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区 编辑

广东省梅州市辖区

梅县区,隶属广东省梅州市,中央苏区县,位于广东东北部,韩江上游,梅州市中部,介于北纬23°55′—24°48′、东经115°47′—116°33′之间,辖区总面积2482.86平方千。截至2018,梅县区辖下辖19个镇;另辖1个乡级单位。区政府驻程江镇宪梓南路13号。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1日零时,梅县区常住人口556735人。

梅县区始建于秦朝,北宋开宝四年(971年),改州为梅州;民国元年(1912年)废除州府制,梅州改称梅县。2013年10月,国务院同意批准梅县撤县设区,与梅江区同属梅州市辖区并称梅城。

梅县区是客家民系聚居地,迄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素有“文化之乡、“长寿之乡”、“华侨之乡”和“足球之乡”的美誉。历来崇文重教,名人辈出,有新中国开国元帅叶剑英,抗元英雄蔡蒙吉,翰林士淳,“岭南第一才子”宋湘作家、雕塑家李金发一大批耀中华的名人士,郭沫若先生曾赞美文物由来第一流”。

先后获评“中国旅游强县”、“中国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全国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梅县区是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2018年10月22日,入选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2019年1月9日,梅县区凭借客家山歌入选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

2021年,梅县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7.71亿元,同比增长6.2%。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梅县区

外文名:MeixianDistrict

别名:程乡县

行政区划代码:441403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广东省梅州市

地理位置:广东省东北部,梅州市中部

面积:2483km²

下辖地区:19个镇

政府驻地:程江镇宪梓南路13号

话区号:0753

邮政编码:5147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61.87万(2020年户籍人口)

著名景点:叶剑英纪念园、古梅县八景、松口八景、灵光寺、客都人家康养文旅综合体、麓山文化产业园区、麓湖山国际尔夫球场、雁南飞田度假村、雁鸣湖旅游度假村、南寿峰健康产业园、大观天下文化旅游产业园、四季佳禾现代产业园、洞天湖、南福秋、阴那山旅游度假区、五指峰天文科普园、松口古镇、古梅梦景、桥溪古韵、莱木屋温泉度假村

机场:梅州梅县机场

火车站:梅州西站(高铁)

车牌代码:粤M

地区生产总值:237.71亿元(2021年)

历史沿革

编辑

梅县区-客都人家

新中国成立后,从考古作者在水车、畲江、梅西、松口等22个乡镇先后发掘的数十处新石器遗址——“山岗遗址”明,距今4000—5000年间,梅县境内便有人类繁衍生息。

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梅县地为南地。

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年),秦派兵攻取南越,统一岭南,置桂林、象、南海3郡。梅县地属南海郡揭阳戍。

秦末汉初,赵佗割据岭南,建南越国,梅地属南越国揭阳县地。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平南越,重建南海郡,梅县属交州南海郡揭阳县地。

三国时,为吴国广州南海郡所属。

东晋咸和六年(331年),从南海郡划出部分地域增设东官郡,将揭阳县划分为海阳、潮阳、绥安(今漳浦)、海宁(今来)4县,梅县属广州东官郡海阳县地。晋义熙九年(413年),分东官郡置安郡,领海阳、潮阳、绥安、海宁、义招5县,梅县地方仍属海阳县地。

南齐(479年—502年)时,从海阳分出部分地方置程乡县,辖境包括今梅县、蕉岭、平远全部及丰顺之一部分,隶属广州义安郡,是为梅县建置之始。

梁、陈时(502年—589年),程乡县先后隶属义安郡、东扬州(曾改名瀛州)、广州义安郡(注:《舆地纪胜》云:“齐立程乡县,属义安郡;梁属东扬州,又改属瀛州。陈废瀛州。隋平陈置潮州,而程乡以县属焉。”《方舆纪要》曰:“齐置程乡县,梁陈因之。”而《光绪嘉应州志·沿革》则称《隋书·地理志》云:“南齐所置程乡县,梁陈两代既废。”据查,《隋书》并无此记载)。

隋朝开皇十年(590年),废义安郡,撤销程乡县。在义安郡廨置义安县,原程乡县境为其所辖。开皇十一年,置潮州,复立程乡县,隶属潮州。

唐代,程乡县先后为江南福建经略史、岭南道领属的潮州或潮阳郡所辖。

南汉刘晟乾和三年(即后晋开运二年,945年),于程乡置敬州,仅领程乡一县,州、县并置。此为潮梅分治之始。

北宋开宝四年(971年),灭南汉。因敬州的“敬”犯宋太祖赵匡胤祖父赵敬之讳,改敬州为梅州,仍领程乡一县,属广南路。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废梅州,程乡县隶属于潮州。宋元丰五年(1082年),复置梅州,领程乡县。宋宣和二年(1120年),梅州赐名义安郡,属广南东路。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废梅州,程乡县隶属潮州。绍兴十四年,又复置梅州,仍领程乡县,属广南东路。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州为路。梅州升为梅州路总管府,隶属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广东道宣慰使司。至元二十三年,复降为州,领程乡县。元贞元年(1295年),梅州隶属潮州路;延祐五年(1318年),改直隶广东道宣慰司。

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梅州,程乡县隶属潮州府。

康熙年间设惠潮道,程乡隶属广东省惠潮道潮州府。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三月,程乡升格为直隶嘉应州,领兴宁、长乐(今五华)、平远、镇平(今蕉岭)4县,加上嘉应本属(原程乡),称“嘉应五属”,直隶广东省。嘉庆十二年(1807年),升嘉应州为嘉应府,复设程乡县,程乡属嘉应府管辖。嘉庆十七年(1812年),撤销程乡县、嘉应府,复为嘉应州,仍领兴宁、长乐、平远、镇平4县。宣统三年(1911年),嘉应复名梅州。

民国建立后,废除州府制。民国元年(1912年),梅州改称梅县,隶属广东省辖。民国三年(1914年),广东省设置潮循道,梅县为潮循道所辖。民国九年(1920年),潮循道废,梅县直属广东省辖。民国十四年(1925年)至民国二十五(1936年)年,先后隶属广东省东江行政区、东区绥靖区。民国十六年(1927年)5月13日至19日,梅县建立过梅县人民政府委员会。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东区绥靖公署撤销,梅县属广东省第六行政督察区,1949年4月至5月,属广东省第九行政督察区管辖。

1949年5月17日,梅县解放,仍称梅县,隶属中共梅州地委领导。5月24日,成立梅县人民民主政府(8月改为人民政府)。7月28日,潮梅人民行政委员会成立,梅县为其辖县。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梅县仍属潮梅行政区领导。

1950年1月,成立广东省兴梅专员公署,梅县隶属兴梅专区管辖。

1952年11月,兴梅专区撤销,梅县隶属粤东行政公署管辖。

1956年1月,粤东行政区撤销,分设汕头、惠阳两专区,梅县隶属汕头专区。

1958年11月20日,中共广东省委发文,撤销蕉岭县建制,并入梅县。12月,蕉岭县正式并入。

1961年3月,蕉岭从梅县分出。

1965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汕头专区划出原兴梅区管辖的兴梅7县,成立梅县地区行政公署,梅县隶属梅县专区(1970年更名为梅县地区)管辖。

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原梅县所辖的梅州镇从梅县分出,设置县级的梅州市,1979年3月正式挂牌办公。梅县和梅州市均隶属梅县地区。

1983年6月,梅县与梅州市合并,定名梅州市。9月,改称梅县市(国务院1983年12月22日批准),仍属梅县地区管辖。

1988年1月,广东实行市管县体制,梅县地区改设地级梅州市,梅县区市分为梅县区和梅江区,属于梅州市管辖。

1999年9月28日,梅县人民政府由江南正式搬迁至程江镇新县城办公。

2012年9月,广东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梅县西阳镇划归梅江区管辖。

2013年10月,国务院同意批准梅州市梅县撤县设区,成为梅州市辖区,与梅江区同属梅州市区并称梅城。

行政区划

编辑

梅县区地图梅县区地图

2004年7月,梅县区设立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梅县区(扶大)园区管理委员会,撤销扶大镇并入程江镇。

2017年底,梅县区设新城道、扶大高新区管理委员会2个镇级建制单位和程江、南口、畲江、水车、梅南、梅西、石坑、大坪、城东、石扇、白渡、丙村、雁洋、松口、隆文、桃尧、松源17个镇,下辖355个村委会、32个居委会。

截至2018年,梅县区辖1个街道、18个镇:新城街道、城东镇、石扇镇、梅西镇、大坪镇、石坑镇、水车镇、梅南镇、丙村镇、白渡镇、松源镇、隆文镇、桃尧镇、畲江镇、雁洋镇、松口镇、南口镇、程江镇、扶大镇;另辖1个乡级单位:梅西水库。 区政府驻程江镇 宪梓南路13号。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梅县区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韩江上游,梅州市中部。介于北纬23°55′—24°48′、东经115°47′—116°33′之间,东西宽78千米,南北长98千米;东邻大埔县,西接兴宁市,南连丰顺县,北接蕉岭县,东北与福建省上杭县、永定县毗连,西北与平远县接壤,中部环接梅州市梅江区。辖区总面积2483平方千米。

