之中产生状元人数最多的省,是清代的江苏省。从顺治四年(1647年)丁亥科武进籍状元吕宫,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科南通籍状元张謇,247年间,共产生状元49人。

25.中国历史上,一朝之中产生状元人数最多的府,是清代的苏州府,共有状元24人,大于明朝时期吉安府产出的12名文状元。

26.中国历史上,一朝之中在较短时间内产生状元人数最多的县,是南宋时期的永福县(今福建永泰)。自乾道二年(1166年)丙戌科,至乾道八年(1172年)辰科,七年之间,连续产生萧国梁、郑侨、黄定3名状元。

27.历史上产生兄弟状元人数最多的朝代是唐朝,共有张式(兄)、张正甫(弟)等兄弟状元19人。

28.历史上产生父子状元人数最多的朝代是北宋,共有张去华(父)、张师德(子)等父子状元6人。

29.历代兄弟状元中,其及第时间相距最短的,是唐咸通十四年(873年)癸巳科状元纁(兄)和唐乾符三年(876年)丙申科状元(弟)孔缄。兄弟二人状元及第的时间仅相隔三年。

30.历代父子状元中,其及第时间相距最短的,是北宋开宝二年(969年)已巳科状元安德裕(父)和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壬申科状元安守亮(子)。父子二个状元及第的时间仅相隔三年。

31.历代状元中,最早开始从事实业活动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是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科状元张謇。他于及第后次年(1895年)即从事实业活动,先后办起数十个企业及大批社会事业,影响遍及全国,被誉为“中国之大教育家、大实业家”。

32.历代武状元中,唯一参加过两科考试,先中探花后又考中状元的,是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庚辰武科状元马全。马全初名为马王泉,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曾参加一次武科进士考试,并在殿试中得中一甲三名(探花)。后因在任职期间与同僚发生矛盾,被削夺官职。为洗刷耻辱,他更名为全,决意再次夺取功名,终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在武科进士殿试中得。

33.历代状元中,最年轻的状元是唐大中五年状元封开人莫宣卿,高中时仅17岁。

34.历代状元中,有史可查的最年老的状元是唐代的尹枢,一直考到70多岁,才因一偶然机会毛遂自荐,成了状元。嘉庆年间,杭州人王严,以80高龄中试,但未及殿试就死了,不然的话他也许会打破尹枢的纪录。

35.历史上唯一一次同年文武两状元均为同一个地方举子,发生在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福建路兴化军(今莆田市)的徐铎和薛奕分别高中文武状元,宋神宗得知大魁天下的文武状元乃是同乡时,不由龙颜大悦,特作诗以赐,诗曰:“一方文武魁天下,四海英雄入彀中。”

36.历代状元中、在今天地位最高的,当属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年)戊辰科状元陈文龙(福建莆田人),明永乐六年(1409年),朝廷封陈文龙为“水部尚书”;清乾隆四十六年(1782年)皇帝加封陈文龙为镇海王,是福州城惶庙神。

37.在历代状元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因为诗赋被罢免的状元,为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状元莆田人徐寅,因梁太祖指其《人生几何赋》中“一皇五帝不死何归”句,要其改写,徐寅答“臣宁无官,赋不可改”,梁太祖怒削其名籍。

38.历代科举唯一一次“四异”同科,为绍兴八年(1138年),莆田人黄公度(1109年—1156年)殿试进士第一名为榜魁(状元);陈俊卿(1113年—1186年)第二名为亚魁(榜眼);林邓七十三岁,为榜尊;龚茂良(1121年—1178年)十八岁,为榜幼。时称“四异”同科。又,黄公度与陈俊卿,又被称为“魁亚占双标”。

39.历代科举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位女状元—傅善祥,清朝太平天国时期,20岁的女子傅善祥参加太平天国组织的科举考试而成为了女状元,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位女状元。

40.历史上最幸运的状元—彭时,历史上他是位为官正派,秉公办事,敢于直言的首辅高官,而他的经历却不得不说是状元当中十分幸运的。彭时高中状元已是天下读书人当中属最好运的了,然而更好的运气一直在笼罩着他。明正统十四年,发生“土木堡”事变,明英宗当了俘虏,随同出征的大多数将士不是战死,就是自杀殉国。当时朝廷面临着官员严重短缺的大难题,于是打破常规,召33岁官职仅为七品修撰的彭时入阁,担任兵部尚书。 中状元第二年就入阁参预大政,前此未有,然而更幸运的还在后面。彭时在朝中没有经验,兵部尚书很快就被免去,降为五品编修。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发生了“夺门之变”,明英宗复辟成功,重登帝位,“一朝天子一朝臣”,原先的大臣不是被杀,就是被流放边疆,而彭时遭受过前朝的免职降级处分,这样的人重进内阁,加以重用,必然心存感激。于是当即任命他为兵部尚书,第二天就入阁办事,同时兼翰林院学士。彭时再次因祸得福,一步登天。