梅县区

地形地貌

梅县区四周丛山环抱,山峦起伏,两北方向有武山系延伸而下的项山山脉,形成一道天然屏障。东南方向则有莲花山系的阴那山脉,使县境与丰顺,大埔分隔。这两列山脉均为东北一西南走向,梅县区处在这两列山脉之间的断裂凹陷带上,为多山丘陵地区。地面上丘陵谷地相间,并沿梅江水系发育一连串的河谷小盆地。

梅县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可分三个类型,即河谷盆地、丘陵和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区有657.8平方千米,占全区总面积的21.8%,主要分布在县境东北部和东南部;海拔在150米至500米之间的低山丘陵有1644.4平方千米,占全区总面积的54.5%,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和中部的梅西、城东一带;海拔150米以下的河谷盆地有715.2平方千米,占全区总面积的23.7%,主要分布在梅江两岸,如畲江盆地、水车盆地、附城盆地、丙村盆地、雁洋盆地、松口盆地、白渡盆地和松源盆地等。

梅县区山脉有二:一是东南部呈东南走向的阴那山脉,宽度20多千米,向西南延伸200余千米,称莲花山脉;二是西北部呈东西走向的武夷山余脉,西北接平远的项山甑(海拔1530米),西南接兴宁北部的阳天嶂(海拔1017米),西起铁山嶂、箭竹顶至西北部的香炉嶂,东北部的王寿山。

梅县区境四周高逾千米和近千米的山峰共23座。东部有铜锣湖、阴那山、笠麻顶、明山嶂、银窿顶、鬼忽岩顶;东南部有鳄嶂、北山嶂、三丫湖、九龙嶂;西部有铁山嶂、箭竹顶;北部有笔架山、香炉峰、小峰笔、大峰嶂;东北部有王寿山、鸡冠山等。

梅县区向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盆地、丘陵、山地分别占总面积22.5%、55.4%和22.1%。

气候

梅县区地理位置靠近北回归线,且东近太平洋,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量充沛,且雨热同季,干冷同期,但易旱易,偶有奇热和严寒。因四周高山环绕等复杂的地文因素,构成县境光、温、水分布不均,光照为盆地时间长,山区时间短;热量分布为盆地多,山区少;雨量为四周多,中间少的地域差异。梅县区四季分布不均,春暖迟,夏季长,秋、冬季短。按广东自然季节以平均气温低于14℃为冬季,大于或等于24℃为夏季,介乎两之间为春、秋季,结合梅县区气候的实际,以累年旬候平均气温划分

春季:始于2月下旬,结束于4月底,气温为14.2℃一23.4℃,季长69天。气候特点是:晴雨暖冷变化很大,气温、雨量逐月增加,常有低温阴雨、倒春寒、春旱和降冰雹天气。

夏季:始于5月初,结束于10月4日,气温为24.5℃—24.6℃,季长157天。其特点是:光照充足,雨量集中,天气炎热,是台风较多的季节,常因台风雨造成洪涝灾害。

秋季:始于10月5日,结束于12月上旬,气温为23.9℃一14.2℃,季长67天。入秋后,气温逐步降低,雨量减少,日夜温差大,常有秋旱、寒露风和初霜天气。

冬季:始于12月中旬,结束于次年2月中旬。气温为13.6℃一13.9℃,季长72天,其特点是:晴天多,气温低,雨量少,霜冻时间长,常有“小阳春”天气特点,即入冬后常有冷复暖现象,此“小阳春”天气大致三年一遇。

梅县区地理位置靠近北回归线,且东近太平洋,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阳光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干冷同期,但易旱易涝,偶有奇热和严寒,四季宜耕宜牧。梅县区年平均气温21.3℃,极端最高气温39.5℃(1971年7月25日),最低气温零下7.3℃(1955年1月12日);年平均日照时数1874.2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528.5毫米;年均相对湿度77%;年均无霜期306天。

水文

梅县区新城梅县区新城

梅县区境内溪涧多,水系分散较大的河流有43条。梅江是梅县区主要河道,由兴宁县流人县境经畲江、水车、梅南、长沙、梅江、程江、西郊、梅城、东郊、西阳、白宫丙村、雁洋、松北、松口镇、松南、松东等17个乡镇。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2条其中一级支流9条,即古屋水(龙岗水)、荷泗水、程江、周溪水、白宫水、石窟河、三乡水、隆文水、松源河;二级支流3条即南口水、龙水,高思水;流域面积10-100平方千米以下的河流有30条,直接汇人梅江的有成江水、松林水、小桑水、大窝水、罗衣水,大密水、小密水、大沙水、古田水、龙坑水、咀头水、长教水、雁洋水、梓山水、砾头水、界溪水、蓬辣水共17条。全区各河流均直接或间接汇人梅江构成树状水系。

自然资源

编辑

矿产资源

梅县区矿产资源有煤、锰、石灰石、大理石、铁、钨、铅、锑、铜,矿藏主要有煤、石灰石、瓷土、锰、铁、稀土等,有储量小种类多的特点,多数已有开采。其中大理石储量40多亿吨、煤近4亿吨、铁1318万吨、锰700万吨。

水资源

梅县区主要河流有梅江河、石窟河、程江河和松源河,梅江为主干流(母亲河),流经该区境内约75千米,年平均径流总量90多亿立方米,水能理蕴藏量30万千瓦,占全区水能理论蕴藏量40.13万千瓦的75%。

植物资源

梅州市梅县区人民广场梅州市梅县区人民广场

梅州市梅县区居民绝大部分是操客家语的汉族,占总人口的99.93%以上,此外,还居住有壮、满、回、蒙古、苗、畲等14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均因工作或婚姻关系来梅县区定居的。固定的民族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多个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梅县区常住人口556735人

2021年末,梅县区常住人口55.7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4万人,同比增长0.07%。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0.02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3.87%,比上年末提高0.84个百分点。全区户籍人口618012人,同比下降0.1%;其中,城镇人口286252人,农村人口331760人。人口出生率为7.7‰,死亡率为7.1‰,自然增长率为0.65‰。

政治

编辑

温助民:区委书记

王锋:梅县区委副书记,梅县区政府党组书记、区长、梅州综合保税区管委会主任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1年梅县区地区生产总值237.71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9.52亿元,同比增长5.7%,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23.1%;第二产业增加值79.34亿元,同比增长5.6%,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30.9%;第三产业增加值98.85亿元,同比增长6.9%,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6.0%。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5.0:33.4:41.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2677元,同比增长5.9%。

2021年,梅县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8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税收收入29.73亿元,同比增长0.4%。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6.0亿元,同比下降3.2%。

2021年,梅县区城镇新增就业2661人,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872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5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895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67%。

2021年,梅县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67元,同比增长8.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822元,同比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63元,同比增长9.6%。

2021年,全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205元,比上年增长11.5%。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197元,增长9.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085元,增长14.4%。全区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5%,比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为37.6%,农村为39.8%。

城市商贸综合体:梅州天购物中心、锦发商业广场、客家新世界商业广场、梅州奥园集一广场、梅州儿童智力乐园、锦绣国际家居博览中心、梅州富力城、广梅产业园滨江商务综合体、星美凯龙梅州商场、梅县区喜之郎山水城、梅县区文博园、艺展·熙园、梅县区艺展中心、世界客都·茶博城、梅县区酷车文博园、梅县区冠桥实业医疗设备商贸城、梅州众创金融一条街、金利来梅州地区经济总部、梅县区宝丽华集团经济总部、梅县区广东超华科技总部等。

第一产业

梅县区农业建成了粮食、金柚、蔬菜、油茶、茶叶、名树种以及畜牧水产等一批现代农业基地,是中国金柚之乡、全国水果百强县,获评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广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2021年,梅县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8.68万亩,与上年持平;稻谷种植面积34.25万亩,同比增长0.4%;甘蔗种植面积0.27万亩,比上年略减;油料种植面积3.78万亩,同比增长4.6%;蔬菜种植面积16.74万亩,同比增长0.5%;园林水果种植面积38.61万亩,同比增长1.6%;茶叶种植面积21.0万亩,与上年持平。全年粮食产量17.54万吨,同比增长0.2%,其中,稻谷产量16.36万吨,同比增长0.7%;甘蔗产量0.72万吨,比上年略减;油料产量0.86万吨,同比增长4.8%;蔬菜产量50.09万吨,同比增长5.4%;水果产量80.06万吨,同比增长5.2%;茶叶产量1413吨,同比增长2.5%。全年肉类总产量4.05万吨,同比增长4.8%,其中:猪肉产量2.43万吨,同比增长24.3%;禽肉产量1.36万吨,同比下降17.1%。全年水产品产量3万吨,与上年持平。