41.全国状元分布最密集的县-吉安府吉水县,十里之内出过5个状元,这也造就了庐陵(吉安府)“隔河两宰相,十里五状元”的美誉。

42.1300年的科举,共有连中三元的状元13名,大约100年才有一个。

大器状元

编辑

王维

诗、画成就最高的是唐开元十九年(731年)辛未科状元王维。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其诗歌艺术被赞为“自李(白)杜(甫)而下,当为第一”。其绘画被推崇为“南宋绘画之祖”,著名文学家苏东坡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明代著名画家董其昌则称“文人之画,自王右丞(王维)始”。

柳公权

书法成就最高的是唐元和三年(808年)戊子科状元柳公权,和唐代另一大书法家颜真卿并称“颜柳”。他精于楷书,也擅长行草书。历史上把他和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合称为“楷书四大家”。其书碑有《玄秘塔碑》、《金刚经》、《神策军碑》为最著,书迹有《送梨贴题跋》,对后世影响很大,

张又新

对中华茶道研究贡献最大的是唐代元和九年(814年)甲午科状元张又新。他所撰《煎茶水记》一卷,评论各种泉水煎茶之优劣,是继陆羽《茶经》之后中国又一部重要的茶道研究著作。他还是“连中三元”(在三次大考中都得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三顶桂冠都摘取了)的科举奇才,历史上“连中三元”者连他在内仅有17人!

王溥

史学成就最高的是五代后汉乾祐二年(949年)己酉科状元王溥。他编撰了《唐会要》一百卷,及《五代会要》三十卷。这两套书不仅史料丰富,而且正式建立了会要体分类编纂的体例方法,为后世效仿。这一贡献被《四库提要》称为“厥功甚伟”。

张孝祥

词作成就最高的是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甲戌科状元张孝祥,与张元干并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其词风追踪苏轼,气概凌云,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色彩,对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陈亮

最著名的思想家是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癸丑科状元陈亮。他提出“盈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间无非事”的命题,并和朱熹就义和利的关系等问题进行过多次辩论。他的学说自成体系,为“永康学派”的创始人。同时又是著名的文学家。

文天祥

最为后世敬仰的民族英雄是南宋宝祐四年(1256年)丙辰科状元文天祥。他21岁考中状元,后官至丞相。他以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被誉为“状元中的状元”。其代表作有《正气歌》与《过零丁洋》,其“人生自古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句,是古诗中传诵率最高者,激励了后世一代又一代的人。

杨慎

著述最丰的是明代正德六年(1511年)辛未科状元杨慎。他不仅工诗,而且能文、词和曲,并重视民间文学,是颇有成就的文学家和著名学者。其平生著述达四百余种,虽多散佚,仍留存一百多种;现存诗作二千三百首左右,著述之丰,明时推为第一。

吴其濬

植物学成就最高的是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丁丑科状元吴其濬。他一生历任多省巡抚,在任期间十分注重各地丰瘠与民生的关系,并依耳闻目睹,以及辑录古籍中有关植物的文献,写成了中国十九世纪最重要的两部植物学专著《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和《植物名实图考》。

翁同龢

对中国政治局势起过重大影响和作用的是清咸丰六年(1856年)丙辰科状元翁同龢。他一生两为帝师,在中日甲午战争后积极支持康有为的变法主张,并最终促成“戊戌变法”,使当时的政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洪钧

外交方面成就最大的是清同治七年(1868年)戊辰科状元洪钧。他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奉命出使俄、德、荷、奥诸国,任外交使臣三年。他还利用西方资料撰著了《元史译文证补》,开创了利用西方著作、资料研究元史的新纪元。

张謇

对国家经济贡献最大的是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科状元张謇。他于及第后次年(1895年)即从事实业活动,先后办起数十个企业及大批社会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影响遍及全国,被誉为“中国之大教育家、大实业家”。

郭子仪

历代状元中,唯一由武状元而位至宰相者,是唐代开元初年武举高等(状元)郭子仪,同时,他也是历代武状元中军功最为显著的。他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曾两度担任宰相。他力挽狂澜,平定了“安史之乱”,居功至伟,皇帝赞其“再造唐王朝”。此外,宋代状元宋庠、张九成、元代状元王鄂、明代状元杨慎、清代状元马世俊、戴有祺、汪绎、翁同龢等人,皆领一代文坛风骚。宋代状元苏易简、王十朋、袁甫、刘章,金代状元张行简、杨云翼、明代状元吕楠、罗洪先、焦竑、清代状元彭定求、陆肯堂、潘世恩、毕沅等人,均为中国古代学术史上的重要人物。唐代状元孙伏伽、宋代状元吕蒙正皆为当朝重臣,为人直诚恳,敢于直言上谏。尤其是吕蒙正,在宋太宗、真宗时期三度为相,知人善任,识富弼于幼龄,荐吕简于真宗,后俱为名相。

状元榜

编辑

唐朝

孙伏伽

陈子昂

杜绾

李琚

羊袭吉

常衮

陈光蕊

杨凝

张正甫

陈讽

班肃

李顾行

韦谌

裴俅

李余

李从实

狄慎思

莫宣卿

刘蒙

赵峻

许佑孙

归黯

羊绍素

崔詹

崔液

宋守节

姚仲豫

严迪

贾至

杨护

卢庚

王溆

王储

李程

徐晦

李固言

卢储

李合

陈宽

崔岘

顾标

于瓖

裴延鲁

归仁绍

郑合敬

陆扆

崔胶

卢文焕

李超

弓嗣初

常无名

李嶷

崔曙

杨誉

洪源

张式

魏弘简

卢顼

郑巨源

武翊黄

尹极

白敏中

韦筹

郑确

郑颢

卢深

颜标

李筠

孔缄

郑贻矩

苏检

裴格

赵蒙

郑益

李昂

虞咸

王阅

李巨卿

杨栖梧

杨凭

崔元翰

尹枢

李随

王源中

张又新

郑冠

宋刓

李肱

卢肇

于珪

崔铏

孙龙光

郑昌图

孙偓

李瀚

赵观文

归佾

杨仲昌

许且

范崇凯

王正卿

刘单

杨儇

萧遘

丁泽

薛展

贾棱

封孟绅

柳公权

郑澥

李群

杜陟

裴思谦

郑言

张温

李亿

韩衮

孔纁

郑蔼

杨赞禹

崔谔

归系

吴师道

王维

徐征

赵岳

杨纮

齐映

黎逢

郑全济

苑论

陈权

韦瓘

独孤樟

柳璟

李珪

崔囗

易重

莫宣卿

孔纬

郑洪业

归仁泽

崔昭纬

崔昭矩

杨赞图

裴说

-

五代十国

崔邈

陈逖

崔光表

王彻

王归璞

黄仁颖

徐寅

郭晙

王朴

扈载

简文会

梁嵩

王克

伍乔

卢华

寇湘

王溥

乐史

邱旭

张确

黄裳

王崇古

卢郢

杨遂

邓及

-

宋朝

杨砺

张去华

马适

苏德祥

李景阳

刘察

李肃

刘蒙叟

柴成务

安德裕

张拱

刘寅

安守亮

宋准

王嗣宗

吕蒙正

胡旦

苏易简

王世则

梁颢

程宿

陈尧叟

孙何

孙仅

孙暨

陈尧咨

王曾

李迪

姚晔

梁固

张师德

徐奭

张观

蔡齐

王整

宋庠

徐铎

王尧

王拱辰

张唐卿

吕溱

杨寊

贾黯

冯京

郑獬

章衡

刘辉

王俊民

许将

彭汝砺

许安世

叶祖洽

佘中

徐铎

时彦

黄裳

焦蹈

李常

马涓

毕渐

何昌言

李釜

霍端友

蔡薿

贾安宅

莫俦

何栗

王昂

何焕

沈晦

李易

张九成

汪应辰

黄公度

陈诚之

刘章

王佐

赵逵

张孝祥

王十朋

梁克家

木待问

-

萧国梁

郑侨

黄定

王魁

姚颖

黄由

卫泾

王容

余复

陈亮

谭用式

曾从龙

傅行简

毛自知

郑性之

赵建夫

袁甫

吴潜

刘渭

蒋重珍

王会龙

黄朴

徐元杰

吴叔告

周坦

徐俨夫

留梦炎

张渊微

方逢辰

姚勉

文天祥