2020年8月,梅县区入选农业农村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名单。

农业产业园:梅县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级)、广东金柚产业集群、广东柚子跨县集群产业园、梅州柚优势产区产业园、梅县金柚产业园、梅县区茶叶产业园、梅县区油茶产业发展基地、中国油茶种植业综合标准化研究基地、广东道地药材现代化种子种苗繁育基地、九里香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种植基地、南寿峰南药小镇、中国金柚科技文化产业园、广东村之翼现代农业物联网产业园、松口镇扶贫产业园、农光互补现代产业园、梅州市梓山健康农林产业园、梅县区大金柚文化产业园、龙彦农业科技创新体验基地、广东兴源农林林下种植基地、梅县区畲江镇蓝莓现代产业示范基地、梅县区嘉应茗茶产业基地、梅县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梅县区香熹谷珍稀香木庄园、梅州稻鱼共生基地、石月村油菜花基地、成山村水稻种植基地、凤岭村巨型水稻试验种植基地、林木及南药种质种苗繁育基地、小桑田园嘴桃基地、鹰嘴桃种植园、辣木种植基地、福和生态果园、天然冰片生产基地、香水柠檬种植基地、泰国金柚基地、贝贝南瓜种植基地、均田村银杏基地、塘心村澳洲坚果种植基地、清连村澳洲淡水龙虾养殖基地等。

第二产业

梅县区坚持把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发展壮大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电子能源、绿色建材等为主导的绿色工业,培育发展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融入省“双十”产业集群,全力推动工业经济做大总量、优化结构、提升质效,构建低碳绿色新型制造业产业体系,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根据《梅县区加快5G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9-2022年)》,逐步铺开5G网络建设,推动5G应用逐渐向各行业渗透,加快5G产业集聚发展,推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持5G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通过工业机器人、工业核心软件、无线或远程控制应用,实现5G系统与终端设备的互联互通,逐步推广智慧交通、智慧教肓、智慧农业、智慧政务、智慧医疔等智慧新业态,打造更多5G应用场景。

梅县区工业主要有电力、电子、机械制造、建材、编织工艺、矿业、医药化工等产业,有梅雁吉祥、宝新能源、超华科技、集一家居、嘉元科技、骅锋科技、泰鸿科技、客家村镇银行、鸿荣重工、自远环保、力天世纪、客都股份和客家园林等13家上市公司(含新三板)以及华银、恩华、BPW车轴、卡莱、振声等一批骨干企业,引进了富力、喜之郎、红星美凯龙、金利来集团、铁汉生态、棕榈股份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

梅县区铜箔产业入选广东省“双十”战略性产业集群和“强芯工程”,成功承办梅州市铜箔产业大会,嘉元科技、超华科技等企业大规模增资扩产,铜箔总产能达4.1万吨,约占全国产能7%。BPW(梅州)车轴龙头带动作用明显,16家装备制造配套企业项目相继投产,初步形成轮毂-车轴-半挂车整车生产的汽车产业链条。2022年2月,梅县区获评广东省2020年度制造业发展较好县(市、区)。

2021年,梅县区9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85.33亿元,同比增长15.8%;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9.41亿元,同比增长13.4%。畲江园区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9.5亿元,同比下降0.4%。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产值1.27亿元,同比下降8.1%;集体企业产值0.63亿元,同比下降15.5%;股份合作企业产值0.98亿元,同比下降9.2%;股份制企业产值152.31亿元,同比增长21.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产值29.48亿元,同比下降2.9%;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产值0.66亿元,同比下降48.7%。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五大支柱产业完成产值161.93亿元,同比增长17.8%。产值分类具体如下:电力生产业完成产值49.65亿元,同比增长8.7%;建材业完成产值18.23亿元,同比下降14.1%;电子信息新材料制造业完成产值52.96亿元,同比增长81.4%;装备制造业完成产值38.16亿元,同比增长0.6%;医药及医疗设备制造业完成产值2.93亿元,同比下降15.5%。

2021年,全区建筑业增加值10.4亿元,同比下降29.7%。全年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56个,同比增长1.8%;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0.8亿元,同比下降13.3%。建筑施工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44.5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1.0%;房屋竣工面积143.6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4%。

工业产业园:广东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梅州综合保税区、广州增城(梅县)产业转移工业园、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梅县(扶大)园区、梅县区产业集聚地、城东白渡产业园、槐岗新村工业区、畲江产业园、水车产业园、 畲江现代创业孵化园、白渡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梅县区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园、梅县区新材料特色产业园、雁松铜箔特色产业园区、广东振声高新科技工业园、广州轻工智能家电产业集群、梅州市专利技术孵化产业园、广汽零部件产业园、广州中新集团汽车零部件制造工业园、广药王吉大健康产业园、梅州高新区机械装备产业基地、梅州高新区健康产业基地、白渡沙坪工业园、安盛华集团黄金珠宝工业园、中国长城(广东梅州)信创产业基地、珠江啤酒梅州生产基地、广州酒家集团利口福食品(梅州)生产基地、日本厚利加低蛋白米饭特医食品生产基地、昊龙汽配半挂车生产基地、梅州市天智现代教育装备产业园、梅县区工艺品产业基地、梅县区梅雁吉祥产业园、梅县区臻尚米制品产业园、白渡嘉元科技园、广东工业设计粤东基地、九龙嶂抽水蓄能电站等。

第三产业

梅县区积极培育城区和中心镇商业中心,重点依托广东喜之郎集团、红星美凯龙家具集团、梅州天虹购物中心等重点企业,建设以食品研发中心及城市综合体为主的集大型商业、高端住宅、特色风情街等于一体的现代城市综合体。扶持培育喜多多连锁超市、佰为连锁超市、卜蜂莲花超市、乐得鲜连锁超市等大型超市,大力引进百货、特色店、专卖店、品牌店、品牌折扣店等业态,创建省级特色商业街区、商贸功能示范区;加快建立汽车销售基地,做大做强宝专卖、奥迪专卖、丰田专卖、本田专卖、俊诚汽车专卖等一批汽车专卖店,培育梅县区汽车城。引导和推动连锁商贸企业拓展市场,向区、新建居民区延伸,向中心城区及农村中心乡镇延伸,打造一批镇级商业综合体,释放镇村消费市场活力。

依托梅县机场、梅州综合保税区、梅州国际无水港建设,打造集航空物流、港口物流、铁路物流、公路物流及城乡物流配送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充分发挥梅县区集聚地在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的商贸物流硬件优势,结合广梅汕客运专线畬江北站、梅畲快速和高速公路等综合交通优势,重点发展工业物流。加快建设中铁集团保税物流中心,进一步完善疏港交通体系,打造公铁水联运的物流枢纽。依托梅县区的金柚、茗茶等地域性名优特农产品,发展特色农产品智慧物流,打造智慧农业物流体系。加强与粤闽赣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及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开展冷链技术合作,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的冷链物流,形成以速冻食品、生鲜果蔬、肉及肉制品为重点的交易中心、配送中心、低温加工中心和集散分拨中心。大力推动现代物流技术创新,加强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加快建设梅县区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培育和壮大一批骨干物流企业,重点吸引京东、顺丰等全国性、全球性物流企业总部或区域总部,区域性物流公司总部进驻。

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充分发挥梅县区的金柚、茶叶、优质稻等农产品优势,依托电子商务产业园、云电商生态城,联合阿里村淘、京东等知名农电商平台,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鼓励传统商贸企业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线下体验、线上下单、网订店送等“线上线下”融合的新营销模式,实现交易功能、交易方式等全方位升级。着力培育电子商务人才,建设电子商务实践基地,集聚一批领军人才和优秀团队,促进本地特色产品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走出去。加强梅州综合保税区与中国(梅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的联动发展,打造区域性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积极引育一批物流、跨境支付、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跨境电商支撑服务企业,打造跨境电商完整产业链和最优生态圈。

2021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5.85亿元,同比增长5.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8.76亿元,同比增长38.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45亿元,同比增长11.4%;金融业增加值15.25亿元,同比增长2.9%;房地产业增加值16.10亿元,同比下降3.6%。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70亿元,同比下降4.3%。分行业看,教育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同比增长17.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下降13.7%;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同比下降34.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同比下降41.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比增长7.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同比下降3.1%。全年货物运输总量3163.61万吨,同比增长66.9%。货物运输周转量31.64亿吨公里,同比增长66.9%。全年旅客运输总量86.87万人,同比下降40.1%。旅客运输周转量1.13亿人公里,同比下降40.1%。

互联网产业园: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梅州分中心、广梅共建大数据产业园、微软创新学院、广梅园亚洲数据集团产业育成中心、梅州市区块链超算中心、梅县区移动大数据中心、嘉应学院广梅园大数据研究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梅州跨境电子商务生态产业园、梅县区深圳有信达海购通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广东省梅州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电商园、梅州云电商生态城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梅县区云电商生态城、梅县区电子商务产业园、梅州市青年电商创业孵化基地、梅州直播孵化基地、一梦传媒主播孵化基地等。

其他产业园:世界客属青年创新创业产业基地、广铁物流园、广东供销天业(梅县)冷链物流产业园、雁洋城创意园、梅州铁路松棚货场、梅县区数字化空港冷链物流园、梅县区扶大镇物流仓储配送中心、梅州市嘉兴物流园、梅县区城东农副产品批发物流中心、梅州市协卓现代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广东省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梅州储备保障中心、广梅产业园科创基地 、广梅创客空间、广梅产业园绿色创新中心、广梅生态产业创新空间、广梅绿色生态循环经济园等。

交通运输

编辑

综述

2019年,梅县区交通运输能力如下:

指标名称

总 量

比上年增长

旅客运输量

377万人

-14.7%

旅客周转量

49043万人千米

-14.56%

货物运输量

2229万吨

9.96%

货物周转量

401215万吨千米

9.96%

铁路

2021年1月30日,梅州国际无水港(松棚铁路物流基地)及配套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规划面积约1000亩,计划投资5.3亿元,年吞吐量初期为155万吨、中期为208万吨、远期为360万吨,主要建成铁路物流基地、保税物流园以及相关配套设施。

铁路:广梅汕铁路、梅坎铁路。

高铁:在梅县区南口镇设梅州西站,有梅汕高铁、杭广高速铁路、广梅高铁、梅惠高铁。

公路

公路:G205国道、G206国道。S333省道、S223省道、S224省道等。

高速公路:梅河高速公路、汕梅高速公路、梅州西环高速公路、梅大高速公路、梅州东环高速公路、梅平高速公路。

水运

航运:梅江可常年通航。松口港是客家人海外迁徙的第一站,也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发地之一。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纪念海外华人的“印度洋之路”项目最后一个纪念碑(全世界七个,中国唯一的一个)落户松口,也证明它也是客家人远赴印度洋,踏上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一站。

航空

航空:梅州梅县机场(市政府拟将梅州市区的飞机场搬迁至梅州市梅县区南口镇)。2019年11月25日,梅州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60万人次,梅州机场运营的航线共11条,通航全国16个热点城市和地区航点,合作运营航空公司6家,每周航班量达到162班次。

社会事业

编辑

科学事业

梅州市梅县区中小学运动会梅州市梅县区中小学运动会

2021年,梅县区专利授权量685件(其中发明专利61件,实用新型专利354件,外观设计专利270件),同比增长18.7%。全区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7755人,与去年持平。其中,高级职称1557人,同比增长15.8%;中级职称3708人,同比下降0.3%;初级职称2487人,同比下降7.6%。

文化事业

杯花声声杯花声声

2021年,梅县区现有县级公共图书馆2个,县级公共文化馆1个,国有博物馆1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9个,其中特级站5个、一级站5个、二级站9个。已全面完成356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覆盖率100%。全区图书馆藏书34.45万册,其中:区图书馆藏书量25.95万册;松口图书馆藏书量8.5万册。全区电视卫星接收站2个;有线电视广播站17个;数字电视用户数量8.11万;全区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

文化场馆有:叶剑英纪念馆、梅州市大观博物馆、梅县博物馆、梅州市嘉应泓博物馆、梅县区文化馆、梅州市梅县区图书馆、松口图书馆、客都人家图书馆、梅县区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梅县区木偶传习所、五指峰天文科普园、梅州市梅县区青少宫、世界客家名人蜡像馆、李有权博士科学馆、叶帅童年纪念馆、罗伯故居纪念馆、榕轩纪念馆、喆庐博物馆(丘哲纪念馆)、九龙嶂革命纪念馆、中央九月来信传达贯彻历史陈列室、胡一声陈列馆、东陵光彩同心客家文化中心、梅州市梅县区精宫博物馆、梅州市梅县区粤海民俗博物馆等。

医疗卫生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

2021年,梅县区医疗卫生机构401个,其中:医院9个,基层医疗机构386个(含乡镇卫生院18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个,其他卫生机构2个。全区医疗机构拥有床位3560张,其中:医院2492张,卫生院808张,妇幼保健机构170张,专科疾病防治机构90张。全区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85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499人,注册护士1666人,药师(士)302人。城市医联体有序建设和发展,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通过国家级评审,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成功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区”,粤东医院成功入选省高水平医院建设行列。

主要医院有: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梅州市梅县区中医医院、梅州铁炉桥医院、梅县嘉应康复医院、梅州华南康复医院、梅州市梅县区残疾人康复医院、梅州爱尔眼科医院、梅州德和医院、梅县区慢性病防治院、梅县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梅州市梅县区康乐医院、梅州市梅县区残疾人康复医院等。

体育事业

2021年,梅县区参加省级比赛共获得牌2枚,其中:金牌1枚、银牌0枚、铜牌1枚;参加市级比赛共获得奖牌128枚,其中:金牌44枚、银牌35枚、铜牌49枚。举办镇级以上各类竞赛数合计7项、参加运动员人数1512人次。足球场138个,篮球场(馆)458个、乒乓球、羽毛球场(馆)480个、全民健身广场21个、社区体育公园3个。体育场地面积达147万平方米,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54平方米。

体育场馆有:梅县富力足球小镇、麓湖山国际高尔夫球场、梅县文体中心、梅县曾宪梓体育场、梅县体育场、梅县体育馆、新城篮球馆、梅县区体育文化产业园、梅县区梅州足球基地、皇马中国(梅州)专训营、广东明星足球俱乐部培训基地等。

教育事业

2021年,梅县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1090人,在校学生2718人,毕业生525人;普通高中实际招生人数2635人,在校学生8292人,毕业生2458人;普通初中招生7326人,在校学生19510人,毕业生5258人;普通小学招生8501人,在校学生51306人,毕业生7493人;幼儿园招生5116人,在校学生23456人,毕业生9020人;特殊教育学校招生人数3人,在校学生46人,毕业生10人。小学和初中净入学率为100%,小学升学率为100%,初中升学率为99.2%。全区高考参考人数2928人,本科上线人数1578人,本科率为53.89%;专科上线人数2926人,专科率99.93%。

教育艺术基地:梅州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广梅共建职业教育园、广东云天文化教育基地、梅县区文艺创作基地、梅州艺术创作与素质拓展基地

科研机构:广梅航天育种研发中心、仲恺广梅研究院、梅州市华师昆虫发育生物学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广梅园研发中心等

中学:广东梅县外国语学校、梅县高级中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设梅州实验学校、梅县区华师华业外国语学校、梅县区北大新世纪实验学校、东山中学新城分校、梅县东山中学客都人家分校、梅县宪梓中学、梅县区东山高级学校、梅州市梅县区广益中学、华侨中学、新城中学、梅县畲江中学、松口中学、丙村中学、梅州市梅县区南口中学、梅州市梅县区松源中学等(其他详见梅州市中学名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梅县富力足球学校、梅州市梅县区业余体校、梅县技工学校、梅县技术学校、梅县第一职业学校、梅县区云电商职业技术学校等。

社会保障

2021年,梅县区7家民办养老院拥有备案床位722张,服务对象人数158人;20家敬老院拥有床位685张,入院人数315人。

2021年末,梅县区有43.59万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有5.5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有7.56万人参加职工医疗保险,有8.0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有6.69万人参加生育保险;有46.8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有20.1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年社保费征收12.80亿元。

环境保护

2021年,梅县区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空气质量优良率99.7%,PM2.5平均浓度21微克/立方米。水环境质量保持优良,全区6个地表水考核断面1-12月份平均水质均达到或优于III类,平均水质优良率100%。环保审批建设项目数52宗,环保投资1.46亿元。全年全区林地面积273.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5.5%,森林蓄积1225.38万立方米,建成11个自然保护区和40个森林公园,林业总产值达1.4亿元,同比增长2.4%。

交流活动

2013年中秋节,在梅县文体中心成功举办了以“梅州月·中华情”为主题的2013年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

2018年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全国设6个分会场,梅州成为其中之一。

历史文化

编辑

客家民俗

客家文化

作为著名的世界客都,梅县区是汉族客家民系的主要聚居地,区内古村落分布集中、保存完整,共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个、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街1个,中国传统村落有24个、传统民居2428座,保存较好的围龙屋639座,非物质文化遗产54项。

红色文化

梅县区是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梅县区叶剑英纪念园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集展现伟人风范、弘扬客家文化、推进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1925年,国共两党领导的国民革命军两次东征来梅,给梅县革命运动以极大的鼓舞和推动,为建立中共梅县地方组织奠定了基础。1925年10月间,中共广东区执行委员会派广东新学生社特派员、共产党员张维(大埔人)来梅发展新学生社和建立中共党团组织,开展工作,设立了广东新学生社梅县分社办事处。中共梅县地方组织的建立发展,有力地领导和推动了全县工农群众运动的发展,开创了革命新局面。

东江革命根据地是1927年“四•一五”以后由中国共产党著名的农民运动领袖彭湃和中共东江特委,根据中共中央和广东省委的部署,率领东江人民向反动派进行英勇斗争而创建的。它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较早、范围较大、群众基础较好、影响较深、斗争历程较长的全国十多块革命根据地之一;是南中国的一个发展革命力量、打击敌人的阵地,也是中央苏区南方的外围屏障,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梅埔丰革命根据地地处梅县、大埔、丰顺三县交界的九龙嶂、铜鼓嶂、阿婆嶂、阴那山、北山嶂等山嶂的周围。范围包括梅县的梅南、畲坑、水车、长沙、西阳、丙村、三乡、松南、桃尧、梅北、梅西等大部分地区。梅埔丰革命根据地,是在1929年东江革命复兴时期开辟的,至1930年春正式形成。这块根据地对东江革命的复兴、对东江革命根据地的形成,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九龙嶂革命根据地位于梅县区梅南镇,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革命老区,是领导粤东北地区革命斗争的大本营、梅县区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东乃至全国最早建立根据地,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地区之一,被史学界誉为“粤东井冈山”。在九龙嶂长达二十多年的艰苦斗争历程中,彭湃、周恩来曾在这里留下革命足迹;朱德林彪陈毅、罗荣桓、聂荣臻、叶剑英6位开国元帅和粟裕、谭政、罗瑞卿3位大将曾在这里战斗活动过;据统计,九龙嶂中心区域经历了大小战斗达233场,牺牲烈士1276人,其中红军烈士302名。九龙嶂根据地人民无私无畏支持革命,为根据地建设和梅州的解放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