周震炎

方山京

登炳

陈文龙

邹应龙

张镇孙

王龙泽

-

辽朝

高举

高正

郑云从

石用中

王熙载

吕德懋

王用极

张俭

陈鼎

杨又玄

初锡

南承保

邢祥

李可封

杨佶

史克忠

刘二宜

高承颜

史简

鲜于茂昭

张用行

孙杰

张克

张仲举

张渐

李炯

张昱

张宥

张仁纪

刘贞

刘师贞

冯立

邢彭年

王寔

王棠

张孝杰

梁援

王鼎

张臻

赵廷睦

刘霄

刘瓘

李君裕

张毂

文充

冠尊文

陈衡甫

康秉俭

马恭回

李石

刘祯

韩昉

王翚

李宝

李球

边贯道

-

西夏

李遵顼

金朝

刘伪

许必

胡砺

赵洞

石琚

吕忠翰

杨建中

王彦潜

常大荣

郑子聃

任忠杰

孟宗献

徒单镒

张行简

王泽

孙用康

杨云翼

张檝

纳兰胡鲁剌

李俊民

李演

张本

李献能

斡勒业德

富珠哩察罕

王鄂

卢亚

李塘

赵承元

郑时昌

武明甫

赵安时

赵安荣

刘海

李安

张继

刘文龙

元堪

刘仲渊

-

元朝

护都答儿

忽都达儿

普颜不花

霍希

泰不华

林济孙

宋本

捌剌

张益

阿察赤

李黼

林亨

笃列图

王文烨

同同

李齐

拜住

陈祖仁

张起岩

张士坚

阿鲁辉

帖木儿

王宗哲

朶烈图

文允中

薛朝晤

牛继志

侻征

王宗嗣

买住

魏元礼

何克明

宝宝

杨輗

张栋

赫德溥化

明朝

吴伯宗

丁显

任亨泰

黄观

张信

陈安阝

韩克忠

胡广

曾棨

林环

萧时中

马铎

陈循

李骐

曾鹤龄

邢宽

马愉

林震

曹鼐

周旋

施盘

刘俨

商辂

彭时

柯潜

孙贤

黎淳

王一夔

彭教

罗伦

张升

吴宽

谢迁

曾彦

王华

李旻

费宏

钱福

毛澄

朱希周

伦文叙

康海

顾鼎臣

吕柟

杨慎

唐皋

舒芬

杨维聪

姚涞

龚用卿

罗洪先

林大钦

韩应龙

茅瓒

沈坤

秦鸣雷

李春

唐汝楫

陈谨

诸大绶

丁士美

申时行

范应期

罗万化

张元忭

孙继皋

沈懋学

张懋修

朱国祚

唐文献

焦竑

翁正春

朱之蕃

赵秉忠

张以诚

杨守勤

黄士俊

韩敬

周延儒

钱士升

庄际昌

文震孟

余煌

刘若宰

陈于泰

刘理

刘同升

魏藻德

杨廷鉴

王守仁

清朝

傅以渐

吕宫

刘子壮

邹忠倚

麻勒吉

史大成

图尔

孙承恩

徐元文

马世俊

严我斯

缪彤

蔡启

韩菼

彭定求

归允肃

升元

陆肯堂

沈廷文

戴有祺

胡任舆

李蟠

汪绎

王式丹

王云锦

赵熊诏

王世琛

王敬铭

徐陶璋

汪应铨

邓锺岳

于振

陈德华

彭启丰

周澍

陈倓

金德瑛

于敏中

庄有恭

金甡

钱维城

梁国治

吴鸿

秦大士

庄培因

蔡以台

毕沅

王杰

秦大成

张书勋

陈初哲

黄轩

金榜

吴锡龄

戴衢亨

汪如洋

钱棨

茹棻

史致光

胡长龄

石韫玉

潘世恩

王以衔

赵文楷

姚文

顾皋

吴廷琛

彭浚

吴信中

洪莹

蒋立镛

龙汝言

吴其浚

陈沆

陈继昌

戴兰芬

林召棠

朱昌颐

李振钧

汪鸣相

刘绎

林鸿年

钮福保

李承霖

龙启瑞

孙毓溎

萧锦忠

张之万

陆增祥

章鋆

孙如仅

翁同龢

孙家鼐

钟骏声

徐郙

翁曾源

崇绮

洪钧

梁耀枢

陆润庠

曹鸿勋

王仁堪

黄思永

陈冕

赵以炯

张建勋

吴鲁

刘福姚

张謇

骆成骧

夏同龢

王寿彭

刘春霖

大西国

龚济民

张大受

-

太平天国

武立勋

傅善祥(女)