2016年,梅县区九龙嶂革命纪念馆被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第七批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侨乡文化

梅县是广东重点侨乡,至2013年已有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有100多万人,是梅县户籍人口的近两倍。 梅县海外侨胞分布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中有不少佼佼者,如港澳同胞曾宪梓、余国春、梁亮胜、林光如、李有权先生,以及印尼侨领梁世桢、黄德新、叶联礼、李世镰、马来西亚侨领吴德芳、泰国侨领赖锦廷、陈晋尧先生等,都是当地颇具影响力的人。至2013年梅县地区较大型的注册侨资企业已有40多家,涵盖电子科技、餐饮服务、建材、纺织等产业。

民间歌谣

梅县区民间歌谣是经过民间长久流传精练口、形式活泼、用和谐、韵律响亮,具有一定音乐美的一种口头文学形式,它的句式自由,结构奇特,常用比喻手法,声调活泼、情趣深厚、意境清新语言平白、口语化、顺口成章。梅县区民间歌谣来源于群众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以休闲娱乐中所看所思所悟,吸取诗歌精华用平白上口的口语表达。梅县区民间歌谣题材广泛、涉及内容丰富多彩,有鲜明的客家地方特色,生活气息强,朴实自然,轻松活泼,生动形象,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对儿童情趣,身心健康影响深远。如劝人读书的“蟾蜍螺咯咯咯,唔读书,么老婆”,嘲讽人的“伯劳子,喙哇哇,有喙话别人,么喙话自家”;还有像《月光光》《排排坐》《转妹家》等等都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代代相传,影响深远,经常被学校、文艺团体搬上舞台。梅县区民间歌谣有比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对群众情趣陶冶,身心健康影响深远,对了解梅县区风土人情有一定的帮助。出版有关书刊有《梅水风光》《梅县区客家方言志》《客家文学史》《客家方言》《梅县区风采集》。

地方风俗

新屋进火

客家文化园客家文化园

房子砌好后,主人就要搬进新房里去住,俗称搬新屋。按照客家人传统习俗,乔迁新居最讲究的是进火。进火之日,是要择定吉日良辰的。客家人进火的时候十分讲究兆头,所以,进火的时辰也很有讲究,一般都选择在晚上,时辰太早,路上来往的人多,怕碰到不吉利的事情,怕别人说不吉利的话。进火前,除了锅碗飘盆,其它的东西都可以提早搬过去。进火的时候,做饭的锅里要放米,炒菜的锅里要放上肉和鱼,还要从原来的家中生个火带进新家,再要买一对烛,买三支香,还有一叠纸。主人要用木炭在火盆里烧一炉火,用红线捆三把柴,到了进火的时辰,男主人要端起火先进去,主人拿着柴和装着米的锅头随后,男主人把火放入新屋的火炉后,女主人立即将准备好的木柴(称火财)放在炭火上,让木柴燃起来,叫做进火添柴(财),接着就鸣放鞭炮,这些礼俗做完后,再搬其它物件进屋。

戏剧文化

广东汉

广东汉剧

广东汉剧旧称“外江戏”、“兴梅汉戏”,1933年改称汉剧。它流行于广东的梅州、汕头和粤东北、粤闽赣边区各地。清雍正至乾隆间,徽剧传入广东后形成。 广东汉剧的表演程式与京剧、湘剧、祁剧、湖北汉剧等剧种大同小异,但也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它的武功属南派,脸谱有百多种,以黑、红、白三色为主,黑色象征刚勇,红色象征贤,白色和青色象征阴险、奸诈。广东汉剧的音乐唱腔以皮黄为主,兼收昆曲、高腔、吹腔、小调等,并保存很多古老的曲牌。朴实淳厚,高昂悲壮,是广东汉剧音乐唱腔固有的风格特点。其角色行当分公脚、老生、小生、老旦、正旦、花旦、红净、乌净、丑脚等九大行。它的伴奏乐器也颇有特色,头弦、大苏锣及号头是广东汉剧特有的伴奏乐器。 广东汉剧传统剧目有八百多个。较著名的有《百里奚认妻》、《齐王求将》,现代剧目《一袋麦种》。

民间艺术

梅县区素有“人文秀区”之称,被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艺术(山歌艺术)之乡”等称号,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梅县区是文化之乡,文化底蕴深厚,其辖内的文化遗产拾皆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曾评价其是“文物由来第一流”。

至2018年,梅县区共有非遗项目9类43项。其中省级4项,省级非遗传承人3人;市级7项,市级非遗传承人2人;区级32项,区级非遗传承人36人。省级非遗项目有松口客家山歌、客家山歌剧、梅县提线木偶戏、梅县竹板歌、梅县客家娘酒酿造技艺等;市级非遗项目有梅县白渡牛肉干制作技艺、客家红焖肉烹饪技艺、松源扛公王、水车小桑等公王、梅县挂大牌、梅县区客家神画等。(其他详见: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物古迹

蔡蒙吉故居蔡蒙吉故居

梅县区境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叶剑英故居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灵光寺、元魁塔、南华又庐、桥溪村古民居建筑群、棣华居、群丰大夫第、宋湘故居、李金发故居、世德堂、双龙村大夫第、梅县邓仲元旧居和仲元小学旧址、莲塘村古氏洋楼、仪园、喆庐、张民达旧居、茶山绍德堂、槐岗继善楼、德馨堂、松江大酒店旧址、松口图书馆旧址、干庐、爱春楼、作庐、松源红四军军部旧址、萧向荣故居等,其他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蔡蒙吉故居、罗芳伯故居、邓仲元故居、曾雪麟故居、黄琪翔故居、温鸣剑旧居、蒲风故居、廖安祥故居、同怀别墅、蛟花堂、水美星拱楼、上村绍安庐等。(文物古迹详见: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梅州市历史建筑名录、梅州市宗教活动场所名录等词条)。

本地方言

梅县话属客家方言。客家方言是中国七大方言(北方、吴、湘、赣、客家、闽、粤)之一。客家先民原是居住在中原一带的汉族。自西晋末年始,辗转南徙,大部分定居于闽粤赣三角地带。因地处偏僻山区,受地理条件限制,加上客家人具有强烈的客家文化意识,基本上保存了固有的语言和文化习俗,形成了客家民系和客家方言。闽粤赣三角地带的客家人,以居住在广东境内的为多。广东境内又以原嘉应州所属各县最为集中。而梅城为嘉应州治所在地,历来是嘉应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梅县话成为客家方言的代表。

风景名胜

编辑

梅县区境内有1个省级、3个市级、5个县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1个市级、10个县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75.36%。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有中国第二个国际慢城、“中国十大美丽乡镇”——雁洋,有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雁南飞和叶剑英纪念园、雁鸣湖、千年古刹灵光寺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境内的省级麓湖山文化产业园是全亚洲落差最高的山地高尔夫球场,还有千年古镇、中国古村落等一批名镇名村。是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旅游强县、中国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区、广东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连续九届跻身全省十强。

中国传统古村落

客家民居

茶山村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茶山村(首秕中国传统村落)位于梅县区水车镇西面,县道荷水畲公路贯通全村。村内原有一颗古油茶树,故而得名“茶山村”。该村落源于明代初期,逐渐兴盛,清末达到鼎盛期,村中现存34座传统民居,其中绍德堂为明代建筑,有500多年历史,村中有三百多年历史建筑三座(萼辉楼、创毅公祠、伯荣楼),二百年以上历史建筑五座(畅云楼、德崇楼、司马第、培元楼、承庆楼),其余大部分历史建筑均在百年以上。

桥溪村始称叩头溪;该村四面环山;方圆约1平方千米;明朝万历年间,由陈朱两姓人家先后在此卜筑营居,世代联姻,互结秦晋之好,繁衍生息。该村于2002年用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定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村内最有特色的客家民居建筑有朱氏的继善楼和反围龙式的积善堂等,堪称梅州“文化之乡”、“华侨之乡”和革命老区的一个缩影。该村对研究客家民系的迁徙史、客家华侨史、地方教育史、地方革命史和客家地区的人文习俗、宗教信仰、民居建筑艺术等、提供了历史、科学和艺术的宝贵资料。

客家围屋

客家围屋

客家围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中国民间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建于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南华又庐”位于梅县区南口镇,是梅县区最大的客家民居。其建筑造型独特;亭台楼阁俱全,雕龙画风,具有典型的客家民居特色。

万秋楼

梅州万秋楼梅州万秋楼

万秋楼位于梅县区新城办事处富贵居委夏屋,建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是世代旅居马来西亚华侨夏先生所建,夏先生名以澄,字万秋。当时,夏万秋重生在马来西亚聘一名专家找到大贮量锡矿而发家后,为荣宗耀祖,在祖家建屋取名万秋楼。该楼是由厚实的墙体和百余根直径1.2尺,长有丈余的花岗石圆柱作骨架,石柱的底座和顶端配有花卉或各种浮雕图案,衬托着用石米批荡的墙体,使整座建筑浑然一体,庄严典雅。楼内的大门,小门,光及主楼的骑楼,走廊都设铁拉闸防护,天井上空更有“防盗网”的设施。万秋楼因夏先生无后代在家,一直处于空置状态。

鳄骨潭

鳄骨潭在广东梅州市区(梅城)东南约15千米的郑均峡内。梅江东流至此,两山矗立,河身狭,水流湍急,中有深潭。相传宋通判陈尧佐戳鳄鱼后,曾弃骨于此,故名。在潭侧石壁上有巨大的“鳄骨潭”三字石刻。北岸有观澜亭可俯瞰深渊。

松口元魁塔

元魁塔元魁塔

松口元魁塔始建于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朝崇祯二年(1629年)竣工,为九层高的楼阁式砖石塔,楼梯筑于砖墙中间,仅容一人上下,每层都有对开的四个石窗,位于距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四千米处的梅江下游北岸,为明末翰林学士东宫侍讲李二何主持修建于明万历年间。此塔为楼阁式八角形塔,共7层,高40余米。塔底正门有李二何亲撰的对联:“澜向阁前回,一柱作中流之砥;峰呈天外秀,万年腾奎壁之光。”

阴那山风景名胜区

梅州市梅县区美景梅州市梅县区美景

阴那山位于梅县区雁洋镇,其东南为大埔县英雅镇。山势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300余里,蜿蜒起伏。由梅雁集团公司投资开发的阴那山旅游区,于2000年10月开业,从雁洋南福村开始,一条长达9.9千米的水泥公路绕着层层山峦,峰回路转数十旋,一直延伸至阴那山。风景区范围6.6平方千米。山顶五峰并列,海拔均超千米,故有"白云深处望三州(梅州、潮州、汀州)之说。阴那山突起于梅江平原之上,山势雄奇,峰峦叠翠,冬季山顶有积雪。具有“神山、群峰、奇石、翠瀑、浮云”的特色。阴那山秀甲潮梅,名播闽粤,与罗浮、南华鼎峙齐名,并称“粤东三胜”。

灵光寺

灵光寺灵光寺

灵光寺本名寿寺,位于梅县区城东镇南部阴那山半山海拔约500米处。相传在唐咸通年间高僧潘了拳来此开山建茅,他死后人们在此建寺,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扩建后改今名。现存殿堂为明清及以后建筑。灵光寺主殿以“菠萝顶”建筑为最大特点,其中最大的佛殿(又名波罗殿),重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七间,殿中央有螺旋形斗八藻井,俗称波罗顶。这个最大的佛殿(又名“菠萝殿”),重檐歇山顶,面阔三间。寺前有古柏两株,一荣一枯,相传为潘了拳手植,至今已逾千年。枯柏经300余年而不朽,人称“生死树”。

王寿山

王寿山位于梅县区桃尧镇黄沙村境内,离梅州市区70多千米,屹立于广东省交界处,海拔1148米,是梅县区第二高山。该山连绵20平方千米,由多座山峰连结而成,素有“九峰十八景”的美誉。主要的旅游景点有螳螂挂壁、棋盘石、笠麻栋、和尚拜烛。

叶剑英纪念园

叶剑英元帅像叶剑英元帅像

叶剑英纪念园位于梅县区雁洋镇虎形村,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园规划占地面积482亩,分为纪念景区、人文秀区、生态林区和旅游休闲服务区。纪念景区中,以“少怀壮志”、“泉井情深”、“力挽狂澜”、“翰墨飘香”、“百战归来”五大主题组织序列;人文秀区以叶剑英故居、叶家宗祠为核心,展示叶剑英出生和成长的环境;生态林区中结合山道布置“叶道英亭”、“心系赤子”石刻等,充满情画意;旅游休闲服务区内设置模拟军事训练基地、农家乐园、植物园和客家风情街,供游人休闲及购物。

主要景点:5A级景区有雁南飞茶田度假村;4A级景区有叶剑英纪念园、雁鸣湖旅游度假村;3A级景区有中国·梅州“客都人家”康养文旅综合体、南寿峰健康产业园、大观天下文化旅游产业园;其他景区还有古梅县八景、松口八景、麓湖山国际高尔夫球会、旭生·嘉应茶文化产业园、中国收藏文化示范基地、客家文化影视娱乐基地、桥溪古韵景区(桥溪村)、古梅梦景旅游产业园、麓湖山文化产业园区、麓湖山庄度假区、四季佳禾现代产业园、新南湾水岸游乐休闲中心、梅州市洞天湖生态旅游度假区、梅县区酷车文博园、梅县区文博园、雁洋慢城创意园、雁洋国际慢城旅游度假区、雁洋湖度假村、茶山古村落旅游区、王寿山风景区、仁厚温公祠、雁洋镇“南福春秋”景点、阴那山旅游度假区、佛光寺、松口古镇旅游区、侨乡村旅游区、恒溪生态园、鸡冠山养生园、福晋富硒养生谷、三乡养生度假村、梅州市祥和养生园、梅西水库、五指峰天文科普园、绿窟潭、杏花湾、禅林寺、金丰园休闲农庄、九龙嶂风景区、加业营地、客家风情小镇、莱雅木屋温泉度假村、世界客都·茶博城、梅县区雁洋生态旅游产业园、梅县区梅桂山生态旅游综艺园、梅县区九龙山文化生态园、梅县区畲江镇蓝莓现代产业示范基地、龙彦农业科技创新体验基地、南口镇侨乡亲子农场、石月村油菜花基地、三舍综艺民宿、洋田角、盘古步行街、丝路文化小镇、中国将军文化艺术协会梅州创作基地、七十二碫古驿道、中山公园、宪梓公园、梅花山森林公园、客家姓氏主题文化园(南源世第)、九龙嶂红军纪念园、中央九月来信传达贯彻历史陈列室、胡一声陈列馆、宋湘纪念公园、罗芳伯故居纪念馆、张榕轩纪念馆、黄琪翔郭秀仪纪念馆等。

2019年,梅县区被认定为首批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连续九届跻身全省十强。全区旅游接待共2068万人次,同比增长8.2%;实现旅游总收入174亿元,同比增长9.1%;其中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旅游总人数1413万人次,同比增长7.3%。年末全区共有5家星级酒店(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4家),共有6个A级景区(其中5A级1个、4A级3个、3A级2个)。