杨朝福

吴容宽

刘闼忠

朱世杰

乔彦才

叶春元

刘盛培

范朴园

沈抡元

吴镇坤

汪顺祥

陆培英

徐首长

-

古代考状元并非易事,要经过童生、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五个阶段。殿试通常由皇帝钦命大臣主持。第一名则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合格者皆为进士。一旦高中状元,披挂彩,敲鼓呜金,骑马,前呼后拥,好是威风。旧时一幅对联生动地描绘了状元前后的境遇:旧岁饥荒,柴无依。走出十字街头,赊不得,借不得,许多内戚外亲,袖手旁观,无人雪中送炭;

今科侥幸,衣禄有望。夺得五经魁首,姓扬,名亦扬,不论张三李四,踵门庆贺,都来锦上添花。

据史籍记载: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共考取状元503人;如加上辽、金两代、张献忠的大顺朝廷以及太平天国状元计48人,则中国历代共有状元551人(不包括武状元及女状元)。史料载: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状元为唐武德五年(622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最后一位状元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状元刘春霖;最年轻的少年状元当数唐高宗永徽七年登第的苏瑰和咸亨四年登第的郭元振,皆不足十八岁;最老的状元是唐代的尹枢,一生考了几十次,直到七十多岁才自荐考中了状元,了却“金榜题名”夙愿.

女状元

编辑

中国历史上曾出了女皇帝武则天,但女状元几乎没有。传说中女状元倒不少:清乾隆年间,女作家陈瑞创作了一部长篇弹词再生缘》,词中女主人孟丽君女扮男装赴考连中三元,钦点状元郎,官拜兵部尚书,举贤任能平寇保疆,18封相的传奇女子;明代《四声猿杂剧中的《女状元》描写了一个叫黄春桃的姑娘女扮男装考中状元的故事……当然,这些“花木兰”式的女状元都是文艺作品塑造的人物;历史上第一位被人们称作“女状元”且流传甚广的则是古临邛(今四川省邛崃市)人黄崇嘏。

据《玉溪编事》、《十国春秋》载:五代十国王建父子称帝时期,蜀国临邛出了个女诗人叫黄崇嘏。她童年丧失父母,但天资聪颖,为了外出方便,自幼女扮男装,勤学苦读,琴棋诗画,无一不精。唐僖宗江文德元年(公元888年),王建带兵攻下临邛,后去成都,留下幕客周痒守城。一次,黄崇嘏燃“井火”(即天然气)夜读,不慎失火毁屋,被打入县大牢。为求脱祸,她赋赞诗一首呈献周庠:“偶辞幽隐住临邛,行止坚贞比涧松。何事政清如水,绊他野鹤在深笼”。

周庠见诗中“政清如水”的赞语大喜爱其才,怜其年轻,便把她释放留置府中,后调她至成都任幕中司户参军。府中上下均不知其为一弱女子。周庠后提出要招赘她为婿,黄崇嘏婉谢不允,乃赋《辞蜀相妻女》诗,后四句为:“立身卓矣青松操,挺志坚然白壁姿。幕府若容为坦腹,原天速变作男儿”。坦露真相后,辞职还乡隐居。时人敬慕她的才华,称之为“女状元”。明代徐渭的《女状元》一剧,都是根据黄崇嘏故事编写的。至今,邛崃市火井乡崇嘏山上仍保存着“王蜀女状元黄崇嘏之墓”。

严格说,历史上真正参加科考而成为“女状元”的只有太平天国时期20岁女子傅善祥。《清稗类钞·考试类》记载:科考中一道题目取自《论语》的“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傅善祥一反众议,“力辟‘难养’之说,引古来贤女内助之功”大举女性之作为,抨击了封建大男子主义及孔子歧视妇女的错误观点。傅善祥在当时的环境下敢于反对“男尊女卑”谬论,敢于批驳“千古人”孔子的的定论,其精神,其勇气,深受洪秀全赞赏,亲自选定她为状元,并与她戴上花冠,穿上礼服,在锣鼓喧天声中游街三天,出尽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