特产美食

编辑

客家饮食

梅县美食有梅州腌面、客都草鱼、客家盐焗鸡、客家盆菜、客家鱼生、客家盆菜、盐焗鸡、盐焗鸡爪、盐焗烤鸭、盐焗鸭腿、酿豆腐、酿香菇、酿苦瓜、酿茄子、酿婆参、酿蚝豉、酿春卷、酿辣椒、酿青瓜、酿豆角、酿豆干、酿芋头、腐皮卷、客家酿青椒、客家辣椒酿、西红柿酿蛋、客家酿蛋、鱼肉酿豆腐、梅菜扣肉、香芋扣肉、梅菜蒸猪肉、梅菜蒸排骨、梅菜炆猪肉、梅菜炆五花肉、梅州菜干蒸肉、梅干菜蒸鸭、梅干菜烧豆干、梅干菜干煸豆角、蜜汁焗排骨、白斩鸡、泥焗鸡、梅菜鸡、香菇鸡、蒸滑鸡、板栗鸡、蜂蜜炖鸡、客家牛肉丸、客家艾叶丸、客家捶丸、客家娘酒鸡、客家葱油鸡、艾草煲鸡、姜酒鸡、黄酒鸡、羊肉酒、三及第汤、客家三杯鸡、客家鲩丸、客家汆鱼丸、手工鱼丸、姜芽嫩鸭、姜芽炒鸭片、银芽炒鸡丝、卤鸭脚、白卤鸭掌、红焖猪肉、红烧猪手、板栗烧牛肉、爆炒鱿鱼筒、南乳烤肉、鸡雄鹅掌、茹如豆腐、咕噜肉、五香干卤鸭、五香酱鸭、八宝窝鸭、开锅肉丸、焖狗肉、红烧狗肉、狗肉煲、羊肉煲、田螺煲、豆腐煲、杂菌煲、苦笋煲、客家蛋角煲、客家薯丝煲、客家芥菜煲、芥菜芋头煲、萝卜牛腩煲、清汤双丸、美味上汤鸡、八宝糯米酥鸡、姜糟焖狗爪豆、大极素菜、会响铃、叉烧肉、米粉肉、水晶肉、扣鸭、栗子酿鸡翅、西利柴把鸭、乱箭射绵羊、姜丝炒大肠、姜葱炒鸡球、芋艿炒鸡球、荔枝炒鸡球、豉椒凉瓜炒鸡球、银杏炒鸡球、酸子姜炒鸡球 、豆豉香焗黄鳝、姜葱炒河鲈鱼片、油酥河鱼干、椒丝河鱼干、河鱼干炒韭菜、香菇肉碎酿青椒、客家咸菜炒猪肠、客家盐水番鸭、陈年客家萝卜条、萝卜炒牛肉、炒牛百叶、梅菜蒸鱼、杞子炖甲鱼、清蒸鱼、酒糟鱼、醋溜鱼、松子鱼、炒墨鱼、炒虾仁、炒猪红、炸芋丸、松子鱼、凤投胎、烧乳猪、黄皮豆干、炸豆腐、猪肠灌、浮水大鲩丸、青菜丸子、米粉丸子、番鸭丸、萝卜丸、炒三丝、七宝羹、虾仁烧卖、炸鱼卷、红烧鱼、炒鱼片、炒鸡酒、炒田螺、黄鳝炒苦脉、泥鳅钻豆腐、土青椒炒牛肉、猪胆干、腊猪肝、鱼散粉、白菜卷、金针菜、豆腐干、腌蒜头、酸芋荷、咸冬瓜、福菜、酱瓜、药根鸡、生炒鸡球、参须炖鸡、五叶神炖猪瘦肉、五指毛桃煲鸡汤、五指毛桃猪骨汤、五指毛桃龙骨汤、五叶神煲排骨汤、虫草花乌鸡汤、金针菇炖鸡汤、金针焖鸭汤、黄花菜炖鸭块、黄花菜炖鸭汤、红菇鸡汤、福菜肉片汤、全猪汤、羊雌汤、羊醋汤、双丸汤、草菇汤、紫菜汤、客家炒面、手工面、煲仔饭、八宝糯米饭、八珍饭、鱼生粥、白渡牛肉干、丙村开锅肉丸、石扇鱼血焖饭、南口黄皮豆干、松源五香豆干、石扇咸菜、荷泗拱桥肉、砣子豆腐等;土特产有梅州金柚、客都稻米、梅县绿茶、梅州梅片、客都米、梅州柚、梅县金柚、梅州客家味酵粄粉、嘉应茶、松源麦芽糖、畲江菊花糕、石坑柿花、石坑奈李、梅州荔枝、梅州青榄、客家娘酒、客家老黄酒、客家擂茶、客家手工茶、客家姜糖、客家打炒米、客家白米豆羹、奶油花生酥、客家柚皮凉果、柚子月饼、柚子酥、柚子酒、柚皮糖、金柚啤酒、金柚果脯、金柚蜜饯、金柚陈茶、金柚花茶、蜂蜜柚子茶、冰糖柚子蜜、柚子辣酱、柚子果酱、柚子口红、柚子洗发露、红薯饼干、酸柑茶、五叶神汤料、番薯糖水、豆腐花、清补凉、绿豆汤、番薯汤、茶叶蛋、烧麦、蒸饺、云吞、菊花糕、莲藕饼、企炉饼、油馃子、炸馓子、香酥卷、煎丸子、南瓜烙、碱粽、砸粽、油角、煎堆、煎圆、薄饼、糍粑、艾糍、仙人粄、酿粄、薯粄、黄粄、甜粄、发粄、艾粄、两熟粄、绿豆粄、溜锅板、鸡颈粄、萝卜粄、芋头粄、苎叶粄、味酵粄、珍珠粄、豆子粄、煎荞粄、抹茶红豆粄等(详见:客家菜、客家美食、客家小吃、梅州美食等)。

梅县特色菜肴有:红焖猪肉、梅菜扣肉、圆蹄肉、姜酒鸡、姜油鸡、盐煨鸡、嫩姜炒鸭、酿豆腐、猪肉丸,牛肉丸、鲩丸、萝卜炒牛肉、炒牛百叶、清蒸鱼、醋溜鱼、炒墨鱼、鱿鱼滚筒,炒虾仁,海参、肠衣蛋卷、炸酥烧肉、炸芋丸等。县人推崇“冬至羊,夏至狗”,常以药膳补养身体。如用艾根煲鸡子:参须炖鸡子;陈皮、草果焖狗肉;黄酒、丝线根煮狗肉;羊肉、红枣炙酒;党参、杞子炖甲鱼等。冬季还有制香肠、腊猪肝、腊猪头皮、熏鱼干的习惯;城乡居民喜吃各种板食,花样丰富,品种繁多。较具特色的有:大床糯米甜板,黄板、发糕(俗称发板),萝卜板、味酵板、煎丸子,煎产子、糍粑、烧卖、粽子、米粉、板皮。清明节喜用苎叶,鸡屎藤,使君子等青叶作板,俗称清明板。炎热季节喜吃“仙人板”(用仙人草及淀粉制成)。饮料有:白酒(俗称烧酒)、娘酒、黄酒(糯米酒糟抽去原酒加清水浸泡而成,又称水酒)。城乡居民均喜在饭后喝茶,有“饭后一杯茶,饿死医药侪”(意谓药店无生意做)之说。炎热季节常以萝卜苗,布惊籽、番石榴叶、鱼草、淡竹等泡茶解暑。

梅县区是全国最大的金柚商品生产基地,种植金柚已有一百多年历史,1995年梅县区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金柚之乡”。梅县金柚凭借其“金品质”名扬海内外,不仅打入北京、上海、香港等几十个大中城市和地区,还出口到美国加拿大欧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客家粄果

著名人物

编辑

梅县区历来崇文重教,名人辈出,宋有进士、抗元英雄蔡蒙吉,明有侍读学士、翰林李士淳,清有“岭南第一才子”、诗人书法家宋湘,当代有作家、雕塑家李金发以及开国元勋叶剑英等一大批光耀中华的名人贤士。百年来诞生了229名将军,建国后培养出62名大学校长(书记)和14名院士,郭沫若先生曾赞美“文物由来第一流”。

古代:唐朝进士黄僚、潮州刺史古革、象州刺史古堇、宾州刺史古巩,南宋梅州教育先贤侯安国、抗元英雄蔡蒙吉、四川巡抚廖睿、吏部侍郎东宫侍读李士淳、传胪(殿试第四名)李仲昭、两朝帝师温葆深、岭南第一才子宋湘、福建水师提督颜鸣汉、广东提督邱光、湖北按察使杨仲兴、云南按察使林绍龙、山西监察御史丘玖华、山东曹州总兵黄凤山、甘肃凉州总兵杨奎猷、福建台澎总兵颜鸣皋、清代翰林进士李象元、陈鹗荐、邱玖华、宋湘、王利亨、李仲昭、李黼平、黄仲容、李载熙、温仲和及解元谢天佑、李士淳、李恒熉、叶著、杨时行、梁念祖、叶钧、允彝、李汝谦、李载熙、李象斌、黄伯龙、熊曜、曾辉元、房殿魁等;清末外交家梁诗五、外交家黄锡铨、航海旅行家谢清高、广州三元里抗英领袖之一王韶光,太平天国森王侯裕田、顾王吴如孝、心王侯贤提、尧王侯观胜、振王侯玉田、柬王李桂芳、江南文将帅李文炳,古代才女梅州十二钗、岭东女诗人黎玉贞、叶璧华,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黄遵宪、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饶辅庭、周增,辛亥革命广州红花岗四烈士之温生才、陈敬岳、香港和澳门同盟会主盟人谢英伯。

近代:北伐军总参谋长张文,粤军总参谋长邓仲元,广西都督府参谋长林绍斐将军、抗日烈士刘国用、黄纪福、温健公、钟若潮、陈节等,民国广东省政府主席军事测量之父黄慕松上将,民国安徽省政府主席李维源,中国抗日远征军副司黄琪翔、远征军副总参谋长温鸣剑,民国陆军上将刘志陆、张民达,国民党第五兵团司令李铁军、第七兵团司令黄伯韬,十八兵团副司令兼第一军军长陈鞠旅、十二兵团副司令柯远芬,陆军一级上将黄镇球,台湾前空军指挥参谋大学校长“飞虎将军”李学炎,黄埔军校第四任校长罗又伦上将,国民党情报局局长张炎元、国民党十三太保之一梁干乔,军统站站长谢镇南、谢力公、李克军、梁若节等,中统上海站站长陈彬、中统天津区区长郭潜,中统骨干王应铮、温启民、谢作民、李次温、李翼中、黎超骏等,海军海防第一舰队司令李国堂及王岳、王皓明、谢良牧、邓伟棠、邓士富、邓道成、古有成、叶法武、叶剑光、叶公武、叶雨东、叶植楠、叶简修、叶干武、丘学训、刘璟、刘国用、刘伯英、刘伟民、刘兼善、池中宽、庄伟刚、庄清源、李荟、李青、李我、李岗、李国堂、李晋天、李鼎曾、李国干、李国圻、李维源、李剑强、李增良、李如杰、李汉冲、李英豪、肖文、肖冲汉、肖毓麟、肖一它、肖宽岳、肖玺明、肖根性、吴今、吴杏宜、余慕陶、邹炎、邹宣祥、邹志奋、张恩观、张志岳、张翘柳、张光前、张凤亭、张伟民、陈节、陈淦、陈海华、陈丹青、陈毓汉、陈复兴、杨冠雄、林一堃、林良彝、林激真、周其镳、周辉甫、饶远苍、饶钦廉、侯梅、徐光华、徐秋宾、郭润华、郭焕章、郭翘然、凌德民、黄承典、黄维恕、黄纪福、黄心维、黄士弘、黄开荣、黄震球、曹维汉、梁一飞、梁世骥、梁顺德、梁特锋、梁国材、曾其清、曾正我、曾涤民、温靖、温克威、温世程、温泰华、谢灏龄、谢鲁倩、蓝守清、赖和平、蔡复生、熊略、潘奋南等民国将领,早期革命家熊锐、杨广存、杨雪如、叶浩秀等,中共隐蔽战线领导薛尚实、李仙、温健公、卢伟良、陈伊林、陈超凡、梁铮卿、王华生、陈定昌、陈益昌、廖安祥、熊兰英、温盛湘等,蔡元培先生之女婿林文铮大师 、毛主席岳母温吐秀、孙中山先生之孙媳林伦可、蒋介石之儿媳邱爱伦、越南国父胡志明夫人曾雪明、中国第一个象征主义诗人雕塑泰斗李金发、中国现代言情小说开山祖师张资平,“南社才子”、小说家李煮梦,国学大师古直,武术家熊长卿、梁宽。

现代:开国元帅叶剑英,开国中将肖向荣,开国少将叶松盛、卢达元等,开国大校张孤梅、陈烙痕、王立朝、林杰等,新时期解放军将领谢达忠、张榛盛、叶选宁、古国檀、罗来胜、谢达忠、廖万清、温清澄、陈志杰、蔡军等,武警少将张文辉;台军中将罗文山;原全国政协常务副主席叶选平,原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公安部部长刘复之,原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原国家邮电部部长杨泰芳,原全国妇联副主席黄甘英,原全国侨联副主席谢文思,原中央委员刘均益,原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龙云,原上海政协主席李国豪,原天津副市长叶迪生、原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何访拔,原广东副省长罗范群、张文、丘哲、谢强华等,原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维、黄友谋等,原广东省政协副主席陈伊林、李伯球、张展霞、郭翘然、温兰子等,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谢锦汉,原广州市长杨资元,原全国政协常委叶道英,原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李菊生,原《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廖经天,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江,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吴晓光,中国侨联副主席余国春;海内外院士有世界著名量子化学家潘毓刚、世界著名桥梁专家李国豪、中国肿瘤学奠基人吴桓兴、中国病理学奠基人之一梁伯强、中国物理化学奠基人之一黄子卿国际著名治癌专家彭淑牖以及江欢成黎尚豪钟惠澜杨简梁春广古德生张楚汉陈志杰廖万清李元元周湘涛海星李怡章侯一钊等院士;影视导演侯孝贤杨德昌梁立人楚原关尔古享林陈裕华等;影视明星张国荣黎明黄婉秋陈建州谭佑铭谢宁李丽珍钟淑慧梁韵蕊楚湘云彭佳慧邓美美森森李艾林好郭芯其;著名音乐人罗大佑刘惜君李佳薇叶晴晴陈娟儿陈珀陈善宝等;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张棣昌李树化中国著名词曲作家陈洁明武侠小说宗师温瑞安,数学家叶述武文学理论古远清地理学徐俊鸣,历史学家赖瑞和教育家黄药眠何如谢晓安杨凡黄文博经济学张卓元林霖财经作家吴晓波,建筑学家黄锡璆,园艺学家李驹,工程技术专家卢永昌,新华社英文广播的开拓者沈建图,前中国国家羽毛球队教练侯加昌,前中国国家足球队教练曾雪麟, 北京奥运会女子曲棍球赛亚军陈秋绮,中国国家羽毛球队运动员陈其遒;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元元,原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刘复之,原上海同济大学校长李国豪薛尚实,原武汉大学校长侯杰昌,原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李雾仙,原北京工业大学校长蔡少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吴海,原福州大学党委书记张孤梅,原杭州大学党委书记陈烙痕,原贵州大学党委书记陈希文,原华南师范大学校长黄友谋,原唐山交通大学校长熊崇志,原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李任先;中国彩书艺术家何柏俊著名戏剧艺术家李世济梁素珍杨秀薇邓玉璇等;企业家曾宪梓曾智明罗桂祥罗腾祥罗芳祥廖安祥梁亮胜余国春余鹏春邹锡昌王华君李一峰叶华廖平元梁健锋徐缓张波张频江国民谢俊明叶红汉黄华林光如陈小斌刘德逊廖清清廖冬芬廖淑清朱莲芬古尔夫黄丽群古瑞庭陈泰朱雪云陈宏海黄志文刘榆厚罗琪茵罗秀茵侯薇李颖梁爽邓祎祎邹圳超等。

海外侨胞:罗芳伯、吴元盛、叶来、吴奈温、钦纽、索安、李品元、侯永昌、黄馨祥、杨克林、余德耀、伍伦盼、叶剑桥、叶谋迪、曾仕伦、苏昆、杨玉麟、梁棋祥、黄锡义、丘思东、朱梅麟、王纯万、朱志筠、李基昌、杨尊绍、邓学升、钟律芳、陈念汀、李国华、曾繁兴、杨钦俊、钟富喜、曾宪建、黎发芳、黎世芳、谢其昌、钟万学、熊德怡、谢枢泗、张榕轩、张耀轩、李莱生、张步青、潘植我、潘君勉、古今辉、刘佛良、萧耀铭、萧耀昌、林海岩、吴黎耀华、李国贤、陈圣源、张旋龙、伍淼源、伍万通、伍捷朴、熊德龙、李金松、梁世桢、朱章元、傅志宽、刘正昌、叶联礼、蒙乐提、翁真如、欧阳秋眉、赖涯桥、宋速刚、陈锡淼、丘志明、丘德星、李爱贤、李孝贤、温载伟、朱国盛、刘德光、饶耀武、吴能彬、陈志明、钟家燕、吴德芳、李有权、侯友芳、罗淡芳、侯沐凯、何玲青、邹祖文、丘剑中、丘国意 、王俊宏、王文康、谢学贤、黎次珊、黎载康、杨溢璘、杨南星、温耀滨、李伟泉、陈焕全、李铿发、李杰发、林检祥、林友福、朱长森、朱兆祥、彭肯恩、吴灏、熊文胜、郑海麟、罗家伦、朱展伦、李志雄、陈晋尧、李介夫、李威伦、叶钢书、陈裕华、黄德新、梁璧如、谢益卿、谢梦池、谢良牧、谢逸桥、梁密庵、梁典元、陈隆吉、刘宜应、余连庆、丘燮亭、丘元荣、刘家棋、宋中铨、周仰杰、罗光华、夏万秋、丘星祥、丘庆祥、丘克辉、谢淡秋、黎子达、梁燊南、杨浩、梁冰珲、张和然、江淼成、廖幼青、黄国栋、曾季瑾、叶正欣、杨健昌、李满意、林翊球、林文琏、黄耀寰、周瑞彬、李湘生、陈富声、张运喜、李桐生、郑安寿、刘润德、彭精一、饶实甫、张宽粦、李丹妮、钟玉璇、邓军凯、沈焕盛、张远明、陈寄虚、廖伯鸿、蔡亚萍、温伟民、谢文蔚、温仁才、陈强源、熊守炎、江元章、丘正欧、钟正山、黄应荣、谢哲声、张直端、饶彬芳、饶兴生、饶占广、饶博基、饶基祥、丘昌仁、钟森、邓树勋、邓树南、邓寿南、黄建华、熊国珍、张自献、江季明、李婉琴、李英传、潘万鑫、黄昌文、章生辉、章生杰、杨汝桓、李万香、曹裕光、李捷增、萧郁斋、杜捷江、胡秀文、胡壬喜、李权秀、李冠汉、李惠珠、朱长坪、萧友进、张文焰、罗秋俊、邓旭升、李淼芳、李贵辉、陈辉等。

荣誉称号

编辑

梅县区先后荣获中国金柚之乡 、中国旅游强县 、全国文化先进县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山歌艺术之乡) 、全国绿化模范县 、全国绿色小康县 、中华诗词之乡等称号,并被确认为中央苏区县。

2014年11月15日,梅县区举行了荣获“中国长寿之乡”称号的授牌仪式,标志着梅县区成为梅州市内的第四个“中国长寿之乡”。

2019年2月2日,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名单,梅县区在其中

2019年12月31日,梅县区被认定为首批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0年2月,入选2020中国特色小吃百佳县市。

2020年3月19日,入选第一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推评名单。

2020年12月,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

2020年12月,被授予”广东省双拥模范城(县)“荣誉称号。

2021年,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

2021年9月,入选“2021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21年10月12日,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021年10月27日,入选交通运输部公布的第二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名单。

2021年11月3日,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21年11月,拟将其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21年12月7日,被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列入2021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2022年2月,被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22年2月,梅县区被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省相关部门评为广东省2020年度制造业发展较好县(市、区)。

2022年2月25日,荣获“2021年度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重点县”称号。

2022年2月24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授予梅州市梅县区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牌匾。

2022年4月,入选2022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市、区)。

2022年7月,入选广东省“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省级试点县。

2022年10月,入围2021年度全国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百强县榜单。